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LCA理论的白云石煅烧过程及炼镁新工艺的研究

基于LCA理论的白云石煅烧过程及炼镁新工艺的研究

论文摘要

本文结合生命周期评价(LCA)理论对金属镁从矿石开采直至形成镁合金产品废弃整个生命周期内能耗与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针对长白山地区丰富的白云石矿产资源,对其矿物组成、微观组织形貌、热分解机理、分解产物等进行了研究,并结合生命周期理论提出了一套以白云石原料制备金属镁的新工艺,为长白山地区白云石合理开采、有效开发、可持续利用及金属镁冶炼行业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本文遵循生命周期评价(LCA)的原则和框架,将白云石从矿石开采、制备金属镁、镁合金产品生产、使用、废弃到再生过程中的制造技术和生命周期环境影响、能耗分析、经济成本结合起来进行评价,提出了绿色设计决策模型和热还原煅烧白云石制备金属镁工艺的LCA总体模型。在镁及镁合金生产领域引入工业生态学思想,把资源综合利用和工业领域生态修复与生态重建纳入LCA理论框架体系,提出了相关的评价指标体系。形成绿色材料金属镁从矿石开采→金属镁生产→镁合金加工→镁合金材料回收再生的良性循环,从而建立起节能、环保、高效的镁及镁合金生产体系,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良好结合。在现有基础上,从新型镁合金材料与工艺装备、再生理论与技术和绿色设计软件系统三个方向阐述今后绿色设计与绿色制造的工作中心,以推动我国镁及镁合金生产进程的产业化。长白山地区白云石矿中C、O、Mg和Ca的质量分数分别为14.8%、50.1%、12.0%和22.5%,平均含镁量为13.18%,白云石中的镁钙比基本上是1:1,含有少量的以SiO2、Al2O3为主的杂质。矿石为典型的菱面体晶形,隐晶质组成,晶粒间结构致密,菱面体完全,解理平行,大部分为自形晶菱形,晶面呈冰糖状构造,是硅热法冶炼金属镁的理想原料。在白云石煅烧过程中,随着温度的升高,主要生成物MgO晶粒生长速度加快,形成较大晶粒,同时由于分子间的热运动,煅烧温度升高,分子间动能逐渐增大,从而导致MgO晶粒的排列规则受到影响,当煅烧温度超过750℃后,煅烧温度对MgO产物的形貌影响较为敏感,在930℃下恒温煅烧3h开始形成团聚结构,造成白云石表面过烧,从而降低了白云石转化为MgO的反应活性。通过对白云石煅烧实验过程中煅烧温度和时间参数的控制,确定煅烧温度为700℃,恒温时间为3h是得到活性MgO和CaCO3的最佳煅烧参数,即长白山地区白云石煅烧的最佳参数是:煅烧温度700℃,恒温时间为3h。通过对白云石矿石显微结构和不同煅烧参数下的煅烧实验研究,得出长白山地区白云石的显微组织与其煅烧质量和冶金性能等存在一定关系。隐晶质颗粒组成的白云石矿石,晶粒细小,且尺寸均匀,由于优先沿解理缝分解所需能量低的缘故,在煅烧分解过程中表现平稳。而显晶质组成的白云石矿石,晶体晶粒尺寸不均匀,取向各异,由于晶粒间受热不均匀,使得热分解反应过程进行缓慢,煅烧性能表现较差,煅烧时间较长,煅烧后产物易于破碎和粉化。文本对长白山地区白云石热分解机理进行了研究,确立了分解动力学方程参数值,研究结果表明:低温阶段(570~730℃),发生反应式CaMg(CO3)2=CaCO3+MgO+CO2,反应是界面收缩机理,CO2-3是迁移扩散的控速步骤;中温阶段(730~750℃),反应式CaMg(CO3)2=CaCO3+MgO+CO2和CaCO3=CaO+CO2协同发生,即界面收缩机理和三维扩散机理同时存在,反应的控速步骤由Mg2+、O2-、CO2-3、Ca2+和生成物CO2决定;高温阶段(750~930℃),发生反应式CaCO3=CaO+CO2,反应是三维扩散机理,CO2是扩散迁移的控速步骤。本文结合生命周期理论,提出了一种白云石炼镁新工艺方法,旨在克服现存工艺镁还原效率低、能耗大、生产周期长和污染严重等问题。该方法包括白云石破碎、真空低温轻煅与CO2回收利用、冷却并回收热量、混合配料球磨、混合料制团、真空高温热还原和取镁块及炉渣利用。真空低温轻煅是利用连续式真空煅烧炉将经过破碎的白云石在煅烧温度范分别为600~700℃和900~1000℃和炉内压力为10000~60000Pa的条件下轻煅1~3h,白云石中的MgCO3与CaCO3依次分解,反应式为:CaMg(CO3)2=CaCO3+MgO+CO2↑和CaCO3=CaO+CO2↑,热分解后得到CO2与MgO和CaO的混合物(煅白)。在炉内流动并加热白云石的CO2被回收利用,高温煅白从连续式真空煅烧炉出料后,直接进入充满非氧化性保护气氛的热交换器中冷却,冷却后将室温状态的煅白与还原剂、熔剂直接放入充满非氧化性保护气氛的混料机中混合成料,对混合料进行研磨后制团。将混合料装入还原装置中与还原剂(硅铁)发生还原反应产生镁蒸气。反应式为:2(MgO·CaO)+Si(Fe)=2Mg↑+2CaO·SiO2+(Fe),镁蒸汽进入冷凝器冷凝,收集得到金属镁块,还原罐内的残渣可粉磨后制成硅酸钙肥和铸型硬化剂。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生命周期评价概念
