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瞬间性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莫奈,《鲁昂大教堂》系列,时间性
瞬间性论文文献综述
姜逸洲[1](2019)在《瞬间性还是持续性》一文中研究指出印象派是西方艺术史中十分重要的风格范畴之一,其画面大多呈现出一种“瞬间性”的表现效果,也就是画家对某一时刻视觉印象的忠实描绘,当一篇文章涉及到印象派作品的画面分析时就无法回避这种“时间性”对作品的影响,也正是这种特质让印象派的地位如此独特。莫奈作为印象派风格的代表画家之一,其作品中表现的视觉特征和审美意味值得我们去探究。本研究以莫奈的作画作品《鲁昂大教堂》系列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分析作品中“时间性”表现与以往作品之间产生的巨大差异,结合画家整个系列的创作过程进行辨析,在此基础上对莫奈的艺术风格发展提出个人见解。文章第一部分主要介绍莫奈的组画创作历程及其主要作品,莫奈的组画创作阶段是画家一个重要的创作时期,在传统印象派风格的绘画基础上,莫奈开始对同一场景从多个或者单一的角度进行多次创作。而这种创作方式是我们理解画家创作心理的关键所在。第二部分从作品的“物质性”出发,主要探讨了画面本身和画中主题的物质性特征,并进一步将这种特点与之前的作品比较,在此基础上讨论“物质性”作为“时间性”的表现方式对画面的影响。第叁部分分别论述与教堂系列相关的几个创作阶段中包含的“时间性”之特征,全面论述教堂系列中所体现的是“持续性”的时间观念。综上所述,作者通过比较教堂系列与其它作品的差异所在,把握教堂系列创作各环节的核心内在创作逻辑,对莫奈的教堂系列在风格学的范畴下进行了多角度的探究,进而认为教堂系列与干草垛系列,白杨树系列乃至之前任何作品的创作目的都不同,作为莫奈创作后期的组画作品之一,标志着画家不再热衷于在画面中追求光线转瞬即逝的效果,不再严格按照印象派绘画准则来创作。也就是说,《鲁昂大教堂》在莫奈的众多组画中属于十分独特的作品,这组绘画体现出了画家与之前的作品不同的绘画意图。莫奈希望通过《鲁昂大教堂》这组作品获得较之于前作为“印象派之父”更高的地位与荣誉的同时,也向外界传达自己新的绘画追求:构建一个脱离时间束缚与画布限制的空间形象。(本文来源于《湖南师范大学》期刊2019-05-01)
赵天宇,孟庆凯[2](2019)在《绘画创作瞬间性表达背后的心理诠释》一文中研究指出一、绘画创作中的瞬间性与表达"瞬间"是一个充满动感的名词。时间因素和流动性其实在美术作品中并不具有真正的意义,即使是在一些作品中表现生命运动状态与流畅性情节的形象,或是社会生活发展过程,最终只是以某种静态的形式呈现。尽管如此仍旧有很多经典的美术作品能够在人们的心中"动"起来,"活"起来,尤其是一些带有情节性的静止的画面,能让人们寻着静止的画面去感(本文来源于《艺术工作》期刊2019年02期)
张国鹄[3](2018)在《抓住“瞬间性”效果》一文中研究指出诗歌,特别是短诗(绝句、小令、俳句等)它本身显着的审美特征就是"瞬时性":瞬间的体验、刹那的顿悟,一时的景观,让读者从有限中感受无限,从瞬时中妙悟永恒。从这个审美特征出发,这就要求诗人深入生活,独具慧眼,适时地发现并紧紧抓住"有包孕"的典型瞬(本文来源于《中华诗词》期刊2018年11期)
