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在人民日报社调研时的讲话(论文文献综述)
杜晓帆[1](2021)在《人民网新闻汉英翻译实践报告》文中指出
沈正赋[2](2021)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受众观的理论溯源、历史嬗变与发展创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马克思恩格斯的受众观是中国共产党受众观的理论来源和思想基础。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恩格斯的受众观为圭臬,在理论继承的基础上结合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以及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和发展的伟大实践,逐步探索并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共产党受众观。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受众观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重视受众流失的现实危机对主流媒体生存和发展所构成的威胁和冲击;受众兴趣点发生改变和转移,主流媒体的着力点和落脚点就要相应调整;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满足受众对信息传播的分众化需求;国际传播要适应国外受众的审美旨趣和阅读习惯,实施信息的精准传播。
余荣华,朱利[3](2021)在《以青春之我致敬百年风华——人民日报社新媒体中心建党百年报道评析》文中研究表明建党百年报道,众多新媒体产品同台竞技,必须打破常规、不落俗套才能脱颖而出。创新宏大主题的宣传,需要找准小切口,建立个体命运的关联;也要不断更新话语体系和表达方式,以平等的姿态与用户进行事实、观点、情感的交流,形成共鸣,达成共识,提升主流价值感染力。
郭虎[4](2020)在《新中国成立以来主流媒体廉政宣传的历程研究 ——基于《人民日报》头版廉政报道的分析》文中研究表明新中国成立71年,既是一部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革命、建设、改革的奋斗史,也是一部中国共产党坚定不移反对腐败现象的斗争史和矢志不渝建设廉洁政治的发展史,还是一部中国共产党致力于不断加强和改进廉政宣传的前进史。习近平指出要坚决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进行到底。以《人民日报》为代表的主流媒体积极批判腐败、宣传先进、弘扬正气、教育群众,在廉政宣传和廉政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研究运用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先后以“廉政”、“反腐”、“腐败”、“贪污”为文章标题关键词,在1949年10月1日至2020年1月1日之间检索出856篇头版廉政文章。接着将这些头版廉政文章录入质性分析软件Nvivo11中进行统计分析,根据软件生成的高频词汇词语云,制作高频核心词汇表。最后,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文本分析法、历史研究法,对不同时期《人民日报》头版廉政文章的标题和正文展开深入细致地探讨,以期达到准确完整把握新中国成立以来主流媒体廉政宣传概况的目的。本研究发现新中国成立以来主流媒体廉政宣传的历史逻辑在于言语风格由单一到丰富、话语内容由“革命”到“建设”、宣传模式由密集到立体。本研究总结出新中国成立以来主流媒体廉政宣传的经验:坚持党性原则,确保政治方向;坚持人民立场,紧紧依靠人民;坚持典型宣传,正面报道与反面揭露相结合;坚持与时俱进,不断改进宣传艺术。本研究得到新中国成立以来主流媒体廉政宣传的启示:完善廉政宣传理论,增强廉政宣传自信;创新廉政宣传机制,提高廉政宣传效果;占领新兴舆论阵地,主动回应现实问题;增强廉政话语权,积极引领其他媒体。
徐广田[5](2019)在《习近平全面从严治党重要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一个强有力的政党是中国改革走向成功的重要政治前提。中国共产党是新时代各项建设的开拓者和引领者,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核心领导力量。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全面审视党和国家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综合分析了党内、国家以及国际环境的新情况新问题,得出了一个重要结论,就是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打造坚强的领导核心,关键在全面从严治党。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的丰富实践,是我们党对执政党治理现代化问题的理论思考与实践回应,集聚了管党治党的新智慧,探索了新时代巩固执政根基的新思路,形成了内容丰富、逻辑严密的习近平全面从严治党重要思想。深入研究这一重要思想,有助于深化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理论认知和规律把握,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意义、实践意义和世界意义。论文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和观点,灵活运用政治学、历史学、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综合运用文本分析法、系统分析法、辩证唯物主义分析法和比较研究法,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论述为文本研究依据,以习近平全面从严治党重要思想为核心研究对象。首先,界定治党、从严治党和全面从严治党核心概念;其次,从理论渊源、实践基础和现实依据三方面剖析了习近平全面从严治党重要思想的形成;再次,从新定位、新要求、新布局和新方略四个治党核心问题阐释了习近平全面从严治党重要思想的创新发展,清晰勾勒出习近平全面从严治党重要思想的全貌;同时深入分析了习近平全面从严治党重要思想的基本特征;最后,系统论述了习近平全面从严治党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理论与实践价值及其世界意义。论文一是着重分析了全面从严治党在治国理政中的新定位,在时代发展中的新要求,在整体推进中的新布局,重点分析了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中的新方略,系统阐述了习近平全面从严治党重要思想的创新发展;二是总结提炼出习近平全面从严治党重要思想的四大特征,即体现了治党与治国相统一的大党建思维,强调全面与凸显从严相结合的治党新理念,彰显中国共产党进行自我革命的治理逻辑,体现全面从严治党在方法、内容、路径的综合创新;三是从中国视野阐述了习近平全面从严治党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即它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代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指导理论,是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的行动指南;从更宽广的国际视野深入揭示了习近平全面从严治党重要思想的世界意义,即它为世界社会主义国家政党建设提供发展范例,也为世界政党治理提供中国方案。