  • 1.2.1 LCA方法研究步骤
  • 1.2.2 LCA方法发展概述
  • 1.2.3 LCA方法应用前景
  • 1.2.4 LCA方法存在问题
  • 1.3 镁行业发展简介
  • 1.4 镁矿资源
  • 1.4.1 白云石
  • 1.4.2 菱镁矿
  • 1.4.3 光卤石
  • 1.4.4 蛇纹石
  • 1.4.5 液体矿
  • 1.5 白云石的开发及利用
  • 1.5.1 在化工行业的开发及利用
  • 1.5.2 在冶金行业的开发及利用
  • 1.5.3 在建材行业的开发及利用
  • 1.5.4 在其他行业的开发及利用
  • 1.6 白云石热分解原理
  • 1.7 分解过程显微组织
  • 1.8 金属镁的制备工艺
  • 1.8.1 电解法炼镁
  • 1.8.2 热还原法炼镁
  • 1.9 选题背景及研究内容
  • 1.9.1 选题背景
  • 1.9.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LCA理论在白云石炼镁及镁合金行业的研究
  • 2.1 前言
  • 2.2 LCA在白云石炼镁行业的应用
  • 2.2.1 LCA分析方法的确定
  • 2.2.2 开采过程能耗与环境分析
  • 2.2.3 生产过程能耗与环境分析
  • 2.2.4 使用过程能耗与环境分析
  • 2.2.5 再生过程能耗与环境分析
  • 2.3 热法炼镁工艺的LCA模型
  • 2.4 资源综合利用和生态修复
  • 2.4.1 废弃资源综合利用
  • 2.4.2 矿、厂区生态修复与重建
  • 2.4.3 行业技术与规模状态影响
  • 2.4.4 环境信息与决策系统
  • 2.4.5 LCA观念与研究方向
  • 2.5 小结
  • 第三章 试样的制备工艺和研究方法
  • 3.1 研究方案
  • 3.2 试样制备及实验仪器
  • 3.3 实验参数
  • 3.3.1 煅烧温度
  • 3.3.2 煅烧时间
  • 3.4 热分解实验
  • 3.4.1 差热实验
  • 3.4.2 恒温煅烧实验
  • 3.4.3 分解产物分析
  • 3.5 实验设备
  • 第四章 以白云石为原料热法炼镁的热分解机理
  • 4.1 前言
  • 4.2 成分及物相分析
  • 4.2.1 成分分析
  • 4.2.2 物相分析
  • 4.3 实验结果及分析
  • 4.3.1 差热实验
  • 4.3.2 不同温度恒温煅烧实验
  • 4.3.3 不同时间恒温煅烧实验
  • 4.4 热分解机理及动力学方程
  • 4.4.1 动力学基本原理
  • 4.4.2 实验动力学分析
  • 4.4.3 动力学方程参数确定
  • 4.5 小结
  • 第五章 热法炼镁煅烧产物的显微组织研究
  • 5.1 前言
  • 5.2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
  • 5.3 环境扫描电子显微镜(ESEM)分析
  • 5.4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分析
  • 5.5 小结
  • 第六章 基于LCA理论的白云石炼镁新工艺
  • 6.1 前言
  • 6.2 工艺装置
  • 6.3 工艺方案与技术关键
  • 6.3.1 工艺方案
  • 6.3.2 技术关键
  • 6.4 工艺步骤及流程
  • 6.4.1 工艺步骤
  • 6.4.2 工艺流程
  • 6.5 工艺气氛
  • 6.6 工艺特点
  • 6.7 方法创新
  • 6.8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项目及专利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  

    基于LCA理论的白云石煅烧过程及炼镁新工艺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