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特色重传承造品牌

保特色重传承造品牌

——梅州市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思路和做法

马文华

梅州市文化馆(梅州市非遗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广东梅州514000

摘要:特色是民间艺术的生命力所在,优势所在。是它区别与其它艺术品类的本质性特征。保持了它的特色,也就保住了它生命的源头;传承是民间艺术得以世代延续的关键;品牌是立足现代,面向未来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梅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传承

地处粤东的梅州市文化底蕴深厚,历史源远流长。在漫长的岁月中,生活在这一方水土的梅州人民用勤劳和聪慧创造出了大量异彩纷呈,独具客家地域特色的民间文化艺术。这是一笔宝贵的财富。面对这些财富,我们要用智者的思维去开掘和维护它的价值;我们要用勇者的胆识去承担历史和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2004年,我市按省文化厅、财政厅《转发文化部财政部关于实施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的通知》精神,成立了梅州市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领导小组及专家委员会。在《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下发后,我市更是高度重视,由市政府牵头,加大了实施力度,对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做了更加全面、科学、系统的部署。把它作为我市文化工作的重头戏来抓。

一、顺势而为,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列入市委、市政府的战略部署中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对我们来说是一个挑战,但同时也是一个机遇。梅州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四个梅州”的发展战略,其中重要一环就是“文化梅州”的战略思路。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程承接历史与未来,正需要站在“文化梅州”这一高度,用大手笔去书写。这是搞好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良好契机。我们首先组织专门力量对今后我市民间文化工作的思路、保护措施和急需解决的问题作了全面分析论证。在此基础上市文广局向市委、市政府提交了《关于梅州市非物质文遗产保护工作的情况报告》。市委书记在报告上作了明确的批示:要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当作一项重要工作来抓。进入了市委、市政府的视野,许多决策性的部署也就顺理成章地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联系在了一起。有为而有位,顺势而为,我们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溶入到了“文化梅州”的内涵之中。这样一来,即增强了“文化梅州”的可操作性,又为我们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开辟了较为宽广的道路。

二、以科学的态度勘探资源,以严谨的精神查找危机,以战略的眼光实施布局

梅州市民间文化艺术资源蕴藏量极为丰富。如何科学勘探,合理开发呢?首先我们认真地总结和吸取了我市长期以来在民族民间文化普查工作方面的经验和教训。制定出了操作性强的普查调研实施方案。还多次召开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领导小组及专家委员会的会议,对实施过程中的每一阶段进行论证和完善。可以这样说,专家委员会的科学论证就是市政府的决策依据。在科学决策的前提下成立项目工作小组,分头把头,责任到人。同时要求各县(市、区)分管领导挂帅,成立相应的运作机构。从而使得我市挖掘整理民间艺术的工作有效有序地展开。

在普查调研过程中,我们发现我市许多民族民间艺术品种普遍面临着同样的问题:生存危机。尤为突出的是表演人才面临断层,制作技艺面临失传,文字资料渐渐流失,供它们演出展示活动的地域日见萎缩。经过调查分析,究其原因:(一)是老艺人年岁增大,新人培养跟不上;(二)是农村青壮年大部分外出打工,要拉起队伍,组织排练表演困难重重;(三)是梅州地处欠发达地区,经济薄弱,资金短缺投入少,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民间艺术的发展。甚至由于人们生活节奏、生活习性、居住环境的变迁以及城市化的发展趋势,也会对民间艺术的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如客家山歌:90年山歌歌会上评定出的四位山歌大师一位已经辞世,剩下三位平均年龄都已七十多岁;大埔广东汉乐的演奏班底几乎成了“老人协会”;提线木偶的演出市场疲软;船灯的表演传承面临危机等等。对此,我们进行了充分研究,并横向借鉴了兄弟市的有益经验,为我所用。特别是在省文化厅的直接领导下,我们根据各类民间艺术的濒危程度、艺术特色及涵盖地域作出了前瞻性的判断。做到了与文化部、省文化厅实施的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有效对接。在申报批次及程序上实施了战略性的布局和安排。依托我市三个“中国民族民间艺术之乡”、七个“广东省民族民间艺术之乡”的申报基础和经验,目前我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有梅州客家山歌、广东汉乐、埔寨火龙、席狮舞、五华提线木偶、广东汉剧6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有33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就有98项。根据汇总,全市共进行了10个大类、500多个资源项目的普查,收集了大量的非物普查文字资料及录音、录像、照片等。

