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室内环境污染控制不再难(论文文献综述)
张仕林[1](2020)在《青稞联合收获打捆一体机设计与试验》文中研究指明青稞作为我国青藏高原地区广泛种植的特色作物,不仅是高原牧民的主要食用口粮,其秸秆也是高原畜牧产业中理想的优质饲料来源,因此种植面积逐年扩大。由于青稞作物本身的生长特性,种植区域大多分为高原大地块和丘陵山地,其中丘陵山地种植地块面积较小且分散,严重降低了机械化作业程度。由于青稞芒秆较长且存在倒刺,牛羊等牲畜在食用过程中往往出现扎口、伤胃的现象,同时对青稞秸秆的处理大部分地区依旧采用人工收集、运输,增加了劳动成本与经济成本,而传统稻麦联合收获机械在进行青稞收获作业时无法解决上述问题。因此,本文设计了一种青稞联合收获打捆一体机,实现了青稞收割、脱粒、碎芒、清选及秸秆打捆一体化作业。本文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1)以现有履带式联合收割机为基础,提出了青稞联合收获打捆一体机的总体设计与结构布置方案,设计与之配套的碎芒脱粒装置与秸秆打捆装置,并对整机动力分配进行了合理设计。(2)对传统脱粒滚筒进行改进设计,优化关键部件参数,通过螺栓连接将两根旋向相反的碎芒板条分别安装在凹板第一板条和第二板条处,同时选择钉齿焊合与纹杆焊合交错排列组合方式,既保证脱净率,更增加了滚筒对作物的冲击、搓擦作用,有效提高碎芒率的同时,对青稞芒杆内表面的倒刺也有一定的去除作用。对各脱粒元件、凹板的结构尺寸参数进行了分析计算,进一步提高样机田间综合作业效率与作业质量。(3)通过对打捆装置关键部件进行选型设计,确定了打捆装置整体配置方式与动力分配,通过研究草捆长度控制原理设计了打结器离合装置,确定了喂入机构拨叉长度、活塞往复频率、等关键参数。(4)结合有限元法利用ABAQUS软件中对碎芒脱粒滚筒进行模态分析,参考所得模态振型对脱粒元件排列与参数设置进行进一步优化,分析得到结构薄弱部位并进行改进以提高工作可靠性。运用ADAMS对打捆装置喂入机构进行运动仿真,检查上、侧拨叉工作时的轨迹干涉情况,验证结构设计的参数合理性,以保证喂入机构平稳顺利工作。(5)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当作业速度保持在6.0 km/h时,青稞联合收获打捆一体机各项作业指标中:籽粒脱净率为86.49%,平均损失率为1.69%,平均破碎率为0.11%,平均含杂率为6.27%;所得青稞秸秆中含芒率为5.84%,所含芒杆平均长度不足17 mm,整机碎芒率为92.4%。青稞联合收获打捆一体机的成捆率达到98.3%,草捆合格率达到94.7%,草捆抗摔率达到90%,整机作业效率达到0.4 hm2/h,平均草捆截面尺寸达到0.8 m×0.6 m,平均草捆密度达到124 kg/m3,纯工作小时生产率达到3860 h。各项指标均优于相关标准要求,其中秸秆芒杆处理性能明显优于对比机型,芒杆内表面倒刺清除效果明显。
王琳洁[2](2020)在《焚烧炉渣路用集料重金属浸出规律及数值模拟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城市生活垃圾产量不断增加,焚烧技术因具有减容减量等显着特点正成为主流垃圾处理技术。然而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过程会产生20%-30%的灰渣。炉渣作为焚烧灰渣的主要组成部分,占据了灰渣量的80%左右,如何合理的对焚烧炉渣处理处置成为我国焚烧产业面临的新问题。以上海某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的焚烧炉渣和湿法处理后的炉渣集料为研究对象,首先采用重型击实试验、改进的BCR法等试验方法,通过X射线荧光分析仪(XRF)、X射线衍射分析仪(XRD)和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仪(ICP)等测试技术,对焚烧炉渣基本特性表征分析,主要包括粒径级配分布、元素分布、重金属含量及形态分布等,为选择合理的资源化利用方式提供理论依据。研究表明,焚烧炉渣满足《公路路基设计规范》要求,是一种级配良好的砾类土,可用作路基填料使用;炉渣主要矿物组成为Si O2,Ca CO3和Ca Al Si2O8(4H2O),湿法处理降低了炉渣中Si O2和Ca CO3的衍射峰强度;炉渣中含量较高的三种重金属分别为Zn>Cu>Ni,且0-5 mm粒径炉渣组分中重金属含量最高;焚烧炉渣中重金属大部分以残渣态形式存在(约50%以上),该形态重金属一般被固定在硅酸盐结构中,说明在自然条件下炉渣中重金属特性相对较稳定。采用批量毒性浸出试验、雨水自然淋滤柱浸出模拟等试验方法,探究单一变量下炉渣路用集料在短期和长期淋滤条件下典型重金属Cu、Zn等浸出规律及其动力学特性。分析表明,焚烧炉渣可作为一般固体废弃物处置,但其重金属浸出浓度已经不同程度地超过了V类地表水标准限值(Pb:0.1mg/L;Cu:1.0mg/L;Zn:2.0mg/L);对于液固比(L/S<15:1)、温度(20℃、30℃、40℃)对重金属浸出水平影响分析中,重金属浸出量均与之呈正比;酸性浸出条件下,p H值减小利于重金属浸出;炉渣在纯水环境中Zn和Cu的浸出速率方程可以用Elovich方程和幂函数方程来描述,浸出过程中主要控速步骤为内扩散控制。通过Arrhenius图得到,Zn浸出表观活化能为38.4 k J/mol,Cu为19.6 k J/mol,这说明炉渣中Cu比Zn更容易浸出;0-5 mm炉渣可浸出重金属水平较5-10 mm的要高,建议在满足路基强度要求的同时用5-10 mm粒径组分的炉渣进行回填使用,同时路堤边坡应采取防渗措施,减小长期使用时炉渣对环境的污染危害;进行柱淋滤试验发现,湿法处理后的集料浸出液中Cu和Zn浓度远低于原生炉渣,集料中Cu浸出的最高浓度仅为原生炉渣中的1/10,甚至更小,这也说明了湿法工艺处理能够降低炉渣重金属浸出水平;不同p H值(p H=1或3或5)影响分析表明,雨水淋滤5-10 mm原生炉渣时,p H=5情况下Cu累积浸出率最高,可见自然酸雨条件下炉渣中重金属的浸出污染最严重。最后,联合应用Geostudio软件中的SEEP/W模块和CTRAN/W模块模拟自然降雨条件下炉渣柱淋滤试验,发现模型能够较好的反应土柱重金属的浸出情况。在此基础上,建立炉渣填料实际路基物理模型,仿真结果表明,炉渣使用11年后重金属Cu溶出浓度峰值大约位于地基以下1 m处,为138 g/m3,污染物横向扩散距离为0.75 m,且Cu浓度均小于《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二级标准限值。
周莹[3](2020)在《网络新闻标题的多角度研究 ——以“今日头条”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新闻标题是人们接触新闻的第一窗口。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网络新闻愈发成为了人们获取新闻信息最便捷快速的渠道。其中,“今日头条”作为当代在线用户数量最多的门户网站,在传播新闻方面的作用尤为突出。本文利用爬虫技术抓取了2019年3月至2019年5月的今日头条客户端新闻标题作为研究语料。分别从词汇、语法、修辞、语用等角度对其进行分析。在词汇方面,统计了今日头条新闻标题中的高频词,分类分析后我们发现标题中名词、动词使用最为广泛。在语法方面,新闻标题主要有单句式、组合式、成分缺省式这三类句型结构,在句类的选择上,以陈述句和疑问句为主。在修辞方面,从标题的词语层面的修辞、辞格层面的修辞这两个部分对新闻标题的修辞策略进行探讨。最后,从语用角度结合关联理论具体分析语料,我们发现标题创作是制作者和读者之间的一种交际,关键在于激发读者结合语境取得最佳关联。
杨骏[4](2020)在《某石化瓦斯回收装置控制系统设计》文中研究指明目前,我国对生产安全及环境保护要求日趋严格,同时石油化工行业对自身节能减排等方面也有充分的考虑,瓦斯回收装置成为石油化工行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如果瓦斯回收装置收集的瓦斯气含硫量高,将无法直接用于加热炉燃烧。而且,加热炉烟气安装的烟气分析仪直接与地方政府环保部门在线联网,如若发现烟气硫含量超标将进行严肃处理。因此,我们需先将瓦斯气进行脱硫处理再加以利用。同时,瓦斯气脱硫效果差将直接影响加热炉烟气的检查。瓦斯回收装置控制系统中的火炬装置能够在炼油装置出现突发情况时进行瓦斯气的燃烧,降低环境污染,保护上游装置的安全运行。因此,瓦斯回收装置控制系统的安全平稳运行就显得格外重要。本论文主要以某石化企业瓦斯回收控制系统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以下几个方面:1.深入研究分析了瓦斯回收装置的工艺流程,明确了整体控制思路。2.根据控制需求构建了瓦斯回收控制系统,并从控制系统的全面规划、硬件配置、软件组态编程和数据传输几方面探讨了AB在瓦斯回收装置控制系统的应用,并在以上过程的基础上,具体解释了基于AB PLC控制的瓦斯回收系统的实现。同时,通过OPC技术实现了过程数据的采集,确保了系统通讯的实时有效。3.对瓦斯回收装置控制系统自动控制情况进行了优化,保证了瓦斯回收自动化水平的提高。瓦斯回收装置控制系统经过设计后系统操作系统更加简单、便捷,系统运行更加平稳。用模糊自适应PID控制算法构建基于PLC的脱硫塔模糊自适应PID控制器,并重点对控制器的设计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最终实现了基于PLC的锅炉模糊自适应PID控制。