高晶华[6](2019)在《习近平关于党的建设重要论述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治国理政的战略新高度,基于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立足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统筹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伟大工程。为此,习近平提出一系列管党治党的新观点、新理念和新方法,目标直指解决长期执政条件下党面临的诸多“老问题”与“新问题”,应对我们党长期执政的严峻“四大考险”。通过党的自我革新,应对党面临着的“四大危验”。核心要义是以全面从严治党,使党和广大党员保持“初心”,整体提升党的执政能力,向人民交出满意的答卷。这一切的根本目的是要解决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其前提条件是中国共产党的长期执政的地位得以保障。正是在这一逻辑起点上,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积极构建良好政治生态,真正地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创造了党的建设历史上乃至人类政治文明进程中的伟大奇迹,为进一步推动马克思主义党的建设学说中国化做出最新贡献,向世界各国政党政治治理提供了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必须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勇于自我革命。在此基础上,党的十九大报告科学阐述了习近平关于党的建设重要论述的丰富内涵和新时代党的建设总体要求。习近平关于党的建设重要论述围绕什么是新时代党的建设、如何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这一主线,呈现出丰富的内涵。首先,习近平将党的政治建设纳入党的建设整体布局,指出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将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关于政治建设的论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提升党的建设的科学水平。其次,着重从思想上建党,是党的建设的最鲜明特色。习近平在思想建设方面提出了精神“补钙”论,理想信念“总开关论”,赋予了理想信念以新的内涵,围绕新时代意识形态领导权与话语权进行探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提高执政为民的服务意识。第三,习近平将组织建设的重要性提升到了新的认识高度,明确指出世界最大党组织建设于兴党兴国的重要性与紧迫性。既要抓住关键少数,选拔任用好干部,又要优化党员队伍内部治理,提高组织的整体力量。第四,习近平关于作风建设方面的论述,是新时代党的建设的最大亮点。强调党的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必须始终以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作风建设的核心,重点解决党内四风问题,不断净化政治生态。第五,习近平特别提到要加强党的纪律建设,“把纪律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对新时代党的纪律建设作出新的部署。第六,习近平提出“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抓住了制度问题的症结。探索与推进新时代制度治党、依规治党,提高管党治党的法治化水平,以严明的制度推进世界最大党成为世界最强党,形成独具中国特色的制度治党逻辑。第七,习近平还对新时代反腐败斗争提出了新要求,要求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打破了以往的潜规则,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努力夺取反腐败斗争的压倒性胜利,改变传统运动式、集中式反腐,构建腐败治理的三不机制,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反对和克服一切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习近平关于党的建设重要论述体现了辩证思维,在从严治党的过程中,认识矛盾,分析并解决矛盾,抓住主要矛盾。这一管党治党的最新科学认识最鲜明的特点是通过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基本方法,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伟大”战略高度对党的建设作出的战略规划和顶层设计。运用了创新思维,展现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勇于探索新时代党的建设规律的创新精神。新时代党的建设趋向于法治化,政党治理步入法治轨道,开启了法治型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的征程。习近平关于党的建设重要论述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具有强烈的忧患意识,旨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坚持德法共治的治理理念,将新时代党的建设与党的伟大事业、伟大斗争、伟大梦想予以新的结合,实现标本兼治的治理目的,服务于长期执政条件下党治国理政的新需要,坚持自我革命与强化监督相结合,实现以自我革命推进社会革命是习近平关于党的建设重要论述又一鲜明特点。习近平关于党的建设重要论述在继承的基础上予以创新,在战略指导下做出重大策略,坚持理想信念教育与制度治党双管齐下,吸取一切优秀治理成果,走出了一条独具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大党、老党的建设新道路。习近平关于党的建设重要论述进一步回答了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么建设好党的重大问题,特别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科学回答了如何加强管党治党,实现党的长期执政的重大历史问题,具有重大时代意义。习近平关于党的建设重要论述是对党的建设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和精准概括,对党的建设的核心要旨予以新升华新凝练。习近平关于党的建设重要论述是对马克思主义管党治党学说的新创造,是马克思主义党的建设学说的新发展,是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予以强化的重大举措,极大地提升了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影响力。习近平在新的条件下高度凸显出了制度治党的重要性,以强有力的制度来约束党员干部,并把制度治党与思想建党有机结合起来,起到了标本兼治的良效。从世界性视角来看,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建设也具有典型的示范效果。习近平关于党的建设重要论述被越来越多的政党学习、借鉴。