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芸倩1赵庆春2黄淑玲3孙燕1
(1新疆心脑血管病医院药学部830011)
(2新疆劳教局疾病防治研究所830063;3新疆心脑血管病医院ICU830011)
【中图分类号】R9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3-0242-01
病例:患者,男,65岁。因“突发意识障碍1天余”于2010年8月14日入院治疗,查头颅CT提示:右侧桥脑出血,为预防感染于2010年8月17日给予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商品名:悦康力欣,悦康药业集团有限公司,批号:100402)3g加入氯化钠注射液100ml静脉滴注,一日2次,2010年9月4日停药,共计19天。期间还使用了依达拉奉注射液、注射用泮托拉唑钠、醒脑静注射液、注射用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丙氨酰谷氨酰胺注射液、20%甘露醇、贝那普利片、特拉唑嗪片等10余种药物。2010年9月5日晚20:00点患者背部、双侧上下肢、腹部出现红色斑疹,很快波及至头面部,立即给予地塞米松注射液静脉注射,10%葡萄糖酸钙10ml+50%葡萄糖注射液20ml静脉缓慢推注,马来酸氯苯那敏片8mg入胃管。2010年9月6日查体:红疹较之前无继续增多,但部分皮疹区出现水疱、颜色变为暗红色,且口腔出现溃疡,阴囊部皮肤出现糜烂。查血常规:白细胞6.52*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率72.7%,淋巴细胞百分率25.6%。根据药疹病情以及请皮肤科专家会诊,初步断定为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所致的严重的迟发性大疱松解型药疹。使用10%葡萄糖酸钙+5%葡萄糖注射液100ml静脉滴注,每日2次;氯雷他定片(商品名:开瑞坦)10mg,胃管注入,每日1次;皮肤破损处每日给予消毒处理。2010年9月11号查体:患者面部及胸、背部部分水疱破损处蜕皮且创面疼痛,给予曲马多注射液对症处理后逐渐好转。查血常规:白细胞3.75*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率60.2%,淋巴细胞百分率25.1%。2010年9月13日再次请皮肤科专家会诊,查体:患者头面部表皮坏死、结褐黑色痂皮、口腔部位糜烂加重,躯体80%以上表皮坏死松解、大片脱落、渗液。查血常规:白细胞2.26*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率30.2%,淋巴细胞百分率24.9%。执行医嘱:使用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商品名:甲强龙)80mg+0.9%氯化钠注射液100ml静脉注射,每八小时一次;皮肤糜烂面给予碘伏定时消毒;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外用溶液(商品名:金因肽)喷散创面促进愈合,并以油纱覆盖创面减少渗出,定时给予翻身。推荐静点免疫球蛋白,但家属拒绝。2010年9月15号查血常规:白细胞1.4*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率29.6%,淋巴细胞百分率14.0%。家属已放弃治疗,仅给予必要的对症治疗。2010年9月17号07:13分患者死亡。
讨论:头孢哌酮/舒巴坦的抗菌成分为头孢哌酮,为第三代头孢菌素,通过在细菌繁殖期抑制敏感细菌细胞壁粘肽的生物合成而达到杀菌作用。头孢哌酮/舒巴坦复方制剂对所有对头孢哌酮敏感的细菌均具有抗菌活性。该药药品说明书报告其主要不良反应有胃肠道反应、皮肤反应、血液系统反应等。皮肤反应与所有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一样,过敏反应表现为斑丘疹、荨麻疹。这些过敏反应易发生在有过敏史,特别是对青霉素过敏的患者中。本例患者家族过敏史不详,本人否认既往有任何的食物、药物过敏史。分析本例不良反应的发生,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
1.抗菌药物使用疗程过长。患者于8月17号起每日静滴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共计19天。期间做过2次药敏试验,提示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敏感,但使用疗程超长,可能是导致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主要原因。
2.用药品种过多。该患者本身疾病为右侧桥脑出血。住院期间使用了较多药品控制病情,不良反应发生后,很难确定是何种药物所为,本院临床医师、临床药师多次请外院皮肤科专家会诊,最终根据患者用药品种、时间顺序、症状表现,基本诊断为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引起的严重的迟发性药物不良反应。
此病例提示临床应用抗菌药物,需严格控制剂量和疗程,避免超量、长期使用。近期,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的不良反应报告日益增多,但如以上报道的如此严重的皮肤不良反应尚不多见,希望引起临床医师的高度警惕。
参考文献
[1]卫生部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中国医师、药师临床用药指南[M].四川:重庆出版集团、重庆出版社,2009:103-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