研究结果表明:瓦斯回收控制系统升级采用最优的控制系统选型和最佳的设备配备,通过对系统的升级,使得改造后的系统在装置的安全平稳运行、工艺控制的准确性和系统数据传输运行稳定性方面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对以后其他类似系统升级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任祺[5](2020)在《邮轮厨房气流组织数值模拟》文中指出豪华邮轮不仅可以完成海上人力输送任务,同时需要满足人员在邮轮上正常的衣食住行。在海上航行过程中,各国顾客的饮食需求不同,其中中餐的烹饪方式主要为煎、炒、烹、炸,在烹饪过程中由于食用油以及食材受到高温加热,会释放大量的油烟,产生的油烟如果不能及时排出,不仅会破环厨房的热湿环境,并且会使在工作区的厨师长时间暴露在高浓度油烟环境中,随着航行时间增加产生一系列不良反应,因此厨房需要保持良好的气流组织形式。本文针对邮轮厨房在不同风口组合方式下的气流组织及排烟罩的结构参数进行研究,为邮轮厨房的设计建造提供理论依据以及技术支撑。具体工作如下:首先,基于某实验厨房的实测数据,运用三种常用湍流模型对实验厨房内部的气流组织进行模拟,与实验测点处的温度值对比发现RNG k-ε湍流模型下与实验值的吻合程度最好。在此基础上,以典型邮轮厨房为例,研究四种不同风口组合方式下厨房内的气流组织变化情况,在送排风量不变的情况下,改变风口的风量配比,探究厨房的最佳通风组合方式。研究得出弥散风口、岗位风口、条形新风、旋流空调风综合作用时,厨房的气流组织最佳,并可以有效的降低空调系统能耗。然后保证风口位置及风量配比不变,模拟了排烟罩冷凝板角度、排烟罩风幕组合形式、排烟罩风幕射流角度以及排烟罩罩内容积四种工况参数变化时烹饪区的气流组织变化情况,发现下送和侧送风幕同时存在时,对污染物的控制效果最佳。下送风幕的最佳射流角度为15-25。增加冷凝板后,可以使得油烟在板上发生贴壁附流,当冷凝板角度为-5时,捕集效率最高。随着排烟罩的容积增大,排烟罩的捕集效率也随之增大。最后设计正交实验,采用正交实验的方法,探究了四种结构参数综合作用时,对排烟罩捕集效率的影响权重,影响从大到小为:风幕组合形式>排烟罩冷凝板角度>排烟罩容积>风幕射流角度。
万淑乔[6](2019)在《基于舒适度等级的邮轮EEDI-LCA能效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邮轮产业链的逐步发展,带来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也造成较大的环境威胁,减少邮轮污染且提升邮轮品质是设计趋势所在,因此,对与舒适度密切相关的邮轮能效进行具体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世界上针对邮轮能效设计指数(Energy Efficiency Design Index,EEDI)和邮轮舒适度相互联系的研究还很少。在收集整理国内外资料及现场调研基础上,本文对适用于邮轮的EEDI-LCA(全生命周期分析,Life Cycle Assessment)能效模型进行了构建,尝试将舒适度影响因子与邮轮能效模型相融合,构建邮轮舒适度能效评价体系,并且编制了邮轮舒适度能效评估及优化软件。本文分析了中国船级社发布的《邮轮休闲设计指数》以及游客满意度的相关研究,以马斯洛心理学分析为辅,联合建立了侧重游客感受的邮轮舒适度指标体系。根据所提出的指标体系,选择了其中四个典型指标对豪华邮轮进行了指标量化及等级划分。随后,基于邮轮特性,提出了针对邮轮的EEDI公式。在分析LCA方法应用实施背景的基础上,从全生命周期角度出发,构造了考虑更加全面的邮轮能效模型EEDI-LCA。以13艘不同吨位的邮轮作为研究对象,拟合出了邮轮EEDI-LCA能效模型的基线,并对所构建能效模型值进行了对比。将邮轮舒适度与全生命周期能效模型融合,提出了多因素融合的邮轮舒适度能效评价指标体系,将舒适度指标与邮轮能效指标相结合,基于组合赋权法确定指标权重,实现对目标真实可靠的评分。同时,借助oracle form builder数据库平台,采用plsql语言,开发了邮轮舒适度能效评估及优化系统,并采用地中海公司的邮轮实例对软件计算的可行性和合理性进行了验证。通过研究邮轮舒适度与能效的关联,基于遗传算法对计算出的邮轮能效模型值和邮轮舒适度能效综合评分两个目标函数进行多目标优化,找出了邮轮舒适度与能效的最佳平衡点,在初始设计阶段确定舒适度和能效达到最佳平衡点的邮轮参数值,为邮轮绿色设计提供参考。
王冠军[7](2019)在《预制钢筋混凝土外墙板连接构造与节能构造建造设计研究》文中认为当前我国大力推广预制装配式建筑,推动建筑行业的转型发展。预制钢筋混凝土外墙板是装配式建筑的重要外围护构件,被越来越多地运用于装配式建筑项目中。但我国目前的预制钢筋混凝土外墙板的设计与使用存在着诸如艺术性与技术性的矛盾、连接构造的安全性和容错性、节能构造的高效环保等方面的问题,阻碍着预制钢筋混凝土外墙板的发展。本文试图从外墙板艺术性与技术性的矛盾角度入手,提出一种新型“独立式组合外墙板”的设计思路,并在此基础上,对其连接构造和节能构造展开研究。本文的研究共分为六个章节。第一章是绪论部分,对研究的背景、对象、范围以及技术路线等进行阐述。第二章梳理了预制钢筋混凝土外墙板的发展史,分析其艺术性和技术性的矛盾,总结归纳平衡艺术性和技术性矛盾的设计策略,提出“独立式组合外墙板”的设计思路,结合当前国内推广预制钢筋混凝土外墙板的局限性,总结预制钢筋混凝土外墙板设计的四个原则。第三章基于独立式组合外墙板的设计思路,分析预制钢筋混凝土外墙板的连接构造与构件材料、工艺及连接部位的关系,归纳预制钢筋混凝土外墙板常用的连接构造方式,结合实际案例研究连接构造方式的设计与应用,总结连接构造设计的五项原则。第四章列举预制钢筋混凝土外墙板中常见的保温构造形式和保温材料,研究新型环保材料木丝水泥板作为内保温材料的构造做法,阐述节能构造设计的五项原则。第五章在第二至四章的理论指导下,以笔者亲身参与的项目设计为例,系统地阐述预制钢筋混凝土外墙板及其连接构造、节能构造的建造设计方法,并对保温节能构造的总热阻、总传热系数、热惰性指标、露点温度及内部冷凝等热工指标分别采用一维手算方法和PTemp软件二维稳态传热模拟方法进行计算,比对二者的计算结果,验证该节能构造满足相关规范的要求,分析发现节能构造设计存在的缺陷,并在以后的优化研究中加以改进。第六章是总结与展望。全文共计85000余字,插图161幅。
姚新涛[8](2019)在《基于多元因子量化评价的山地生态旅游规划理论研究 ——以湘西地区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在国家生态文明观的指引下,生态旅游在我国快速发展。与此同时,在规划实践中,由于缺乏理论指导,产生了概念泛化、资源破坏和环境污染等问题,而生态旅游目的地,大多数位于我国自然环境较好,生态敏感性较强,且具有重大生态价值的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和地质公园等地。因此,在实践中更需要具有针对性的理论指导。基于此,本文试图以湘西少数民族地区为例,构建基于环境、资源和景观等多元因子量化评价的山地生态旅游规划理论,为山地生态旅游规划实践,提供具有一定可操作性的理论框架,从而解决规划实践中可能产生的资源、环境和景观破坏等问题,实现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文章分为基础研究、理论研究、实证研究和应用研究4个部分。基础和理论研究对应第1、2、3章,通过文献计量可视化分析方法,对生态旅游规划的相关概念、系统和内容等进行研究,并将资源、环境和景观的量化评价作为构建山地生态旅游规划理论的基础,基本确定其概念体系、系统要素、研究方法和规划层次;实证研究对应第4、5章,通过AHP、PCA和SOM等量化评价方法,结合GIS技术,对湘西山地生态旅游资源的质量等级、空间结构和环境适宜性进行系统评价,以确定宏观区域级别的山地生态旅游规划时序、空间竞合策略和生态红线划定视野下的环境管控措施;应用研究对应第6、7章,运用RS、GIS等技术手段,结合景观生态学中的景观格局指数和文化生态学中的文化共生理论,从中观和微观的角度,对湘西八大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景观格局和景观视觉评价,以确定山地生态旅游的功能分区和旅游设施的空间选址规划,并以此作为山地生态旅游游览设施、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等物质性规划设计的理论指导,使其既包含感性的艺术创造,又具有理性的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撑。湘西地区山地生态旅游资源、环境和景观的评价结果:生态旅游资源质量总体等级很高,但分布不均,集中在湘西南北两端,且交通连接度低;生态旅游的环境适宜性可分为高、中、低和不适宜4个类型;八大公山的景观格局中,斑块密度小、破碎度较高、廊道连接性差。根据以上评价结果及所提出的规划应对策略,可得到如下结论:宏观区域生态旅游发展战略规划,应建立在资源、环境评价的基础之上,并根据评价结果,从开发时序、竞合策略和生态红线管控等方面提出空间响应策略;中观景区生态旅游的总体规划,需要以景观格局分析作为旅游功能分区的基础,并结合生态旅游环境容量评价,综合确定各旅游设施的存量规划;微观景点生态旅游设施规划设计,需要结合山地景观视觉评价,综合确定设施的空间选址,并通过文化共生理论,构建反映本土文脉的设计策略。
