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磷酸化酪氨酸信号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组氨酸,细胞增殖,酪氨酸激酶2,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
磷酸化酪氨酸信号论文文献综述
王珊珊,高海娜,赵圣国,郑楠,张养东[1](2016)在《组氨酸对体外培养奶牛乳腺上皮细胞β-酪蛋白及酪氨酸激酶2-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子5/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信号通路相关磷酸化蛋白表达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浓度的组氨酸对体外培养奶牛乳腺上皮细胞β-酪蛋白及酪氨酸激酶2(JAK2)-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子5(STAT5)/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 TOR)信号通路相关磷酸化蛋白表达的影响。将原代奶牛乳腺上皮细胞进行体外培养,分为对照组和7个试验组,采用无必需氨基酸的培养基,对照组不添加组氨酸,试验组是在对照组基础上分别添加0.15、0.60、1.20、2.40、4.80、9.60、19.20 mmol/L的组氨酸。采用噻唑蓝比色法检测原代奶牛乳腺上皮细胞12 h增殖情况;运用蛋白质免疫印迹检测β-酪蛋白和8个信号通路相关磷酸化蛋白表达。结果表明:1)当组氨酸浓度为0.15~9.60 mmol/L时,与对照组相比,奶牛乳腺上皮细胞数量均增加。2)β-酪蛋白表达量随组氨酸浓度的增加出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但试验组均极显着高于对照组(P<0.01)。3)与对照组相比,组氨酸的添加可极显着促进各信号通路相关磷酸化蛋白的表达(P<0.01);试验组中,随着组氨酸浓度的升高,磷酸化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P-m TOR(Ser2481)]和磷酸化真核细胞翻译延伸因子2[P-e EF2(Thr56)]蛋白的表达量下降,而磷酸化核糖体S6蛋白激酶1[P-S6K1(Thr389)]的蛋白表达增加;当组氨酸浓度为2.40 mmol/L时,磷酸化酪氨酸激酶2[P-JAK2(Tyr1007/1008)]、磷酸化真核细胞始动因子4E结合蛋白1[P-4EBP1(Thr37)]和磷酸化真核细胞起始因子2α[P-e IF2α(Ser51)]蛋白的表达量最高,磷酸化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子5[P-STAT5(Tyr694)]、磷酸化m TOR调控蛋白[P-raptor(Ser863)]和m TOR复合物1中的绑定蛋白(GβL)蛋白在组氨酸浓度为9.60 mmol/L时表达量最高。综合可知,组氨酸的添加可通过促进JAK2-STAT5信号通路中P-JAK2(Tyr1007/1008)和PSTAT5(Tyr694)蛋白的表达来进而调控β-酪蛋白表达。最适浓度(0.15~9.60 mmol/L)范围内的组氨酸还可通过m TORC1的P-raptor(Ser863)蛋白作用于下游靶点P-4EBP1(Thr37)来促进β-酪蛋白表达,最终调控乳蛋白合成。(本文来源于《动物营养学报》期刊2016年03期)
