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研究

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研究

论文摘要

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主流社会意识形态应是占统治地位的社会存在的反映。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我国经济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意识形态领域也突破了以往主流话语单一、封闭的状况,呈现出开放、多样的局面。由于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趋多样,人们的思想活动也具有了更多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社会意识和社会价值观呈现出了多样化的趋势。面对这些层出不穷的新情况、新问题,如何有效地坚持和巩固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大而迫切的理论和现实任务。加强对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深层理论思考,有助于正确认识和把握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复杂性,适应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要求。本文选择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研究这一课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全文共分五章:第1章绪论,包括问题的提出与研究的意义、文献综述及研究方法和创新点;第2章主流意识形态的一般性,包括意识形态、主流意识形态及主流意识形态特点及功能;第3章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基本规定性。包括服务于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引领社会主义文化的前进方向、构成社会主义主导价值体系、体现大多数社会成员的共同利益;第4章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建设面临的新课题,包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时代课题、主流意识形态与构建和谐社会、主流意识形态与建设和谐文化;第5章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原则与路径。阐述了坚持主导性与多样性、继承性与超越性、先进性与层次性、科学性与价值性统一的原则;从四个方面论述了主流意识形态建构的路径。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目的和意义
  • 1.1.1 论文选题的目的
  • 1.1.2 论文选题的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基本观点
  • 1.2.2 国外学者关于意识形态理论的相关研究
  • 1.2.3 国内学者关于意识形态理论的相关研究
  • 1.3 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 1.3.1 研究方法
  • 1.3.2 创新点
  • 第2章 主流意识形态的一般性
  • 2.1 意识形态
  • 2.2 主流意识形态
  • 2.3 主流意识形态特点及功能
  • 2.3.1 主流意识形态特点
  • 2.3.2 主流意识形态功能
  • 第3章 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基本规定性
  • 3.1 服务于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
  • 3.2 引领社会主义文化的前进方向
  • 3.3 构成社会主义主导价值体系
  • 3.4 体现大多数社会成员的共同利益
  • 第4章 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面临的新课题
  • 4.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时代课题
  • 4.1.1 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
  • 4.1.2 和谐社会的提出
  • 4.1.3 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
  • 4.2 主流意识形态与构建和谐社会
  • 4.2.1 主流意识形态与经济建设的和谐
  • 4.2.2 主流意识形态与政治建设的和谐
  • 4.3 主流意识形态与建设和谐文化
  • 4.3.1 主流意识形态引领先进文化
  • 4.3.2 主流意识形态支持有益文化
  • 4.3.3 主流意识形态改造落后文化
  • 4.3.4 主流意识形态抵制腐朽文化
  • 第5章 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原则与路径
  • 5.1 主流意识形态建设应遵循的原则
  • 5.1.1 坚持主导性与多样性统一的原则
  • 5.1.2 坚持继承性与创新性统一的原则
  • 5.1.3 坚持先进性与层次性统一的原则
  • 5.1.4 坚持科学性与价值性统一的原则
  • 5.2 主流意识形态建构的路径
  • 5.2.1 指导思想---坚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
  • 5.2.2 发展方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服务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
  • 5.2.3 内在动力---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主导推进意识形态创新
  • 5.2.4 价值取向---高扬以人为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著及获奖情况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