孙冰[9](2018)在《广东省医院建筑发展研究(1835年至今)》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医院建筑作为提供医疗和护理服务的场所,是十分重要的公共建筑。广东省作为中国的第一经济大省,其卫生医疗水平处于全国领先的地位。自近代中国第一家西式医院在广州建立起,广东省的医院建筑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引领着全国医院建筑的发展。广东省的医院建筑类型丰富,风格多样,地方特色鲜明,值得深入研究。以史为鉴是了解并学习事物的好方法之一,通过研究历史上医院建筑的发展状况可以更加清楚地了解医院建筑的本质、内涵和发展趋势,进而为未来的设计理念和策略提供基础。目前对于广东省医院建筑的历史发展研究十分有限,且不成体系。因此,本文旨在全面系统地梳理广东省医院建筑自近代以来的发展历程,填补广东省医院建筑发展历史中该时期的研究空白。本文搭建了广东省医院建筑发展的框架,充实和完善了近现代岭南建筑研究,可为后续学者的深入研究提供基石。同时,深入剖析影响广东省医院建筑历史的因素及其对未来医院建筑发展的影响,探寻未来广东省医院建筑发展的趋势和应对策略。本文主要内容分为三部分。首先是背景部分,包括绪论及医院建筑的发展概况。主要阐述了课题的研究缘起、意义,对西方和中国的医院建筑发展脉络进行了大致梳理,为后文的展开做好铺垫。其次是广东省医院建筑各时期的发展历程。本文将近代至今广东医院建筑的发展分为五个时期,通过社会、经济、医疗、政策等的研究,逐一分析每个时期的医院建筑发展情况;通过医院建筑实例的研究,从布局、风格、气候适应性等几个方面来深入分析医院建筑的特征。最后是广东省医院建筑的发展分析及未来建筑设计的策略研究。该部分主要叙述了广东医院发展受到的影响因素,医院建筑的发展演变分析,以及今后广东医院建筑发展面临的挑战;并结合当代具体情况,辅以世界发达国家医院经验,给出了广东省医院的未来发展策略,达到“总结历史,承上启下”的作用。本文梳理了广东省医院建筑各个时期的历史发展脉络,总结了影响广东省医院建筑发展的主要因素,阐述了其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的关系,通过对当代广东省医院建筑可持续性、人性化、地域性的分析,从选址规划、建筑设计、后期运营等方面,探索了当今广东省医院建筑设计的思想和策略,并展望了未来医院建筑的发展趋势。
陈晓于[10](2018)在《我国幼儿园安全监管法律机制研究 ——基于河南省洛阳市十所幼儿园的调查》文中提出安全是人类社会的永恒话题,个人处于健康安全的状态是其实现生命价值的基础保障。随着经济社会和科技水平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和教育水平都不断提升,幼儿安全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他们被看做是祖国的花朵、民族的未来和希望。一直以来,幼儿园作为幼儿教育的主要载体,被认为是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良好习惯养成发挥奠基作用的关键地点。然而,经常见诸报端的幼儿园不安全案例让许多家长们担惊受怕,社会舆论呼吁政府加强幼儿园安全监管的诉求不断高涨。近几年,幼儿园发展壮大的同时,幼儿园内外环境中的不安全因素也不断增加,被媒体曝光的幼儿园安全事故不胜枚举,这些事故的发生牵动着亿万家长的心,使得幼儿园安全问题引起了全社会的强烈关注。表面上是一系列安全事故个案,可从更深层次暴露出我国幼儿园安全监管法律制度不健全、制度实施不到位、监管程序不规范、责任追究不落实等诸多问题,因此深入研究我国幼儿园安全监管法律制度、执行措施、监管程序、责任追究等问题对于确保我国幼儿园安全监管法律机制的科学性、系统性、实效性,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本论文主要通过文献研究、问卷调查、比较分析等方法,主要分四个部分对我国幼儿园安全监管法律机制问题进行了理论与实践方面的研究。第一部分阐释幼儿园安全监管法律机制概念与理论基础,分析了完善我国幼儿园安全监管法律机制的必要性及可行性;第二部分论述了当前中央及河南省洛阳市在幼儿园安全监管的立法现状,并对河南省洛阳市10所幼儿园中200名幼儿教师及400名幼儿家长开展问卷调查,分析了目前该地幼儿园安全监管法律机制的运行现状,同时通过相关文献研究,剖析我国幼儿园安全监管法律机制的现状及其面临的问题;第三部分介绍了美国、英国和日本等国家在幼儿园安全监管法律制度,以及幼儿园安全监管理论的研究成果,借鉴其优秀的立法经验和丰富的学术思想;第四部分是根据我国幼儿园安全监管法律机制面临的实际问题,结合我国国情,辩证地吸收上述国家的幼儿园安全监管法律机制的合理处分,提出完善我国幼儿园安全监管法律机制的建议。
二、室内环境污染控制不再难(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室内环境污染控制不再难(论文提纲范文)
(1)青稞联合收获打捆一体机设计与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Summary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水平和发展趋势 |
1.2.1 国内外谷物联合收获研究与机具发展现状 |
1.2.2 国内外秸秆打捆研究与机具发展现状 |
1.2.3 问题与不足 |
1.3 本文的主要内容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青稞联合收获打捆一体机总体结构设计 |
2.1 整机设计要求 |
2.2 青稞联合收获打捆一体作业机整机结构及工作原理 |
2.2.1 整机结构 |
2.2.2 工作原理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脱粒碎芒装置结构设计与分析 |
3.1 碎芒脱粒装置的结构组成与工作原理 |
3.1.1 整机结构组成 |
3.1.2 工作原理 |
3.2 关键部件设计与参数计算 |
3.2.1 脱粒滚筒 |
3.2.2 凹版筛 |
3.3 脱粒滚筒模态分析 |
3.3.1 有限元法模态分析基础理论 |
3.3.2 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介绍 |
3.3.3 模型建立与网格划分 |
3.3.4 滚筒振动特性分析 |
3.3.5 模态分析结果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脱粒碎芒装置田间对比试验 |
4.1 试验目的 |
4.2 试验材料与方法 |
4.2.1 试验地概况 |
4.2.2 试验机型 |
4.2.3 试验方法 |
4.3 试验数据与分析 |
4.4 芒杆倒刺处理效果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秸秆打捆装置设计与优化 |
5.1 秸秆打捆装置整体布局 |
5.2 打捆装置整机结构 |
5.3 打捆装置传动系统与工作原理 |
5.4 关键部件设计与参数计算 |
5.4.1 草捆打结器离合装置 |
5.4.2 草捆尺寸控制原理 |
5.4.3 草捆压缩装置 |
5.5 打捆机架振动特性分析 |
5.5.1 模型建立与网格划分 |
5.5.2 模态振动特性分析 |
5.5.3 机架结构优化及对比分析 |
5.6 打捆装置喂入机构设计及参数优化 |
5.6.1 喂入机构传动计算 |
5.6.2 喂入机构拨叉干涉检查 |
5.7 本章小节 |
第六章 秸秆打捆装置田间试验 |
6.1 试验条件与方法 |
6.1.1 试验地概况 |
6.1.2 试验指标 |
6.2 试验结果与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全文总结 |
7.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和研究成果等 |
导师简介 |
(2)焚烧炉渣路用集料重金属浸出规律及数值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炉渣资源化利用 |
1.2.2 炉渣中重金属迁移浸出研究 |
1.2.3 污染物运移的数值模拟研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基于湿法处理炉渣特性表征及环境影响 |
2.1 焚烧炉渣预处理与样品采集 |
2.2 焚烧炉渣的构成与粒径分布 |
2.2.1 炉渣构成 |
2.2.2 炉渣的粒径分布 |
2.3 炉渣的理化特性 |
2.3.1 最大干密度 |
2.3.2 磁性金属含量 |
2.3.3 热灼减率 |
2.3.4 化学成分 |
2.3.5 矿物成分分析 |
2.4 炉渣中重金属分析 |
2.4.1 重金属总量 |
2.4.2 重金属形态分布 |
2.5 沉淀池污泥特性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炉渣集料重金属浸出规律及其动力学特性研究 |
3.1 实验样品和仪器准备 |
3.2 毒性浸出试验方法 |
3.3 炉渣毒性浸出结果 |
3.3.1 浸出液pH值 |
3.3.2 不同浸出方法下炉渣重金属浸出特性 |
3.3.3 液固比对炉渣重金属浸出的影响 |
3.3.4 不同pH值条件下炉渣重金属浸出特性 |
3.3.5 不同温度条件下炉渣重金属浸出特性 |
3.4 重金属静态浸出的动力学特性 |
3.4.1 静态浸出动力学方程拟合 |
3.4.2 浸出过程动力学分析 |
