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中心肌标志物升高对于心血管疾病诊断的临床意义

急诊中心肌标志物升高对于心血管疾病诊断的临床意义

王丽群(江西省九江市德安县人民医院内科330401)

【摘要】目的探讨心血管病患者中血清心肌标志物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急诊收治的120例心血管病患者,根据其临床表现和诊断将其分为急性心肌梗死组、不稳定性心绞痛组以及其他心血管疾病组,对所有患者的血清cTnI以及CK-MBmass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急性心肌梗死组的血清肌钙蛋白浓度与肌酸激酶同工酶质量浓度,与其他两组相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血管病患者的心肌损伤程度与血清肌钙蛋白浓度和肌酸激酶同工酶质量浓度密切相关,在诊断急性心肌梗死时要重点观察血清肌钙蛋白浓度的变化,可检测血清肌钙蛋白浓度或者肌酸激酶同工酶质量浓度联合肌红蛋白进行诊断,可提高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率。

【关键词】心血管病心肌标志物

血清肌钙蛋白(cTn)是目前临床对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主要标志物,是临床上诊断急性心肌梗死(AMI)的重要指标之一,在诊断时该标志物具有很高的敏感性[1]。另外检测肌酸激酶同工酶质量浓度(CK-MBmass)能够对心肌损伤的症状进行有效诊断。临床上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包括非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以及不稳定心绞痛[2]。为研究心肌标志物检测对于心血管病患者诊断的价值,我院选取急诊收治的120例心血管病病例,根据其临床表现和诊断将其分为急性心肌梗死组、不稳定性心绞痛组以及其他心血管疾病组,对所有患者的血清血清cTnI以及CK-MBmass进行对比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09年8月-2011年12月我院急诊收治的120例心血管病患者,通过心脑血管医院急诊临床对患者进行血清血清cTnI以及CK-MBmass进行检测,血清肌钙蛋白浓度>0.5mg/ml的患者150例,其中男110例,女40例,年龄在18-88岁,平均年龄为48岁。150例患者中急性心梗死患者99例,不稳定心绞痛患者32例,其他心血管疾病患者19例。

1.2方法

患者入诊后半小时内抽取患者肘静脉血4ml,将其置于无抗凝剂的含分离胶真空采血管中,离心后分离血清,立即检测其的血清cTnI以及CK-MBmass,使用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及其配套试剂进行检测,cTnI的测定应用“双抗体夹心法”的原理采用化学发光免疫法。CK-MBmass的检测方法以及原理同cTnI,根据患者的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判断。

1.3诊断标准

根据贝克曼库尔特公司提供的数据资料同时结合我国相关诊断标准,cTnI的正常参考范围是小于0.04ng/ml,诊断心肌损伤的参考范围为0.04-0.50ng/ml,心肌梗死(MI)诊断的界值为大于0.50ng/ml,CK-MBmass正常值的参考范围为0.30-4.00ng/ml。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4.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处理,统计性描述以中位数(最大值-最小值)表示,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与其他两组相比,急性心肌梗死组的血清cTnI以及CK-MBmass明显升高,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不稳定性心绞痛组与其他心血管疾病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三组cTnI和CK-MBmass对比分析(ng/ml)

3讨论

人体一旦出现心肌细胞缺血,cTn就会进入血循环,导致血清内cTn明显升高。临床研究对cTn和CK-MBmass两种标志物进行对比分析显示,两者之间存在正相关的关系,心血管疾病患者一旦出现心肌受损的,人体内血清cTn和CK-MBmass的浓度在相同的时间内均会升高[3]。所以在对心血管病急诊患者进行心肌标志物检测时,可选取其中一种作为诊断标志物即可,不用同时检测。另外有研究显示可将血清cTnI与肌红蛋白进行联合诊断,或者将CK-MBmass与肌红蛋白联合检测,可以提高对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效率[4]。

通过对本组资料研究显示,急性心肌梗死组的血清cTnI以及CK-MBmass明显高于其他两组,主要是由于不稳定心绞痛和其他心血管疾病在心肌受损程度要远低于急性心肌梗死病例,因此临床上也可以根据此法对心血管疾病进行诊断。总之,心血管病患者的心肌损伤程度与血清cTn和CK-MBmass的浓度密切相关,在对急性心肌梗死进行诊断时要重点观察血清肌钙蛋白浓度的变化。

参考文献

[1]王玉敏.心肌标志物的进展与应用[J].基层医学论坛,2007,11(12B):1140-1141.

[2]张同庆.心肌标志物临界值在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中的应用[J].医学检验与临床,2008,19(3):56-57.

[3]谭宝玲.心血管病急诊患者心肌标志物升高的临床意义[J].中国医学创新,2012,9(9):36-37.

[4]张丽,王恺隽,陈曦.心血管病医院急诊患者心肌标志物升高的临床意义[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0.14(2):227-229.

标签:;  ;  ;  

急诊中心肌标志物升高对于心血管疾病诊断的临床意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