同时,在习近平关于党的建设重要论述指导下,党的建设实践取得重大历史性成就,党的面貌也开始发生了历史性变化。新时代党的建设的加强为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了坚实基础,也进一步提升了全党的党性修养,增强了广大党员干部自我教育、自我革新的能力,从而保持和发展了党的先进性纯洁性。习近平关于党的建设重要论述是将马克思主义党的建设学说与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建设实际相结合的思想理论结晶,也进一步拓宽了新时代党治国理政的政治眼界和战略思维。全面从严治党是习近平关于党的建设重要论述的核心,能否做到全面从严治党,关系到“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否顺利推进。习近平关于党的建设重要论述对党的政党功能的优化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在习近平关于党的建设重要论述指导下,中国共产党进一步推动了新时代党的建设的实践,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了坚强的政治引领并奠定了坚实的政治保障,并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中开辟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建设的新境界。
陈海兰[7](2019)在《中共十八大以来《人民日报》反腐报道研究(2013-2017)》文中指出腐败侵蚀社会健康肌体,蚕食社会公平正义。我国的腐败形势曾严重威胁党和国家的安全。中共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重拳出击解决腐败问题,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效。《人民日报》作为中共中央机关报持续报道反腐,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采用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人民日报》2013年至2017年的807篇反腐报道进行考察。研究发现,在重拳反腐元年,为了强化反腐的舆论氛围,《人民日报》有意识地加大对反腐议题的宣传力度,反腐报道数量达到几年间的顶峰。反腐步入正轨后,《人民日报》的反腐报道数量趋于平缓。届末之年,为迎接十九大的到来,《人民日报》对反腐成果、反腐制度化建设进行充分宣传,反腐报道数量重新增长。研究发现,五年来,《人民日报》对全面从严治党的各项探索进行了全面宣传,数量多、力度大、体裁丰富,反腐报道涵盖了中央反腐精神、八项规定、惩治腐败、制度化建设和廉洁宣传等议题。在此过程中,《人民日报》充分运用内容策略、版面策略等加强宣传效果。经过五年的努力,《人民日报》的反腐报道取得了良好成效。同时《人民日报》的反腐报道也有两点不足:一是自下而上的报道较少,二是对网络媒体的引导不够。本文的不足之处是,囿于笔者政治学素养不足,没有从更深入的角度分析《人民日报》的反腐报道。
赵苑竹[8](2019)在《人民网地方频道发展战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主流媒体在上世纪90年代开始,陆续开设新闻门户网站——即我们现在所见的中央重点新闻网站;随后,各网站又在各个地方布局——即现在我们所见的中央重点新闻驻地方频道。此举,既是中央重点新闻网站进行“跑马圈地”,同时也加强了中央媒体与地方的沟通,吸引更多的受众。人民网作为其中的一员也是备受关注,习近平主席也曾多次去人民网调研。本文选取的研究对象人民网先后在各地区开设了33个地方频道。人民网地方频道隶属于人民网总网,人民网作为股份有限公司,地方频道就是它的分公司。本文在探究人民网总网及地方频道创建发展历程及经营状况的基础上,对其优势、劣势、威胁和机遇进行分析,进而提出未来人民网地方频道发展战略。这对于在互联网时代下,更好把握人民网整体发展态势和趋势、加快推动人民网发展具有重要的前瞻意义。本论文共分五章,主要研究内容如下:第一章是导论,首先对网络新闻媒体、媒体网站等基本概念进行概述;其次,介绍论文的选题目的和意义,同时从地方频道整体情况、地方频道资源开发及利用等四个方面,对相关研究文献进行评述;最后提出了本文的选题研究内容以及研究难点和方法。第二章介绍了人民网概况及地方频道的基本情况。首先介绍了人民网总网基本情况,并对其经营状况进行了分析。其次,在阐述人民网地方频道创建原因的基础上,从受众环境、政策环境、技术环境、广告市场环境等五个方面,分析人民网地方频道的发展特点。第三章对人民网地方频道的经营状况进行分析。首先介绍人民网地方频道的运营模式和访问量。其次,从受众、人力资源、定位等多个方面,对各种相关数据进行了分析。希望从多维度对人民网地方频道进行详尽“解剖”。第四章以人民网辽宁频道为例的SWOT分析。对人民网辽宁频道的优势、劣势、威胁、机遇这四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可以看出人民网地方频道总体上优势多于劣势,威胁与机遇并存。人民网地方频道作为央级新闻媒体网站的地方分站,有强大的官方形象品牌影响力,有利于各地方频道在其所属地区开展新闻工作,但同时这一定程度上也成为限制其发展的因素。第五章提出人民网地方频道的发展策略。首先对互联网行业未来发展及趋势进行了研究,基于此,分析了人民网的总体发展战略。最后提出了人民网地方频道未来发展策略。具体包括:一是坚持强化人民网地方频道的舆论引导能力;二是确定属于自己的合适价值模式;三是尝试拓展领域的业务;四是进行内部创业,解决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五是吸引并培养更多的人才,建立人才梯队。
郭曰铎[9](2018)在《习近平人民幸福思想研究》文中提出人民幸福是中国共产党90多年奋斗的历史本质,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担当,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习近平指出,中国共产党是为人民谋幸福的党。中国梦的基本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中国梦是追求幸福的梦,是中华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中国执政者的首要使命就是集中力量提高人民生活水平,逐步实现共同富裕。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蕴含着丰富的人民幸福思想。对习近平人民幸福思想进行系统研究,对于深入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理解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执政理念,对于全面深化改革,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实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范式转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全文分为七个部分。绪论部分主要介绍选题依据及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幸福的相关概念和理论、论文研究方法和论文的结构框架、创新点等。第一章“习近平人民幸福思想的理论资源”。本章全面梳理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的人民幸福思想,分析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家德福一致的幸福观、佛家超验主义的幸福观和道家合于自然的幸福观,归纳总结了西方思想史中的理性主义幸福观、感性主义幸福观、功利主义幸福观。