3.4.3 Zn、Cu的浸出动力学模型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模拟雨水自然淋滤时炉渣集料重金属浸出特性 |
4.1 实验装置简介 |
4.2 试验控制因素及方法 |
4.2.1 淋滤试验方案设计 |
4.2.2 试验方法及步骤 |
4.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4.3.1 重金属浸出的酸碱度依赖性 |
4.3.2 重金属浸出的雨水强度依赖性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Geostudio软件的环境特征数值模拟分析 |
5.1 软件介绍 |
5.2 污染物迁移数值模拟基础理论 |
5.3 基于Geostudio的污染物数值模拟 |
5.3.1 模型的建立与简化 |
5.3.2 SEEP/W渗流分析 |
5.3.3 CTRAN/W污染物运移分析 |
5.4 基于土柱试验的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
5.5 在道路工程应用中炉渣重金属迁移规律的数值模拟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作者简介 |
1 作者简历 |
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3 参与的科研项目及获奖情况 |
4 发明专利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3)网络新闻标题的多角度研究 ——以“今日头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缘由 |
1.2 研究对象 |
1.3 研究现状与意义 |
1.3.1 研究现状 |
1.3.2 研究意义 |
1.4 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 |
1.4.1 理论基础 |
1.4.2 研究方法 |
1.5 语料来源 |
1.5.1 建立小型语料库 |
1.5.2 依据爬虫程序,滚动抓取标题 |
1.5.3 标题信息处理 |
第二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词汇语法特点 |
2.1 网络新闻标题的词频特点 |
2.1.1 词频统计 |
2.1.2 词频分布分析 |
2.2 标题词汇的语义特点 |
第三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语法特点 |
3.1 句法结构形式 |
3.1.1 单句式结构 |
3.1.2 组合式结构 |
3.1.3 成分缺省结构 |
3.2 句类特点 |
3.2.1 陈述句标题 |
3.2.2 疑问句标题 |
3.2.3 感叹句标题 |
3.2.4 祈使句标题 |
第四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修辞 |
4.1 引言 |
4.2 网络新闻标题的修辞策略 |
4.2.1 词语修辞 |
4.2.2 辞格修辞 |
第五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语用特点 |
5.1 关联理论与网络新闻标题 |
5.2 网络新闻标题的“明示—推理”交际 |
5.2.1 明示行为 |
5.2.2 推理过程 |
5.3 网络新闻标题的语境效应 |
5.3.1 认知语境假设 |
5.3.2 语境效果 |
5.4 网络新闻标题的最佳关联 |
第六章 结语 |
6.1 主要研究过程和结论 |
6.2 创新之处与不足 |
6.3 后续研究的设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4)某石化瓦斯回收装置控制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PLC控制系统发展历史 |
1.3 瓦斯回收工艺及控制系统研究现状 |
1.4 PID和模糊控制研究现状 |
1.5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2 瓦斯回收工艺概述 |
2.1 瓦斯回收装置简介 |
2.2 气柜系统工艺流程及重要参数 |
2.2.1 气柜系统工艺流程 |
2.2.2 装置主要设备技术指标 |
2.2.3 工艺控制参数 |
2.2.4 气柜系统的正常运行流程 |
2.3 火炬系统操作规程 |
2.3.1 火炬系统概况 |
2.3.2 火炬工艺流程简述 |
2.3.3 火炬系统工艺控制指标 |
2.3.4 火炬点火系统操作法 |
2.4 本章小节 |
3 瓦斯回收装置控制系统设计 |
3.1 控制系统现状和存在问题 |
3.1.1 瓦斯回收装置控制系统现状 |
3.1.2 瓦斯回收装置控制系统更新的必须性 |
3.2 升级改造的原则和方案的确定 |
3.2.1 升级改造的原则和要求 |
3.2.2 确定方案 |
3.3 控制系统的软硬件平台设计 |
3.3.1 控制系统的硬件平台设计 |
3.3.2 控制系统的软件平台设计 |
3.4 典型控制回路的编程 |
3.4.1 联锁点火控制 |
3.4.2 压缩机连锁控制 |
3.5 人机界面的开发利用 |
3.5.1 控制系统人机界面开发利用的一般性规范 |
3.5.2 人机界面功能架构 |
3.6 本章小结 |
4 过程数据采集 |
4.1 瓦斯回收控制系统数据采集的应用需求 |
4.2 解决方案 |
4.3 OPC技术 |
4.3.1 OPC概述 |
4.3.2 OPC服务器 |
4.3.3 OPC技术的应用 |
4.4 过程数据采集与处理的实现 |
4.5 本章小结 |
5 PID控制性能优化 |
5.1 PID控制基本理论 |
5.2 PID模糊控制理论 |
5.3 模糊自适应PID控制 |
5.4 模糊自适应PID控制设计 |
5.4.1 模糊PID控制策略 |
5.4.2 模糊PID控制设计 |
5.4.3 模糊自适应PID在 PLC中的实现 |
5.5 本章小结 |
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5)邮轮厨房气流组织数值模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邮轮厨房通风系统介绍及排烟罩结构形式 |
1.2.1 不同通风系统简介 |
1.2.2 船用厨房排烟罩形式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研究现状综合分析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数值模拟理论及污染物扩散机理 |
2.1 流体力学基本方程 |
2.1.1 控制方程 |
2.1.2 湍流模型 |
2.2 厨房污染物扩散及捕集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数值模拟验证及湍流模型的选择 |
3.1 实验内容 |
3.1.1 实验方法 |
3.1.2 实验工况 |
3.2 数值模拟过程 |
3.2.1 模型建立 |
3.2.2 网格划分 |
3.2.3 边界条件设置 |
3.3 模拟结果与实验值对比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厨房不同通风组合方式下气流组织研究 |
4.1 物理模型建立与简化 |
4.1.1 风量计算 |
4.1.2 网格划分 |
4.1.3 边界条件设定 |
4.1.4 网格无关性验证 |
4.2 热环境评价指标 |
4.2.1 热舒适性指标 |
4.2.2 送风有效性指标 |
4.3 条形新风+旋流空调风口对气流组织的影响 |
4.4 岗位送风对气流组织及通风能耗的影响 |
4.5 弥散新风对厨房气流组织的影响 |
4.6 通风方式对比与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厨房排烟罩结构参数对捕集效率的影响研究 |
5.1 污染物排除有效性 |
5.2 排烟罩不同风幕组合方式下流场数值计算 |
5.2.1 人员所在位置处温度场分析 |
5.2.2 人员所在位置处速度场分析 |
5.2.3 人员所在位置处浓度场分析 |
5.2.4 污染物外逸浓度及排烟罩捕集效率 |
5.3 排烟罩不同容积下流场数值计算 |
5.3.1 人员所在位置处温度场分析 |
5.3.2 人员所在位置处速度场分析 |
5.3.3 人员所在位置处浓度场分析 |
5.3.4 污染物外逸浓度及排烟罩捕集效率 |
5.4 排烟罩不同冷凝板角度下流场数值计算 |
5.4.1 排烟罩结构形式 |
5.4.2 人员所在位置处温度场分析 |
5.4.3 人员所在位置处速度场分析 |
5.4.4 人员所在位置处浓度场分析 |
5.4.5 污染物外逸浓度及排烟罩捕集效率 |
5.5 排烟罩不同风幕角度下流场数值计算 |
5.5.1 人员所在位置处温度场分析 |
5.5.2 人员所在位置处速度场分析 |
5.5.3 人员所在位置处浓度场分析 |
5.5.5 污染物外溢浓度及排烟罩捕集效率 |
5.6 基于正交实验设计探究排烟罩捕集效率的影响因素 |
5.6.1 正交实验 |
5.6.2 正交实验设计 |
5.6.3 极差分析 |
5.7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基于舒适度等级的邮轮EEDI-LCA能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本课题相关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我国邮轮发展前景及措施研究现状 |
