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三峡工程历经十多年的建设后,让三峡库区城镇社会、经济、文化、城市建设等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人居环境建设取得了较大成就的同时,也凸显了不少问题。城镇的整体风貌意象趋向于同质,库区城镇传统的特色风貌受到巨大冲击,缺乏精神文化内涵的城镇风貌离移民心目中的精神乐园相距甚远。同时作为城市形象与品牌塑造的重要手段,各种风貌建设在三峡库区城镇中正广泛开展,但由于缺乏引导以及当前图像化时代下社会的浮躁,城镇风貌建设更倾向于一种形象化的攀比,而忽略了对传统风貌特色的传承。在这样的背景下,针对三峡库区城镇风貌建设的研究显得势在必行。如今的库区城镇大都呈现出一片现代城市景观风貌,面对眼前一个个相似的城镇,我们不得不怀念那些传统城镇风貌给我们带来的视觉和精神的享受。从古到今库区城镇的风貌到底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在经过漫长的历史积淀后,库区城镇的风貌到底形成了哪些特征?在当前的城镇建设中风貌特色丧失的根源在哪?从传播学角度来看三峡库区城镇风貌建设有何启示?本文从实地调查入手,通过了解库区城市风貌建设现状,归纳存在的问题,并试着结合传播学的相关理论,探讨如何通过城市规划手段塑造三峡库区城镇的特色风貌。本着认识问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总体思路,本文的主体内容包括以下三个部分:基础和现状研究、策略研究与实证研究。本文的基础和现状研究部分涵盖第二章与第三章。在基础研究中,首先从对城市风貌的解读谈起,阐述了城镇风貌的传统含义及传播学含义,接着按传统思路对库区城镇风貌的演变历程、系统构成特征及认知特征进行了研究和总结,并出传播学角度出发,认为传播媒介的图像性、符号构成的逻辑性以及文化信息的叙事性是三峡库区城镇风貌传播的主要特征;在现状研究部分,从时间维度和空间维度上对库区城镇风貌建设的现状进行整体评述,对风貌特色丧失的根源进行了分析,然后从传播学角度对三峡库区城镇风貌建设进行了反思,认为规划师作为城市及建筑空间的生产者以外,还应切实承担起城市文化传播者的职责,体现在城市风貌建设的过程中,就是将图像生产与文化信息的传播有效结合起来。本文的策略研究部分主要集中在第四章,引入传播学中的图像叙事理论,将三峡库区城镇风貌的传播者、传播内容和传播媒介糅合于以图像叙事为导向的风貌规划模式中。提出以文化主题规划、风貌形态规划和风貌辅助规划作为城镇风貌规划的主要内容,并且整合了城市设计的相关方法形成图像叙事的空间逻辑、时间逻辑、生态逻辑、美学逻辑以及经济逻辑。总之该模式的核心思想是通过对城镇风貌的外在空间载体输入文化信息,并梳理它们的构成方式,让风貌视觉图像具有逻辑性、整体性和叙事性,而达到有效传播城镇特色风貌内涵的目的。此外为了保障图像叙事策略的有效实施,提出了定性与定量控制、城市经营、市民参与、动态规划四个方面的风貌建设管理策略;最后在库区城镇特色风貌规划建设涉及的重多问题中,对应宏观、中观及微观三个层面,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三个问题进行详细的研究。本文的实证研究部分为第五章,通过对奉节县宝塔坪片区风貌规划的项目实践,说明图像叙事的风貌规划方法在具体实践中的运用。最后,本文对库区城镇风貌建设提出了展望,提出以“叙事的山水”为库区城镇特色风貌建设的目标。
论文目录
中文摘要英文摘要1 绪论1.1 选题背景及缘起1.1.1 三峡工程对三峡地区整体风貌的改变1.1.2 三峡库区城镇面临风貌特色丧失的危机1.1.3 特色风貌塑造对三峡库区城镇发展的重要作用1.1.4 图像化时代下城市风貌的传播学特性1.2 研究目的和意义1.2.1 研究目的1.2.2 学术和现实意义1.3 研究范围、内容及方法1.3.1 研究范围1.3.2 研究内容及框架1.3.3 研究方法1.4 相关概念的界定1.4.1 城市风貌1.4.2 图像叙事1.4.3 城市风貌规划1.4.4 以图像叙事为导向的风貌规划1.5 国内外研究概况1.5.1 国外城市风貌的研究及实践活动1.5.2 国内城市风貌的研究及实践活动1.5.3 图像叙事的相关研究2 三峡库区城镇风貌基础研究2.1 城市风貌的解读2.1.1 城市风貌的传统含义2.1.2 城市风貌的传播学含义2.2 三峡库区城镇风貌的演变过程2.2.1 三峡库区自然基底的形成和发展2.2.2 三峡库区城镇形态的演变2.2.3 三峡库区城镇风貌内涵的发展2.3 三峡库区城镇风貌的系统构成2.3.1 城市风貌系统构成的研究2.3.2 三峡库区城镇风貌的外部空间结构特征2.3.3 三峡库区城镇风貌的内部文化构成特征2.4 三峡库区城镇风貌的认知特征2.4.1 三峡库区城镇风貌的具象认知2.4.2 三峡库区城镇风貌的抽象认知2.5 三峡库区城镇风貌的传播特征2.5.1 传播媒介的图像性2.5.2 符号构成的逻辑性2.5.3 文化信息的叙事性2.6 小结3 三峡库区城镇风貌建设评述3.1 三峡库区城镇风貌建设概况(时间维度)3.1.1 城镇风貌重构呼之欲出(1993—1997)3.1.2 新风貌格局初现雏形(1998—2003)3.1.3 城镇风貌品质持续提升(2004—2010)3.2 三峡库区城镇风貌基础体系建构(空间维度)3.2.1 三峡库区城镇风貌的硬件环境建设3.2.2 三峡库区城镇风貌的软件环境建设3.2.3 三峡库区城镇风貌基础体系建设总结3.3 三峡库区城镇风貌特色丧失的根源3.3.1 移民迁建的仓促对三峡库区城镇风貌的消极作用(历史原因)3.3.2 全球化与快速城市化对三峡库区城镇的影响(现实原因)3.3.3 规划自身应对城镇风貌建设的缺陷(主观原因)3.4 传播学角度下三峡库区城镇风貌建设反思3.5 小结4 以图像叙事为导向的三峡库区城镇特色风貌塑造4.1 以图像叙事为导向的风貌规划模式建构4.1.1 “图像叙事”的引入4.1.2 以图像叙事为导向的风貌规划模式4.1.3 与传统风貌规划模式的比较4.1.4 与城市CI 的比较4.2 “图像叙事”的长效保障机制4.2.1 定性与定量控制4.2.2 城市经营4.2.3 市民参与4.2.4 动态规划4.3 三峡库区城镇特色风貌塑造的重点问题研究4.3.1 三峡库区特色风貌圈的建设4.3.2 滨水地区特色风貌的塑造4.3.3 重要风貌符号—梯道的设计策略4.4 小结5 创作实践——以奉节县宝塔坪片区风貌规划为例5.1 项目背景5.2 宝塔坪片区概况5.2.1 区位条件5.2.2 社会经济概况5.2.3 旅游发展契机5.3 现状风貌调研及评价5.3.1 风貌资源解析5.3.2 现状建设评价5.3.3 现状总结5.4 以图像叙事为导向的风貌规划设计5.4.1 风貌文化主题规划5.4.2 风貌支撑系统规划5.4.3 风貌形态规划与设计5.5 小结6 结语致谢参考文献附录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三峡库区论文; 城镇风貌论文; 图像叙事论文; 规划模式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