马克思主义幸福思想是习近平人民幸福思想的理论渊源,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幸福思想和西方思想史中的幸福思想为习近平人民幸福思想的形成提供了丰厚文化滋养、具有重要借鉴意义。第二章“习近平人民幸福思想的现实基础”。习近平人民幸福思想扎根中国大地,立足中国国情,把握人民愿望,具有很深的现实基础。它是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牢牢把握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新变化、顺应人民对美好生活新期待,出于实现中国梦的迫切需要,在总结改革开放经验教训和追求人民幸福初步实践的基础上形成并发展起来的重要思想。第三章“习近平人民幸福思想的基本内容”。本章系统阐述了人民幸福的内涵和特征,阐明了人民幸福的价值逻辑,论述了人民幸福的实现原则和实现条件。人民幸福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满足及其对生活状况的满意程度。它是社会幸福和个体幸福的辩证统一;物质幸福和精神幸福的辩证统一;创造幸福和享受幸福的辩证统一;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的辩证统一。人民幸福的价值逻辑体现在:它是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是中国梦的根本追求。实现人民幸福,必须坚持人民中心原则、全面发展原则、劳动创造原则和共建共享原则。人民幸福离不开使人幸福的外部环境,实现人民幸福就要使经济更加富裕、政治更加民主、文化更加丰富、社会更加公正、生态更加文明。第四章“习近平人民幸福思想的实践路径”。本章系统阐述了人民幸福的实现道路,分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实现人民幸福,必须夯实人民幸福的经济基础,完备人民幸福的政治条件,加强人民幸福的文化支撑,改善人民幸福的社会环境,营造人民幸福的生态空间,筑牢人民幸福的根本保障。第五章“习近平人民幸福思想的特色和时代价值”。本章分析了习近平人民幸福思想的四个特色:坚持问题导向、植根人民群众、立足中国文化、着眼世界大势,阐述了习近平人民幸福思想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习近平人民幸福思想发展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人民幸福理论,丰富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行动指南,为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指明前进方向,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方案。结论部分主要对论文进行简要概括。习近平人民幸福思想进一步回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依靠力量、发展动力、发展目的等问题,体现了人民利益至上的马克思主义人民观;它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和执政理念,凸显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治国理政的鲜明特色;它回答了人民幸福的内涵、实现条件和实现路径等问题,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创造人民美好生活提供了基本遵循。
高飞[10](2017)在《思想政治教育议题设置研究》文中提出议题设置能力被称作软实力的“第二张面孔”。今天,国家之间的竞争已经从硬实力的争夺转向硬实力和软实力相结合、更加注重软实力尤其是话语权力及其集中体现的议题设置能力的争夺。思想政治教育议题设置能力的强弱,事关中国共产党能否在全媒体时代掌握舆论引导和价值引领的主动权、主导权和话语权,事关我国的意识形态安全,事关国家安全,更事关中国人民能否向全世界发出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营造发展的良好环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本文认为,思想政治教育议题设置是指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提出、设置和纳入思想政治教育议程,从而引起人们广泛关注、集中讨论并引导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发展方向和进程的话题。“关注”是思想政治教育议题设置的前提和出发点,能否形成“讨论”是思想政治教育议题设置成功与否的关键,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的发展是思想政治教育议题设置的最终目标。思想政治教育议题设置的本质是一定阶级思想表达权、利益诉求权和价值引领权的“三权统一”,通过一定的思想政治教育议题设置,能够表达一定阶级的思想,反映一定阶级的利益诉求,处理好个人与集体的价值冲突,从而维护和实现一定阶级的利益。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议题设置具有阶级性、能动性、创新性、动态性以及时代性的特征。实质上,思想政治教育议题设置要解决的就是在思想政治教育开展过程中“言什么”、“怎么说”的问题。议题的本质是一种话语,思想政治教育议题的本质是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反映,思想政治教育议题设置则是对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表达、设置、传播和运用。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议题设置可以突出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热点,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转换,彰显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权力,从而促进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有效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权。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基础,借鉴和吸收了与该文相关的其它理论,作为该文的理论依据。大众传播理论是思想政治教育议题设置重要的理论依据之一,尤其是大众传播理论中的议题设置理论、框架理论和政治传播理论为思想政治教育议题设置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借鉴。政治动员是思想政治教育重要的社会功能,思想政治教育议题设置是实现政治动员的有效方法,因此,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经典作家的政治动员理论,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动员理论以及西方一些学者的政治动员理论也成为本文的理论依据之一。