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轨接触状态论文-许玉德,严道斌,孙小辉,唐永康

轮轨接触状态论文-许玉德,严道斌,孙小辉,唐永康

导读:本文包含了轮轨接触状态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轮轨接触,接触应力,磨耗

轮轨接触状态论文文献综述

许玉德,严道斌,孙小辉,唐永康[1](2019)在《重载铁路钢轨磨耗状态下的轮轨法向接触特性》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叁维弹性体滚动接触理论,对法向接触问题最小余能方程的影响系数和法向间隙进行修正,使其更适用于非平面接触问题的求解.以某重载铁路通过总重达100 Mt的CHN75型面磨耗钢轨为对象,车轮选取LMA系列原始型面,利用修正后的接触模型,研究在30 t轴重作用下的轮轨法向接触特性.结果表明:轮对横移量对轮轨接触特性影响较大,横移量在+12~+14 mm轮轨接触状态变化显着;其中,横移量在+12.9~+13.2 mm时出现两点接触,横移量增大至+14 mm时出现车轮轮缘和钢轨轨距角的接触.(本文来源于《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5期)

张晖辉,冯勇,高翔[2](2019)在《考虑过盈配合与磨损的枢轨接触状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电磁发射过程中,枢轨间的摩擦磨损带来接触界面物质损失导致接触状态发生变化,对发射装置的寿命与性能产生严重影响。对过盈配合的枢轨摩擦磨损进行数值仿真,并比较磨损前后枢轨接触状态。研究不同参数对枢轨接触状态的影响以及枢轨磨损后的表面状态。结果表明:磨损后接触压强分布更加均匀,材料硬度对接触状态影响较大,摩擦因数影响很小。(本文来源于《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期刊2019年01期)

王海新,吴亚平,刘振[3](2017)在《滑动状态下地基刚度对轮轨接触特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高速铁路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设施,沿线分布长、区域广,因各地区土质不同造成地基刚度也不一样。本文通过建立轮对叁维有限元热机耦合分析模型,参照合理地基刚度,研究分析了全滑动状态下地基刚度的改变对轮轨接触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地基刚度的改变对轮轨接触区域的温升影响并不明显;全滑动状态下轮轨接触区热量较为集中,使得接触斑的面积相对于静态分析时增加了2.2倍左右;全滑动状态下的等效应力由机械应力、热应力迭加而成,并且热应力居于主导地位。(本文来源于《铁道建筑》期刊2017年02期)

周素霞,薛蕊,张骞,郑晓阳[4](2016)在《地铁线路曲线段磨耗状态下轮轨滚动接触有限元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城市轨道交通曲线段不同磨耗程度的典型钢轨和车轮的实测型面,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建立曲线段轮轨叁维弹塑性接触有限元模型,对叁种不同轮轨磨耗型面匹配工况下的地铁车辆的曲线通过性能以及轮轨接触应力进行计算分析,分析不同磨耗状态下车轮和钢轨接触时的接触应力和轮轨应力的分布状态,并研究其对钢轨磨耗的影响。发现钢轨使用初期,由于轮轨廓形不一致,轮轨间易出现应力集中,应力集中部位易出现磨损;随着钢轨侧磨的增加,轮轨接触状态逐渐由一点接触变为两点接触,且接触点的塑性变形部分和弹性部分的过渡区间易出现裂纹;两点接触状态下,外侧轨距角处接触面积及应力集中区域远大于钢轨侧面部分,轨距角易出现较大的接触压力,易加速钢轨磨耗与疲劳伤损的产生。(本文来源于《机械工程学报》期刊2016年12期)

