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本文给出了路涵过渡段的定义,指出了现行路涵过渡段中存在的问题,并较为系统的总结了国内外车辆一轨道耦合动力学的研究概况以及过渡段的处理方案。 从系统动力学的角度出发,根据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建模的一般原则和简化计算的假设,建立了有碴轨道车辆一轨道垂向耦合动力学分析模型,其中包括车辆模型、钢轨模型、轨枕一道床模型以及轮轨耦合关系模型。并且自行编制了仿真计算程序,采用新型显示积分法对系统耦合振动微分方程进行求解。 介绍了国内外常用的轨道不平顺数值模拟方法的模拟原理和步骤,采用计算机仿真程序模拟出三角级数法生成的美国六级轨道不平顺谱时域样本,并以此作为车辆一轨道垂向动力学模型的输入激励,通过数值仿真得出系统的时间响应历程。 利用车辆一轨道耦合动力学系统模型及计算仿真程序,考虑既有线路涵过渡段的实际情况,确定了路涵过渡段问题的计算条件和分析内容,对不同运行工况下的路涵过渡段进行动力响应分析,得出了各工况下车辆、轨道动力性能的各种动力效应。
论文目录
致谢中文摘要ABSTRACT前言1 绪论1.1 引言1.2 国内外研究概况及过渡段处理方案1.2.1 国内外车辆—轨道系统动力学理论研究概况1.2.2 国内外路桥过渡段的处理方法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2 车辆—轨道垂向耦合动力学分析模型2.1 车辆—轨道垂向耦合动力学模型2.1.1 车辆—轨道耦合系统建模的一般原则2.1.2 车辆—轨道垂向耦合动力学模型建模假设2.1.3 车辆—轨道垂向耦合动力学模型2.2 车辆—轨道振动微分方程2.2.1 铁道车辆振动微分方程2.2.2 钢轨振动微分方程2.2.3 轨枕、道床振动微分方程2.3 车辆—轨道垂向耦合关系3 车辆—轨道垂向耦合系统振动微分方程数值积分法3.1 新型显式快速积分法3.2 车辆、钢轨及轨枕、道床子系统积分递推公式3.3 程序流程图4 轨道随机不平顺数值模拟4.1 列车振动荷载产生的机理及分类4.1.1 车轮因素产生列车振动荷载的机理4.1.2 轨道不平顺产生的列车振动荷载机理4.2 轨道随机不平顺的分类4.2.1 轨道不平顺的分类4.3 国内外轨道不平顺功率谱4.3.1 美国轨道谱4.3.2 德国高速轨道谱4.3.3 中国干线轨道谱4.3.4 轨道不平顺波长分析范围4.4 轨道不平顺的数值模拟4.4.1 二次滤波法4.4.2 白噪声滤波法4.4.3 三角级数法4.4.4 逆Fourier变换法(IFFT)4.4.5 模拟方法的比较4.5 轨道随机不平顺空间样本5 路涵过渡段动力响应计算内容和计算参数5.1 路涵过渡段动力响应计算条件5.2 计算参数选取5.2.1 钢轨计算长度的确定5.2.2 车辆、轨道计算参数5.2.3 新型显示快速积分法算法参数的确定5.3 路涵过渡段动力响应计算内容6 路涵过渡段动力响应分析6.1 净宽3米涵洞的动力响应分析6.1.1 列车运行速度v=160km/h动力响应分析6.1.2 列车运行速度v=200km/h动力响应计算分析6.1.3 列车运行速度v=250km/h动力响应计算分析6.1.4 净宽3m涵洞动力响应分析小结6.2 净宽5米涵洞动力响应分析6.2.1 列车运行速度v=160km/h动力响应分析6.2.2 列车运行速度v=200km/h动力响应分析6.2.3 列车运行速度v=250km/h动力响应分析6.2.4 净宽5m涵洞动力响应分析小结6.3 净宽12米涵洞的动力响应分析6.3.1 列车运行速度v=160km/h动力响应分析6.3.2 列车运行速度v=200km/h动力响应分析6.3.3 列车运行速度v=250km/h动力响应分析6.3.4 净宽12m涵洞动力响应分析小结6.4 动力响应分析小结7 结论参考文献作者简历学位论文数据集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过渡段论文; 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论文; 新型显示积分法论文; 轨道谱论文; 动力效应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