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背景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NAFLD)是指除外酒精和其他明确的肝损害因素所致的,以弥漫性肝细胞大泡性脂肪变为主要特征的临床病理综合征,包括单纯性脂肪肝、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 NASH)、肝硬化和肝癌,是临床常见的慢性肝病。NASH是NAFLD的一种类型,是由单纯性脂肪肝发展至肝纤维化、肝硬化甚至肝癌的关键转折点。因此,NASH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重视,然而,NASH发病机制复杂,至今尚未完全阐明,目前公认的“二次打击”学说认为氧化物和抗氧化剂之间失衡造成的氧化应激及大量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氧化不饱和脂质引起的脂质过氧化均可导致NASH的发生及发展。目前仍缺乏确实有效的治疗方法。国内外学者从调脂、改善胰岛素抵抗、调整生活方式等不同治疗方法进行了大量基础实验和临床实验研究,但结论不一,亦存在诸多争议。故对其发病机制及干预措施的研究尤为迫切。目的通过建立高脂饮食诱导的大鼠NASH模型,监测氧化应激指标在NASH发病过程中的变化,评估氧化应激在NASH发病中的作用;予网络抗氧化剂干预治疗,通过阻遏氧化应激损伤观察NASH的转归,明确网络抗氧化剂是否具有防治NASH的作用,进一步探讨氧化应激与NASH发病机制的关系。方法本研究通过建立高脂饮食诱导的大鼠NASH模型,动态观察肝组织病理、肝功能、血脂及氧化应激相关指标的改变,从形态学、血液生化、氧化损伤等不同角度评估NASH的发生、发展,探索氧化应激、脂质过氧化损伤在NASH发病机制中的作用。运用网络抗氧化剂(维生素C、维生素E、辅酶Q10、硫辛酸、还原型谷胱甘肽)进行干预,采取预防性用药和治疗性用药两种给药方式,观察运用抗氧化剂后NASH的转归情况,进一步评判氧化应激、脂质过氧化在NASH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并对比两种给药方式对于病情转归的影响,探索给药时机与NASH进展之间的关系;同时设立二甲双胍、氟伐他汀治疗对照组,从横向观察、对比三种不同类药物治疗后NASH的转归,从不同角度对比、筛选较优治疗方案。结果(1)成功建立了高脂饮食诱导的NASH动物模型,肝组织HE染色呈现以大泡性脂肪变性为主,伴随不同程度的炎细胞浸润,脂肪变及炎症的严重程度随造模时间的延长逐渐加剧,12周时部分出现肝纤维化;初步证明在NASH发生、发展过程中,氧化应激、脂质过氧化损伤持续存在,且与病变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本实验观察到在高脂饮食8周时就已出现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的下降,随着脂肪变的加重及炎症计分的增高,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也呈增高趋势,SOD活性呈下降趋势,在造模12周MDA含量升高较为明显。(2)明确网络抗氧化剂对于高脂饮食诱导的大鼠NASH模型有一定的防治效果,进一步证实了氧化应激、脂质过氧化损伤在NASH发病机制中的重要作用。网络抗氧化剂组8周、10周、12周血清、肝组织中MDA含量与模型组动态比较均呈明显下降趋势, SOD活性与模型组动态比较均呈明显上升趋势,ALT、AST及炎症计分均较模型组下降。(3)网络抗氧化剂早期应用效果较好,可见病变早期保持机体较强的抗氧化能力,减轻自由基造成的损伤,可有效控制疾病的进展,治疗时机应选择早期干预。血清生化检测提示网络抗氧化剂治疗组AST、MDA含量显著高于预防组,SOD活性显著低于预防组;组织病理显示脂肪变及炎症等病变重于预防组。(4)网络抗氧化剂、二甲双胍及氟伐他汀三种不同药物对于高脂饮食诱导的大鼠NASH模型均有一定的治疗效果,网络抗氧化剂治疗组肝组织病理改善优于其他治疗组,但各治疗方法均有所长。网络抗氧化剂治疗组大鼠肝组织脂肪变性、炎症计分及MDA均低于其他两组;氟伐他汀组TC下降较其他治疗组明显;二甲双胍组空腹血糖、血胰岛素水平及胰岛素抵抗指数低于其他治疗组。结论本课题通过成功复制高脂饮食诱发的大鼠NASH模型,从抗氧化应激损伤的网络抗氧化剂入手,证实NASH的发生、发展与氧化应激、脂质过氧化损伤密切相关。表明NASH的发病机制中氧化应激、脂质过氧化损伤扮演了重要角色;网络抗氧化剂能够有效抑制脂质过氧化损伤,保持SOD酶抗氧化活性,维持机体氧化-抗氧化平衡;在早期的干预尤其有效,初步探讨了NASH的治疗应是本着早期的原则。研究结果为深入探索NASH的发病机制及新的治疗方向提供了初步实验资料和理论依据。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论文; 氧化应激论文; 抗氧化剂论文; 脂质过氧化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