怀婉婉,宋慧,王丽娟,赵婧,赵伟[2](2014)在《PTPN4通过抑制TRAM酪氨酸磷酸化特异性负向调控TRIF介导的TLR4信号通路》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背景:Toll样受体(TLR)对固有免疫及获得性免疫均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TLR信号通路调节机制的研究对于阐明机体免疫反应产生的机理,寻找免疫调节治疗的新途径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目前发现的TLR信号通路调控分子缺乏特异性,在应用于临床治疗时有可能产生副作用,应用前景将会受到限制。寻找具有更好特异性的调控分子并阐明其作用机制,不仅可深化对TLR信号通路特异性调控的认知,更可望为疫苗研制和药物设计提供更为理想的靶点。目的:阐明TRAM酪氨酸磷酸化在TLR活化中的作用,并明确其酪氨酸磷酸化位点,为TLR信号通路转导提出新的认识;探讨酪氨酸磷酸酶PTPN4是否参与TLR信号通路的调节,并阐明其分子机制。方法:PTPN4 siRNA抑制巨噬细胞PTPN4表达后,ELISA及RT-PCR检测LPS、poly(I:C)、PGN、R848、SeV诱导的IFN-β、TNF-α及IL-6表达情况;Western Blot检测LPS诱导的IRF3、NF-κB、MAPK及poly(I:C)、SeV诱导的IRF3磷酸化情况。报告基因检测PTPN4高表达对IFN-β、IRF3、NF-κB报告基因活化的影响。免疫共沉淀检测TRAM与PTPN4结合情况。制备特异性167位酪氨酸(Y167)磷酸化TRAM抗体,检测LPS介导的TRAM磷酸化情况。构建TRAM Y167A突变体质粒,报告基因检测其介导的IFN-β、IRF3报告基因活化隋况。Western Blot检测PTPN4干扰及高表达对TRAM酪氨酸磷酸化的影响,检测PTPN4高表达对TRAM胞质转位及TLR4和TRIF结合的影响。结果:PTPN4干扰可显着增强LPS介导的IFN-β表达,而对TNF-α和IL-6的表达没有明显影响;同时,PTPN4干扰显着增强LPS介导的IRF3磷酸化,但对MAPK及NF-κB的活化均没有明显影响。PTPN4干扰对poly(I:C)、PGN、R848及SeV诱导的IFN-β、TNF-a和IL-6表达均没有明显影响;对poly(I:C)及SeV诱导的IRF3磷酸化也没有明显影响。报告基因分析发现,PTPN4明显抑制了TRAM介导IFN-β和IRF3报告基因活化,而对TRIF、TBK1、RIG-I和MAVS介导的IFN-β和IRF3报告基因活化没有明显影响。通过TRAM蛋白序列分析,我们发现在其TIR结构域154位和167位各有一个保守的酪氨酸(Y),提示其具有潜在的发生酪氨酸磷酸化的可能。LPS可诱导TRAM Y167磷酸化。Y167A突变体失去介导IFN-β、IRF3报告基因活化能力。PTPN4干扰显着增强LPS介导的TRAM Y167磷酸化;PTPN4高表达抑制LPS介导的TRAM Y167磷酸化及TRAM胞质转位,抑制TLR4和TRIF的结合。结论:TLR4活化可诱导TRAM发生167位酪氨酸磷酸化,且在TLR4介导的TRIF信号通路中发挥重要作用;PTPN4可抑制TRAM酪氨酸磷酸化,进而抑制TLR4和TRIF结合,特异性负调TLR4介导的TRIF信号通路。(本文来源于《第九届全国免疫学学术大会论文集》期刊2014-10-18)
张敏,吕晓飞,刘婕,关永源,杜艳华[3](2013)在《PKC及蛋白酪氨酸磷酸化信号通路对血管平滑肌细胞表型转化过程中容积调节性氯通道的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比较蛋白激酶C(PKC)及蛋白酪氨酸磷酸化信号通路对大鼠股动脉平滑肌细胞(femoral artery smoothmuscle cells,FASMC)和股静脉平滑肌细胞(FVSMC)上容积调节性氯通道的调节作用的差异,同时观察这一调节作用在动静脉平滑肌细胞表型转化过程中的变化。【方法】分别选取FASMC和FVSMC的原代,四代和八代作为观察血管平滑肌细胞表型转化的模型。采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血管平滑肌细胞表型转化过程中容积调节性氯通道(VRCC)的变化以及蛋白酪氨酸激酶(PTK)抑制剂genistein、蛋白酪氨酸磷酸酶(PTP)抑制剂sodium orthevanadate和蛋白激酶C激动剂PDBu对这一变化的调节作用。【结果】低渗溶液在动脉和静脉平滑肌细胞均可激活VRCC,且动脉平滑肌细胞的VRCC活性大于静脉平滑肌细胞。PTK抑制剂genistein对原代、4代、8代大鼠FASMC和FVSMC的VRCC活性均具有明显抑制作用且随着培养代数增加而逐渐增强;PTP抑制剂sodium orthevanadate对原代、4代、8代大鼠FASMC和FVSMC的VRCC活性均具有增强作用但逐渐减弱;PKC激动剂PDBu对原代、4代、8代大鼠FASMC和FVSMC的VRCC活性均具有抑制作用且逐渐增强。