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随着我国经济和技术的不断发展,对载重量大的长大特货车需求量急剧上升,载重450t落下孔车关键技术的研制意义重大。由于本文研究的载重450t落下孔车载荷比较大,其主要结构部件如侧承梁、导向梁、大底架、中底架、小底架等结构强度问题需要进行仔细的研究和分析。该车结构与以往的车大有不同,因此其动力学性能也要重新斟酌。本文首先运用有限元方法对载重450t落下孔车载荷比较大,其主要结构部件如侧承梁、导向梁、大底架、中底架、小底架等进行了强度和刚度计算,并进行了静强度试验,其目的是通过对车辆施加模拟货物载荷进行静力试验及重车运行试验,测量载重450t落下孔车在额定载荷下,车辆各主要部件的静、动应力和变形,从而判断该车的结构强度和刚度是否满足TB/T1335-199《6铁道车辆强度设计及试验鉴定规范(》以下简称“规范”)的规定和本车设计任务书的要求。本次试验的主要考核部件为载重450t落下孔车的侧承梁、导向梁、大底架、中底架、小底架、等分撑杆和上、下拉杆等。然后对其动力学性能进行了仿真计算,进一步验证了该车的轮轨安全性和平稳性满足GB/T17426–1998《铁道特种车辆和轨行机械动力学性能评定及试验方法》标准的要求。
论文目录
摘要ABSTRACT第一章 绪论1.1 长大特货车发展综述1.2 国内外落下孔车现状1.3 车辆多体动力学研究概况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本章小结第二章 相关理论2.1 有限元算法原理2.2 基于有限元法的强度及刚度分析2.3 动力学性能计算的基本原理2.3.1 运行稳定性计算原理2.3.2 运行平稳性计算原理2.3.3 动态曲线通过计算原理2.4 铁道车辆动力学性能评定和试验鉴定规范2.4.1 货车运行平稳性2.4.2 运行稳定性(安全性)本章小结第三章 载重 450t 落下孔车车体强度和刚度计算3.1 结构简介3.2 结构分析程序3.3 评定标准3.4 侧承梁3.5 大底架3.6 导向梁3.7 端部中底架本章小结第四章 静态强度和刚度试验4.1 试验目的和内容4.1.1 试验目的4.1.2 试验内容4.2 被试车简介及主要技术参数4.2.1 车体结构4.2.2 主要参数及基本尺寸4.3 试验载荷及试验方法4.3.1 试验载荷4.3.2 试验方法4.3.3 延时挠度测量4.3.4 动强度试验4.4 测点布置及主要测试设备4.4.1 强度试验应力测点布置4.4.2 刚度测点布置4.4.3 主要测试设备4.5 试验数据处理及试验结果评定4.5.1 参照标准4.5.2 应力合成4.5.3 挠度的换算4.5.4 试验结果评定4.6 试验结果分析4.6.1 侧承梁应力情况4.6.2 导向梁应力情况4.6.3 大底架应力情况4.6.4 中底架应力情况4.6.5 小底架应力情况4.6.6 两侧承梁间等分撑杆、等分撑杆座、上下拉杆的应力情况4.6.7 两侧承梁间斜杆的应力情况4.6.8 动强度试验情况4.6.9 刚度试验分析4.7 结论与建议4.7.1 结论4.7.2 建议本章小结第五章 载重 450t 落下孔车动力学计算5.1 计算任务5.2 计算参数5.3 450t 落下孔车计算模型及评定标准5.3.1 450t 落下孔车计算模型5.3.2 轨道激扰输入5.3.3 方程求解5.3.4 动力学性能评定标准5.4 悬挂参数优化5.4.1 运动稳定性5.4.2 运行平稳性5.4.3 曲线通过性能5.5 运动稳定性5.5.1 运动稳定性定义5.5.2 车辆运动稳定性判别5.5.3 计算结果5.5.4 运动稳定性计算结论5.6 运行平稳性计算5.6.1 运行平稳性定义5.6.2 运行平稳性计算结果5.6.3 运行平稳性计算结论5.7 曲线通过性能5.7.1 曲线线路参数5.7.2 计算原理5.7.3 计算结果5.7.4 曲线通过计算结论5.8 结论与建议本章小结结论参考文献攻读工程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致谢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载重落下孔车论文; 静强度论文; 动力学论文; 仿真与试验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