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Zea mays L.)NADPH氧化酶基因克隆、表达特性及功能研究

玉米(Zea mays L.)NADPH氧化酶基因克隆、表达特性及功能研究

论文摘要

植物NADPH氧化酶又称为呼吸爆发氧化酶同源蛋白(respiratory burst oxidase homolog, RBOH)是一类以胞质中的NADPH为电子供体,将氧催化生成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 ROS)的氧化酶。近年来研究发现:作为一个多基因家族,不同的rboh基因成员存在组织分布、基因表达和活性调控模式的差异,执行着不同的功能。从不同植物中克隆新的rboh基因将有助于更多的了解其功能及活性调控的信息。然而,植物中rboh基因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双子叶模式植物,关于重要作物玉米rboh基因的研究尚无报道。另一方面,植物激素脱落酸(abscisic acid, ABA)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和对各种环境胁迫的反应中起重要作用,其作用模式与植物细胞中的氧化胁迫有关。ABA可引起ROS的产生,提高植物抗氧化防护能力。NADPH氧化酶抑制剂碘二苯(diphenylene iodioium, DPI)敏感性ROS被证明在ABA诱导的抗氧化防护中起重要作用。然而,有关ABA诱导抗氧化防护的详细机制仍有待阐明。因此,本研究以玉米叶片为材料,对玉米NADPH氧化酶进行了基因克隆、序列分析、表达特性及其与ABA诱导的抗氧化防护途径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主要结果如下:利用同源序列设计引物,通过RT-PCR和RACE-PCR的方法,以及利用不断增加的玉米基因组数据库进行电子克隆为辅助,从ABA处理的玉米幼苗叶片中克隆了4种Zmrboh基因,命名为ZmrbohA、B、C和D。序列分析显示它们存在典型的RBOH分子特征,包括调节活性的N端EF手性区域、保守的6个跨膜区(TMD1-6)、在催化活性中起关键作用的C端FAD和NADPH结合位点。其中ZmrbohB、C可能是来自于同一祖先的重复基因。同时检测了4种Zmrboh基因的组织分布,发现这些基因在所检测的各种组织中都有表达,但具有不同的表达模式。可变剪切(alternative splicing, AS)是一种重要的转录后基因调控机制。通过RT-PCR分析,发现玉米ZmrbohB和D基因具有可变剪切现象,至少各存在2种不同的可变剪切体。其中ZmrbohB-β是在ZmrbohB编码区中保留了内含子11的产物,可能是无意义密码子介导的mRNA降解途径的靶标。在所检测的各种器官中,ZmrbohB基因的2种可变剪切体(ZmrbohB-α和-β)都有表达,但ZmrbohB-α是主要转录本,并且一些胁迫条件(盐离子、低温、高温、紫外辐射、ABA)的刺激能提高主要转录本ZmrbohB-α的相对含量。这提示可变剪切作为一种转录后水平的调节机制,参与了植物NADPH氧化酶活性的调控。ZmrbohD-β是ZmrbohD基因外显子4部分被剪切的产物。它缺失了保守的NADPH氧化酶跨膜区序列,定位于细胞质中。这是首次发现非膜定位的植物RBOH蛋白。有证据显示在玉米叶片ABA信号转导过程中MAPK的活化和H2O2产生之间存在交叉对话。在此基础上,采用药理学方法和荧光定量RT-PCR技术研究了H2O2、MAPK和NADPH氧化酶基因(Zmrboh)的转录在ABA信号途径之间的关系。ABA处理后,玉米叶片中ZmrbohA-D基因转录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出现双阶段快速、瞬时的上调。H2O2清除剂(DMTU和CAT)或MAPKK抑制剂(PD98059和U0126)的预处理能有效抑制ABA诱导的Zmrboh基因阶段Ⅱ的转录,而不影响阶段Ⅰ的变化。此外,H2O2(10 mM)处理也能诱导Zmrboh基因的表达,且受MAPKK抑制剂预处理的抑制。这些结果提示,ABA能诱导Zmrboh基因的转录,该基因转录和H2O2、MAPK之间存在交叉谈话机制;一个与Zmrboh基因转录相关的正放大环路存在于ABA途径中。玉米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禾谷类作物之一,也是植物研究的一种模式生物。但目前玉米的遗传转化仍然十分困难,没有一套完整的被广泛使用的转化体系。本研究以8种玉米基因型为材料,对基因型、幼胚大小、培养基激素组成等影响因素进行对比,建立玉米登海11号(DH11)受体系统。而后以DH11的胚性愈伤组织为受体,研究了农杆菌菌液浓度、侵染时间、筛选方式等因素对玉米转化的影响。研究表明,菌液浓度和侵染时间相互作用是影响转化效果的重要因素。在本研究条件下,菌液浓度OD600=0.6,侵染时间10 min可以获得较理想的转化效率。作为一种商业化品种DH11,这一遗传体系无需花费大量的精力进行繁种,给研究者带来了方便。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选取ZmrbohB基因为研究对象,根据RNA干涉原理构建了其反向重复序列表达载体,采用农杆菌介导法转入DH11胚性愈伤组织。经PCR和荧光定量RT-PCR检测,初步证明ZmrbohB基因反向重复片段整合到玉米基因组中,并抑制了ZmrbohB基因的表达,获得了该基因表达受抑制的变异体。分析它们对外源ABA处理的反应,结果表明:变异体中H2O2的积累少于未转化的再生植株;同时,ABA诱导的玉米叶片抗氧化防护酶如SOD、CAT、APX和GR总活性的提高在变异体中也受到抑制。这提示ZmrbohB基因参与了ABA诱导抗氧化防护酶活性提高的信号转导途径,是ABA信号途径的一个重要组分。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写符号及中英文对照表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植物NADPH氧化酶基因的克隆与基本结构
