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动物园作为物种迁地保护的一种重要形式,目的在于建立珍稀濒危动物的繁殖种群。但由于动物生活的笼舍空间狭小,以及来自饲养员和游客的人为干扰,势必会对动物的生长、发育和繁殖产生影响。因此,开展笼养动物在长期人工饲养条件下的行为学研究,将有助于制定长期有效的人工饲养和繁育管理策略。从2008年11月至2009年02月,我们在广西南宁市动物园(北纬21°45″,东经108°24″)对一群松鼠猴和卷尾猴进行了连续的跟踪观察,收集了有关活动时间分配、活动节律和社会关系等的数据,以此探讨笼养环境对其行为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日活动时间分配和活动节律:在松鼠猴的日活动时间分配中,平均45.74 %的时间用于移动;27.94%用于休息(其中9.17%的时间用于晒太阳);15.93%用于觅食;用于玩耍的时间较少,仅占日活动时间分配的9.12%;剩余1.27%的时间用于其他行为。在卷尾猴的日活动时间分配中,平均51.57%用于休息(其中4.39%的时间用于晒太阳); 21.90%用于觅食;13.88 %的时间用于移动;用于玩耍的时间较少,仅占日活动时间分配的1.00%;剩余11.65%的时间用于其他行为。松鼠猴和卷尾猴不同性别年龄组个体的活动时间分配存在差异。主要表现为青少年个体花费更多的时间玩耍、移动,而成年个体花费更多的时间休息。成年雄性个体和成年雌性个体之间,主要表现为成年雌性个体花费更多的时间觅食,而成年雄性个体花更多的时间移动。松鼠猴的日活动节律表现为上午、中午和下午3个觅食高峰,这与动物园每天三次投食的时间吻合;中午出现较长时间的休息期;移动分别在上午出外室活动后和下午最后一次投食前出现2次高峰;玩耍在日活动中变化不大。其活动节律可能反映了对环境温度变化的适应策略。2.等级关系:松鼠猴成年个体之间存在优势劣势的等级关系,它们的优势指数之间有显著性差异。等级序位排序为:1#﹥4#﹥2#﹥3#,社会等级结构中个体之间的顺位关系具有传递性,属于线行式的等级结构,且雄性成年个体的等级地位高于成年雌性个体。3.友好关系:松鼠猴成年个体所发起的各种友好行为频次有极显著的差异,按发起友好行为频次从高到低的个体排列顺序为:1#>3#>2#>4#。成年雄性个体发出的友好行为频次明显多于成年雌性个体。成年雄性个体作为该“家庭”的“家长”,通过友好行为来维护群内平衡,使群内的等级关系趋于缓和。在成年雌性个体中,等级序位低的个体发出友好行为的频次明显多于等级序位高的个体。在松鼠猴青少年个体中,发出友好行为频次随年龄的增长而减少,但差异不显著。4.繁殖关系:在松鼠猴成年个体中,总共发生142次爬跨行为,其中140次是雄性主动发起,占所有爬跨行为的98.6%。成年雌性个体等级地位与获得雄性个体爬跨的次数呈负相关,即等级地位越高的个体获得雄性个体的交配次数越少;青少年个体中,总共发生184次爬跨行为,其中,同性爬跨133次,占总的爬跨次数的72.3%,且多发生在雄性个体之间。因此,同性爬跨更可能是一种玩耍行为。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中日美三国居民生活时间分配的比较研究[J]. 中国统计 2018(09)
- [2].环境和社会因素对喀斯特石山猕猴日活动节律和活动时间分配的影响[J]. 兽类学报 2017(02)
- [3].学习时间分配的基于议程调节模型[J]. 心理与行为研究 2016(02)
- [4].《股庄戏》[J]. 喜剧世界(下半月) 2017(01)
- [5].如何做好工作时间分配呢?[J]. 中国社会工作 2020(30)
- [6].关于学习时间分配的研究概述[J].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11(01)
- [7].不同时间限制下分值对学习时间分配的影响[J]. 心理科学 2010(04)
- [8].笼养松鼠猴的活动时间分配[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02)
- [9].圈养鹅喉羚夏季昼间行为时间分配及活动规律研究[J]. 防护林科技 2016(02)
- [10].我的时间分配三原则[J]. 招生考试通讯(高考版) 2013(11)
- [11].关于学习者学习时间分配的综述[J]. 时代教育(教育教学) 2011(10)
- [12].项目分值对学习时间分配的影响:一种动态的过程[J]. 心理科学 2014(04)
- [13].黑天鹅孵化期行为时间分配[J]. 野生动物 2013(02)
- [14].临床护士白班工作时间分配的调查分析[J]. 华西医学 2010(04)
- [15].同域分布黑叶猴和熊猴的活动时间分配比较[J]. 兽类学报 2009(01)
- [16].学习时间分配机制的眼动研究[J]. 心理科学 2008(01)
- [17].上班族一天的时间分配[J]. 中关村 2008(07)
- [18].不同任务定向下学习材料难易程度对学习时间分配的影响[J]. 社会心理科学 2013(02)
- [19].桂林七星景区猕猴的活动时间分配[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03)
- [20].白马雪山自然保护区响古箐滇金丝猴活动时间分配[J]. 兽类学报 2013(03)
- [21].基于劳动时间分配视角的农户外出务工问题研究[J].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1)
- [22].齐齐哈尔机场红头潜鸭秋季昼间行为时间分配节律与鸟击防治[J]. 野生动物 2013(04)
- [23].惩罚对学习时间分配中决策与绩效的影响[J]. 心理与行为研究 2014(04)
- [24].喀斯特生境中猕猴的活动节律和时间分配[J]. 动物学杂志 2011(02)
- [25].黑腹果蝇昼夜活动节律及行为时间分配[J]. 昆虫知识 2009(02)
- [26].环境与食物丰容对圈养黑熊活动时间分配的影响[J]. 黑龙江畜牧兽医 2016(21)
- [27].谈“说课中时间的分配”[J]. 体育教学 2016(08)
- [28].照料父母对我国农村已婚妇女劳动时间分配的影响[J]. 世界经济文汇 2010(05)
- [29].基于价值的议程对学习时间分配影响的眼动研究[J]. 心理学报 2016(10)
- [30].儿童学习时间分配研究述评[J].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