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生态建设补偿机制研究

草原生态建设补偿机制研究

论文摘要

草原生态建设和生态建设补偿机制,是事关草原生态建设持续有效性、缓解“三牧”问题、建设环境友好型和谐新牧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性研究命题。但由于涵盖面宽、综合性强、研究难度较大,目前国内关于草原生态建设补偿机制的研究,基本处于分散研究、初步探索阶段。本研究以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资源环境价值理论、公共物品理论、外部性理论、产权理论和生态学理论等作为理论支撑,以正在实施的草原生态建设为实践背景,运用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比较分析与归纳分析、实地调研等研究方法,提出草原生态建设补偿机制研究的理论框架,旨在为政府制定决策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从国内外草地资源管理、生态补偿理论与实践的学术跟踪入手,在对草原生态建设补偿机制进行理论分析、政策与机制分析的基础上,揭示了草原生态建设补偿政策实施存在的问题:缺乏统一规划和技术标准、基础设施建设滞后、配套资金不足、补偿标准单一、补偿期限短、短期内增加牧户生产成本、农牧民缺乏现代科学技术等。系统剖析了存在问题的成因:草原生态建设补偿的法律机制、投融资机制、组织管理体制等不完善;草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难以计量、草原生态资源产权不明晰;草原牧区产业转型困难等。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建立和完善草原生态建设补偿机制的政策建议:完善草原生态建设补偿法律机制,科学制定总体规划、合理确定补贴标准和期限,建立草原生态建设补偿长期投融资机制,完善创新草原产权制度,健全草原生态建设补偿组织管理体系,实施牧区剩余劳动力转移和产业转型战略。最后,本研究采用实地调研方法,对锡林郭勒盟草原生态建设实施状况及补偿政策进行了案例分析。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 研究背景和问题提出
  • (二) 研究意义与研究目的
  • (三)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四) 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
  • (五) 研究特点、难点及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一、草原生态建设补偿机制理论分析
  • (一) 草原生态建设补偿机制定义
  • 1、草原生态建设补偿
  • 2、草原生态建设补偿机制
  • (二) 草原生态建设补偿机制理论基础
  • 1、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理论
  • 2、可持续发展理论
  • 3、资源环境价值理论
  • 4、公共物品理论
  • 5、外部性理论
  • 6、产权理论
  • (三) 草原生态建设补偿必要性分析
  • (四) 草原生态建设补偿机制的建立及原则
  • 1、草原生态建设补偿机制的建立
  • 2、草原生态建设补偿机制原则
  • (五) 草原生态建设补偿的评价方法和类型
  • 二、草原生态建设补偿政策与机制分析
  • (一) 政策演变逻辑及内涵
  • (二) 生态补偿主体和补偿对象
  • (三) 生态补偿资金的筹集和运作
  • (四) 生态补偿方式的选择
  • (五) 生态补偿标准
  • (六) 取得的成效
  • 三、草原生态建设补偿政策实施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 (一) 草原生态建设补偿政策实施存在的问题
  • 1、缺乏统一规划和技术标准
  • 2、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 3、配套资金不足、资金管理混乱
  • 4、补偿标准单一,补偿期限短
  • 5、短期内增加牧户生产成本,纯收入减少
  • 6、农牧民缺乏现代科学技术
  • (二) 草原生态建设补偿政策实施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 1、草原生态建设补偿法律机制不完善
  • 2、草原生态环境资源价值观有待建立
  • 3、草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难以准确计量
  • 4、草原生态建设投融资机制不完善
  • 5、草原生态资源产权不明晰
  • 6、草原生态建设补偿机制组织管理体制薄弱
  • 7、草原牧区产业转型困难
  • 四、建立和完善草原生态建设补偿机制政策建议
  • (一) 完善草原生态建设补偿法律机制
  • (二) 科学制定总体规划,合理确定补偿标准和期限
  • 1、草原生态建设补偿技术标准
  • 2、草原生态建设补偿标准和期限
  • (三) 建立草原生态建设补偿长期投融资机制
  • 1、建立草原生态建设补偿长期投资机制
  • 2、建立草原生态建设补偿长期融资机制
  • (四) 完善和创新草原产权制度
  • (五) 健全草原生态建设补偿的组织管理体系
  • (六) 实施牧区剩余劳动力转移和产业转型战略
  • 五、案例分析:锡林郭勒草原生态建设补偿政策与机制
  • (一) 调查区概况
  • 1、自然条件
  • 2、社会经济情况
  • (二) 草原生态建设实施进展情况
  • 1、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和禁牧舍饲工程
  • 2、围封转移工程
  • 3、生态移民工程
  • (三) 调查区案例分析
  • (四) 案例的启示与思考
  • 基本结论
  • 文献索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相关论文文献