1.2.2 船舶能效衡量指标研究现状 |
1.2.3 游客满意度与舒适度指标研究现状 |
1.2.4 组合赋权法与遗传算法研究现状 |
1.3 论文拟解决关键问题及主要研究内容 |
1.3.1 论文拟解决关键问题 |
1.3.2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1.3.3 论文结构 |
第2章 基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邮轮舒适度指标体系 |
2.1 邮轮舒适度指标 |
2.1.1 邮轮豪华等级划分 |
2.1.2 《邮轮规范》中的休闲体验设计指数 |
2.1.3 游客满意度衡量指标 |
2.2 引入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
2.2.1 马斯洛心理学需求层次理论 |
2.2.2 马斯洛需求层次对应邮轮游客需求 |
2.3 基于马斯洛理论的邮轮舒适度影响因子 |
2.3.1 游客生理需求舒适度影响因子 |
2.3.2 游客安全需求舒适度影响因子 |
2.3.3 游客尊重需求舒适度影响因子 |
2.3.4 游客自我实现需求舒适度影响因子 |
2.4 豪华邮轮舒适度指标体系构建 |
2.4.1 基于马斯洛理论的邮轮舒适度指标体系 |
2.4.2 面向舒适度的邮轮豪华等级划分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邮轮全生命周期能效分析EEDI-LCA模型的构建 |
3.1 船舶能效设计指数EEDI |
3.1.1 EEDI计算公式及参数 |
3.1.2 其他船型EEDI公式修正 |
3.2 与EEDI相关的邮轮特性分析 |
3.2.1 邮轮布置特性 |
3.2.2 邮轮推进系统特性 |
3.2.3 邮轮性能特性 |
3.2.4 基于邮轮特性EEDI公式提出 |
3.3 邮轮EEDI-LCA能效模型构建 |
3.3.1 引入全生命周期分析 |
3.3.2 邮轮EEDI-LCA能效模型的构建 |
3.3.3 模型排放系数选取 |
3.4 邮轮能效模型衡准基线计算 |
3.4.1 邮轮实船数据及参数选取 |
3.4.2 利用最小二乘法拟合邮轮能效模型基线 |
3.4.3 基线拟合结果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邮轮舒适度与全生命周期能效模型的融合 |
4.1 建立多因素融合的邮轮舒适度能效评价体系 |
4.1.1 邮轮舒适度能效评价体系指标选取 |
4.1.2 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分析 |
4.2 采用组合赋权法确定评价体系权重 |
4.2.1 组合赋权法的原理 |
4.2.2 层次分析法确定系统主观权重 |
4.2.3 熵权法确定系统客观权重 |
4.3 邮轮舒适度能效评价体系计算 |
4.3.1 邮轮舒适度能效评价体系主观权重 |
4.3.2 邮轮舒适度能效评价体系客观权重 |
4.3.3 综合评价结果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邮轮舒适度能效评估及优化系统开发 |
5.1 系统框图与功能模块 |
5.2 舒适度能效模块的实现与计算分析 |
5.2.1 系统登录及项目模块 |
5.2.2 能效模型计算模块 |
5.2.3 舒适度能效综合评分模块 |
5.2.4 计算结果分析对比 |
5.3 优化模块系统案例应用分析 |
5.3.1 系统中构造的优化适应度函数 |
5.3.2 定义优化函数的编码方案及种群 |
5.3.3 交叉及变异操作 |
5.3.4 系统遗传算法求解步骤 |
5.3.5 优化结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创新点 |
6.3 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他成果 |
附录A “歌诗达赛琳娜号”第4、5 层甲板布置图 |
附录B 邮轮舒适度能效评估及优化系统演示邮轮参数 |
附录C 邮轮舒适度能效评估及优化系统界面截图 |
附录D 邮轮舒适度能效评估及优化系统关键代码 |
(7)预制钢筋混凝土外墙板连接构造与节能构造建造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相关概念辨析 |
1.1.2 建筑工业化的起源与特点 |
1.1.3 我国的建筑工业化发展历程 |
1.1.4 预制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发展概况 |
1.1.5 建筑节能与构件连接 |
1.2 研究对象界定 |
1.2.1 本文研究对象 |
1.2.2 本文研究范围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综述 |
1.3.1 预制钢筋混凝土外墙板的研究 |
1.3.2 装配式建筑连接构造的研究 |
1.3.3 装配式建筑外墙板节能构造的研究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1.5 研究方法 |
1.5.1 文献阅读与典型案例研究 |
1.5.2 跨学科研究 |
1.5.3 总结归纳 |
1.5.4 图解与图示 |
1.5.5 建造实践 |
1.6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预制钢筋混凝土外墙板设计策略 |
2.1 预制钢筋混凝土外墙板的源起与发展 |
2.1.1 二次世界大战前的探索期 |
2.1.2 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发展期 |
2.1.3 上世纪七十年代的碰撞期 |
2.1.4 数字化、信息化的变革期 |
2.2 预制钢筋混凝土外墙板的艺术性与技术性 |
2.2.1 预制钢筋混凝土外墙板的技术性 |
2.2.2 预制钢筋混凝土外墙板的艺术性 |
2.2.3 预制钢筋混凝土外墙板艺术性与技术性的矛盾 |
2.3 预制钢筋混凝土外墙板艺术性与技术性的矛盾解决策略 |
2.3.1 预制钢筋混凝土外墙板构件自身性质的设计策略 |
2.3.2 外墙板构件组合设计策略 |
2.3.3 小结 |
2.4 当前国内预制钢筋混凝土外墙板的局限性 |
2.4.1 技术和人才培养问题 |
2.4.2 成本问题 |
2.4.3 政策法规问题 |
2.4.4 生产及管理问题 |
2.5 预制钢筋混凝土外墙板的设计原则 |
2.5.1 安全健康 |
2.5.2 长寿命可维修 |
2.5.3 节能环保 |
2.5.4 艺术性与技术性的平衡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预制钢筋混凝土外墙板的连接构造 |
3.1 预制钢筋混凝土外墙板连接构造研究的相关方面 |
3.1.1 预制钢筋混凝土外墙板连接构造的部位 |
3.1.2 预制钢筋混凝土外墙板连接构造与建筑材料 |
3.1.3 预制钢筋混凝土外墙板连接构造与建造工艺 |
3.2 预制钢筋混凝土外墙板构件的材料特性 |
3.2.1 混凝土 |
3.2.2 金属材料——钢材 |
3.3 基于外墙板材料特性的连接构造方式 |
3.3.1 螺栓连接 |
3.3.2 焊接连接 |
3.3.3 浇筑连接 |
3.3.4 粘结连接 |
3.4 预制钢筋混凝土外墙板连接构造工程应用研究 |
3.4.1 外墙板与主体结构 |
3.4.2 外墙板之间 |
3.5 预制钢筋混凝土外墙板连接构造设计与建造原则 |
3.5.1 安全合理,稳定可靠 |
3.5.2 因材施用,因地制宜 |
3.5.3 连接高效,通用可换 |
3.5.4 绿色建造,节能环保 |
3.5.5 技术性与艺术性的统一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预制钢筋混凝土外墙板的节能构造 |
4.1 建筑节能概述 |
4.1.1 建筑节能的概念 |
4.1.2 建筑能耗的影响因素 |
4.1.3 节能构造的地域性 |
4.2 预制钢筋混凝土外墙板保温构造研究 |
4.2.1 节能墙体分类及墙体结构 |
4.2.2 预制钢筋混凝土外墙板保温构造形式分类 |
4.2.3 常见的保温隔热材料 |
4.3 新型环保节能保温材料——木丝水泥板 |
4.3.1 木丝水泥板概述 |
4.3.2 木丝水泥预制保温墙板 |
4.3.3 木丝水泥板保温系统设计 |
4.4 预制钢筋混凝土外墙板保温构造设计策略 |
4.4.1 外墙板保温构造的形式选择 |
4.4.2 外墙板保温构造的材料选择 |
4.4.3 预制钢筋混凝土外墙板内保温构造实现工业化的影响因素 |
4.5 预制钢筋混凝土外墙板节能构造设计与建造原则 |
4.5.1 安全可靠 |
4.5.2 操作高效 |
4.5.3 因地制宜 |
4.5.4 绿色环保 |
4.5.5 保温装饰一体化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工程建造设计实践——以南京市江宁区实验房为例 |
5.1 项目概况 |
5.1.1 设计背景 |
5.1.2 项目简介 |
5.2 预制钢筋混凝土外墙板设计与建造分析 |
5.2.1 预制钢筋混凝土外墙板 |
5.2.2 预制管道板 |
5.2.3 外墙板独立接缝填充装饰一体化 |
5.2.4 预制金属材料装饰板 |
5.3 预制钢筋混凝土外墙板连接构造与节能构造建造设计分析 |
5.3.1 预制钢筋混凝土外墙板与结构构件的连接构造 |
