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梨是我国的传统果品之一,栽培面3积和总产量都居世界第一,但其单产和品质都远低于世界先进国家的水平,严重影响了我国梨的出口和创汇。病毒病害是影响其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因素,对梨造成了严重的危害。苹果茎痘病毒(Apple stem pitting virus, ASPV)对梨的危害就是典型的实例。ASPV是凹陷病毒属(Foveavirus)的代表种,一种潜隐病毒,主要侵染苹果和梨,只在敏感型的砧木上表现症状,常见症状为死顶、内茎皮坏死、嫁接时衰退、叶偏上性生长等,能导致梨产量明显下降和品质改变,严重影响着梨业的发展。 目前,栽培无病毒苗木是解决梨上ASPV危害的有效途径,病毒检测是培育和繁殖无病毒苗木的重要环节。另一方面ASPV在苹果和梨树中的含量极低,且苹果和梨树组织中含有大量酚类等物质,病毒的分离提纯非常困难,国内还没有能制备用于检测ASPV的抗体。 本研究采用生物学、血清学和分子生物学三种方法对砂梨上的ASPV进行了快速检测方法的研究,并成功地克隆了来源于砂梨样品6-1-13上ASPV的外壳蛋白(Coat protein, CP)基因,对其进行了序列测定、原核表达和western-blot分析,具体研究结果如下: 生物学检测:在温室,将常规PAS-ELISA粗检呈阳性的10个砂梨样品通过汁液摩擦接种草本指示植物西方烟(Nicotiana occidentalis‘37B’),10个样品在西方烟上都产生不规则小斑点,同时6-1-13、6-1-103和4-2-51三个样品产生脉黄症状;通过二重芽接法嫁接木本指示植物,10个样品在杂种棍椁(Pyronia veitchii)上普遍产生叶片反卷、植株矮化、剥开树皮有痘斑的症状,在A20上的症状为叶片上有褪绿叶斑,支脉变黄。结果表明,ASPV采用草本指示植物和木本指示植物检测,症状明显,结果可靠。 血清学检测:采用常规的PAS-ELISA、改进的PAS-ELISA和直接包被抗原ELISA(PTA-ELISA),检测生物学显症的样品,通过将第二抗与酶标A蛋白预反应后混合加入,可降低非特异反应,提高阳性样品和阴性样品的吸光度比值(P/N);常规PAS-ELISA与PTA-ELISA检测的结果一致。对样品6-1-13,采用提取缓冲液等倍稀释研磨,结果表明稀释倍数越低,P/N值越高,检测效果越好,一般5倍左右稀释P/N值较高,结果较稳定。该方法安全可靠、快速准确,适合大量样品的检测。 分子生物学检测:参照已报道的ASPV全基因组核苷酸序列设计合成引物,以芽接显症的杂种楹椁叶片为材料,提取dsRNA为模板,分别对6-1-13、4-2-51、4-1-51、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苹果茎痘病毒的生物学鉴定[J]. 湖北农业科学 2014(09)
- [2].苹果茎痘病毒新疆阿克苏分离物基因组全序列测定及分析[J]. 植物保护学报 2018(04)
- [3].苹果茎痘病毒苹果分离物的基因组序列测定及分析[J]. 植物保护学报 2014(02)
- [4].苹果茎痘病毒新疆库尔勒香梨分离物运动蛋白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J]. 植物病理学报 2008(04)
- [5].苹果茎痘病毒双重RT-PCR检测体系的建立及应用[J]. 植物病理学报 2019(03)
- [6].苹果茎痘病毒内蒙古分离物基因组序列和生物学特征研究[J]. 园艺学报 2019(10)
- [7].基于高通量测序的技术检测梨树病毒[J]. 新疆农业科学 2020(08)
- [8].鸭梨苹果茎痘病毒外壳蛋白基因克隆及原核表达[J]. 分子植物育种 2011(06)
- [9].苹果茎痘病毒外壳蛋白的原核表达及抗血清制备[J]. 植物保护学报 2010(04)
- [10].苹果抗ASPV病毒RNAi载体构建及转化砧木M26的研究[J]. 华北农学报 2016(04)
- [11].利用原位杂交及原位RT-PCR技术检测梨树组织中苹果茎痘病毒的分布[J]. 中国农业科学 2008(12)
- [12].苹果花叶病病原鉴定中遇到的问题及其可能的病原探究[J]. 果树学报 2016(03)
- [13].苹果茎痘病毒基因变异及重组分析[J]. 河南农业科学 2014(05)
- [14].苹果茎痘病毒种群遗传多样性分析[J]. 广东农业科学 2014(06)
- [15].光辉海棠的筛选及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J]. 农业科技通讯 2010(07)
- [16].梨树苹果茎痘病毒PRINS检测中引物的设计及退火温度的测定[J]. 新疆农业科学 2011(11)
- [17].上饶早梨嫩梢热处理嫁接苗脱毒效果分析[J]. 分子植物育种 2017(08)
- [18].苹果抗病毒RNAi表达载体构建及转化烟草研究[J]. 分子植物育种 2013(06)
- [19].苹果茎痘病毒RT-PCR检测及分子变异分析[J]. 园艺学报 20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