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门急诊不合理处方分析及干预措施

我院门急诊不合理处方分析及干预措施

王元培杨梦婕(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江苏苏州215003)

【摘要】目的了解我院门急诊不合理处方情况并进行有效干预,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抽取我院2010年6月至2012年5月门急诊处方共2400张,以《处方管理办法》、《药品管理法》、《新编药物学》、《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为依据,按照2010年新颁发的《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制定的标准进行评价,判断不合理处方并对其进行归类分析。结果2400张处方中不合理处方859张(35.79%),其中不规范处方、用药不适宜处方、超常处方分别占27.82%、76.95%、6.40%。结论我院门急诊不合理处方比例较大,主要为用药不适宜处方,亟待有效的干预措施予以解决。

【关键词】门急诊处方分析合理用药

【中图分类号】R9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3)27-0141-02

为规范处方管理,促进合理用药,2007年5月1日卫生部颁布了《处方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对处方管理、处方权、处方开具等作了详细的规定,明确指出医院应建立处方点评制度,但对于点评的定义、内容、方法和标准等均未具体规定。为了进一步规范医院处方点评工作,2010年2月10日卫生部正式印发了《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以下简称《规范》),对处方点评作出了具体规定。我院自2006年开始开展处方点评工作,每月对点评结果进行分析评价。自《规范》颁布后,及时按《规范》进行点评,包括门急诊处方点评、病区医嘱点评、抗菌药物专项点评等。现对我院2010年6月至2012年5月门急诊处方进行回顾性抽样分析,重点统计分析其中的不合理处方。

1资料与方法

我院处方点评小组依照《规范》第三章第九条要求的抽样率,每月抽取门急诊处方100张进行点评,2010年6月-2012年5月门急诊抽样处方共计2400张。

按照《规范》第三章第十条要求,我院处方点评小组参考药品说明书、《办法》、《药品管理法》、《新编药物学》、《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按照《规范》中制定的《处方点评工作表》,从处方的规范性、用药合理性等角度对2400张门急诊抽样处方进行点评,筛选不合理处方并进行归类分析。

2结果与分析

我院2010年6月至2012年5月门急诊抽样处方共2400张,其中不合理处方859张(35.79%),处方合格率为64.21%。859张不合理处方中,不规范处方、用药不适宜处方、超常处方分别占27.82%、76.95%、6.40%。

2.1不规范处方

不规范处方情况见表1。不规范处方主要表现为:(1)处方无诊断或诊断不全。医师处方未写明临床诊断,干扰药师审方,对患者用药带来安全隐患。(2)单张处方超过5种药品。《办法》明确规定单张处方不得超过5种药品。资料[1]表明,5种以下药物同用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2%,6~10种7.4%,11~15种24.2%。因此控制单张处方的药品种类及数量,既是为了保障医疗安全,也是对患者负责的体现。(3)单张处方超出规定天数用量且未注明理由。医师未遵循“急三慢七(急诊处方不超过3日用量,门诊处方不超过7日用量)”的规定,随意延长用药时间。该问题处方在不规范处方中比例最大,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医师对其不够重视。为此,我院根据临床实际情况明确规定了可适当延长用药时间的病种,如支气管哮喘、癫痫等,可酌情延长用药至1个月,但需注明理由。

表1不规范处方

2.2用药不适宜处方

用药不适宜处方情况见表2。用药不适宜处方主要表现为:(1)适应证不适宜。如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选用抗生素静滴。(2)遴选药品不适宜。如一代头孢与三代头孢序贯使用。序贯疗法通常是同一种药物不同剂型的换用,一代头孢与三代头孢的抗菌谱差异较大[2],因此采用一代头孢静滴后改用三代头孢口服不符合序贯疗法的治疗原则。(3)用法用量不适宜。时间依赖性抗生素的给药时间、次数及剂量不适宜,如头孢菌素一日一次给药,β-内酰胺类抗生素无PAE,一般3~4个半衰期给药1次,每日用药总量应分3~4次给药[3];抗生素超剂量使用,如患儿6岁,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处方头孢尼西每次2g。(4)联合用药不适宜。如青霉素类与酶抑制剂的复方制剂联合三代头孢抗感染,因两类抗生素的抗菌谱相似,联用并不会显著增强抗菌效果,反而会增加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5)重复给药。如诊断为支原体肺炎,处方阿奇霉素与红霉素。两种药物均为大环内酯类,抗菌谱相似,且阿奇霉素具有较强的PAE,治疗支原体感染时可以遵循“服三停四(用药3d,停药4d)”的疗法,无需再用红霉素。

