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生态适宜性分析作为生态规划的核心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区域环境影响评价的一个重要部分,是在调查搜集社会、自然要素资料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区域范围内土地资源的规划布局和理性评价,它实际上可根据区域环境的相对发展潜力和承载能力,指导区域生态环境功能的划分,从而将社会角度和生态角度结合在一起,对区域范围内各个小区域不同的资源利用方式给出最佳的选择与评价。在分析中综合考虑经济、生态、社会以及政策等因素,在此基础上能合理安排和布局区域内居住、工业、农业、交通等各项人类活动。同时生态适宜性分析也可以应用到对资源大量占用并对生态环境产生重大影响的基础设施建设的选址工作中。本文在综合分析众多土地生态适宜性分析方法的基础上,总结生态适宜性分析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与不足,细致介绍了概率函数神经网络(PNN)、改进型误差反传递神经网络(IBP)应用于生态适宜性评价的方法的同时也创新性地提出了灰色模型(GM)以及地理信息系统(GIS)与前两种神经网络耦合技术应用于生态适宜性分析的技术方法体系,进而首次提出并建立了基于GIS-PNN-GM-IBP的土地生态适宜性分析模型,并将其应用在大连市土地生态适宜性分析的案例分析过程中,其分析评价结果与大连市相关土地利用规划进行对比具有一定的可靠性和准确性。该模型的提出在理论上主要解决了传统的权重加模糊综合评判法无法规避的主观影响问题,并通过GIS软件的应用简化了传统叠图法繁复的工作;实践上,通过本次生态适宜性分析评价结合大连市土地利用规划,对大连市三种土地利用类型的发展方向提出了一些较为有益的建议。最后,在总结了目前生态适宜性领域存在的一些问题的同时,也分析了本文中对于大连市生态适宜性分析中的一些不足和缺陷,以期对其他相关研究人员提供一定的意见。
论文目录
摘要Abstract1 绪论1.1 研究背景1.2 生态适宜性分析研究的意义1.3 生态适宜性分析的发展和起源1.3.1 生态适宜性分析的起源1.3.2 生态适宜性分析的发展1.4 论文研究内容1.5 论文的技术路线2 基础理论2.1 可持续发展理论2.1.1 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的内涵2.1.2 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影响因素2.2 景观生态学2.2.1 景观生态学的概念2.2.2 景观生态学的研究内容2.2.3 景观生态学的一般原理2.2.4 景观生态规划的概念及原则2.3 生态规划的基本原理2.3.1 生态规划的内涵2.3.2 生态规划的目的2.3.3 生态规划的原则2.4 人居环境科学3 技术方法体系3.1 评价方法3.2 人工神经网络3.2.1 神经网络发展3.2.2 PNN神经网络模型3.3 地理信息系统(GIS)3.3.1 GIS发展概述3.3.2 GIS在生态适宜性分析中的运用3.4 预测方法3.5 灰色建模法(GM)3.5.1 灰色系统模型3.5.2 GM(1,1)预测模型3.5.3 模型及其预测精度评价3.5.4 负时间数列的GM(1,1)模型3.6 误差反传递神经网络(BP网络)3.6.1 BP神经元及BP网络模型3.6.2 BP网络学习算法3.7 遗传算法3.7.1 遗传算法的特点3.7.2 基本遗传算法3.8 基于格雷码编码遗传算法(GGA)方法的IBP算法3.8.1 BP网络的缺点3.8.2 GA算法的缺陷3.8.3 IBP方法3.8.4 IBP方法步骤3.9 建立GIS-ANN-GM分析评价模型3.9.1 GIS-ANN-GM模型的建立3.9.2 GIS-ANN-GM模型的优点44.1 研究区概况4.1.1 研究区社会自然概况4.1.2 研究区土地利用概况4.2 生态适宜性现状分析4.2.1 居住用地生态适宜性分析4.2.2 建设用地生态适宜性分析4.2.3 生态保留用地适宜性分析4.3 生态适宜性综合分析4.3.1 GM模型预测4.3.2 IBP网络预测4.4 结果与讨论5 结论与展望参考文献附录A 大连地区生态因子基础数据库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致谢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生态适宜性分析论文; 人工神经网络论文; 灰色模型论文; 地理信息系统论文; 大连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