思想掌握群众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不仅对此有相当丰富的论述,中国共产党更是将思想掌握群众理论与中国革命、改革的实际结合起来,使思想掌握群众理论成为教育、影响、凝聚和引导群众的重要理论,故思想掌握群众理论也是思想政治教育议题设置重要的理论依据之一。另外,古今中外,通过一定的议题设置,阐述与传播自身或某一阶级、国家的思想和主张,实现与维护特定的利益,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因此,本文旨在通过对古今中外议题设置实践的梳理,探索和总结议题设置的规律,为思想政治教育议题设置提供参考,这成为思想政治教育议题设置的实践依据。本文还对思想政治教育议题设置的过程和规律进行了深入探索。思想政治教育议题设置不同于一般的舆论议题设置,它不仅要吸引民众的广泛关注和讨论,使民众对相关议题的态度和意见表达出来,更需要通过对议题的设置,改变人们主观认识世界,进而达到改造客观世界的目的。这就形成了通过加强调查研究——科学凝练议题——主动设置议题——引领主导议题——落实解决议题——评估反馈议题的基本过程,这个过程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政治教育议题设置与西方舆论议题的显着区别,即它以调查研究为起点,而不是凭空捏造议题,以落实解决议题为归宿,而不是只作为达到某种目的而盖的“空中楼阁”,这也要求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以需求导向、主体互动、知行统一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议题设置的基本规律,从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议题设置的时效性。推进和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议题设置能力是本文的“初心”,也是本文的归宿。本文认为,推进和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议题设置能力要从五个方面着眼:一是要加强调查研究,二是要定期进行研判,三是要凝练重大主题,四是要主动设置议题,五是要引导实践方向。这五个方面形成了以人们在社会实践过程中遇到重大问题为思想政治教育议题设置为起点,以引导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深化为思想政治教育议题归宿的动态设置过程,在循环、往复中不断促进思想政治教育议题设置能力的提升。
二、在人民日报社调研时的讲话(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在人民日报社调研时的讲话(论文提纲范文)
(2)中国共产党百年受众观的理论溯源、历史嬗变与发展创新(论文提纲范文)
一、作为理论本源的马克思恩格斯受众观 |
(一)获得民众的价值认同:“民众的承认是报刊赖以生存的条件”。 |
(二)有针对性地了解受众:“不适于做沙漠中的布道者”。 |
(三)满足受众的审美需求:“对这一切有足够的兴趣”。 |
(四)尊重受众的主体地位:“大家都会阅读和独立思考”。 |
二、中国共产党受众观的赓续与嬗变 |
(一)建党早期中国共产党创始人的受众观。 |
(二)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主要领导人的受众观。 |
(三)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共产党主要领导人的受众观。 |
三、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受众观的发展与创新 |
(一)重视受众流失的现实危机对主流媒体生存和发展所构成的威胁和冲击。 |
(二)受众兴趣点发生改变和转移,主流媒体的着力点和落脚点就要相应调整。 |
(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满足受众对信息传播的分众化需求。 |
(四)国际传播要适应国外受众的审美旨趣和阅读习惯,实施信息的精准传播。 |
四、结 语 |
(3)以青春之我致敬百年风华——人民日报社新媒体中心建党百年报道评析(论文提纲范文)
聚焦核心,以新颖创意生动传播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思想 |
创新形式,以场景化传播切入重大主题报道 |
更新语态,以不落俗套提升主流价值感染力 |
增强互动,以新技术新手段提升网民参与度 |
注重外宣,以平视视角讲好中国共产党故事 |
(4)新中国成立以来主流媒体廉政宣传的历程研究 ——基于《人民日报》头版廉政报道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3.3 研究述评 |
1.4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创新点和难点 |
1.5.1 创新点 |
1.5.2 难点 |
第2章 主流媒体廉政宣传的理论基础 |
2.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宣传的论述 |
2.1.1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报刊的论述 |
2.1.2 列宁关于“出版物党性”原则的思想 |
2.2 中国共产党人对宣传的论述 |
2.2.1 毛泽东的党报理论 |
2.2.2 邓小平的新闻宣传思想 |
2.2.3 江泽民的新闻宣传思想 |
2.2.4 胡锦涛的新闻宣传思想 |
2.2.5 习近平关于新闻舆论的重要论述 |
第3章 1949-1978年主流媒体廉政宣传的探索 |
3.1 时代背景:巩固政权和社会主义建设 |
3.2 基本内容 |
3.2.1 标题结构:祈使句显着 |
3.2.2 标题词汇:“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 |
3.2.3 正文内容:“运动”“斗争” |
3.3 主要特点 |
3.3.1 服务巩固政权 |
3.3.2 积极动员人民群众 |
3.3.3 凸显战斗风格 |
3.3.4 重点报道典型案例 |
3.4 小结 |
第4章 1979-2012年主流媒体廉政宣传的发展 |
4.1 时代背景:经济建设 |
4.2 基本内容 |
4.2.1 标题结构:陈述句主导 |
4.2.2 标题词汇:“廉政”“经济” |
4.2.3 正文内容:“法制”“教育”“监督” |
4.3 主要特点 |
4.3.1 服务经济建设 |
4.3.2 牢牢把握舆论导向 |
4.3.3 强调以人为本 |
4.3.4 着重宣传廉政成效 |
4.4 小结 |
第5章 2013年以来主流媒体廉政宣传的完善 |
5.1 时代背景:全面从严治党 |
5.2 基本内容 |
5.2.1 标题结构:灵活多样、短小精炼 |
5.2.2 标题词汇:“党的建设” |
5.2.3 正文内容:“制度”“监察” |
5.3 主要特点 |
5.3.1 服务全面从严治党 |
5.3.2 持续加大正面宣传 |
5.3.3 创新话语风格 |
5.3.4 聚焦基层贪腐问题 |
5.4 小结 |
第6章 新中国成立以来主流媒体廉政宣传的历史逻辑与经验启示 |
6.1 新中国成立以来主流媒体廉政宣传的历史逻辑 |
6.1.1 语言风格由单一到丰富 |
6.1.2 话语内容由“革命”到“建设” |
6.1.3 宣传模式由密集到立体 |
6.2 新中国成立以来主流媒体廉政宣传的经验 |
6.2.1 坚持党性原则,确保正确方向 |
6.2.2 坚持人民立场,紧紧依靠人民 |
6.2.3 坚持典型宣传,正面报道与反面揭露相结合 |
6.2.4 坚持与时俱进,不断改进宣传艺术 |
6.3 新中国成立以来主流媒体廉政宣传的启示 |
6.3.1 完善廉政宣传理论,增强廉政宣传自信 |
6.3.2 创新廉政宣传机制,提高廉政宣传效果 |
6.3.3 占领新兴舆论阵地,主动回应现实问题 |