表2用药不适宜处方

2.3超常处方

超常处方情况见表3。超常处方主要表现为:(1)超适应证范围用药。临床诊断与处方用药无相关性,如某些处方中以发热待查为第一诊断,而处方药物中均出现长效糖皮质激素地塞米松。在发热原因未明的情况下使用长效糖皮质激素,往往会掩盖病因,延误治疗,且激素作用消退后疾病易反复。(2)超说明书用药。医师不了解药物的适应证特点,对于普通疾病使用非常规药物。如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医师处方用更昔洛韦。文献[4]报道,引发上呼吸道感染的病毒除腺病毒外,均为RNA病毒。更昔洛韦的作用机制为抑制病毒的DNA合成,对引起上呼吸道感染的绝大部分病毒无效,且其骨髓抑制等不良反应较为常见。更昔洛韦治疗上呼吸道感染,非但达不到治疗效果,反而会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尤其对于儿童患者,极易造成严重后果。(3)处方不必要药品。无正当理由为同一患者同时处方两种以上药理作用相同的药品。如诊断为发热待查,处方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小儿清热宁颗粒、羚羊角颗粒三种清热解毒药。

表3超常处方

3讨论

合理用药是指安全、有效、经济、适当地使用药物,包括药物的选择正确、剂量适当、给药途径适宜、联合用药合理[5]。处方规范合理直接关系到用药安全有效,药师应积极向医师和患者宣传药品知识,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的监测力度;药师审查处方,参与药物治疗,可促进临床合理用药[6]。本文结果显示,我院门急诊不合理处方占有较大比例。为了规范我院医师的处方行为,在我们医院领导的支持下,我院主要采取了下列措施:

3.1必要的行政干预

根据《规范》要求建立健全了处方点评机制。医院领导定期了解处方点评情况,每月由医务处对不合理处方予以公示,扣发责任人奖金,并对处方不合格医师进行离岗培训等。

3.2临床医师参与点评、相互良好沟通

我院结合实际情况,成立了由临床各科主任医师组成的处方点评专家小组,定期与处方点评工作小组一起探讨处方点评中遇到的问题,讨论结果在医院医师大会上公布。专家小组不定期现场抽样点评处方,对问题处方进行分析讨论,并让责任人参与,使其充分了解不合理原因以便及时改正。

3.3专项点评、综合干预

院领导根据实际情况,指定点评工作组对重点药物使用情况开展专项点评工作。如开展儿科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专项点评、建立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综合干预体系,从而大大地提高了我院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水平。

参考文献

[1]肖瑛,黄媛平,朱伦中.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之实践与意义[J].江西医药,2006,41(S1):1150-1152.

[2]陈新谦,金有豫,汤光,等.新编药物学[M].第1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56-57.

[3]刘晓琰.从处方分析谈合理用药[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5,25(11):1073-1074.

[4]邹丽荣,李晖,陈秋霞,等.一起急性上呼吸道病毒感染暴发流行的病原学分析[J].华南预防医学,2007,33(1):22-26.

[5]吴晓玲,谢奕丹.医院处方点评模式的研究[J].医药导报,2010,29(1):1-4.

[6]操银针.处方点评对合理用药的影响[J].医药导报,2009,28(10):1383-1385.

标签:;  ;  ;  

我院门急诊不合理处方分析及干预措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