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核壳ACR乳液接枝效率的新方法—引发剂型单体

提高核壳ACR乳液接枝效率的新方法—引发剂型单体

论文摘要

本论文提出了提高种子乳液接枝聚合接枝效率的一种新方法:在种子乳液聚合阶段加入引发剂型单体(inimer)-双甲基丙烯酸偶氮-二(4-氰基)戊酯,采用氧化还原引发体系先在低温下进行丙烯酸丁酯的乳液聚合。由于聚合温度较低,且还原剂对偶氮基团没有影响,因此所加入的引发剂型单体在种子胶乳制备中起到了交联剂的作用。接枝聚合时,加入壳层单体甲基丙烯酸甲酯,升高温度,交联的丙烯酸酯种子胶乳上的偶氮引发基团发生均裂,引发单体进行聚合。因为由此产生的自由基以化学键结合在种子胶乳上,因此,壳层单体聚合得到的聚合物应主要接枝在丙烯酸酯种子上,从而达到提高种子乳液聚合接枝效率的目的。首先,由甲基丙烯酰氯与偶氮-二(4-氰基)戊醇在0℃-20℃下,以丙酮为溶剂与过量三乙胺存在条件下进行酯化反应,合成了一种引发剂型单体双甲基丙烯酸偶氮-二(4-氰基)戊酯,核磁共振图谱表明:偶氮-二(4-氰基)戊醇与甲基丙烯酰氯以1:2.5的比例投料时,双端产物为95%以上。其次,在低温下采用过硫酸钾/硫酸亚铁/刁白块的氧化还原引发体系,二乙二醇二丙烯酸酯作为交联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作为乳化剂,并在聚合单体丙烯酸丁酯中加入一定量自制的引发剂型单体,得到含有偶氮引发基团的交联聚丙烯酸酯种子胶乳。最后,在制备好的丙烯酸丁酯种子胶乳中加入甲基丙烯酸甲酯,引发单体进行接枝聚合。深入探讨了引发剂型单体是否投料、引发剂型单体用量、交联剂用量及接枝单体用量对接枝聚合的接枝效率和接枝率的影响,经过研究发现:加入引发剂型单体后,接枝产物的接枝效率和接枝率都有较大幅度提高;随着加入的引发剂单体用量的减少,接枝产物的接枝效率和接枝率逐渐降低;当交联剂用量增加时,接枝种子乳液聚合的接枝效率和接枝率都降低;随着接枝单体用量的增加,接枝产物的接枝效率逐渐降低,接枝率提高。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核壳结构乳液
  • 1.2.1 核/壳乳液聚合机理
  • 1.2.2 核/壳乳液的制备方法
  • 1.2.3 核壳乳胶粒结构形态及其影响因素
  • 1.2.4 核壳乳液研究的特点及展望
  • 1.3 核壳结构聚合物
  • 1.3.1 核壳结构聚合物的分类
  • 1.3.2 核壳结构聚合物的用途
  • 1.3.3 核壳乳胶粒结构的表征
  • 1.4 核壳聚合物ACR
  • 1.4.1 ACR的发展及其应用
  • 1.4.2 ACR的抗冲机理及其制备
  • 1.5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依据及主要工作
  • 1.5.1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
  • 1.5.2 本论文的科学依据
  • 1.5.3 国内外的现状分析
  • 1.5.4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
  • 1.6 本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2.1 实验原料及处理
  • 2.1.1 单体
  • 2.1.2 引发剂
  • 2.1.3 乳化剂
  • 2.1.4 沉淀剂
  • 2.1.5 交联剂
  • 2.1.6 其他试剂
  • 2.2 实验过程
  • 2.2.1 甲基丙烯酰氯的合成
  • 2.2.2 引发剂型单体双甲基丙烯酸偶氮-二(4-氰基)戊酯的合成
  • 2.2.3 丙烯酸丁酯种子胶乳的制备
  • 2.2.4 制备ACR接枝产物
  • 2.2.5 乳液测定
  •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
  • 3.1 引发剂型单体-双甲基丙烯酸偶氮-二(4-氰基)戊酯的合成与表征
  • 3.1.1 合成产物分析
  • 3.2 丙烯酸丁酯种子胶乳的制备
  • 3.2.1 引发剂的选择
  • 3.2.2 乳化剂的选择
  • 3.2.3 丙烯酸丁酯种子乳液配方的确定
  • 3.2.4 丙烯酸丁酯种子乳液测定
  • 3.3 聚丙烯酸丁酯接枝乳液的制备
  • 3.3.1 聚丙烯酸丁酯接枝乳液配方的确定
  • 3.3.2 聚丙烯酸丁酯接枝乳液测定
  • 3.4 接枝产物的接枝效率和接枝率测定及影响因素
  • 3.4.1 抽提溶剂的选择对接枝效率和接枝率的影响
  • 3.4.2 引发剂型单体对接枝效率和接枝率的影响
  • 3.4.3 交联剂用量对接枝效率和接枝率的影响
  • 3.4.4 引发剂型单体用量对接枝效率和接枝率的影响
  • 3.4.5 接枝单体甲基丙烯酸甲酯用量对接枝效率和接枝率的影响
  • 第四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作者和导师简介
  • 北京化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书
  • 相关论文文献