三、在抢救工作上下足功夫,在落实措施上加大力度,在扩大影响上打出品牌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作业面广,工作线长。纷繁复杂,千头万绪。在实施抢救保护过程中,我们的指导思想是:保持特色、注重传承、打造品牌。特色是民间艺术的生命力所在,优势所在。是它区别与其它艺术品类的本质性特征。保持了它的特色,也就保住了它生命的源头;传承是民间艺术得以世代延续的关键;品牌是立足现代,面向未来的发展趋势。为此,我们着重抓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为各类民间艺术,特别是原汁原味的民间艺术搭建演出和展示的平台。我们根据民间艺术与当地民俗民风紧密相连的特性,要求各县(市、区)文化部门顺应民俗,利用节假日把群众组织起来,开展形式多样的民间艺术活动。这是保持民间艺术特色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在节假日里梅州各地形成了一道又一道亮丽的民俗风景线。如:梅县将每年的八月中秋定为山歌节;兴宁市、五华县、平远县春节期间的杯花、竹马、船灯大展游;丰顺县埔寨镇正月十五的烧火龙。特别是梅州城区各个文化广场、一江两岸,夜夜可闻山歌声。2004年以来,每年市委市政府都拨出专款举办梅州城区群众文艺汇演,2017年已举办第十二届。全市群众文艺汇演团队由原来的50多个增加至200多个,参演群众达26000多人次,观众达320000多人次。市委市政府对这些有固定演出时间、固定演出场地的个民间艺术表演队伍还给以专款扶持。

2、重点保护民间老艺人,重点培养民间艺术的传承人,重点抢救面临失传的民间艺术资源。近年来我们有计划地组织专家学者编写了四位山歌大师的自传集、《客家山歌唱腔集》、《山歌知识大全》、《五华提线木偶艺术》、《广东汉乐新三百首》、创办了《汉乐研究》。我们还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录制了一批各类民间艺术特别是老艺人演唱活动的音像资料。并着手建立了相应的民间艺术档案室。在深入开展普查建档工作的同时,我市保护中心积极认真地进行了《梅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图典》的筹办、编辑等工作,将梅州市收入国家级、省级、市级、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296个项目进行资料搜集和整理,对每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传承区域、发展脉络、表现形态和文化价值都进行了简要的概括和介绍.并配以大量生动的图片,制作成具有一定的文献收藏、学术参考和文化普及价值的图典。同时,一本集唱腔、传统情歌、尾驳尾山歌、半荤斋山歌为一体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客家山歌系列丛书》也在这一背景下催生了,在编辑过程中我们组织各方面的专业人员历经数年时间有针对性地、分阶段地进行了大量的普查、调研、征集和整理工作。并多次组织相关专家、民间山歌手进行座谈和反复研究论证。我们将论证的成果编入丛书。此系列丛书是客家山歌研究的活化石。它涵盖山歌渊源、山歌文学、山歌唱腔、山歌故事、山歌理论研究等等。此外,我们还举办了各种不同类型的技艺培训班。如:埔寨“火龙”制作表演培训班、五华提线木偶活动基地等等。为了扩大民间艺术的观众层面和知识层面,我们在嘉应学院开办了“客家山歌欣赏讲座”、组建了“中小学生汉乐队”、并将平远船灯艺术列入“梅州市乡土教材”小学课本。针对民间艺术大多是师徒相传的艺术特点,我市还为山歌大师汤明哲隆重举办了“山歌大师汤明哲师徒演唱会”、“山歌汤传习演唱会”均反响强烈。