与同代的FASMC相比,genistein,sodium orthevanadate和PDBu对FVSMC的VRCC活性的调节作用更强。【结论】蛋白酪氨酸激酶、酪氨酸磷酸酶和蛋白激酶C对股静脉平滑肌细胞VRCC的调节作用强于股动脉平滑肌细胞。且随着血管平滑肌细胞由收缩型向合成型转化,VRCC的活性及酪氨酸蛋白的磷酸化调节作用均有逐渐增强的趋势,而蛋白激酶C对VRCC的抑制作用增强。(本文来源于《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期刊2013年03期)
苏挺[4](2011)在《实时成像阐明双氧水在调节EGF诱导的Src激酶介导的酪氨酸磷酸化信号动力学中的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可逆的氧化过程逐渐被认为是蛋白质酪氨酸磷酸化的重要条件机制。在生长因子刺激下,细胞会局部产生双氧水(H2O2)。H2O2被认为可以抑制酪氨酸磷脂酶(PTP)。这种抑制保证了酪氨酸激酶能够升高蛋白质酪氨酸水平,从而保证酪氨酸信号在细胞中传递。然而,H2O2对酪氨酸磷酸化信号动力学的影响仍不太清楚,尤其是在活细胞动态信号转导的过程中。因此,我们使用基于荧光能量共振转移(FRET)的遗传编码型Src酪氨酸激酶探针,在活细胞内动态成像研究表皮生长因子(EGF)诱导的Src激酶介导的酪氨酸磷酸化信号(简称Src信号)动力学,研究H2O2水平升高和降低情况下对Src信号动力学的影响。通过对Src信号动力学进行数学分析,我们的证据显示H2O2是通过抑制PTP的活性来调节信号的振幅与持续时间的。此外,实验数据提示,H2O2的产生必须是局部的,因为全局H2O2会诱发细胞抗氧化机制的产生,从而抑制了EGF诱导的Src信号。综上所述,基于实时荧光成像和FRET探针,我们应用数学分析方法揭示了H2O2对EGF诱导的Src信号动力学的调节作用,这种调节作用可能也适用于别的酪氨酸磷酸化信号,特别是生长因子诱导的信号。(本文来源于《中国光学学会2011年学术大会摘要集》期刊2011-09-05)
卜今,马鹏程,陈志强,周武庆,傅友军[5](2008)在《对丹皮酚激活JNK/SAPK信号途径而调节磷酸化CREB进而抑制黑素合成相关的MITF和酪氨酸酶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丹皮酚抗黑素合成的分子机制。方法:利用酪氨酸酶活性试验和黑素合成试验对丹皮酚作用后黑素合成限速酶-Tyr的活性进行检测;利用逆转录PCR、免疫印迹试验对Tyr mRNA和蛋白表达;并对参与调节Tyr的主要因子——小眼畸形转录因子(MITF)和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活性状态-磷酸化形式的表达进行检测。同时利用不同信号途径干预物联合丹皮酚处理黑素瘤细胞,以免疫印迹法检测不同信号途径关键激酶的磷酸化表达。结果:丹皮酚抑制Tyr活性,抑制Tyr和MITF的转录和表达,下调磷酸化CREB的表达。同时我们的研究表明JNK1/2/3特异性抑制剂SP600125能够拮抗丹皮酚对黑素合成的抑制作用,包括黑素含量、Tyr活性及其mRNA和蛋白表达等多个指标;而p38和ERK1/2的特异性抑制剂对以上实验均无干预作用;同时发现丹皮酚能够上调磷酸化JNK/SAPK的表达,而对磷酸化ERK和p38均无影响。讨论:丹皮酚的作用机制可能如下:丹皮酚激活JNK/SAPK激酶,活化了JNK/SAPK途径,该途径的活化直接或间接激活了下游的酶性蛋白,从而抑制磷酸化CREB,进而下调MITF,减少Tyr表达,抑制黑素合成。对该途径和Tyr上游转录因子关系中未明了的作用环节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对丹皮酚作用环节以及信号转导途径的研究有助于阐明丹皮酚抑制黑素合成的作用机制,并为其药物开发及可能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有助于黑素合成的机制研究。(本文来源于《中国药理学会药学监护专业委员会第一届第四次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期刊2008-11-01)