    • [1].2017EULAR/ACR系统性红斑狼疮分类标准与既往标准诊断价值的比较[J]. 现代医院 2019(12)
    • [2].核-壳结构ACR抗冲改性剂的研究与应用现状[J]. 塑料科技 2017(10)
    • [3].硝苯地平联合贝那普利对高血压患者ACR的疗效[J]. 基层医学论坛 2013(07)
    • [4].我国ACR加工助剂现状及存在问题[J]. 内蒙古石油化工 2012(04)
    • [5].糖尿病肾病患者ACR与血清氧化应激、血管新生指标以及外周血T细胞含量的关系[J]. 海南医学院学报 2017(02)
    • [6].复方血栓通对早、中期糖尿病肾病患者ACR、肝功能及血脂代谢的影响[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4(19)
    • [7].ACR加工助剂的加工性能研究[J]. 内蒙古石油化工 2011(03)
    • [8].核壳结构ACR乳液的合成及粒径的控制[J]. 塑料工业 2013(10)
    • [9].复方血栓通对早中期糖尿病肾病患者ACR、肝功能及血脂代谢的影响[J]. 现代诊断与治疗 2014(13)
    • [10].胱抑素C、尿ACR在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 现代医药卫生 2018(04)
    • [11].基于ACR体模的磁共振射频线圈性能的对比[J]. 中国医疗设备 2015(01)
    • [12].提高核壳ACR乳液接枝效率的新方法——引发剂型单体[J]. 弹性体 2010(05)
    • [13].ACR水平在妊娠高血压患者中的检测价值[J]. 海南医学 2016(13)
    • [14].不同结构的ACR核壳粒子增韧聚碳酸酯的机理[J]. 功能高分子学报 2009(03)
    • [15].糖肾康汤加味黄柏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ACR的影响[J]. 时珍国医国药 2014(05)
    • [16].基于ACR模式的学生实习过程评价——以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为例[J]. 职业技术教育 2008(11)
    • [17].鹿茸方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ACR及转化生长因子-β_1的影响[J]. 新中医 2013(11)
    • [18].胱抑素C联合尿ACR检测对糖尿病患者早期肾损伤的诊断价值[J]. 临床医学 2017(07)
    • [19].基于ACR体模的磁共振层厚自动测量[J]. 中国医疗设备 2016(04)
    • [20].基于ACR体模的磁共振质量控制自动评价系统[J]. 医疗卫生装备 2015(08)
    • [21].基于ACR体模磁共振成像系统质量控制检测的信噪比自动测量研究[J]. 中国医疗设备 2020(11)
    • [22].2014年美国风湿病学会(ACR)年会侧记[J]. 风湿病与关节炎 2015(04)
    • [23].ACR值 母血HtrA4水平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不良妊娠结局的关系研究[J]. 中国妇幼保健 2020(22)
    • [24].Biosystem系统上ACR相关指标参考区间的建立[J].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7(17)
    • [25].ACR增韧聚乳酸的力学性能研究[J]. 塑料工业 2011(07)
    • [26].解读“2019年ACR及EULAR IgG4相关性疾病分类标准”[J]. 中华临床免疫和变态反应杂志 2019(06)
    • [27].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UBA52与ACR的关系[J]. 医学综述 2015(09)
    • [28].一种分布式ACR中PPPoE快速转发的实现[J]. 电信科学 2014(03)
    • [29].RADIUS协议在ACR中的研究[J].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S1)
    • [30].基于ACR标准的MRI设备图像信噪比及几何精度检测研究[J]. 医疗卫生装备 2017(09)

    标签:;  ;  ;  ;  ;  

    提高核壳ACR乳液接枝效率的新方法—引发剂型单体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