  • 1.1 植物NADPH氧化酶基因的克隆
  • 1.2 植物NADPH氧化酶的结构特点
  • 1.3 植物NADPH氧化酶的亚细胞定位
  • 2 植物NADPH氧化酶的ROS信号
  • 2.1 植物与病原体的相互作用
  • 2.2 物理损伤
  • 2.3 非生物胁迫反应
  • 2.4 生长与发育
  • 2.5 激素信号
  • 3 植物NADPH氧化酶活性调节机制
  • 2+对植物NADPH氧化酶活性的直接调节'>3.1 Ca2+对植物NADPH氧化酶活性的直接调节
  • 3.2 磷酸化对植物NADPH氧化酶活性的调节
  • 3.3 Rop蛋白与植物NADPH氧化酶的相互作用
  • 4 植物NADPH氧化酶相关的信号组分
  • 4.1 MAPK信号级联系统
  • 4.2 氧化还原敏感的转录因子
  • 4.3 钙离子信号
  • 4.4 超氧化物歧化酶
  • 4.5 细胞pH值
  • 4.6 磷脂酰肌醇信号系统
  • 5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 第二章 ABA信号相关的玉米NADPH氧化酶基因克隆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引物的设计
  • 1.3 玉米总RNA的提取
  • 1.4 cDNA第一链的合成
  • 1.5 5 ’端基因的克隆(5’RACE)
  • 1.6 3 ’端基因的克隆(3’RACE)
  • 1.7 目的产物的克隆
  • 1.8 Zmrboh基因的序列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RNA的质量检查结果
  • 2.2 玉米NADPH氧化酶ZmrbohB基因的克隆
  • 2.3 玉米NADPH氧化酶ZmrbohA基因的克隆
  • 2.4 玉米NADPH氧化酶ZmrbohC基因的克隆
  • 2.5 玉米NADPH氧化酶ZmrbohD基因的克隆
  • 2.6 玉米NADPH氧化酶基因的序列分析
  • 2.7 玉米NADPH氧化酶基因的组织特异性分析
  • 3 讨论
  • 第三章 Zmrboh基因的可变剪切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玉米叶片总RNA及cDNA第一链的合成
  • 1.3 玉米叶片DNA的提取
  • 1.4 ZmrbohB基因的可变剪切
  • 1.5 ZmrbohD基因的可变剪切
  • 1.6 ZmrbohB基因可变剪切异构体表达模式研究
  • 1.7 ZmrbohB基因的原核表达、重组蛋白纯化与活性测定
  • 1.8 ZmrbohD-β的亚细胞定位
  • 2 结果
  • 2.1 ZmrbohB基因的可变剪切
  • 2.2 ZmrbohB基因可变剪切的表达模式
  • 2.3 ZmrbohB基因的原核表达、重组蛋白纯化与活性测定
  • 2.4 ZmrbohD基因的可变剪切
  • 2.5 ZmrbohD-β的亚细胞定位
  • 3 讨论
  • 第四章 ABA诱导的NADPH氧化酶转录及其正反馈信号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植物材料
  • 1.2 玉米总RNA的提取及cDNA第一链的合成
  • 1.3 Real-time RT-PCR检测Zmrboh基因在胁迫处理下的表达特征
  • 1.4 统计分析
  • 2 结果
  • 2.1 外源ABA处理提高了玉米幼苗叶片ZmrbohA-D基因的表达
  • 2O2参与玉米幼苗叶片ZmrbohA-D基因转录水平的调节'>2.2 H2O2参与玉米幼苗叶片ZmrbohA-D基因转录水平的调节
  • 2.3 MAPK参与ABA对玉米幼苗ZmrbohA-D基因转录水平的调节
  • 2O2对玉米幼苗叶片Zmrboh基因转录水平的调节'>2.4 MAPK参与H2O2对玉米幼苗叶片Zmrboh基因转录水平的调节
  • 3 讨论
  • 3.1 ABA诱导玉米幼苗叶片Zmrboh基因的表达
  • 2O2、MAPK的调节'>3.2 Zmrboh基因的表达受H2O2、MAPK的调节
  • 第五章 玉米ZmrbohB基因参与ABA诱导的抗氧化防护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供试菌株和质粒
  • 1.3 主要试剂和培养基
  • 1.4 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农杆菌介导的玉米登海11号遗传体系的建立
  • 2.2 农杆菌介导的玉米转ZmrbohB反向重复片段的转基因植株获得
  • 2O2产生'>2.3 ZmrbohB基因参与ABA诱导的玉米叶片细胞H2O2产生
  • 2.4 ZmrbohB基因参与ABA诱导的抗氧化酶活性增加
  • 3 讨论
  • 3.1 登海11号(DH11)是适合于遗传转化的玉米杂交系
  • 3.2 ZmrbohB基因参与ABA诱导的抗氧化酶活性增加
  • 参考文献
  • 全文结论以及研究的创新点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与投送的论文
  • 附录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玉米(Zea mays L.)NADPH氧化酶基因克隆、表达特性及功能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