海妙[4](2018)在《横看成岭侧成峰——蔡国强《草船借箭》中的“瞬间性”与“绵延性”》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一名中国知名的当代艺术家,蔡国强凭借其独特的"火药艺术"在世界艺术之林中闯出了一片天地,但作为一位有其独立思想的艺术家,他的创作之路并没有被"火药"所局限,而是具有更广的实践探索与更深的理论思考,集中体现于其《草船借箭》。在该作品创作中,蔡国强以其独特的视角和富有创新的艺术形式,展现了艺术家对于历史空间的纵向探索,用具有西方当代特色及其理念的艺术语言,建构了一个极具中国特色的精神世界。试图从历史与现实的纵向时空角度为出发点,揭示出蔡国强《草船借箭》及其艺术世界当中独特的时空观,进而为中国当代艺术创作及其思潮的发展提一些理论思考。(本文来源于《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8年05期)
龙海波[5](2018)在《从时空瞬间性探究新闻摄影的意义生成》一文中研究指出当今世界是以视觉文化作为文化主导的图像霸权时代,视觉更以全新的形式重新回到传统认知方式中,新闻摄影在视觉文化时代作为最重要的信息传播方式,越来越受到学界重视。符号学是当今研究意义生成的显学。在理论方面,新闻照片具有符号性、信息承载性、形象性和时空瞬间性的属性,这为从符号学的角度阐释意义生成提供了理论出口。信息承载性和形象性,统一于符号性。符号学成为理解摄影意义的一把钥匙。索绪尔语言符号学的“所指”与“能指”理念经过罗兰·巴特应用到摄影领域,提出了两级意指系统,为理解摄影意义提供理论支撑。从实践上来说,摄影意义生成只能从最基本的拍摄上去寻找,即一张照片的拍摄既是一种空间选择,也是一种瞬间把握,即摄影的实践属性是“时空瞬间性”。根据马克思主义观点,物体是一种时间和空间的存在。摄影的空间拍摄因取景框的存在而形成“空间割裂”,这种选取的过程就是通过空间组合而“制造”意义的过程。摄影的实践拍摄因为快门的因素而导致“时间割裂”,这种对瞬间性的把握就是通过时间的选择而“制造”意义的过程。摄影的时空瞬间性共同完成影像意义的创造过程。“空间割裂”和“时间断裂”将照片置于去语境化的境地,将照片从具体事件的时间流和全空间中分离开出来,这使图像的意义充满了不确定性,不仅挑战摄影和权力媒介的真实性,也挟持了观众。因此,在视觉文化时代,提升视觉素养,让受众重新认识视觉,成为了一种必要而十分迫切的研究工作。(本文来源于《大连理工大学》期刊2018-04-01)
朱志荣[6](2017)在《论意象创构的瞬间性》一文中研究指出意象的创构是主体在审美活动中瞬间达成的,是主体以虚静之心在瞬间即景会心,是一种当下的直觉活动,审美经验在其中起着支配作用。主体从意象创构中既体悟了物象,又照见了自性,体现了感官、心灵与物象的统一。审美活动和意象创构具有兴会神到、神与物游的特点,在瞬间即兴感发,伴随着迁想妙得,通过灵感体现主体的不假思索和率性而为,体现着主体特定的境遇和情怀,在物我契合中畅神,实现自由。意象创构中的瞬间性还体现了目击道存、神合体道的特点,通过一刹那间的顿悟,天机骏利,豁然贯通,进入到瞬刻永恒的无差别境界。(本文来源于《天津社会科学》期刊2017年06期)
胡亮[7](2015)在《浅谈绘画中的瞬间性》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始于我在绘画实践中一个关键的创作节点——瞬间性,作为整篇文章的切入点。灵感来源于我对日常生活的观察和绘画实践中的经验积累,以及绘画实践中的自由性和偶发性的不断碰撞,使我认识到转瞬即逝的事物或事物之间的不确定性和可能性。既然生活没有重复,那么用自己十分熟悉的材料在画布上涂抹,在感知周围世界变动的每一个日常片段中彰显瞬间性的魅力,完成对瞬间性的事物或事物之间的记忆描绘,其本身就是一种具有实验性和先锋性的行为逻辑。对于瞬间性的持续关注与探究,我逐渐找寻到了灵感源泉以及通过绘画表达思想的途径。本文意从绘画行为本身引发出自我内在思考的互动与对话,以期最终回到当代艺术的视觉语境之中,对“瞬间性”是如何作为我绘画实践的灵感和思考做出答疑。全文由“瞬间性的释义”、“瞬间性的视觉特质”、“开启的境域”叁个章节部分组成,希望通过这叁个章节部分的阐述,尝试着把绘画中的瞬间性单独作为一个讨论的议题,并对创作中所遇到的诸多问题进行阐述和承担。面对当下日趋全球化的社会背景以及同一化的生存状态做出回应,以期对多元化世界格局下的绘画实践进行一种整体性的思考与关照,规避绘画实践仅仅被作为审美对象的末日之路。(本文来源于《中国美术学院》期刊2015-05-01)