李海东[6](2008)在《蛋白质酪氨酸硝化对胰岛素磷酸化信号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糖尿病是一种严重危胁人类健康的疾病,伴有众多的并发症,较难治愈。胰岛素抵抗是二型糖尿病的主要特征,表现为一定量的胰岛素达不到预期的生物学效应。在氧化应激状态下,活性氮分子(RNS)能够诱导慢性炎症和胰岛素抵抗。RNS中的过氧亚硝酸根离子(ONOOˉ)能够引起蛋白质酪氨酸残基的硝化,而酪氨酸的硝化对磷酸化信号传导的影响很可能是RNS诱发胰岛素抵抗的机制之一。本文通过免疫印迹的方法研究了HepG2细胞中过氧亚硝酸根离子引起的蛋白质酪氨酸硝化对胰岛素磷酸化信号整体水平的影响以及硒对硝化的抑制作用,并对糖尿病小鼠肝细胞中蛋白质的硝化也做了探讨。主要研究结果如下:低浓度(10~50μM)的ONOOˉ能够显著抑制胰岛素磷酸化信号,高浓度(200μM以上)的ONOOˉ则促进磷酸化;外源性硝化剂ONOOˉ主要作用于膜蛋白,而引起的磷酸化变化却主要发生在细胞质蛋白;补硒对低浓度ONOOˉ引起的硝化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体内研究显示,正常小鼠肝细胞中存在本底水平的硝化,糖尿病小鼠肝细胞的硝化水平比正常小鼠有显着升高。我们推测:低浓度的ONOOˉ使膜蛋白呈剂量依赖的硝化,从而抑制膜信号转导,下调胞内酪氨酸磷酸化信号水平,引起胰岛素抵抗。补硒能够抑制硝化,恢复正常磷酸化信号水平,阻止胰岛素抵抗。对于高浓度的ONOOˉ,除了使蛋白质发生硝化外,更激活了胞内的氧化还原信号,进一步影响磷酸化信号网络,结果使酪氨酸磷酸化水平增加。(本文来源于《华中科技大学》期刊2008-06-01)
陈芳进[7](2008)在《细胞信号通路中酪氨酸磷酸化修饰和SHC1、SHC3与相关信号蛋白分子作用差异的计算生物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成熟神经元脱离细胞周期的分子机理对认识中枢神经退行性病变机理至关重要。SHC1、SHC3是细胞内起始信号分子,在结构上具有很高的同源性,都包含PTB-CH1-SH2结构域,然而在中枢神经系统中,SHC1仅表达于神经干细胞,而SHC3则仅在成熟神经元中表达,两者在细胞分布上的差异为探讨神经元脱离细胞的机理提供了良好契机:通过比较SHC1和SHC3在细胞信号通路中的作用差异,探讨神经元脱离细胞周期的机理。由于有众多上下游分子可能与SHC分子相互作用,在没有相互作用分子明确线索情况下,非常不利于直接展开实验研究,为此,我们采取先用计算结构生物学模拟得到明确线索,再有针对性地进行实验验证的策略进行研究。首先,需要建立强大的计算生物学模拟计算平台。我们以星盈超级刀片计算机为硬件,采用AMBER、CHARMM和VMD等着名软件,成功构建了一个可高效并行运转的计算生物学模拟计算平台。在此平台上,确定了磷酸化氨基酸的最适力场参数(AMBER);实现了分子动力学、拉伸动力学、伞形动力学、约束动力学等快速计算方法;实现了蛋白质-质膜体系构建方法;建立了蛋白质与磷酸化肽段的对接方法;建立了分步拉伸动力学方法,实现了用最小的功将相互作用的蛋白拆分而不引起结构大的改变;通过编程,建立了提取AMBER轨迹每个时间点的能量值并得到能量变化曲线的方法,实现了对整个轨迹中结合能以及关键氨基酸贡献的观察。这一平台的建立为进一步的模拟计算分析奠定了坚实的工具基础。在初步模拟计算中,我们首先选择SHC1的SH2结构域与T细胞受体相结合的结构作为研究对象,计算CD247-zeta酪氨酸磷酸化前后两者结构和结合能的改变,发现去磷酸化后两者的结合力下降至原来的1/3,并且CD247-zeta有离开作用中心的趋势,说明酪氨酸残基的磷酸化修饰在两者结合中非常重要,计算结果得到了pull-down实验验证;通过分析磷酸化酪氨酸在两者结合过程中的作用及稳定性,发现磷酸化酪氨酸既能通过苯环和自身疏水氨基酸形成疏水相互作用,又能通过磷酸根和配体亲水氨基酸形成亲水相互作用,形成矛盾统一的结合方式,这很可能是信号通路主要选择酪氨酸磷酸化修饰进行信号传递调节的原因所在。因此,在深入模拟计算过程中,我们重点考虑了酪氨酸磷酸化修饰的作用。我们将酪氨酸激酶受体拆分成若干个含有可被磷酸化修饰的酪氨酸的肽段,同时也将SHC分子拆分成PTB、CH1和SH2结构域。