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无轴承开关磁阻电机是利用磁轴承结构与电机定子结构的相似性,将悬浮绕组集成到电机定子中,以同时实现转子的旋转和自悬浮控制。将无轴承技术应用于开关磁阻电机不仅可充分发挥其高速适应性,而且由于对转子径向位置的控制,有望为解决其因不对称磁拉力造成的振动和噪声问题提供一种新的途径。本文以无轴承开关磁阻电机的数学模型、控制策略、功率变换器和电机绕组结构作为研究重点,设计了无轴承开关磁阻电机系统实验平台,实现了电机在多种控制策略下的稳定悬浮。本文在对前人成果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改进了无轴承开关磁阻电机的数学模型。新模型不仅考虑了径向悬浮力间的耦合,而且解决了以往模型中电感曲线的顶部凹陷问题。基于无轴承开关磁阻电机的数学模型,本文设计了三种电机控制策略。针对现有文献中超前角计算方法的不足,对主绕组方波电流控制策略进行了改进;根据主绕组磁势和悬浮绕组磁势不同组合对电机转矩和悬浮力的影响,研究了最小磁势控制策略,此控制策略可一定程度地降低电机损耗和转矩脉动;此外针对转速增加时瞬时悬浮力难以控制的问题,设计了平均悬浮力和平均转矩控制策略。给出了绕组功率变换器的设计原则。本文根据无轴承开关磁阻电机的数学模型和运行原理,分析了其对功率变换器的基本要求,提出了变换器的设计原则。依据此原则,在主绕组中采用不对称半桥变换器,在悬浮绕组中采用三相半桥变换器,并分析了变换器的各种工作模态和数学模型。针对悬浮绕组三相半桥变换器实际运行中电流纹波较大和中点电压飘移的问题,提出了改用三相四桥臂变换器的改进措施。本文还优化了无轴承开关磁阻电机的绕组结构。本文将电机本体、功率变换器和控制系统作为一个整体,分析了不同绕组结构对三相半桥变换器中点电压的影响,给出了一组优化结构。此优化结构使变换器两个分裂电容的负载达到均衡。此外根据绕组结构对三相四桥臂变换器公共桥臂的影响,给出了四桥臂变换器下的绕组优化结构。最后本文设计了以DSP和CPLD为核心的无轴承开关磁阻电机控制系统,并在实验样机上进行了实验,实现了无轴承开关磁阻电机的稳定悬浮。
论文目录
摘要Abstract第一章 绪论1.1 无轴承电机的研究背景1.1.1 磁轴承电机1.1.2 无轴承电机的特点1.1.3 无轴承电机的研究概况1.2 无轴承开关磁阻电机1.2.1 开关磁阻电机1.2.2 无轴承开关磁阻电机1.3 课题的研究意义和本文内容安排1.3.1 课题的研究意义1.3.2 本文研究内容第二章 无轴承开关磁阻电机的数学模型2.1 无轴承开关磁阻电机的基本原理2.2 不考虑径向悬浮力耦合时的无轴承开关磁阻电机数学模型2.2.1 无轴承开关磁阻电机转子角度定义2.2.2 磁导表达式2.2.3 电感矩阵2.2.4 悬浮力表达式2.2.5 转矩表达式2.2.6 数学模型分析2.3 考虑径向悬浮力耦合时的无轴承开关磁阻电机数学模型2.3.1 磁导表达式2.3.2 绕组电感2.3.3 悬浮力表达式2.3.4 电磁转矩表达式2.4 本章小结第三章 无轴承开关磁阻电机的控制策略3.1 空载控制策略3.1.1 电流波形控制方式3.1.2 导通宽度3.1.3 空载条件下开通角的选择3.1.4 实验分析3.2 负载控制策略m 的定义'>3.2.1 超前角θm的定义3.2.2 主绕组方波电流控制策略3.2.3 最小磁势控制策略3.2.4 平均悬浮力和平均转矩控制策略3.3 本章小结第四章 无轴承开关磁阻电机功率变换器4.1 功率变换器的设计原则4.2 主绕组功率变换器4.2.1 电路拓扑、工作模态及数学模型4.2.2 变换器分析4.3 悬浮绕组功率变换器4.3.1 三相半桥功率变换器4.3.2 三相四桥臂变换器4.3.3 两种变换器对比分析4.4 本章小结第五章 无轴承开关磁阻电机绕组结构优化5.1 主绕组结构5.2 悬浮绕组结构5.2.1 三相半桥变换器下绕组结构优化5.2.2 三相四桥臂变换器下绕组结构优化5.3 本章小结第六章 无轴承开关磁阻电机系统实验平台6.1 无轴承开关磁阻电机硬件实验平台6.1.1 电机本体6.1.2 数字控制系统6.1.3 主要参数检测6.2 控制系统软件设计6.2.1 DSP 软件设计6.2.2 CPLD 软件设计6.3 本章小结第七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7.1 本文主要工作和创新点7.2 进一步研究工作的展望参考文献致谢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开关磁阻电机论文; 无轴承论文; 数学模型论文; 控制策略论文; 功率变换器论文; 绕组结构论文; 数字控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