毛泽东银幕形象研究

毛泽东银幕形象研究

论文摘要

毛泽东,这位历史巨人,曾经以其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震撼、影响了整个中国乃至整个世界;这位曾经为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创造了无数传奇的人物,自己就是一个最丰富、最感人、最耐人寻味的“神话”。因此,自上世纪“十年动乱”结束后,新时期的电影重新崛起以来,银幕上对毛泽东形象的塑造就成为许多电影艺术家、电影观众所热心关注的焦点之一。三十年来,毛泽东银幕形象所形成的规模以及所产生的广泛深远影响,早已超出纯电影的范畴。毛泽东银幕形象是一个社会文化现象,有其深刻的社会文化内涵和独特的美学意义。本论文分为四章。第一章为绪论部分,对本课题研究的“毛泽东银幕形象”作出界定,提出理论依据,并介绍本课题研究的背景、现状及意义;第二章毛泽东银幕形象的历史发展与特点,通过对毛泽东银幕形象纵向而全面的历史梳理,重点分析其中十二部具有艺术典型意义和影响力的代表作,归纳总结出毛泽东银幕形象各时期美学特点;第三章毛泽东银幕形象的艺术特色,剖析了毛泽东银幕形象以“现实主义为基调的历史书写”和“以浪漫主义为辅的创作手法”这一艺术特色;第四章毛泽东银幕形象与世界领袖艺术形象的比较,力图从世界领袖艺术形象塑造来考量毛泽东银幕形象,通过无产阶级革命领袖银幕形象与好莱坞银幕总统形象的比较,和毛泽东银幕形象与列宁银幕形象的个案比较,以分析毛泽东银幕形象塑造的特点。通过研究论述,本课题希望唤起学术界对毛泽东银幕形象研究的重视,丰富毛泽东研究领域,为毛泽东银幕形象的后续研究奠定一定基础。同时,也为电影工作者创作和开拓更富艺术性、更具生命力的毛泽东银幕形象提供有益参考。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附表索引
  • 第1章 绪论
  • 1.1 毛泽东银幕形象的界定及理论依据
  • 1.1.1 界定
  • 1.1.2 理论依据
  • 1.2 研究背景
  • 1.3 研究现状与研究意义
  • 1.3.1 研究现状
  • 1.3.2 研究意义
  • 第2章 毛泽东银幕形象的历史发展及特点
  • 2.1 走上银幕的“神化”初创期(1978 年——80 年代初)
  • 2.1.1 银幕伟人的集体缺席
  • 2.1.2 神坛上的偶像符号
  • 2.2 徘徊于“神”、“人”之间的创作凝滞期(80 年代初——1988 年)
  • 2.3 走下神坛“以形写神”的创作繁盛期(1989 年——90 年代末)
  • 2.3.1 开创史诗品格
  • 2.3.2 宏大叙事下的个性挥洒
  • 2.3.3 日常伦理的情感初探
  • 2.4 “形神兼备”佳作迭出的稳步发展期(2000 年以后)
  • 2.4.1 历史与艺术的双重聚焦
  • 2.4.2 立体多视角的深度开掘
  • 第3章 毛泽东银幕形象的艺术特色
  • 3.1 现实主义为基调的历史书写
  • 3.1.1 写实化的艺术追求
  • 3.1.2 细节刻画与对比凸显
  • 3.2 浪漫主义为辅的和谐交响
  • 3.2.1 理想主义的激情再现
  • 3.2.2 富于哲理的诗意升华
  • 第4章 从世界领袖艺术形象看银幕毛泽东
  • 4.1 世界视域下的领袖艺术形象
  • 4.1.1 世界领袖艺术形象的历史嬗变
  • 4.1.2 当代电影里的好莱坞总统形象与无产阶级革命领袖形象
  • 4.2 个案比较:“列宁”与“毛泽东”
  • 4.2.1 列宁艺术形象的发展
  • 4.2.2 毛泽东银幕形象与列宁银幕形象比较
  • 4.3 毛泽东银幕形象塑造的启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附录 B 攻读学位期间所参与的影视文化活动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毛泽东银幕形象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