5.3.2 预制钢筋混凝土外墙板相互之间的连接构造 |
5.3.3 预制钢筋混凝土外墙板与金属装饰板的连接构造 |
5.3.4 预制钢筋混凝土外墙板的节能构造 |
5.4 预制钢筋混凝土外墙板节能构造计算 |
5.4.1 预制钢筋混凝土外墙板传热系数计算 |
5.4.2 预制钢筋混凝土外墙板热惰性指标的计算 |
5.4.3 平壁内部温度的确定及露点温度计算 |
5.4.4 计算结果与问题分析 |
5.4.5 PTemp软件模拟 |
5.5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归纳总结 |
优化研究与前景展望 |
外墙板构件库的建立与完善 |
完善建筑构件的设计、生产与建造体系 |
新型节能环保材料的实验测试与实际应用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图片来源 |
作者简介 |
附录一 南京市江宁区实验房项目外墙板建造图 |
附录二 南京市江宁区实验房项目建筑施工图 |
(8)基于多元因子量化评价的山地生态旅游规划理论研究 ——以湘西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国外背景 |
1.1.2 国内背景 |
1.2 相关概念界定 |
1.2.1 湘西地区 |
1.2.2 山地生态旅游 |
1.2.3 生态旅游规划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
1.4.1 研究方法和技术手段 |
1.4.1.1 文献分析法 |
1.4.1.2 演绎法 |
1.4.1.3 层次分析法(AHP)和神经网络模型(SOM) |
1.4.1.4 问卷调查法 |
1.4.1.5 基于ARCGIS10.2 软件平台的空间数据统计和分析 |
1.4.1.6 基于RS技术遥感影像的景观格局指数分析 |
1.4.2 研究创新点 |
1.5 研究内容和框架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框架 |
第2章 文献综述及理论基础 |
2.1 生态旅游的发展现状 |
2.1.1 国外生态旅游发展现状 |
2.1.1.1 生态旅游的概念及辨析 |
2.1.1.2 生态旅游的分类和发展历程 |
2.1.1.3 生态旅游的研究成果进展 |
2.1.2 国内生态旅游发展现状 |
2.1.2.1 国内生态旅游的发展阶段 |
2.1.2.2 国内生态旅游的概念 |
2.1.2.3 国内生态旅游的研究成果进展 |
2.1.3 国内外生态旅游相关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 |
2.1.3.1 国内外生态旅游相关研究的问题总结 |
2.1.3.2 基于国内外生态旅游研究的发展趋势 |
2.2 山地生态旅游规划概述 |
2.2.1 国外山地生态旅游规划的相关研究 |
2.2.1.1 山地生态旅游规划的概念和发展 |
2.2.1.2 山地生态旅游规划理论研究进展 |
2.2.1.3 山地生态旅游规划案例研究进展 |
2.2.2 国内山地生态旅游规划的相关研究 |
2.2.2.1 山地生态旅游规划的概念和发展 |
2.2.2.2 山地生态旅游规划的理论研究进展 |
2.2.2.3 山地生态旅游规划的实践研究进展 |
2.2.3 国内外山地生态旅游规划相关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 |
2.2.3.1 国内外山地生态旅游规划相关研究的问题总结 |
2.2.3.2 山地生态旅游规划发展趋势 |
2.3 山地生态旅游规划的理论基础 |
2.3.1 景观生态学理论 |
2.3.1.1 景观生态学的原理 |
2.3.1.2 景观生态规划的方法 |
2.3.1.3 景观生态学对山地生态旅游规划的作用 |
2.3.2 文化生态学理论 |
2.3.2.1 文化生态学的原理 |
2.3.2.2 文化生态学对山地生态旅游规划的作用 |
2.3.3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3.3.1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产生 |
2.3.3.2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基本观点 |
2.3.3.3 可持续发展理论对山地生态旅游规划的作用 |
2.3.4 资源环境科学理论 |
2.3.4.1 资源环境学概念及起源 |
2.3.4.2 资源环境学在山地生态旅游规划的作用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多元因子量化评价的山地生态旅游规划理论构建 |
3.1 山地生态旅游规划体系研究 |
3.1.1 山地生态旅游规划的概念 |
3.1.2 山地生态旅游规划体系的构架 |
3.2 山地生态旅游规划系统的组成和结构关系 |
3.2.1 山地生态旅游规划系统的组成 |
3.2.1.1 客源系统中游客体验的相关概述 |
3.2.1.2 支撑系统中的生态旅游策划 |
3.2.1.3 山地生态旅游规划中的目的地系统和特殊系统 |
3.2.2 山地生态旅游规划系统的结构 |
3.3 山地生态旅游规划的内容和特点 |
3.3.1 山地生态旅游规划的内容 |
3.3.2 山地生态旅游规划的特点 |
3.4 基于量化评价的山地生态旅游规划理论要素 |
3.4.1 山地生态旅游资源的评价体系 |
3.4.1.1 山地生态旅游资源的分类 |
3.4.1.2 山地生态旅游资源量化评价的类型 |
3.4.2 山地生态旅游环境的综合评价 |
3.4.2.1 山地生态旅游环境的概念和组成 |
3.4.2.2 山地生态旅游环境的适宜性评价及其主体功能区划 |
3.4.2.3 山地生态旅游环境容量的测评 |
3.4.3 基于景观格局及视觉评价的山地生态旅游设施规划和设计 |
3.4.3.1 山地生态旅游设施的概念及分类 |
3.4.3.2 景观格局及视觉评价在山地生态旅游设施规划选址的应用 |
3.4.3.3 山地生态旅游设施的转型升级 |
3.5 山地生态旅游规划中的社区参与和环境解说规划 |
3.5.1 社区参与山地生态旅游规划的阶段 |
3.5.2 社区参与到山地生态旅游规划的保障性措施 |
3.5.3 山地生态旅游规划中的环境解说规划 |
3.5.3.1 环境解说规划的概念及必要性 |
3.5.3.2 山地生态旅游环境解说规划系统要素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湘西山地生态旅游资源的综合评价和规划响应 |
4.1 湘西山地生态旅游资源概况 |
4.1.1 湘西区位及资源统计 |
4.1.1.1 湘西区位简介 |
4.1.1.2 湘西山地生态旅游资源统计 |
4.1.2 湘西山地生态旅游资源现状调查 |
4.1.2.1 湘西山地生态旅游资源现状调查的内容 |
4.1.2.2 湘西山地生态旅游资源现状调查的方法和步骤 |
4.1.3 湘西山地生态旅游资源分类和特征 |
4.1.3.1 湘西山地生态旅游资源的分类 |
4.1.3.2 湘西山地生态旅游资源的特征 |
4.2 湘西山地生态旅游资源的质量等级评价 |
4.2.1 评价原则和评价内容 |
4.2.1.1 评价原则 |
4.2.1.2 评价内容 |
4.2.2 评价方法 |
4.2.3 湘西山地生态旅游资源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4.2.3.1 指标体系的建立 |
4.2.3.2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立及评价标准 |
4.2.3.3 评价指标权重的分析 |
4.2.3.4 评价结果与分析 |
4.2.4 本节小结 |
4.3 湘西山地生态旅游资源空间结构评价研究 |
4.3.1 生态旅游资源空间结构的相关研究 |
4.3.2 数据来源和研究方法 |
4.3.2.1 数据来源 |
4.3.2.2 研究方法 |
4.3.3 结果分析 |
4.3.3.1 生态旅游资源空间类型特征 |
4.3.3.2 生态旅游资源空间均衡特征 |
4.3.3.3 生态旅游资源空间密度特征 |
4.3.3.4 生态旅游资源交通结构特征 |
4.3.4 相关结论 |
4.4 湘西山地生态旅游资源的规划响应和保护策略 |
4.4.1 资源开发现状及存在问题 |
4.4.1.1 生态旅游概念不清晰导致资源开发定位不准确 |
4.4.1.2 生态旅游资源空间互补性弱,开发同质性强 |
4.4.1.3 无序无度盲目开发造成的资源破坏和环境污染 |
4.4.2 湘西山地生态旅游资源的空间规划响应 |
4.4.2.1 湘西山地生态旅游资源的空间结构及开发时序规划 |
4.4.2.2 湘西山地生态旅游资源的空间竞合策略 |
4.4.2.3 湘西山地生态旅游资源之间的交通优化措施 |
4.4.3 湘西山地生态旅游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协调机制 |
4.4.3.1 湘西山地生态旅游资源规划与政策协调 |
4.4.3.2 制定严格明确的法律和管理体系 |
4.4.3.3 运用先进的技术手段,提高资源保护的成效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湘西山地生态旅游环境的量化评价及保护规划研究 |
5.1 湘西山地生态旅游环境的分类及现状 |
5.1.1 湘西山地生态旅游环境的分类 |
5.1.2 湘西山地生态旅游内部环境现状 |
5.1.2.1 湘西自然生态旅游环境 |
5.1.2.2 湘西人文生态旅游环境 |
