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闫蕾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闫蕾

闫蕾黑龙江省五大连池市沾河林业局红旗小学164100

【摘要】创新是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也是教育发展的核心与最高目标。语文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色彩,对于学生创新精神及能力的培养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老师需要让学生在掌握丰富语文知识的同时,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与能力,唯有如此,学生今后的学习及发展之路才会更加的顺畅。鉴于此,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已成为目前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本文以此为探讨中心,提出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创新能力;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19)04-115-01

新课程理念下,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目前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而想要实现此培养目的,就需要老师先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关注学生的主动发展需求,对学生进行有效的鼓励与引导,这样学生才会朝着敢于创新、善于创新及乐于创新的方向发展,自然学生的创新品质才能得到培养与提升。

一、挖掘教材创新元素,培养创造思维能力

小学语文教材中有非常丰富的创新元素,需要老师在合理挖掘之后,以启发的方式引导学生去自主观察、发现、感悟及想象,在培养创新思维能力的同时,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第一,要善用课文留白处的内容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对于小学阶段学生的智力活动而言,想象力是最为活跃的内容,这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所在。所以实际教学过程中要从课文的留白处着手来教学,鼓励学生进行联想、想象,开发潜能,获得真正意义上的发展与提升;第二,要善于对课文主题进行拓展,提升思维的广度。对课文主题进行拓展,能给学生提供开放性、拓展性学习的空间,这是激活学生思维的有效方式,自然有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与提升;第三,结尾处加强延伸训练,提升求异思维。目前的小学语文教材中,有些课文的结尾处总会留下悬念或者意犹未尽,这便是对学生进行求异思维的最佳训练环节,老师应该抓住此环节,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想象思路将故事进行发展,编写出不同的结果;第四,合理转换角色,发展创造思维。小学语文教材中较多课文都是进行的人物故事描写,此类课文如果能进行设身处地的观察、分析、思考与感悟,那么学习效果不仅会十分的好,而且能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比如在学习《钓鱼的启示》课文时,可以让学生以小主人公的身份来讲解此故事的情节,以此来活跃课堂氛围,提升学生的学习及探究兴趣。此种角色转换方式,能使学生站于作者的角度来进行课文学习,自然能进行心灵交流,更好的感知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非常有益于学生创造思维的培养与提升,从而循循渐进的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为学生打造想象空间

小学语文课程作为学生学习其他学科知识的基础课程,是立足于教学整体结构的。因此,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师必须强化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从而促使语文的本质属性在语文教学中得到体现。

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要在教学方式上开展创新教学,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新鲜感,打开学生思维,运用自身的想象力学习语文。学生的想象力得到拓展,就会对语文有所兴趣,打下创新的基础。

小学生生性好玩爱动,要激发他们的想象力,语文教师需要为他们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活跃的课堂氛围有助于提升他们对语文知识求知欲望,增加学生语文的主动性。同时,教师要适当给予奖励,在班级中树立良好的榜样,让学生模仿,营造良好学习氛围。在学习《威尼斯的小艇》一文时,学生会有较多问题,威尼斯在哪里?小艇是什么样子?教师可带领学生朗诵课文,带着问题去认识课文,让学生寻找描述小艇的句子。在此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进行想象,说出自己的想法。学生受到鼓励后会大胆地说出自己对文章的认识,教师再加以引导,增加他们对课文的理解,这对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是非常有意义的。

三、激发兴趣,诱发学生的创新精神。

兴趣是学生发展思维的巨大推动力,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起点。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注意挖掘教学内容本身内在乐趣,依据学生心理特征认识规律挖掘语文教材中的诱导因素。激发学生用自己的思维能力来体验探知的全过程,体验教学美;要善于开发和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有意识地创设特定的学习情境,吸引学生的欲望,推动学习的进程。

作为小学语文工作者,我们可以运用多种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如设疑法,情境法,游戏法,导语法,活动法……,每种方法都有着不同的效果,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而灵活运用,应该认真挖掘语文教材中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因素最终使学生产生对学习的兴趣,诱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如教学《黄河的主人》一课时,我在导语中是这么说的:“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将学习《黄河的主人》,请同学们读读题目,发表你对这个题目的一些想法,老师特别喜欢同学们提出自己的见解。”通过“请”“特别喜欢”等教学语言,把学生调到主人的位置上,营造平等,和谐,宽松的课堂气氛中。由此一个个问题就出来了:“黄河真的有主人吗?”“谁是黄河的主人?”“谁能管得住黄河?”“黄河的主人究竟有什么本领?”同学们七嘴八舌地抒发自己的见解,这样学生的创新思维在谈话过程中得到自我训练。

四、合理开展实践活动,提升创新能力

教师的教学方式,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养成具有很大的影响。传统的教学方式,容易加强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性,不利于培养他们自主探究问题的能力。素质教育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应灵活运用多种方式进行教学,一方面增强课堂的趣味性,另一方面,多给学生提供实践机会。

开展提升学生创新能力的实践活动可以从四方面着手:第一,设计获取信息活动。即读、写、听、看、剪、贴等活动形式,让学生动脑、动口、动耳、动手收集和整理资料;第二,设计开发智力的活动,即趣味性较强的智力游戏活动;第三,设计说写活动,即创设情境给予学生即兴表演的机会;第四,设计社会实践活动,即根据学校所处地区的实情,组织学生考察自然、生产劳动、参观访问、了解家乡资源等等,将之写成文章,并根据活动特征进行交流与演讲。例如,教师在讲述《狐假虎威》这篇课文时,可以使用多媒体,向同学展示一些关于老虎和狐狸的图片,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来学习。此外,还可以运用情景式教学法,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努力创设问题情境,鼓励他们自主思考问题,从而培养出自主创新能力。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权利、意愿和选择,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课堂上允许学生插话插嘴,质疑问难,并有意识地鼓励学生敢于猜测、敢于求异、敢于创新。教师用激励性的评价帮助学生相信自我,充满自信。让学生如沐春风,敢想敢问,敢讲敢做。只有这样语文教学才能充满生命的活力,学生的创新意识才会逐步得到发展,学生的个性才能充分展现,学生的创造、创新火花才能迸发、闪烁。

标签:;  ;  ;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闫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