6.3.4 增强廉政话语权,积极引领其他媒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5)习近平全面从严治党重要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
1.1.1 选题依据 |
1.1.2 选题意义 |
1.2 相关概念阐释 |
1.2.1 治党与从严治党 |
1.2.2 全面从严治党与党的建设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综述 |
1.3.1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及述评 |
1.3.2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及述评 |
1.4 研究的主要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的思路与框架 |
1.4.2 研究方法 |
2 习近平全面从严治党重要思想的形成 |
2.1 习近平全面从严治党重要思想形成的理论渊源 |
2.1.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无产阶级政党的建设学说 |
2.1.2 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人的从严治党思想 |
2.1.3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吏治思想 |
2.2 习近平全面从严治党重要思想形成的实践基础 |
2.2.1 中国共产党长期从严治党实践的丰富经验 |
2.2.2 中国共产党对苏联亡党教训的深刻反思 |
2.2.3 习近平管党治党实践的经验总结 |
2.3 习近平全面从严治党重要思想形成的现实依据 |
2.3.1 深刻变化的世界形势对中国共产党执政安全的考验 |
2.3.2 全面深化改革对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能力的考验 |
2.3.3 党内突出问题对中国共产党纯洁性的考验 |
3 习近平全面从严治党重要思想的创新发展 |
3.1 全面从严治党在治国理政中的新定位 |
3.1.1 坚持和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方略 |
3.1.2 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核心举措 |
3.1.3 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前提 |
3.1.4 巩固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保障 |
3.2 全面从严治党在时代发展中的新要求 |
3.2.1 锻造坚强领导核心的战略目标 |
3.2.2 净化党内政治生态的时代使命 |
3.2.3 全面增强党的执政本领的新任务 |
3.2.4 强调党内治理整体联动的新思路 |
3.3 全面从严治党在整体推进中的新布局 |
3.3.1 政治建设摆在全面从严治党的首位 |
3.3.2 净化思想成为全面从严治党的精神基石 |
3.3.3 “抓关键少数”是全面从严治党的组织保障 |
3.3.4 “正风肃纪反腐”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关键突破口 |
3.3.5 “扎牢制度笼子”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保障 |
3.4 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新方略 |
3.4.1 在精准治标与深化治本中提升党的建设质量 |
3.4.2 纯洁性建设与先进性建设协同推进 |
3.4.3 依规治党与以德治党协同治理 |
3.4.4 科学治党与从严治党紧密结合 |
4 习近平全面从严治党重要思想的基本特征 |
4.1 体现治党与治国相统一的大党建思维 |
4.1.1 树立党的建设与国家建设相统一的全局意识 |
4.1.2 强调统筹推进“四个伟大”的战略思维 |
4.1.3 坚持管党治党与人民幸福相结合的发展理念 |
4.2 强调全面与凸显从严相结合的治党新理念 |
4.2.1 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同向发力 |
4.2.2 政治建党统领与纪律治党约束协同配合 |
4.2.3 作风治理与腐败治理相互促进 |
4.3 揭示中国共产党进行自我革命的治理逻辑 |
4.3.1 “谁来治理”回答中国共产党治理主体问题 |
4.3.2 “治理什么”提出中国共产党具体治理方案 |
4.3.3 “治理得怎么样”解决中国共产党治理效果评价 |
4.4 体现全面从严治党在方法、内容和路径的综合创新 |
4.4.1 坚持问题导向与领导示范相结合 |
4.4.2 坚持继承传统与改革创新相结合 |
4.4.3 坚持重点突破与整体协同相结合 |
5 习近平全面从严治党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及当代价值 |
5.1 习近平全面从严治党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 |
5.1.1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
5.1.2 新时代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指导理论 |
5.1.3 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的行动指南 |
5.2 习近平全面从严治党重要思想的理论价值 |
5.2.1 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从严治党理论 |
5.2.2 开辟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新境界 |
5.2.3 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注入新内涵 |
5.3 习近平全面从严治党重要思想的实践价值 |
5.3.1 新时代管党治党的有效利器 |
5.3.2 党有效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重要法宝 |
5.3.3 为世界社会主义国家政党建设和世界政党治理提供中国方案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6)习近平关于党的建设重要论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存在的问题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2 习近平关于党的建设重要论述的形成基础和过程 |
2.1 习近平关于党的建设重要论述形成的时代背景 |
2.1.1 世情 |
2.1.2 国情 |
2.1.3 党情 |
2.2 习近平关于党的建设重要论述的理论源泉 |
2.2.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党的建设重要论述 |
2.2.2 毛泽东关于党的建设重要论述 |
2.2.3 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历届领导人关于党的建设重要论述 |
2.3 习近平关于党的建设重要论述对以往党的建设理论的继承与发展 |
2.3.1 从党中央治国理政的高度回答了党的建设与伟大复兴之间的内在逻辑 |
2.3.2 给出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逻辑起点 |