5.1.2.3 湘西经济生态旅游环境 |
5.1.2.4 湘西地区社会生态环境 |
5.1.3 湘西山地生态旅游外部环境现状 |
5.1.3.1 湘西山地生态旅游外部政治环境 |
5.1.3.2 湘西山地生态旅游外部经济环境 |
5.1.3.3 湘西山地生态旅游外部社会环境 |
5.2 基于环境适宜性评价的山地生态旅游主体功能分区及生态红线划定 |
5.2.1 生态旅游环境适应性评价的概念和原则 |
5.2.1.1 生态旅游适宜性评价的概念 |
5.2.1.2 生态旅游适宜性评价的原则 |
5.2.2 评价方法及数据来源 |
5.2.2.1 评价方法 |
5.2.2.2 数据来源及处理 |
5.2.3 指标选取及量化统计 |
5.2.3.1 指标选取 |
5.2.3.2 指标量化统计 |
5.2.4 数据分析 |
5.2.4.1 山地生态旅游环境安全评价 |
5.2.4.2 山地生态旅游气候环境舒适性评价 |
5.2.4.3 山地生态旅游NDVI分析 |
5.2.5 评价结果 |
5.2.5.1 不适宜区域 |
5.2.5.2 低适宜区域 |
5.2.5.3 中适宜区域 |
5.2.5.4 高适宜区域 |
5.2.6 湘西山地生态旅游主体功能分区及生态红线划定 |
5.2.6.1 生态旅游主体功能分区和生态红线划定之间的关系 |
5.2.6.2 湘西山地主体功能区及亚体旅游景观划分 |
5.2.6.3 生态红线划定视角下的湘西山地生态旅游环境保护 |
5.3 湘西山地生态旅游环境容量评价及调控策略研究 |
5.3.1 区位简介及数据来源 |
5.3.1.1 研究区域 |
5.3.1.2 数据来源 |
5.3.2 生态旅游环境容量评价指标选取和评价方法 |
5.3.2.1 评价指标选取 |
5.3.2.2 评价方法 |
5.3.3 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生态环境容量测算结果与分析 |
5.3.3.1 旅游空间容量 |
5.3.3.2 旅游生态容量 |
5.3.3.3 旅游心理容量 |
5.3.3.4 生态旅游环境容量测算结果 |
5.3.4 基于生态旅游环境容量的调控策略 |
5.3.4.1 外部宏观调控 |
5.3.4.2 内部管理调控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湘西山地生态旅游设施的规划布局及具体设计研究 |
6.1 景观格局评价视角下的山地生态旅游功能分区及景观规划 |
6.1.1 八大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简介 |
6.1.1.1 社会经济环境 |
6.1.1.2 自然生态旅游资源 |
6.1.1.3 人文生态旅游资源 |
6.1.2 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 |
6.1.2.1 景观生态学在生态旅游规划中的运用 |
6.1.2.2 研究方法及数据提取 |
6.1.3 景观空间格局分析 |
6.1.3.1 景观要素构成 |
6.1.3.2 景观异质性特征 |
6.1.3.3 景观多样性特征 |
6.1.4 存在问题及调整优化 |
6.1.4.1 存在问题 |
6.1.4.2 调整优化 |
6.1.5 保护区生态旅游景观空间布局和功能划分 |
6.1.5.1 生态旅游景观斑块布局 |
6.1.5.2 生态旅游景观廊道布局 |
6.1.5.3 生态旅游景观空间结构及功能划分 |
6.2 基于景观视觉评价的山地生态旅游游览设施规划设计 |
6.2.1 生态旅游游览设施的概念及分类 |
6.2.2 生态旅游游览设施的空间选址研究 |
6.2.2.1 游览设施空间选址的研究方法 |
6.2.2.2 研究区域游览设施现状及备选样地的确定 |
6.2.2.3 备选地址的景观视觉评价 |
6.2.2.4 游览设施的空间布局规划 |
6.2.3 生态旅游游览设施的材料选择 |
6.2.4 生态旅游游览设施的外观设计 |
6.2.4.1 游步道设计 |
6.2.4.2 休息亭设计 |
6.2.4.3 水榭设计 |
6.2.4.4 观景台设计 |
6.3 文化生态学语境下的保护区生态旅游服务设施规划设计 |
6.3.1 文化生态学的概念和核心观点 |
6.3.1.1 文化生态学的诞生及定义 |
6.3.1.2 文化生态学的内在结构及表现形式 |
6.3.2 本土文化景观要素的整理和分析 |
6.3.2.1 文化生态景观要素整理 |
6.3.2.2 聚落景观的空间分析 |
6.3.3 文化生态学视野下的旅游服务设施设计原则及方法 |
6.3.3.1 设计原则 |
6.3.3.2 设计方法 |
6.3.4 保护区内部的生态旅游服务设施规划设计 |
6.3.4.1 游客中心设计 |
6.3.4.2 生态旅馆 |
6.3.4.3 环保厕所 |
6.3.4.4 餐饮设施规划 |
6.3.4.5 购物设施 |
6.3.4.6 景观标识设施 |
6.3.5 保护区外部的生态旅游服务设施规划设计 |
6.3.5.1 酉水简介 |
6.3.5.2 演绎多元文化共生导向下的景观空间结构 |
6.3.5.3 再现民族文化特色的旅游景观节点 |
6.4 八大公山保护区内部的基础设施规划 |
6.4.1 生态旅游基础设施的概念及分类 |
6.4.2 八大公山生态旅游基础设施规划的原则及现状 |
6.4.2.1 八大公山基础设施现状 |
6.4.3 八大公山交通设施规划 |
6.4.3.1 八大公山外部交通规划 |
6.4.3.2 八大公山景区内部交通规划 |
6.4.3.3 景区内部交通设施设计 |
6.4.4 八大公山给水排水规划 |
6.4.4.1 八大公山给水预测及水源 |
6.4.4.2 八大公山排水预测及处理方案 |
6.5 保护区环境教育导向下的解说设施规划设计 |
6.5.1 保护区生态旅游解说设施现状及问题 |
6.5.2 基于SMRM模型的解说设施规划系统 |
6.5.2.1. 基于环境教育功能的环境解说——“为什么解说” |
6.5.2.2 解说受众分析——“为谁解说” |
6.5.2.3 解说内容分析——“解说什么” |
6.5.2.4 解说设施的选择——“如何解说”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湘西山地生态旅游规划管理和评估 |
7.1 山地生态旅游规划管理概述 |
7.1.1 概念辨析 |
7.1.1.1 生态旅游规划管理 |
7.1.1.2 生态旅游管理规划 |
7.1.1.3 生态旅游管理规划和生态旅游规划管理的关系 |
7.1.2 生态旅游规划管理的内容 |
7.2 生态旅游规划过程管理 |
7.2.1 生态旅游规划编制管理 |
7.2.1.1 规划编制组织 |
7.2.1.2 规划编制程序 |
7.2.1.3 规划评审 |
7.2.2 生态旅游规划实施管理 |
7.2.2.1 组织管理 |
7.2.2.2 人才建设 |
7.2.2.3 法律法规 |
7.2.3 生态旅游规划监督管理 |
7.2.3.1 制定全面严格的监督机制 |
7.3 山地生态旅游社区参与——以八大公山国家自然保护区为例 |
7.3.1 生态旅游规划社区参与概述 |
7.3.1.1 社区参与的缘起及概念 |
7.3.1.2 社区参与生态旅游规划的意义 |
7.3.1.3 社区参与生态旅游规划的原则及方式 |
7.3.2 八大公山生态旅游社区参与现状 |
7.3.2.1 八大公山社区参与的问题 |
7.3.2.2 八大公山居民社区参与的态度 |
7.3.3 八大公山生态旅游社区参与对策研究 |
7.3.3.1 保护区社区参与生态旅游规划决策 |
7.3.3.2 保护区社区参与生态旅游经营管理 |
7.3.3.3 保护区社区参与生态旅游利益分配机制 |
7.3.3.4 保护区社区参与生态旅游资源环境保护 |
7.3.4 八大公山生态旅游社区参与保障机制 |
7.3.4.1 教育培训保障 |
7.3.4.2 组织制度保障 |
7.3.4.3 法律法规保障 |
7.4 基于一致性和绩效相结合的山地生态旅游规划评估策略研究 |
7.4.1 传统旅游规划评估所存在的问题 |
7.4.2 生态旅游规划的评估方法及数据来源 |
7.4.3 基于一致性和绩效性相结合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7.4.3.1 规划评估内容 |
7.4.3.2 指标体系的确定及分析 |
7.5 本章小结 |
第8章 研究的结果、结论和展望 |
8.1 论文结果与结论 |
8.2 局限性及展望 |
8.2.1 研究局限性 |
8.2.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附录B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9)广东省医院建筑发展研究(1835年至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缘起 |
1.1.1 广东省医院建筑发展处于全国前列 |
1.1.2 广东省医院建筑特点突出 |
1.1.3 广东省医院建筑历史研究的缺失 |
1.1.4 探寻适合广东省医院建筑的设计策略 |
1.2 研究对象与范围概念界定 |
1.2.1 研究对象 |
1.2.2 研究范围的界定 |
1.3 研究意义 |
1.3.1 广东省医院建筑发展历史的梳理 |
1.3.2 广东省医院建筑设计策略的总结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医院建筑的相关研究现状 |
1.4.2 医院建筑历史的相关研究现状 |
1.5 研究方法 |
1.5.1 文献研究法 |
1.5.2 实地调研法 |
1.5.3 分析推演法 |
