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61043119881118****陕西宝鸡721004
摘要:生态建筑是以人为本,以最小的物力获得最舒适的人居环境,以建筑来适应环境而不是改变环境、破坏环境。生态建筑重建了当地原有的生态系,使得建筑与自然和谐共处,人居融入自然,自然宜于人居。本文主要介绍了生态建筑设计的原则及方法的有关内容。
关键词:生态建筑设计;可持续发展;设计方法;绿色环保;节能减排
引言
近年来我国城市中现代化建筑越来越多,放眼望去都是高楼大厦,使城市中的人们与大自然之间的距离越拉越大,并且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环境污染问题也越发严重,城市中的人们都渴望绿色环保的生活空间,希望可以与大自然之间进行亲密的互动。生态建筑的出现并不是说将住宅内进行绿化或者使用植物装点建筑,而是在建筑施工过程中节省对资源的使用,改善人们生活的环境。
一、生态建筑的概念和特点
所谓生态建筑指的是将生态学的思想融入到建筑设计的过程当中,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建成充分体现出人与自然相和谐设计理念的现代建筑,是生态理论与建筑学相融合的产物。生态建筑在设计时充分地尊重了人、自然以及建筑本身之间协调关系的特点,决定了生态建筑的设计节能、低耗、环保和生态平衡等特征。
(一)生态建筑设计采用了先进的建筑学技术,对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性资源加以充分的利用,大大降低了生态建筑在运行过程中对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同时,巧妙的设计还能利用生物作用和物理原理来实现生态建筑内部对通风、采光及保温的要求,从而减少生态建筑运行过程的能耗,达到了节能减排的效果。
(二)生态建筑的设计注重使用可循环利用的再生资源,这种设计方法不仅能够控制工程的造价,还可以对建筑材料进行充分的利用,有效的控制建筑垃圾的产生,减轻生态建筑在建造的过程中对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
(三)生态建筑的设计中不可缺少的一环便是排放物的无害化处理环节,生态建筑在设计与运行的过程中会不可避免地向环境中排放一定的废物,对这些排放物进行无害化处理,使其不会对环境造成危害,并保证建筑内部的环境不受排放物的影响,是生态建筑设计的一大特点。
二、生态建筑的设计原则
(一)以人为本,科学设计
人本主义原则是生态设计的最首要的原则,对于居住者来说,如果不宜居,那么就失去了建筑的最基本的意义。所以生态建筑也不例外,宜居是最关键的原则。因此,生态设计师必须从温度、采光、通风、湿度、噪声污染等多方面为即将居住于其中的人考虑。在噪声方面可以采用墙壁间的空心砖隔层减少居民之间的噪声,采用磁性节能保温门减少传统的老式防盗门开关的巨大声响。采用降噪玻璃降低户外噪音对居民的干扰。有些优秀的设计师还可以将节能降耗与舒适性的提高集于一个建筑物之内,实现更好的人性化效果。
(二)生态建筑的可持续发展
生态建筑设计的未来趋势是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可持续的概念是一种动态的思想,体现在中就是建筑应具有足够的弹性以适应未来的发展。因此,生态建筑的可持续发展不仅强化生态建筑的功能性,还要注重生态建筑的继承历史的特点。首先尽可能采用环保技术和材料,环保技术和材料是生态建筑的技术支撑,建筑设计中应积极采用适用技术和环保技术,采用新材料、新产品,其次再考虑对可再生能源的利用。
三、生态设计策略
(一)能源生态策略
在建筑中可以利用阳光来照明,设计中可以利用中庭、玻璃幕墙和通窗等手段将光线引入屋中,改善屋内光照条件,也可以利用现代技术设置反光板,以智能控制手段将阳光引入室内,减少人工照明引起能耗问题。这种方法是解决热桥问题的有效措施,如可以在房间安置百叶窗和双层隔热玻璃系统;可以利用气候条件使建筑物自然通风或利用建筑智能控制技术改善建筑通风状况,保证建筑内空气流通。自然风在智能控制下使建筑内部空气流效果更佳;原有的建筑中常会出现湿热问题,利用生态建筑理念,对当地的气候坏境进行分析,根据其特点将智能控制引入现代建筑设计领域。如用先进的科技手段对百叶窗、水幕挑檐板进行控制,根据具体需求适当的室内阳光辐射进行控制,降低消耗,室内达到均温程度,为人们创造一个舒适的居住空间。
(二)植物系统的生态策略
在绿色建筑的场地设计中,要对绿色建筑的外围护结构进行合理设计。在室内环境中,把植物系统与绿色建筑有机统一起来,在生态原则的指引下。强调经济设计原则,降低成本,并通过合理化设置,为动物提供一个良好的栖息地。在设计时,要根据不同植物的特性和建筑的功能需求,合理的配置植物系统,使植物系统的功能得到充分的发挥。此外,主导因子在植物生态设计系统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对经济设计原则的补充,但是主导因子是有一定变化的,这是设计时值得注意的问题。
(三)水环境生态设计系统
要在小区内设置污水处理厂,并对其规模和位置进行合理的规划,使之与建筑相协调。具体对自来水、污水及雨水的引入、排放和输出进行处理。在水环境生态设计中,必须与园林环境相协调。在园林景观中,水源是必备的。植物灌溉需要大量的水源,在这种状况下,植物灌溉系统不仅要考虑节水技术的应用,还要考虑到水质的问题,综合考虑影响园林景观的要素,保证园林景观整体效果;水环境与建筑结构是紧密相连的,设计师在设计屋顶的时候,必须考虑到屋面雨水的径流量及水质状况,雨水一旦被沥青屋面污染后,可能对楼顶的花园、绿色屋面材料有负作用,将直接影响着建筑结构,甚至会出现热岛效应;要想使场地环境与建筑融合在一起,还需要对水景池进行处理,也要考虑妥善解决水景环境与建筑、园林、道路给排水等不同专业之间的关系,合理设计水景的形式、位置、规模、水量与水质保障等。
结束语
生态建筑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是多学科多门类多工种的交叉。生态建筑作为2l世纪最具有代表性和时代感的建筑形式之一,它强调建筑设计与生态相结合,丰富了传统建筑的设计理论,是建筑与环境保护的完美结合。作为建筑设计工程师,我们一定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将城市景观环境、自然环境与建筑技术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从而为人们提供一个健康舒适的居住环境。
参考文献
[1]王颖奇.低碳节能建筑设计和绿色建筑生态节能设计探讨[J].绿色环保建材,2017(09):58.
[2]焦晓青.谈现代建筑中的生态建筑设计思想[J].建筑?建材?装饰,2017(20):164,173.
[3]王宇.关于现代绿色生态节能建筑设计的研究[J].建筑技术开发,2017(22):146-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