同源模建和对接了相关结构,利用改进的适合磷酸化酪氨酸的AMBER力场计算SHC分子及其不同结构域和酪氨酸激酶受体不同肽段的结合,得出以下结果:与IR、EGFR、TRKA、CD247-zeta的结合力和结合稳定性,SHC3分子和IR999、TRKA490均比SHC1强,其中SHC3分子和TRKA490的结合最强,SHC1分子和EGFR、TRKA490的结合也比较强;在SHC分子结构域与IR、EGFR、TRKA、CD247-zeta等酪氨酸激酶受体不同肽段的结合力比较中,SHC3的PTB结构域和TRKA490的结合是最强的,其次是SHC3的SH2结构域和TRKA490的结合是最强。我们还计算和比较了SHC分子CH1结构域和GRB2的结合,发现SHC3与GRB2的结合明显低于SHC1;还发现SHC3分子CH1结构域Y341/Y342和Y379/Y380分别双磷酸化后与GRB2的作用均减弱,而SHC1分子CH1结构域Y239/Y240酪氨酸双磷酸化后与GRB2的结合明显增强,通过上诉分析就可能造成他们对下游信号分子的选择不同。最后我们还成功地模拟了SHC1-PTB的结构域上SER/THR磷酸化调节的机理,由于SER29磷酸化造成SHC1与IR999的结合力的下降,最终影响细胞增殖。在SHC3-PTB结构域上也同样存在类似的SER/THR磷酸化位点,所以进一步的研究需要研究SHC3分子上SER/THR磷酸化位点作用的。以上分析表明,SHC1和SHC3虽然结构相似,但他们的上游结合受体和下游作用信号分子明显不同,这为进一步深入实验研究这些差异点与神经元脱离细胞周期的关系奠定了理论计算基础。(本文来源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期刊2008-05-10)
魏继鹏,刘振华,谢惠芳,高筱雅[8](2007)在《磷酸化蛋白酪氨酸激酶及信号转导子和转录激活子在谷氨酸诱导的PC12细胞凋亡中的表达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谷氨酸诱导PC12细胞凋亡后磷酸化蛋白酪氨酸激酶2(P-JAK2)、磷酸化信号转导子与转录激活子3(P-STAT3)表达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采用谷氨酸诱导PC12细胞发生凋亡,实验分为6组,分别为正常对照组、500μmol/L谷氨酸作用5、10、20、30、60 min组,应用流式细胞仪观察PC12细胞凋亡,Western blot定量观测PC12细胞P-JAK2与P-STAT3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对照组PC12细胞的凋亡率为(2.71±0.32)%;经500μmol/L谷氨酸作用PC12细胞20 min,凋亡率增加到(61.20±4.60)%,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着性意义(P=-0.000);Western blot检测结果表明P-JAK2 5 min在胞浆中开始表达,20 min达最高峰,是5 min组(3.52±0.20)倍(P= 0.002);P-STAT3 5 min表达增强,30 min达高峰,为5 min组的(4.76±0.17)倍(P=0.000)。结论细胞损伤激活了JAK/STAT信号转导通路,该通路参与了神经细胞凋亡的过程。(本文来源于《中华神经医学杂志》期刊2007年06期)
王一国[9](2006)在《酪氨酸磷酸化蛋白质组学及重要信号分子的调节通路与生物学功能分析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酪氨酸磷酸化信号转导网络是由酪氨酸磷酸化蛋白质及其相结合的蛋白质形成的复合物进而形成多级级联而组成的。该信号转导网络系统参与多种重要的细胞生物学功能,如增殖、分化、凋亡、迁移和细胞极性等。该信号转导网络系统功能紊乱必将引起多种疾病,例如肿瘤和糖尿病等。近二十多年来,尽管各单一线性酪氨酸磷酸化信号转导通路已经得到很好的研究,但整体的网络系统调节机理研究进展极端缓慢,了解甚少。主要的研究障碍在于人们对多条通路的调节结点和对话点分子组成以及调节机理缺乏认识;从根本上说是在于研究手段上缺乏特别行之有效的技术和方法。