1.6 论文框架结构 |
第二章 医院建筑发展概述 |
2.1 古代宗教医学的医院建筑 |
2.1.1 古代西方医院建筑 |
2.1.2 古代中国医院建筑 |
2.2 近代实验医学、机械医学的医院建筑 |
2.2.1 近代西方医院建筑 |
2.2.2 近代中国医院建筑 |
2.3 现代生物医学、整体医学下的人性化医院建筑 |
2.3.1 现代西方医院建筑 |
2.3.2 现代中国医院建筑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近代广东省医院建筑发展历程 |
3.1 晚清医院建筑(1835-1911) |
3.1.1 背景研究 |
3.1.2 西式医院的兴起 |
3.1.3 传教医生与晚清西式医院建筑 |
3.1.4 晚清医院建筑设计特征分析 |
3.2 民国时期医院建筑(1912-1949) |
3.2.1 背景研究 |
3.2.2 西式医疗机构的发展 |
3.2.3 专业建筑师主导下的西式医院建筑 |
3.2.4 民国医院建筑设计特征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建国至今广东省医院建筑发展历程 |
4.1 建国至改革开放前医院建筑(1949-1978) |
4.1.1 背景研究 |
4.1.2 全民普及医疗思想下的医院建筑发展 |
4.1.3 影响医院建筑发展的人物 |
4.1.4 建国至改革开放前医院建筑设计特征分析 |
4.2 改革开放后医院建筑(1979-1999) |
4.2.1 背景研究 |
4.2.2 从计划医疗向市场化医疗发展思想下的医院建筑 |
4.2.3 影响医院建筑发展的建筑师 |
4.2.4 改革开放后医院建筑设计特征分析 |
4.3 二十一世纪医院建筑(2000-今) |
4.3.1 背景研究 |
4.3.2 新医改政策下的医院建筑发展 |
4.3.3 境内外设计团队深入合作对医院建筑的影响 |
4.3.4 二十一世纪医院建筑设计特征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广东省医院建筑发展分析 |
5.1 近代至今广东省医院建筑发展演进分析 |
5.1.1 总体布局演进分析 |
5.1.2 平面布局演进分析 |
5.1.3 气候适应性分析 |
5.1.4 医院建筑建设标准分析 |
5.2 影响广东省医院建筑发展的主要因素 |
5.2.1 自然气候环境对广东省医院建筑的影响 |
5.2.2 社会经济发展对广东省医院建筑的影响 |
5.2.3 医学、技术发展对广东省医院建筑的影响 |
5.2.4 医疗政策变迁对广东省医院建筑的影响 |
5.2.5 地域文化对广东省医院建筑的影响 |
5.2.6 多种因素影响下的未来广东省医院建筑分析 |
5.3 当代广东省医院建筑发展面临的挑战 |
5.3.1 医疗资源总量不足且分布不均 |
5.3.2 广东省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 |
5.3.3 设计理念应与时俱进 |
5.3.4 加强绿色技术创新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广东省医院建筑设计策略和发展趋势 |
6.1 当代发达国家医院建筑设计的启示 |
6.1.1 便捷宜人的规划设计 |
6.1.2 弹性的建筑布局 |
6.1.3 注重医院建筑的未来可变性 |
6.1.4 便捷的流线设计和清晰的指引系统设计 |
6.1.5 人性化的空间营造 |
6.2 广东省医院建筑设计策略 |
6.2.1 选址、规划理念 |
6.2.2 气候适应性设计策略 |
6.2.3 灵活发展性设计策略 |
6.2.4 高效便捷性设计策略 |
6.2.5 人性化设计策略 |
6.3 医院建筑设计的新拓展 |
6.3.1 医院建筑的适老化设计 |
6.3.2 分级医疗下的基层医院建筑设计 |
6.3.3 信息化医院设计 |
6.3.4 健康中心医疗建筑 |
6.3.5 与城市界面友好相融的医院建筑 |
结论和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一、着作图书文献 |
二、学术期刊文献 |
三、学位论文参考文献 |
四、技术标准 |
五、网络资源 |
附表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词 |
答辩委员签名的答辩决议 |
(10)我国幼儿园安全监管法律机制研究 ——基于河南省洛阳市十所幼儿园的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与研究目的 |
(一)研究意义 |
(二)研究目的 |
三、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对国内外研究的评述 |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五、研究重难点、研究创新之处及研究不足 |
(一)研究重难点 |
(二)研究创新之处 |
(三)研究不足 |
第一章 我国幼儿园安全监管法律机制概述 |
第一节 幼儿园安全监管的相关概念 |
一、幼儿园安全的相关概念界定 |
二、幼儿园安全监管法律机制 |
第二节 幼儿园安全监管法律机制的理论基础和规章制度依据 |
一、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
二、规章制度依据 |
第三节 完善我国幼儿园安全监管法律机制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
一、完善幼儿园安全监管法律机制的必要性 |
二、完善幼儿园安全监管法律机制的可行性 |
第二章 我国幼儿园安全监管法律机制及其面临的问题 |
第一节 幼儿园安全监管法律机制的现状 |
一、幼儿园安全监管法律机制 |
二、河南省洛阳市的幼儿园安全监管机制 |
第二节 幼儿园安全监管法律机制面临的问题 |
一、幼儿园安全监管法律保障机制不健全 |
二、幼儿园安全监管法律教育机制不到位 |
三、幼儿园安全动态监管法律机制不协调 |
四、幼儿园安全监管法律责任归属不明晰 |
五、幼儿园安全监管责任追究机制不科学 |
第三章 美国、英国和日本的幼儿园安全监管法律机制及启示 |
第一节 美国幼儿园安全监管法律机制及启示 |
一、美国幼儿园安全监管法律机制 |
二、美国幼儿园安全监管法律机制的启示 |
第二节 英国幼儿园安全监管法律机制及启示 |
一、英国幼儿园安全监管法律机制 |
二、英国幼儿园安全监管法律机制的启示 |
第三节 日本幼儿园安全监管法律机制及启示 |
一、日本幼儿园安全监管法律机制 |
二、日本幼儿园安全监管法律机制的启示 |
第四章 完善我国幼儿园安全监管法律机制的建议 |
第一节 健全我国幼儿园安全监管法律制度 |
一、健全中央层面对幼儿园安全监管的法律制度 |
二、健全地方层面对幼儿园安全监管的法律制度 |
第二节 优化我国幼儿园安全监管法律教育机制 |
一、提高各级政府幼儿园安全监管的意识 |
二、增强相关部门对幼儿园安全监管的认识 |
三、强调幼儿园管理者对所在园的内部监管 |
第三节 明确我国幼儿园安全的动态监管法律机制 |
一、规范幼儿园设立安全准入条件 |
二、确定幼儿园安全评价标准体系 |
三、完善幼儿园安全事故处理的法律监管机制 |
四、加强幼儿园安全的社会监督 |
第四节 落实我国幼儿园安全监管法定职责和义务 |
一、强化地方政府对幼儿园安全监管的法律职责 |
二、明确政府相关部门对幼儿园安全监管的分工 |
三、落实幼儿园举办者对幼儿园安全监管的义务 |
第五节 确立我国幼儿园安全监管责任追究机制 |
一、细化幼儿园安全监管责任追究规定 |
二、改进幼儿园安全监管责任追究方式 |
三、加大幼儿园安全监管责任追究力度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A:我国幼儿园安全监管法律机制研究调查问卷(幼师版) |
附录 B:我国幼儿园安全监管法律机制研究调查问卷(家长版)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室内环境污染控制不再难(论文参考文献)
- [1]青稞联合收获打捆一体机设计与试验[D]. 张仕林. 甘肃农业大学, 2020(12)
- [2]焚烧炉渣路用集料重金属浸出规律及数值模拟研究[D]. 王琳洁. 浙江工业大学, 2020(02)
- [3]网络新闻标题的多角度研究 ——以“今日头条”为例[D]. 周莹.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20(01)
- [4]某石化瓦斯回收装置控制系统设计[D]. 杨骏. 青岛科技大学, 2020(01)
- [5]邮轮厨房气流组织数值模拟[D]. 任祺.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20(05)
- [6]基于舒适度等级的邮轮EEDI-LCA能效研究[D]. 万淑乔. 武汉理工大学, 2019(08)
- [7]预制钢筋混凝土外墙板连接构造与节能构造建造设计研究[D]. 王冠军. 东南大学, 2019(05)
- [8]基于多元因子量化评价的山地生态旅游规划理论研究 ——以湘西地区为例[D]. 姚新涛. 天津大学, 2019(06)
- [9]广东省医院建筑发展研究(1835年至今)[D]. 孙冰. 华南理工大学, 2018(12)
- [10]我国幼儿园安全监管法律机制研究 ——基于河南省洛阳市十所幼儿园的调查[D]. 陈晓于. 云南师范大学, 20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