高雪[8](2014)在《论十九世纪法国印象派绘画的“瞬间性”》一文中研究指出1982年四月,一群在巴黎的画家展出数年来一直被官方排斥的165件作品,因莫奈的画作《日出·印象》,这群画家就以印象派自称,一直到19世纪,印象派画家所强调的色彩,使当时整个欧洲的色彩经历了一次重大的改革,印象主义所追求的"瞬间性"也渐渐影响到了以后的各国绘画。(本文来源于《戏剧之家》期刊2014年09期)
孙绍振[9](2012)在《瞬间性和持续性:古典诗歌的两种意境——以咏雪诗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古典诗论作为诗学理论,最大的特点就是其创作论指向。它不满足于一般的阐释和评价,很看重操作,往往着意于字句、语句的"推敲"。"推敲"作为方法的特点,就是比较,不是笼统的比较,而是便于操作的同类相比。同类相比的优越性就在于具有现成的可比性(异类相比虽然更自由,但是没有直接的可比性,需要更高的抽象能力)。"推敲"典故的起源就是同一诗句、语境中的比较。古典诗话中关于咏雪的比较相当集中,这样的资源有利于作理论上的深化。(本文来源于《名作欣赏》期刊2012年01期)
魏超杰[10](2011)在《浅谈摄影作品的瞬间性与永恒性》一文中研究指出瞬间的把握对摄影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因为被摄物体处于运动状态时,其呈现出的瞬间是千变万化的,也就是说瞬间美具有多变丰富性的特点。笔者在此强调的瞬间是"决定性的瞬间",是在事物发展中,对事物有内在联系的,能够最具代表性,最精彩的瞬间。摄影者的责任就是把这个"决定性的瞬间"定格下来化为永恒。一个真正有品位、有悟性,懂得人生、社会、自然的摄影家不能不对摄影的时间意义给予深刻的关注,并从中体悟到瞬间与永恒的内在联系。(本文来源于《大众文艺》期刊2011年24期)
瞬间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一、绘画创作中的瞬间性与表达"瞬间"是一个充满动感的名词。时间因素和流动性其实在美术作品中并不具有真正的意义,即使是在一些作品中表现生命运动状态与流畅性情节的形象,或是社会生活发展过程,最终只是以某种静态的形式呈现。尽管如此仍旧有很多经典的美术作品能够在人们的心中"动"起来,"活"起来,尤其是一些带有情节性的静止的画面,能让人们寻着静止的画面去感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瞬间性论文参考文献
[1].姜逸洲.瞬间性还是持续性[D].湖南师范大学.2019
[2].赵天宇,孟庆凯.绘画创作瞬间性表达背后的心理诠释[J].艺术工作.2019
[3].张国鹄.抓住“瞬间性”效果[J].中华诗词.2018
[4].海妙.横看成岭侧成峰——蔡国强《草船借箭》中的“瞬间性”与“绵延性”[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
[5].龙海波.从时空瞬间性探究新闻摄影的意义生成[D].大连理工大学.2018
[6].朱志荣.论意象创构的瞬间性[J].天津社会科学.2017
[7].胡亮.浅谈绘画中的瞬间性[D].中国美术学院.2015
[8].高雪.论十九世纪法国印象派绘画的“瞬间性”[J].戏剧之家.2014
[9].孙绍振.瞬间性和持续性:古典诗歌的两种意境——以咏雪诗为例[J].名作欣赏.2012
[10].魏超杰.浅谈摄影作品的瞬间性与永恒性[J].大众文艺.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