为了更好的了解该网络系统在细胞内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分子调节机理,发现并研究新的重要调节结点和对话点,本研究采用磷酸化蛋白质组学的技术方法,结合信号转导研究的策略,成功的建立和完善了高水平的酪氨酸磷酸化信号蛋白质组的平台技术,在细胞水平上对酪氨酸磷酸化蛋白及其结合蛋白进行了大规模的分析鉴定,发现了一批新的酪氨酸磷酸化的蛋白和结合蛋白,建立了酪氨酸磷酸化蛋白肽段库。此外,又发现了叁个具有重要生物学功能的蛋白Par3、CASK和PHF14全新的生物学功能,阐明了Par3酪氨酸磷酸化依赖性的上皮细胞极性形成的调控机制;克隆了新基因PHF14,明确了其可能参与细胞周期进程的调控;初步表明CASK对胰岛素诱导的基因表达及葡萄糖摄取的调控。我们的研究结果为酪氨酸磷酸化蛋白信号转导网络调控上皮细胞极性建立、参与细胞周期调控以及葡萄糖的摄取增添了新的结合点和新的调节通路,为信号网络分子调控机理展示了新的方向,为更好理解酪氨酸磷酸化信号网络调控细胞生物学功能增添了新的内容。我的工作由两个大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磷酸化酪氨酸信号的蛋白质组学分析(第一章),第二部分为叁个具有重要生物学功能的蛋白Par3、PHF14和CASK全新的生物学功能的探讨。为了更好的阐明内容,第二部分分为叁个方面,分别为酪氨酸磷酸化的Par3调控了EGFR信号通路促进的上皮细胞紧密连接的形成(第二章),一个新的PHD锌指结构域蛋白质-PHF14调控了细胞周期的进展(第叁章)以及CASK调控了胰岛素诱导的基因的表达及葡萄糖的摄取(第四章)。(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期刊2006-12-01)
刘晓晖,朱鲲鹏[10](2006)在《山柰酚对大鼠主动脉平滑肌细胞PDGF受体酪氨酸磷酸化及其下游胞内信号转导的抑制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山柰酚是一种存在于人们饮食和植物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因其抗氧化活性而对心血管有保护作用。但山柰酚对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增殖的影响鲜有报道,因此作者研究了该化合物对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BB诱导的原代培养大鼠主动脉VSMCs增殖的影响。将大(本文来源于《国外医药(植物药分册)》期刊2006年06期)
磷酸化酪氨酸信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研究背景:Toll样受体(TLR)对固有免疫及获得性免疫均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TLR信号通路调节机制的研究对于阐明机体免疫反应产生的机理,寻找免疫调节治疗的新途径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目前发现的TLR信号通路调控分子缺乏特异性,在应用于临床治疗时有可能产生副作用,应用前景将会受到限制。寻找具有更好特异性的调控分子并阐明其作用机制,不仅可深化对TLR信号通路特异性调控的认知,更可望为疫苗研制和药物设计提供更为理想的靶点。目的:阐明TRAM酪氨酸磷酸化在TLR活化中的作用,并明确其酪氨酸磷酸化位点,为TLR信号通路转导提出新的认识;探讨酪氨酸磷酸酶PTPN4是否参与TLR信号通路的调节,并阐明其分子机制。方法:PTPN4 siRNA抑制巨噬细胞PTPN4表达后,ELISA及RT-PCR检测LPS、poly(I:C)、PGN、R848、SeV诱导的IFN-β、TNF-α及IL-6表达情况;Western Blot检测LPS诱导的IRF3、NF-κB、MAPK及poly(I:C)、SeV诱导的IRF3磷酸化情况。报告基因检测PTPN4高表达对IFN-β、IRF3、NF-κB报告基因活化的影响。免疫共沉淀检测TRAM与PTPN4结合情况。制备特异性167位酪氨酸(Y167)磷酸化TRAM抗体,检测LPS介导的TRAM磷酸化情况。