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本研究以超级杂交稻Y两优1号为材料,超级杂交稻模式组合培矮64S/E32和三系杂交稻品种汕优63作对照,通过对各个生育时期的叶形、叶姿、茎秆、穗的形态性状和干物质积累及产量构成因子的分析,获得以下主要研究结果:1、与培矮64S/E32和汕优63相比,Y两优1号出叶速度和分蘖发生较慢,其主茎第7-12叶平均出叶间隔3.91天,分别比培矮64S/E32和汕优63长0.45天、0.72天;最高分蘖数出现时间比培矮64S/E32和汕优63迟5天。Y两优1号的栽培技术上应提高前期的施肥水平来促进其早生快发。2、Y两优1号齐穗期以前自然冠层较矮,成熟期植株较高。7叶期自然冠层高22.3cm,分别比同期培矮64S/E32和汕优63矮2.2cm、5.2cm,使其具有较矮的优良秧苗素质。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N-n期)、拔节后期、孕穗期分别比培矮64S/E32矮10.9cm、16.2cm、14.3cm。成熟期株高138.7cm,比培矮64S/E32高10.9cm。株高的增加,使得Y两优1号后期生物量大,为其经济产量的提高奠定了基础。3、齐穗期上3叶较短,叶面积较小,是Y两优1号后期的一个重要形态特征。剑叶、倒2叶、倒3叶长37cm、49cm、58cm,分别比培矮64S/E32短11.35cm、23.25cm、21.57cm;比汕优63短6.2cm、10.72cm、5.57cm。4、Y两优1号前期叶片基角较小,齐穗期剑叶基角较大,剑叶以下叶基角较小。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N-n期)上3叶平均基角26.9度,比汕优63小5.5度。齐穗期剑叶基角21.1度,比培矮64S/E32大14.8度,剑叶以下叶平均基角19.3度,分别比培矮64S/E32和汕优63小28.9度、24.4度。5、Y两优1号前期叶片稍披,拔节期上3叶披垂角较小,齐穗期叶片直立。其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N-n期)上3叶平均披垂角40.1度,比培矮64S/E32大12.2度,比汕优63小23.6度。拔节期、孕穗期上3叶披垂角分别为13.4度、3.3度,比汕优63小11.4度、4.0度。齐穗期上5叶平均披垂角几乎为0。6、Y两优1号齐穗期叶片内卷,卷叶指数较小,上4叶叶枕距较大。剑叶卷叶指数比培矮64S/E32小32.5%,倒2叶小25.3%。上3叶卷叶指数随叶位下降而增大。倒4-倒3叶叶枕距12.4cm,比培矮64S/E32和汕优63长4.9cm、2.0cm。倒3-倒2叶叶枕距23.1cm,比培矮64S/E32和汕优63长8.8cm、5.0cm。7、Y两优1号基部节间较短,所占比例较小;第3、第4节间(倒3节间)较长,所占比例较大;穗下节间较短,所占比例较小。孕穗期以后LAI下降较慢,从孕穗期到乳熟期,其LAI下降幅度比培矮64S/E32和汕优63低20.2%、9.1%。LAI的这一变化特点使其孕穗期具有较快的叶片、叶鞘干重增长速度和较大的群体生物量。孕穗期以后叶片、叶鞘干重下降速度慢,节间干重增长速度快,节间干重较高,为籽粒灌浆提供了足够的“源”。在栽培技术上应适时控制中后期的肥力水平,减少第3、第4节间长度,有效降低总秆长和植株高度,防止群体质量的恶化。8、Y两优1号刚抽穗时穗基角、穗披垂角较小,穗子直立,是一种动态理想穗型。Y两优1号穗大粒多,着粒密度较小,结实率较高,具有较好的产量结构、较高的理论产量和实际产量。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家养盆花的株型控制[J]. 中国花卉盆景 2008(03)
- [2].水稻产量与株型演进特点的研究[J]. 农业科技通讯 2018(05)
- [3].玉米株型与主要性状关系的研究进展[J]. 吉林农业 2013(03)
- [4].抗虫棉多茎株型栽培技术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 2014(30)
- [5].玉米新品种“长糯6号”通过审定[J]. 农村百事通 2012(09)
- [6].仙客来盆花的株型培养[J]. 北方园艺 2011(20)
- [7].我国棉花株型性状遗传育种研究进展[J]. 江苏农业科学 2019(05)
- [8].那些盛极一时的小株型君子兰[J]. 中国花卉盆景 2013(06)
- [9].不同株型玉米基因型对干旱胁迫的响应分析[J]. 草业学报 2020(02)
- [10].油菜株型育种研究进展[J]. 中国农学通报 2014(12)
- [11].玉米杂交组合及其亲本的株型性状分析[J]. 华北农学报 2009(S2)
- [12].作物株型相关基因研究进展[J]. 宁夏农林科技 2012(04)
- [13].优质棉‘沧198’多茎株型栽培技术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 2011(18)
- [14].玉米株型育种研究进展[J]. 种子 2010(02)
- [15].西葫芦品种的株型研究及评价[J]. 西北农业学报 2010(11)
- [16].河南省60a来小麦品种株型和光合特性的遗传改良研究[J]. 河南农业科学 2016(12)
- [17].海禾玉25号[J]. 湖南农业 2009(12)
- [18].氮胁迫对不同株型水稻品种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J]. 福建农业学报 2017(12)
- [19].加工番茄穴盘苗的株型调控[J]. 新疆农垦科技 2013(03)
- [20].2007年棉花株型调控试验总结[J]. 河南农业 2008(13)
- [21].基于玉米F_(2:3)群体株型性状的主成分分析[J]. 贵州农业科学 2016(06)
- [22].水稻氮高产高效与低产低效两类品种株型特征差异研究[J]. 作物学报 2010(06)
- [23].少分蘖多产出调控水稻好株型[J].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19(24)
- [24].少分蘖多产出调控水稻好株型[J].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20(01)
- [25].玉米的耐密性与耐密株型的性状选择[J]. 农业科技通讯 2010(04)
- [26].芝麻三系杂交品种皖芝12号株型特征研究[J]. 现代农业科技 2019(20)
- [27].黄土高原棉区棉花高光效密矮群体株型研究[J]. 山西农业科学 2020(04)
- [28].玉米主要株型性状与产量的相关和回归分析[J]. 考试周刊 2012(15)
- [29].比久、多效唑、根太阳对金叶假连翘株型的控制效应[J]. 热带作物学报 2010(04)
- [30].玉米产量性状与株型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J]. 内蒙古农业科技 20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