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加速车道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高速公路,加速车道长度,可靠度,极限状态
加速车道论文文献综述
唐宗鑫,杨迪,陈思凯,程建川[1](2018)在《基于可靠度的高速公路加速车道长度》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克服现行规范计算高速公路加速车道长度采用确定性方法的缺点,提出了一种基于概率方法的加速车道长度计算模型.首先,获取6条加速车道上223辆小客车和86辆货车的时空分布数据,计算了车辆的速度和加速度,确定了车辆加速度随速度线性递减模型.然后根据车辆的速度与加速度特性,认为货车为计算加速车道长度的不利车型.基于货车的速度与加速度数据,建立了加速车道变速段长度的概率计算模型.结果表明,利用可靠度方法计算加速车道长度,比确定性方法计算加速车道长度更加接近车辆实际运行特性.当主线设计速度为100和120km/h时,加速车道需求长度分别为300和430 m.(本文来源于《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8年05期)
李霞,朱志强,崔洪军,李霖[2](2018)在《基于安全合流概率的加速车道长度计算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获得能使车辆安全汇入主线的高速公路加速车道安全长度,建立高速公路入匝车辆的合流过程模型,分析主线外车道车流的临界间隙;基于此,研究加速车道上合流车辆的安全合流概率;结合主线车辆的分布特点,揭示加速车道长度、主线外车道车流量对安全合流概率的影响规律;最终,以荣乌高速公路天津段入口匝道为例,对模型进行实例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的主线外车道车流量条件下,车流量越大,安全合流概率越低,且提升难度逐渐增大;当上述路段主线外车道车流量为400~600 veh/h时,将加速车道长度设定为350 m,安全合流概率基本满足服务需求,在此基础上,再增加其长度,不会对合流概率有太大提升。(本文来源于《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期刊2018年03期)
李文权,邵孜科,王世恒,孙春洋,郑乐[3](2017)在《城市快速路平行式加速车道长度计算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比较了现行中美规范平行式加速车道长度计算方法的差异,结合运动学模型和可接受间隙理论,在考虑主线交通水平、初始速度与可变间隙3种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建立了城市快速路平行式加速车道长度计算模型,采用蒙特卡洛方法求解模型,分析了3种影响因素对加速车道长度的影响,并提出了一种基于期望初始速度和期望主线交通水平的加速车道长度确定方法。分析结果表明:3种影响因素对加速车道长度有较大的影响,在不同设计时速下,《城市快速路设计规程》(CJJ129—2009)规定的长度最小值均小于仿真值,在设计时速为100km·h~(-1)时,叁级服务水平上下限的加速车道长度分别比规定的最小值大27~36、9~27 m,在设计时速为80km·h-1时,分别大10~22、4~24m,在设计时速为60km·h~(-1)时,分别大15~24、13~30m;随着初始速度的减小,加速车道长度呈现增大趋势;在相同条件下,第4种临界间隙函数的加速车道长度最大,而第1种临界间隙函数的加速车道长度最小,表明临界间隙越大,需要的加速车道就越长;不同设计时速下叁级服务水平上下限加速车道长度和初始速度的二次函数拟合度为0.865 8~0.999 7,因此,整体拟合效果良好。可见,本文的快速路平行式加速车道长度计算方法合理、可靠。(本文来源于《交通运输工程学报》期刊2017年04期)
邵孜科,李文权,孙春洋,于乐乐,刘娟[4](2017)在《基于蒙特卡罗模拟的平行式加速车道长度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车辆合流过程需要的平行式加速车道长度问题,在分析车辆合流过程的基础上,考虑道路运行和设计属性、驾驶员属性、车辆属性及合流车辆汇入过程随机属性,结合运动学模型和可接受间隙理论模型,以汇入过程随机属性为突破口,根据合流车辆的相对位置,建立了基于动态汇入过程的平行式加速车道长度计算模型。通过蒙特卡罗模拟进行仿真,将适宜百分位数的长度确定为加速车道长度,实现了模型的求解。最后通过案例分析介绍了模型的使用方法,案例结果大于规范推荐值,证明模型具有一定的适用性。(本文来源于《公路交通科技》期刊2017年01期)
李宗平,李林恒[5](2016)在《快速路合流区加速车道长度计算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克服现有合流区加速车道长度计算方法的缺点和合理设计快速路合流区,提出了一种新的合流区加速车道长度的计算方法.首先通过分析合流区交通流breakdown现象与加速车道长度的关系,建立了基于车辆占有率的合流区交通流breakdown事件发生概率模型.然后,利用合流区交通流breakdown事件发生的概率,建立了合流区加速车道长度的计算模型.最终实现了根据合流区主路与匝道交通量计算合流区加速车道长度的新方法.该方法不需要假设合流区主路外侧车道交通流车头时距的概率分布,克服了现有方法的不足.以北京市大羊坊的合流区为例,利用该方法绘制了不同主线交通量情况下合流区发生breakdown事件概率随加速车道长度变化的曲线,为合理设计合流区提供了依据.(本文来源于《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6年04期)