2.3.3 以党的建设来解决如何驾驭资本逻辑的问题 |
2.4 习近平关于党的建设重要论述的形成过程 |
2.5 本章小结 |
3 习近平关于党的建设重要论述的主要内容 |
3.1 政治建设新认识 |
3.1.1 发扬优良传统统领党的建设 |
3.1.2 加强问题指向回答首要问题 |
3.1.3 加强政治建设推动政治发展 |
3.2 思想建设新境界 |
3.2.1 坚定理想信念补足精神之钙 |
3.2.2 创新意识形态服务治国理政 |
3.2.3 发展群众路线强化宗旨意识 |
3.3 组织建设新规定 |
3.3.1 落实管党治党一刻不能松懈 |
3.3.2 抓住关键少数选好用好干部 |
3.3.3 优化组织结构提高整体质量 |
3.4 作风建设新征程 |
3.4.1 关系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 |
3.4.2 加强党性修养密切党群关系 |
3.4.3 重点解决四风净化政治生态 |
3.5 纪律建设新部署 |
3.5.1 更加突出位置前所未有高度 |
3.5.2 严明党的纪律维护党的形象 |
3.5.3 阐述基本要义加强纪律执行 |
3.6 制度建设新标准 |
3.6.1 权力关进笼子坚持依规治党 |
3.6.2 加强民主集中维护制度权威 |
3.6.3 补齐制度短板重在制度执行 |
3.7 反腐败斗争新要求 |
3.7.1 治腐败零容忍打老虎拍苍蝇 |
3.7.2 构建三不机制落实主体责任 |
3.7.3 反对特权思想克服特权现象 |
3.8 本章小结 |
4 习近平关于党的建设重要论述的思维方法和鲜明特点 |
4.1 习近平关于党的建设重要论述的思维方法 |
4.1.1 以辩证思维破解新时代党的建设中的矛盾 |
4.1.2 以战略思维确立新时代党的建设的历史方位 |
4.1.3 以创新思维激发新时代党的建设的内生动力 |
4.1.4 以法治思维树立新时代党的建设的法治精神 |
4.2 习近平关于党的建设重要论述的鲜明特点 |
4.2.1 贯穿着问题意识与忧患意识 |
4.2.2 以中国梦统领全面从严治党 |
4.2.3 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新结合 |
4.2.4 伟大工程与伟大事业新统一 |
4.2.5 标本兼治的管党治党新思路 |
4.2.6 自我革命和增强监督相结合 |
4.3 本章小结 |
5 习近平关于党的建设重要论述的把握维度 |
5.1 时代维度:立足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理解习近平关于党的建设重要论述 |
5.1.1 加强党的建设是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的必然要求 |
5.1.2 加强党的建设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必须选择 |
5.1.3 加强党的建设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题中应有之义 |
5.1.4 加强党的建设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需要 |
5.2 理论维度:统一于党的建设总体布局把握习近平关于党的建设重要论述 |
5.2.1 以密切党群关系为根本立场 |
5.2.2 以夯实领导核心地位为根本目标 |
5.2.3 协调推进党的建设的各个方面 |
5.3 实践维度:总结于“伟大工程”实践经验把握习近平关于党的建设重要论述 |
5.3.1 突出党的建设的全面性特点 |
5.3.2 注重党的建设的治理化能力 |
5.3.3 强调党的建设中的问题导向 |
5.3.4 重视党的建设的实践性和可操作性 |
5.4 本章小结 |
6 习近平关于党的建设重要论述的重大时代意义 |
6.1 开辟了新时代党治国理政的新天地 |
6.1.1 引领和推动着国家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 |
6.1.2 拓宽了新时代党治国理政的战略范围 |
6.2 发展了21 世纪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 |
6.2.1 总结和凝练了党的建设的历史经验和教训 |
6.2.2 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管党治党的学说 |
6.3 指导党的建设实践收效显着 |
6.3.1 进一步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与纯洁性 |
6.3.2 推进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积极落实 |
6.3.3 开启了党领导现代化进程路径的重大创新 |
6.4 形成了成熟定型的政党制度文化 |
6.4.1 确立起制度化和常态化的文化新理念 |
6.4.2 在培育政党文化过程中优化政党功能 |
6.5 为世界政党建设提供了中国经验和中国方案 |
6.5.1 提升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世界影响力 |
6.5.2 为世界政党治理提供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 |
6.6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7)中共十八大以来《人民日报》反腐报道研究(2013-2017)(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2 文献综述 |
1.3 研究方法及理论 |
1.4 论文结构 |
2 《人民日报》反腐报道时间维度分析 |
2.1 中央反腐沿革与价值动态演进 |
2.2 中共十八大以来《人民日报》反腐报道时间演进:近似“凹”模型 |
3 《人民日报》反腐报道的议题偏好分析 |
3.1 聚焦于“中央反腐精神”报道与解读 |
3.2 曝光违纪违法行为 |
3.3 重视反腐成果宣传 |
3.4 助推反腐倡廉党内法规的落地实施 |
3.5 助力形成忠诚干净担当的价值导向 |
4 《人民日报》反腐报道策略分析 |
4.1 案例内容策略:告知结果隐藏细节 |
4.2 版面篇幅策略:位置移动、幅度调试 |
4.3 敏感主题处理策略:公开及时、凸显正当 |
5 《人民日报》反腐报道不足及改进建议 |
5.1 发挥党报监督功能,加强自下而上报道 |
5.2 发挥党报引导功能,确保网络媒体对反腐报道严肃性 |
6 结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成果清单 |
后记 |
(8)人民网地方频道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基本概念概述 |
0.1.1 网络新闻媒体 |
0.1.2 媒体网站 |
0.1.3 频道 |
0.1.4 中央重点新闻网站地方频道的界定 |
0.2 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
0.2.1 选题的目的 |
0.2.2 研究的意义 |
0.3 相关文献综述 |
0.3.1 关于某个地方频道整体情况的研究 |
0.3.2 关于地方频道资源开发及利用的研究 |
0.3.3 关于地方频道优秀栏目的研究 |
0.3.4 关于中央媒体网站地方频道的整体研究 |
0.4 选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0.5 选题研究的难点和方法 |
0.5.1 选题研究的难点 |
0.5.2 选题研究的方法 |
1 人民网概况及地方频道的创建 |
1.1 人民网概况 |
1.2 人民网经营状况分析 |
1.2.1 人民网经营的主要业务 |
1.2.2 人民网总收入及利润情况 |
1.3 人民网地方频道的创建背景及特点 |