    • [1].新医改对公立医院补偿机制研究的影响分析——基于文献计量学评价[J]. 卫生经济研究 2016(04)
    • [2].民族地区生态扶贫补偿机制研究——以云南省为例[J]. 北方金融 2020(01)
    • [3].统计学在新农合医疗住院补偿机制研究中的应用[J]. 时代金融 2013(06)
    • [4].湖泊生态补偿机制研究进展[J]. 中国水运(下半月) 2020(02)
    • [5].农业非点源污染环境补偿机制研究[J]. 改革与战略 2009(03)
    • [6].三江源地区生态移民现状及补偿机制研究——以青海省果洛州久治县为例[J]. 中国市场 2020(25)
    • [7].土地征用补偿机制研究[J]. 河北农业科学 2009(12)
    • [8].中国食物安全及主产区经济补偿机制研究进展[J].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 2014(03)
    • [9].水电移民安置与补偿机制研究综述[J]. 人民长江 2012(S1)
    • [10].公共危机的扩散及其补偿机制研究[J]. 生产力研究 2013(07)
    • [11].节水灌溉综合效益价值评估与补偿机制研究进展[J]. 节水灌溉 2015(01)
    • [12].海洋生态补偿机制研究——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J].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 2017(02)
    • [13].体育教学衔接补偿机制研究[J]. 青春岁月 2016(17)
    • [14].工业企业社会成本的主动式补偿机制研究[J]. 技术与市场 2008(12)
    • [15].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研究[J]. 现代商贸工业 2008(03)
    • [16].北方跨区域横向水生态补偿机制研究——以永定河流域为例[J]. 水利发展研究 2020(05)
    • [17].辽宁省高职院校参与社区服务补偿机制研究[J]. 辽宁经济 2016(01)
    • [18].浅谈我国矿产资源补偿机制研究[J]. 科学中国人 2016(09)
    • [19].对环京津贫困带的扶持补偿机制研究[J]. 经济问题探索 2008(03)
    • [20].民族自治地方自然资源开发补偿机制研究[J]. 广西质量监督导报 2020(10)
    • [21].体育教学有效衔接补偿机制研究[J]. 科技风 2016(14)
    • [22].公立医院扭转以药补医改革补偿机制研究述评[J].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2013(10)
    • [23].完善我国绿色电力价格补偿机制研究[J]. 价格理论与实践 2012(10)
    • [24].《公立中医医院补偿机制研究》提出政策建议 依绩效补人员 依特色补项目[J]. 中医药管理杂志 2010(04)
    • [25].基于GIS的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研究[J]. 信息系统工程 2010(04)
    • [26].农业用水转化补偿机制研究[J]. 水利经济 2008(03)
    • [27].建设生态环境 保护水土资源——评《水土保持补偿机制研究》[J].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2012(03)
    • [28].法人治理下事业单位的投资与补偿机制研究[J]. 特区经济 2008(11)
    • [29].横向跨界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研究——以永定河引黄生态补水为例[J]. 山西水利科技 2019(04)
    • [30].主体功能区的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研究[J]. 现代经济探讨 2017(04)

    标签:;  ;  ;  

    草原生态建设补偿机制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