3、充分利用民间艺术资源,扩大影响,形成优势,良性互动。在这一方面我们着眼的是梅州文化层次的提升以及未来的发展。首先加大宣传力度。利用电视台、电台、报纸开设相关专题和专栏,在市民中树立起保护民族民间文化艺术遗产的自觉意识。收到了较为良好的效果。同时,我市高度重视戏曲项目的传承发展工作,不断加大扶持力度,积极打造非遗艺术精品,加快艺术和非遗的融合发展。近年来创作排演的剧目先后有3个剧目分获文华奖、曹禺戏剧奖、中国戏剧节剧目奖等国家级奖项,客家山歌剧连续五届在省艺术节上获得一等奖,广东汉剧历获优秀剧目特别奖等奖项。今年新创作排演了广东汉剧《曹操与献帝》、山歌剧《红百灵》等一批精品剧目,展演了《等郎妹》、《彩虹》、《诗娘》等一批经典戏曲剧目,有效推动了非遗项目的活态传承。二是积极培养非遗人才。组织实施客家山歌手培养战略工程、客家山歌创作战略工程“双工程”项目,组织开展非遗进课堂、客家山歌进校园等活动,积极发现和培养非遗项目传承人,将表演新人源源不断地输送给专业剧团。同时,开展“师带徒”以老带新培养人才活动,组织各类非遗传承人通过依托专业剧团、艺术院校、民间社团带徒授艺,培养后继人才。三是举办系列非遗活动。组织举办“客家文化大观年”、“中国文化遗产日”、重大节日非遗文艺汇演等一系列活动,以传统民俗节庆展示、非遗传统剧目节目演出、客家民俗文化活态展示展览、客家民俗文化宣传、非遗文化普及教育等为内容,不断扩大非遗文化的影响力。特别是近几年通过举办客家文化艺术节、“梅州月•中华情”央视中秋晚会、客家文博会和选派参加中央电视台“星光大道”节目,在更高平台上展示客家非遗,进一步提升了客家文化影响力。

4、抓生产保护,加快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建设。一是完善场馆设施建设。近年来,我市不断加大文化事业建设的资金投入力度,规划建设了一批非遗传承中心、传习所和生产性保护基地,为非遗工作的保护和传承提供了保障。今年我市在财政紧张的情况下仍加大投入,利用黄遵宪故居恩元第建设梅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中心,目前已完成立项,正组织开展招投标工作,展示中心建成后,将更好地展示、保护、传承梅州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二是参与举办文化会展活动。我市充分发挥客家文化资源优势,先后举办了三届客家文化创意产品博览会,我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依托文化创意产品和文艺汇演得到很好的开发、传承和展示,加快推动了客家文化的有形化、产业化和市场化发展步伐。同时,组团参加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深圳文博会、厦门海峡两岸博览会等展会活动,通过非遗项目图文展示、非遗技艺活态展演、非遗项目实物展陈等方面的展示,向外宣传推介非遗文化,促进非遗与产业的融合发展。三是培育演艺市场。2013年,我市打造了“客都艺韵”之“周五有戏”、“周六有歌”演艺品牌,即每周五晚演广东汉剧大戏,周六晚演客家山歌剧和传统非遗歌舞节目,以购票观看的形式进行轮番展演,吸引了不少游客、市民参与文化消费,培养了一大批山歌迷、广东汉剧票友,既开拓和培育了本地演艺市场,又弘扬和盘活了传统优秀文化遗产,广大群众对戏曲艺术这一文化遗产的认知度和喜爱度不断提升。

下来,我市将以贯彻落实这次会议精神为契机,借鉴兄弟市的好经验好做法,积极推动非遗工作再上新台阶。重点抓好“六个支撑”:一是抓好政策支撑,出台系列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的规范性文件;二是抓好人才支撑,加快培养优秀非遗文化人才;三是抓好经费支撑,多渠道筹措经费给予资金保障;四是抓好平台支撑,规划建设一批非遗综合展馆;五是抓好产业支撑,引导文化创意企业和非遗资源融合发展;六是抓好理论支撑,建设完善客家文化艺术数据库。

在社会不断发展的今天,弘扬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已日益显现,我们有决心迎头赶上,不断进取,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增光添彩。

参考文献

[1]俞蕙,刘守柔.传统修复技艺类“非遗”项目的保护与传承研究[J].遗产与保护研究,2017,2(03):61-67

[2]郑土有.民俗场:民间文学类非遗活态保护的核心问题[J].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2017,40(03):20-24

[3]黄薇然.基于产业化视角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D].西南交通大学,2017.

标签:;  ;  ;  

保特色重传承造品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