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新世纪以来,一批新生代导演以全新的电影理念和创作技巧对香港电影进行创新和改革,掀起了一股继香港新浪潮之后的、类似于香港新浪潮电影改革创新精神的电影潮流,即新世纪香港后新浪潮电影,提升了香港电影的魅力,推动了香港电影的复苏。彭浩翔凭借独特的电影语言和鲜明的彭氏风格在众多香港新生代导演中脱颖而出。本文以彭浩翔为研究对象,着重从他的电影手法、风格及语言出发,考察他对香港电影的独特贡献,总结他对香港新生代导演、香港电影的启示意义。首先,文章从电影史的角度梳理了香港电影近三十年来的发展,对新世纪香港后新浪潮这一概念进行具体阐释,介绍香港新生代导演创作群及创作特征,以此综观彭浩翔的创作背景。其次,文章从四方面对彭浩翔其人其作进行全面梳理:第一,从生命态度和电影意识形态方面考察,悲观敏感的生命态度和“作者电影”的创作宗旨,深深地影响了其电影创作。第二,从视角与对象方面考察,他关注香港社会情态及不稳定的人际关系。第三,从电影手法与风格方面考察,线性与非线性交糅的叙事模式、黑色幽默的美学风格及类型杂糅的鲜明特征造就了独特的彭氏镜像。第四,从电影语言方面考察,其作品中主观化的色彩丰富了表达层次,表现性的镜头拓展了陈述意义,丰富饱满的音乐延伸了画面内涵,这些生成了极具魅力的电影语言张力。最后,将彭浩翔置于众多新生代导演之中进行比较,分析其创作的可贵之处和过人之处,归纳他对新世纪香港电影做出的贡献以及新生代导演创作中的经验教训,总结彭浩翔及新生代导演对香港电影复苏的启示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