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题目: 头针疗法对经颅磁刺激运动诱发电位影响的研究
论文类型: 博士论文
论文专业: 针灸推拿学
作者: 郭辉玲
导师: 孙申田
关键词: 头针疗法,作用机制与途径,经颅磁刺激,运动诱发电位
文献来源: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头针疗法凭借其在脑源性疾病(尤脑血管病)的卓越疗效,广为临床使用。然而其作用机制与作用途径至今尚未完全明了。众多学者从血液流变学、血流动力学、神经生化和免疫学等方面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但没有直接地研究头针疗法对运动通路的影响。有关其作用途径的研究亦鲜有报道。近年来,国内外学者纷纷用fMRI、PET等高科技手段研究了体针疗法的作用机制,但头针疗法因其针刺部位的特殊性未被触及。经颅磁刺激(TMS)运动诱发电位(MEP)经过20多年的研究与发展,已成为直接、定量地研究运动传导通路生理与临床的有效手段之一。因此,本课题以《头皮针穴名国际标准化方案》中的顶颞前斜线中2/5段与拇短展肌这一对应关系为切入点,观察头皮针刺对TMS对侧拇短展肌MEP的作用,研究头针疗法对运动通路的影响。同时选择同属三叉神经支配区域的同侧额旁一线作为对照,观察二者对拇短展肌TMS-MEP的影响是否相同,探讨头针疗法的作用途径。 研究结果显示,针刺项颞前斜线中2/5段及额旁一线均均能显著降低对侧拇短展肌TMS-MEP的运动阈值、增高波幅,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这二个部位的头电针刺激均能提高运动通路下行的兴奋性突触后电位(EPSP)总和,即能增强运动皮层和/或皮层下运动通路的兴奋性。而且项颞前斜线中2/5段的作用强于额旁一线(P<0.05)。但本研究未发现头皮针刺对静息期有显著性影响。 这一结果提示头针疗法的作用途径不能仅用周围神经传导的途径来解释。因为二个针刺部位均在三叉神经支配区域,其作用却有显著性差异。文献报道和临床实践均证实头针的刺激部位与其治疗作用一一对应,而与感觉神经支配无必然联系。此外,经颅重复磁刺激(rTMS)的临床治疗用途与头针疗法的异曲同工亦提示头针疗法的作用途径与TMS类似,即经颅直接作用于皮层和/
论文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综述
头针疗法
一.头针疗法的起源与发展
二.头针治疗原理
(一) 经络系统原理
(二) 神经系统原理
(三) 生物全息学说原理
三.头针疗法的作用机制
经颅磁刺激运动诱发电位
一.工作原理
二.安全性
三.临床研究与应用
立题依据与思路
实验研究
一、受试者入选标准及一般资料
二、实验器材
三、实验方法
四、数据处理
五、结果
讨论
一、MEP的解剖生理基础及神经发生源
二、MEP的波幅有变异性
三、运动阈值的定义
四、MEP反应的影响因素
五、头皮针刺对MEP阈值和波幅的影响
六、头皮针刺对静息期的影响
七、头皮针刺影响TMS-MEP的途径的探讨
结论
附图
参考文献
发布时间: 2005-09-15
参考文献
- [1].痴复康及经颅磁刺激对脑卒中后前瞻性记忆障碍的影响[D]. 欧海宁.广州中医药大学2014
- [2].合谷穴区去运动传出后运动皮层功能重组及针刺作用的研究[D]. 赵斌.广州中医药大学2016
相关论文
- [1].头针治疗缺血性脑中风机制探讨[D]. 赖鸿铭.广州中医药大学2000
- [2].经颅磁刺激抑制癫痫发作的机制研究[D]. 宋毅军.天津医科大学2003
- [3].针刺足三里穴FDG-PET和fMRI脑功能成像研究[D]. 金香兰.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5
- [4].头针对MCAO模型大鼠脑损伤保护作用的机理及治疗时间窗的研究[D]. 孙世晓.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5
- [5].电针不同波形、频率、刺激强度、时间对大鼠坐骨神经损伤修复的实验研究[D]. 孙迎春.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5
- [6].基于fMRI的穴位刺激与脑皮层功能兴奋区相关性的研究[D]. 闫立平.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5
- [7].针刺对MCAO大鼠缺血半暗带影响的基础研究[D]. 张秀花.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5
- [8].针刺对单纯性肥胖的作用机理及肥胖相关胰岛素抵抗影响的实验研究[D]. 杨春壮.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5
- [9].重复性经颅磁刺激生物效应及其机制的研究[D]. 李葳.四川大学2006
- [10].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与抑郁治疗的实验和临床研究[D]. 陈运平.华中科技大学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