马增强,张俊甲[5](2016)在《基于轮轨接触几何参数的列车脱轨状态判别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脱轨系数与轮重减载率是反映车辆运行安全性的重要参数,车辆脱轨即车轮脱离了钢轨对其的约束而使车辆无法在轨道上正常运行的现象。目前针对车辆脱轨状态评判指标主要是脱轨系数和轮重减载率,这都是从轮轨间的受力特性来加以分析的,虽然力是改变车辆轮轨间接触状态的内在原因,但是轮轨间的作用力不但分布非常复杂,而且轮轨作用力的动态检测很困难,另外这种标准在进行脱轨判定时有着较大的误差与不确定性。因此,针对这些特点与不足,本文提出一种根据轮轨接触几何参数来直接判定脱轨状态的新方法。首先利用VI-Rail建立高速动车组单车模型;设置不同行进速度让单车模型在所设计的轨道上进行动力学仿真并得到脱轨系数与轮重减载率,提取轮对横向位移、轮对垂向位移、冲角、侧滚角、接触角等轮轨接触几何参数;最后采用改进的BP神经网络算法拟合出一种反应脱轨参数与轮轨接触参数间关系的数学模型,即脱轨状态判定的新方法。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新方法不但从根本上摆脱了当前常用脱轨判定方法中对轮轨力检测的依赖,而且对脱轨状态判别的精度更加准确、可靠。这种基于轮轨接触几何参数的火车脱轨判别新方法,可以为机车车辆动力学研究中的安全性与稳定性分析提供一种更加科学的技术手段。(本文来源于《第十届动力学与控制学术会议摘要集》期刊2016-05-06)

钟浩,王文健,刘启跃[6](2015)在《改善轮轨接触状态的重载车轮型面优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轮轨接触几何关系,以轮径差函数为设计目标,对重载线路75kg/m钢轨型面进行逆向求解,优化出满足轮径差函数的重载车轮型面;对优化前后重载车轮踏面的静态接触、动力学性能和基于磨耗数的车轮损伤函数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优化后重载车轮踏面与75kg/m钢轨匹配时,轮轨间接触点分布更加合理,接触斑最大正压力有所降低,具有更好的曲线通过性能;优化后的车轮踏面在高低轨呈现出更小的损伤值,可有效降低轮轨磨耗与裂纹损伤。(本文来源于《铁道学报》期刊2015年03期)

魏云鹏,吴亚平,段志东,许贵满,王良璧[7](2015)在《列车蛇形运动状态下轮轨接触特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分析列车在蛇形运动状态下轮轨接触区域的形状、面积、轮轨接触应力和Mises应力的特性,根据有限元理论并结合ANSYS有限元软件,建立包含一个轮对的轮轨系统有限元模型,计算分析轮轨接触特性与轴重和轮对摇头角之间的关系,计算结果表明:轮对摇头角对接触特性的影响不是很明显,而轴重和轮对中心横移量对轮轨接触斑的面积和形状有着显着的影响;接触斑的形状不同于用Hertz理论得到的椭圆形接触斑。(本文来源于《铁道标准设计》期刊2015年03期)

邓维礼,肖南,永远[8](2014)在《基于超声技术轮轨接触状态监测的数值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实时监测列车行车状态,保障其安全运行,提出利用超声技术监测轮轨接触状态的方法.引入W-M分形函数对粗糙的轮轨表面进行数学描述,运用多物理场耦合软件构建了超声技术监测轮轨接触状态的有限元模型.利用该模型,用本文提出的方法对界面粗糙度、介质层种类及厚度等因素进行了模拟,获得了相应条件下轮轨接触界面的反射声压.算例仿真结果表明:通过监测轮轨接触界面超声反射波的声压变化来判定轮轨接触状态的方法是有效可行的;当超声波频率为14 MHz时,轮轨表面粗糙度的区分度最好;当超声频率大于14 MHz时,对第叁介质层厚度有较好的区分度;当超声波频率恒定且第叁介质层厚度足够大时,超声反射声压级趋于恒定值102 d B.(本文来源于《西南交通大学学报》期刊2014年06期)