构建TRAM Y167A突变体质粒,报告基因检测其介导的IFN-β、IRF3报告基因活化隋况。Western Blot检测PTPN4干扰及高表达对TRAM酪氨酸磷酸化的影响,检测PTPN4高表达对TRAM胞质转位及TLR4和TRIF结合的影响。结果:PTPN4干扰可显着增强LPS介导的IFN-β表达,而对TNF-α和IL-6的表达没有明显影响;同时,PTPN4干扰显着增强LPS介导的IRF3磷酸化,但对MAPK及NF-κB的活化均没有明显影响。PTPN4干扰对poly(I:C)、PGN、R848及SeV诱导的IFN-β、TNF-a和IL-6表达均没有明显影响;对poly(I:C)及SeV诱导的IRF3磷酸化也没有明显影响。报告基因分析发现,PTPN4明显抑制了TRAM介导IFN-β和IRF3报告基因活化,而对TRIF、TBK1、RIG-I和MAVS介导的IFN-β和IRF3报告基因活化没有明显影响。通过TRAM蛋白序列分析,我们发现在其TIR结构域154位和167位各有一个保守的酪氨酸(Y),提示其具有潜在的发生酪氨酸磷酸化的可能。LPS可诱导TRAM Y167磷酸化。Y167A突变体失去介导IFN-β、IRF3报告基因活化能力。PTPN4干扰显着增强LPS介导的TRAM Y167磷酸化;PTPN4高表达抑制LPS介导的TRAM Y167磷酸化及TRAM胞质转位,抑制TLR4和TRIF的结合。结论:TLR4活化可诱导TRAM发生167位酪氨酸磷酸化,且在TLR4介导的TRIF信号通路中发挥重要作用;PTPN4可抑制TRAM酪氨酸磷酸化,进而抑制TLR4和TRIF结合,特异性负调TLR4介导的TRIF信号通路。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磷酸化酪氨酸信号论文参考文献
[1].王珊珊,高海娜,赵圣国,郑楠,张养东.组氨酸对体外培养奶牛乳腺上皮细胞β-酪蛋白及酪氨酸激酶2-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子5/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信号通路相关磷酸化蛋白表达的影响[J].动物营养学报.2016
[2].怀婉婉,宋慧,王丽娟,赵婧,赵伟.PTPN4通过抑制TRAM酪氨酸磷酸化特异性负向调控TRIF介导的TLR4信号通路[C].第九届全国免疫学学术大会论文集.2014
[3].张敏,吕晓飞,刘婕,关永源,杜艳华.PKC及蛋白酪氨酸磷酸化信号通路对血管平滑肌细胞表型转化过程中容积调节性氯通道的作用[J].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2013
[4].苏挺.实时成像阐明双氧水在调节EGF诱导的Src激酶介导的酪氨酸磷酸化信号动力学中的作用[C].中国光学学会2011年学术大会摘要集.2011
[5].卜今,马鹏程,陈志强,周武庆,傅友军.对丹皮酚激活JNK/SAPK信号途径而调节磷酸化CREB进而抑制黑素合成相关的MITF和酪氨酸酶的研究[C].中国药理学会药学监护专业委员会第一届第四次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2008
[6].李海东.蛋白质酪氨酸硝化对胰岛素磷酸化信号的影响[D].华中科技大学.2008
[7].陈芳进.细胞信号通路中酪氨酸磷酸化修饰和SHC1、SHC3与相关信号蛋白分子作用差异的计算生物学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8
[8].魏继鹏,刘振华,谢惠芳,高筱雅.磷酸化蛋白酪氨酸激酶及信号转导子和转录激活子在谷氨酸诱导的PC12细胞凋亡中的表达研究[J].中华神经医学杂志.2007
[9].王一国.酪氨酸磷酸化蛋白质组学及重要信号分子的调节通路与生物学功能分析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2006
[10].刘晓晖,朱鲲鹏.山柰酚对大鼠主动脉平滑肌细胞PDGF受体酪氨酸磷酸化及其下游胞内信号转导的抑制作用[J].国外医药(植物药分册).2006
标签:组氨酸; 细胞增殖; 酪氨酸激酶2; 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