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癌发生中碱基切除修复基因APE和XRCC1的表达及意义

大肠癌发生中碱基切除修复基因APE和XRCC1的表达及意义

论文摘要

目的和背景近年来,随着我国人民生活习惯的改变,大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呈明显上升趋势。早期大肠癌(A期)术后患者五年生存率几乎为100%,随着病程进展,患者手术后五年生存率逐渐下降。因此早期治疗是根治大肠癌的关键。早期治疗的基础是早期发现与诊断。大肠癌早期没有明显症状不易被发现,一旦患者出现便血等症状,肿瘤多已进入中晚期,已经失去手术机会。造成这种状况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大肠癌的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明确,因此只有对大肠癌发病机制深入探讨才能建立一个有效的预警平台,有利于早期发现大肠癌。通常认为细胞内的DNA分子在物理、化学等多种因素的作用下发生的突变不能修复,长期存在并累积是肿瘤发生的重要原因。为维持基因的稳定,生物在长期进化过程中,细胞形成了多种DNA损伤修复系统。大肠黏膜细胞是不稳定细胞,极易受到各种各样有毒物质的刺激造成DNA损伤,若得不到及时修复,突变积累易发生恶性转化。目前已知的DNA损伤修复方式有五种。其中错配修复系统功能缺失与一部分散发性大肠癌的发生关系密切,那么,错配修复以外的修复途径是否与大肠癌有关呢?本文着重讨论APE基因和XRCC1基因参与的碱基切除修复途径与大肠癌的关系。碱基切除修复是通过切除修复碱基,使基因重新恢复正常的DNA双螺旋结构,从而防止基因突变,维持遗传稳定性。APE基因是碱基切除修复的重要成员,主要负责修复烷化剂和氧化损伤造成的脱嘌呤/脱嘧啶位点。XRCC1基因也参与碱基切除修复途径,其编码产物的主要作用是修复各种损害引起的单链DNA损伤。目前,有关碱基切除修复与大肠癌的关系文献报道较少。本研究通过检测大肠癌、癌旁黏膜与正常黏膜中APE、XRCC1蛋白的表达,探讨大肠癌的发生机制。方法选取大肠癌手术切除标本185例,其中32例标本取癌旁黏膜组织;正常黏膜组织36例。通过免疫组化方法检测APE、XRCC1蛋白在癌、癌旁黏膜和正常黏膜的表达,并分析其表达与大肠癌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发生部位、分化程度、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所有数据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APE蛋白在细胞核及细胞浆内均有表达。大肠癌、癌旁黏膜组APE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8.9%(146/185)、81.2%(26/32),二者均明显高于正常黏膜组的61.1%(22/36)(P<0.05),但前二者APE表达差异不显著(P>0.05)。大肠癌中APE蛋白表达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部位、分化程度、浆膜浸润及淋巴结转移无明显相关关系(P>0.05)。XRCC1蛋白主要在细胞核内表达。大肠癌、癌旁黏膜组XRCC1阳性表达率为94.6%(175/185),87.5%(27/32),二者均明显高于正常黏膜组的27.7%(10/36) (P<0.05),但前二者XRCC1表达差异不显著(P>0.05)。大肠癌中XRCC1蛋白表达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部位、分化程度、浆膜浸润及淋巴结转移无明显相关关系(P>0.05)。大肠癌XRCC1阳性组的APE阳性率为95.8%(136/142),显著高于大肠癌XRCC1阴性组的86%(37/43),XRCC1与APE二者表达呈明显正相关关系(r=0.354,P<0.05)。大肠癌、癌旁黏膜组的APE和XRCC1二种蛋白同时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75.8%(140/185)、65.6%(21/32),二组均明显高于正常黏膜组的16.7%(6/36)(P<0.05),但两组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1.大肠癌中存在APE、XRCC1表达上调。2.大肠癌旁黏膜中存在APE、XRCC1表达上调。3.大肠癌发生可能与DNA复制时位点损伤及烷化剂等有毒物质损伤关系密切。4.同时检测大肠黏膜不同种类DNA修复基因的表达有助于大肠癌的早期诊断。

论文目录

  • 一、正文
  • (一) 中文摘要
  • (二) 英文摘要
  • (三) 前言
  • (四) 材料与方法
  • (五) 结果
  • (六) 讨论
  • (七) 结论
  • (八) 参考文献
  • 二、文献综述
  • (一) 综述
  • (二) 参考文献
  • 三、致谢
  • 四、附图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大肠癌发生中碱基切除修复基因APE和XRCC1的表达及意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