钟浩[9](2014)在《基于改善轮轨接触状态的重载车轮型面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我国重载货车运输量的逐年增大,提高铁路列车的运行速度和轴重成为发展铁路运输的有效方式,也是我国铁路货运的发展方向。但是,这会加剧轮轨间的相互作用,导致车辆及轨道设备损坏增多、行车安全性降低以及轮轨间磨耗加剧等,这是我国发展重载运输急需解决的问题。轮轨接触几何关系是轮轨动力学及轮轨型面研究的基础之一,良好的钢轨型面与车轮踏面匹配,能够有效减少接触应力、降低轮轨磨耗速率以及延长车轮与钢轨的使用寿命。为了获得良好的动力学性能,改善轮轨接触状态和轮轨作用力,有必要根据现有线路优化出更优的重载车轮型面。目前,重载线路主要采用60kg/m和75kg/m两种型号的钢轨,与LM磨耗型踏面配合必然会产生不同的静态接触性能和动力学性能,为了比较LM磨耗型踏面与两种钢轨的各项性能,分别建立了轮轨静态接触模型和车辆动力学模型。结果表明:LM磨耗型踏面与60kg/m钢轨配合有更好的静态接触几何特性与静态接触力学性能,在不同曲线工况下,LM磨耗型踏面与60kg/m钢轨配合拥有更好的曲线通过性能,车轮在高、低轨侧都具有更低的裂纹损伤值和磨耗损伤值。因此,应该针对75kg/m钢轨优化出与其更加匹配的重载车轮型面。滚动圆半径差是车辆动力学性能紧密相关的主要参数之一,决定着轮对的动态性能。对轮轨接触几何关系进行了详细的推导,得出了轮轨接触点轨头偏移量函数、滚动圆半径差以及轮轨型面间的函数关系,设计出根据滚动圆半径差逆向求解车轮型面的方法。优化中选取滚动圆半径差为优化目标函数,调整轮轨接触点轨头偏移量函数来保证目标滚动圆半径差函数,用直接求解约束优化问题的算法-复合形法作为寻优计算方法,以改善轮轨接触状态为优化目标,使得新设计的车轮型面与给定的钢轨外形配合得到目标滚动圆半径差曲线,并编制了相应的Matlab程序。对75kg/m钢轨进行逆向求解,求解出满足目标滚动圆半径差函数的重载车轮型面。优化结果表明:优化后的车轮型面能够显着改善轮轨接触点的分布,使分布更加合理,降低轮轨接触应力,提高了轮轨静态接触性能与曲线通过性能,并且能有效减少过曲线轮轨间的裂纹损伤值和磨耗损伤值。(本文来源于《西南交通大学》期刊2014-04-01)

刘萍,范勤[10](2012)在《小车偏斜对轮轨接触状态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轮轨接触进行了弹性静力学分析,模拟了轮轨真实的几何形状,分别研究了起重机小车在有无偏斜运动两种情况下轮轨接触力的分布状态,得出了偏斜运动对接触应力的影响。(本文来源于《传承、创新、智慧与合作:首届物流工程国际会议论文集(一)》期刊2012-11-11)

轮轨接触状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电磁发射过程中,枢轨间的摩擦磨损带来接触界面物质损失导致接触状态发生变化,对发射装置的寿命与性能产生严重影响。对过盈配合的枢轨摩擦磨损进行数值仿真,并比较磨损前后枢轨接触状态。研究不同参数对枢轨接触状态的影响以及枢轨磨损后的表面状态。结果表明:磨损后接触压强分布更加均匀,材料硬度对接触状态影响较大,摩擦因数影响很小。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轮轨接触状态论文参考文献

[1].许玉德,严道斌,孙小辉,唐永康.重载铁路钢轨磨耗状态下的轮轨法向接触特性[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2].张晖辉,冯勇,高翔.考虑过盈配合与磨损的枢轨接触状态分析[J].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2019

[3].王海新,吴亚平,刘振.滑动状态下地基刚度对轮轨接触特性的影响[J].铁道建筑.2017

[4].周素霞,薛蕊,张骞,郑晓阳.地铁线路曲线段磨耗状态下轮轨滚动接触有限元分析[J].机械工程学报.2016

[5].马增强,张俊甲.基于轮轨接触几何参数的列车脱轨状态判别方法[C].第十届动力学与控制学术会议摘要集.2016

[6].钟浩,王文健,刘启跃.改善轮轨接触状态的重载车轮型面优化研究[J].铁道学报.2015

[7].魏云鹏,吴亚平,段志东,许贵满,王良璧.列车蛇形运动状态下轮轨接触特性分析[J].铁道标准设计.2015

[8].邓维礼,肖南,永远.基于超声技术轮轨接触状态监测的数值模拟[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14

[9].钟浩.基于改善轮轨接触状态的重载车轮型面优化[D].西南交通大学.2014

[10].刘萍,范勤.小车偏斜对轮轨接触状态的影响[C].传承、创新、智慧与合作:首届物流工程国际会议论文集(一).2012

标签:;  ;  ;  

轮轨接触状态论文-许玉德,严道斌,孙小辉,唐永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