罗京,谭云龙,韩印[6](2015)在《快速路合流区加速车道长度设置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快速路合流区加速车道长度确定是快速路设计的核心内容。为了更加合理地确定快速路合流区加速车道的长度,引入微观交通仿真方法,基于主线和匝道在不同设计速度下的服务交通量,利用微观交通仿真系统TPSS对不同情形下加速车道长度对合流区服务水平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快速路合流区加速车道长度的合理推荐值。(本文来源于《计算机工程与应用》期刊2015年09期)
周小苑[7](2014)在《“叁驾马车”整体驶入加速车道》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全球经济进入复苏轨道,中国经济今年将继续保持平稳增长势头。全国人大财经委原副主任贺铿日前指出,当前存在诸多利好因素,使中国经济形势将好于去年。在发达经济体经济形势好转,美国QE逐步退出使得人民币单边升值得到遏制的有利条件下,中国今年外贸形势将转好,也(本文来源于《人民日报海外版》期刊2014-02-24)
邱胜会,宁航,南春丽[8](2011)在《快速路合流区加速车道通行能力模型求解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快速路合流区加速车道通行能力模型表达式比较复杂,普通方法难以求解.通过分析模型表达式,从精度、交互性和易于计算机实现的角度,给出2种可行的求解方法并使用VC++予以实现,第1种方法,用数值方法求解高阶导数,进而求解模型表达式;第2种方法,基于组件技术,将通用语言的灵活性和MATLAB高精度的数学计算功能相结合来对模型进行求解.实验表明,2种方法都能得出正确的需求结果,前者程序稳定性、健壮性比后者好,但后者精度略高.实际工程中,可优先使用前者,后者可以作为对前者计算结果的进一步验证.(本文来源于《应用科技》期刊2011年09期)
关羽,张宁[9](2010)在《可变临界间隙条件下的加速车道车辆汇入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考虑驾驶员在入口匝道加速车道上行驶过程中车辆汇入的临界间隙变化的情况,应用微分法推导求得加速车道上车辆的汇入概率模型。该模型更好地考虑了道路物理特征和主路交通状况对驾驶员汇入行为的影响,并揭示了加速车道长度、主路外侧车道车流量对于车辆汇入概率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当主路外侧车道流量较低时,车辆在加速车道始端较近距离内就可以寻找到可汇入间隙;而当主路流量较大时,车辆在加速车道始端汇入主路的概率大大降低。另外,随着加速车道长度的增加,驾驶员在加速车道上的汇入紧迫感下降,会导致相同位置汇入概率的降低。(本文来源于《公路交通科技》期刊2010年06期)
智永锋,张骏,史忠科[10](2009)在《高速公路加速车道长度设计与车辆汇入模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探讨加速车道长度对高速公路主线交通流的影响,利用可接受间隙理论,分析上匝道合流区通行特性和通行能力;基于最小车头时距,研究了加速车道上车辆汇入高速公路主线的概率;以高速公路主线和加速车道的车流量、最小车头时距等参数为基础,优化了高速公路加速车道长度设计方法,获得了入口匝道交通流控制模型。结果表明:运用该方法设计高速公路加速车道长度,控制入口匝道交通流,在高速公路主线车流量不变的情况下,入口匝道车流量比传统方法增加了近1倍。(本文来源于《中国公路学报》期刊2009年02期)
加速车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获得能使车辆安全汇入主线的高速公路加速车道安全长度,建立高速公路入匝车辆的合流过程模型,分析主线外车道车流的临界间隙;基于此,研究加速车道上合流车辆的安全合流概率;结合主线车辆的分布特点,揭示加速车道长度、主线外车道车流量对安全合流概率的影响规律;最终,以荣乌高速公路天津段入口匝道为例,对模型进行实例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的主线外车道车流量条件下,车流量越大,安全合流概率越低,且提升难度逐渐增大;当上述路段主线外车道车流量为400~600 veh/h时,将加速车道长度设定为350 m,安全合流概率基本满足服务需求,在此基础上,再增加其长度,不会对合流概率有太大提升。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加速车道论文参考文献
[1].唐宗鑫,杨迪,陈思凯,程建川.基于可靠度的高速公路加速车道长度[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
[2].李霞,朱志强,崔洪军,李霖.基于安全合流概率的加速车道长度计算模型[J].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2018
[3].李文权,邵孜科,王世恒,孙春洋,郑乐.城市快速路平行式加速车道长度计算方法[J].交通运输工程学报.2017
[4].邵孜科,李文权,孙春洋,于乐乐,刘娟.基于蒙特卡罗模拟的平行式加速车道长度模型[J].公路交通科技.2017
[5].李宗平,李林恒.快速路合流区加速车道长度计算方法[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
[6].罗京,谭云龙,韩印.快速路合流区加速车道长度设置方法研究[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15
[7].周小苑.“叁驾马车”整体驶入加速车道[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4
[8].邱胜会,宁航,南春丽.快速路合流区加速车道通行能力模型求解方法[J].应用科技.2011
[9].关羽,张宁.可变临界间隙条件下的加速车道车辆汇入模型[J].公路交通科技.2010
[10].智永锋,张骏,史忠科.高速公路加速车道长度设计与车辆汇入模型研究[J].中国公路学报.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