1.3.1 人民网地方频道创建的原因 |
1.3.2 人民网地方频道的发展特点 |
2 人民网地方频道的经营状况 |
2.1 人民网地方频道的运营模式 |
2.2 人民网地方频道的访问量 |
2.3 人民网地方频道综合分析 |
2.3.1 内容分析 |
2.3.2 人力资源分析 |
2.3.3 受众分析 |
2.3.4 定位分析 |
3 以人民网辽宁频道为例的SWOT分析 |
3.1 优势 |
3.1.1 品牌优势 |
3.1.2 新闻内容及来源优势 |
3.1.3 客户资源及渠道优势 |
3.1.4 新闻人才优势 |
3.1.5 传播力及受众优势 |
3.2 劣势 |
3.2.1 体制上不够灵活 |
3.2.2 仍然受制于人民网总网的管理 |
3.2.3 与总网可能产生竞争关系 |
3.2.4 对视听素材采编的能力较弱 |
3.2.5 融媒体的意识不足 |
3.2.6 频道的特色不明显 |
3.2.7 原创内容少 |
3.3 威胁 |
3.3.1 业务拓展威胁 |
3.3.2 用户分流威胁 |
3.3.3 技术提升威胁 |
3.3.4 竞争对手威胁 |
3.3.5 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威胁 |
3.3.6 体制上的威胁 |
3.3.7 盈利方式上的威胁 |
3.4 机遇 |
3.4.1 占据优势的时代机遇 |
3.4.2 获得总网的支持,让人民网地方频道获得了机遇 |
3.4.3 媒体融合的机遇 |
3.4.4 新技术带来的机遇 |
4 人民网地方频道的发展策略 |
4.1 坚持强化人民网地方频道的舆论引导能力 |
4.1.1 增加质量高、有价值的原创内容 |
4.1.2 增强新闻报道的深度 |
4.1.3 加强与用户的互动,并充分利用新兴的传播渠道 |
4.2 确定属于自身的合适的价值模式 |
4.3 尝试拓展内容领域的业务 |
4.4 进行内部创业,解决发展不平衡的问题 |
4.5 培养更多的人才 |
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习近平人民幸福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论文创新点摘要 |
绪论 |
一、选题依据及意义 |
(一)选题依据 |
(二)选题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一)国内外幸福研究现状 |
(二)马克思主义幸福理论研究现状 |
(三)习近平人民幸福思想研究现状 |
三、幸福的相关概念和理论 |
(一)幸福概念之辨析 |
(二)关于幸福的两种理论 |
四、论文研究方法 |
五、论文结构及创新点 |
(一)论文结构 |
(二)创新点 |
第一章 习近平人民幸福思想的理论资源 |
一、马克思主义幸福思想 |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幸福思想 |
(二)列宁的幸福思想 |
(三)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的人民幸福思想 |
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幸福思想 |
(一)儒家德福一致的幸福观 |
(二)佛家超验主义的幸福观 |
(三)道家合于自然的幸福观 |
三、西方思想史中的幸福思想 |
(一)理性主义幸福观 |
(二)感性主义幸福观 |
(三)功利主义幸福观 |
第二章 习近平人民幸福思想的现实基础 |
一、对新时代基本国情和主要矛盾的准确把握 |
(一)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
(二)牢牢把握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 |
(三)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新变化 |
(四)顺应人民对美好生活新期待 |
二、实现中国梦的迫切需要 |
(一)实现中国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 |
(二)实现中国梦必须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相结合 |
(三)对幸福生活的追求是实现中国梦的不竭动力 |
三、总结改革开放以来的经验教训 |
(一)改革开放取得伟大成就的重要经验 |
(二)经济社会发展短板影响着人民幸福的实现 |
四、追求人民幸福的初步实践 |
(一)习近平“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地方执政实践 |
(二)国内幸福城市地区的初步探索 |
第三章 习近平人民幸福思想的基本内容 |
一、人民幸福的内涵和特征 |
(一)人民幸福的内涵 |
(二)人民幸福的特征 |
二、人民幸福的价值逻辑 |
(一)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 |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 |
(三)中国梦的根本追求 |
三、实现人民幸福的主要原则 |
(一)人民中心原则 |
(二)全面发展原则 |
(三)劳动创造原则 |
(四)共建共享原则 |
四、人民幸福的实现条件 |
(一)经济更加富裕 |
(二)政治更加民主 |
(三)文化更加丰富 |
(四)社会更加公正 |
(五)生态更加文明 |
第四章 习近平人民幸福思想的实践路径 |
一、走好人民幸福的实现道路 |
(一)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我们党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 |
(二)创造人民美好生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鲜明主题 |
(三)走好依靠人民群众实现人民幸福的发展道路 |
二、夯实人民幸福的经济基础 |
(一)准确把握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 |
(二)毫不动摇坚持我国基本经济制度 |
(三)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
(四)准确把握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改善的结合点 |
三、完备人民幸福的政治条件 |
(一)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 |
(二)从各层次各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 |
(三)更好发挥法治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中的作用 |
(四)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公平正义 |
四、加强人民幸福的文化支撑 |
(一)不断丰富人民精神世界 |
(二)大力弘扬一切有利于增进人民幸福的精神 |
(三)把满足需要同提高素养结合起来 |
(四)增强文化自信,提高民族自豪感 |
五、改善人民幸福的社会环境 |
(一)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
(二)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
(三)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作为核心价值追求 |
(四)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
(五)平安安全是人民幸福安康的基本要求 |
六、营造人民幸福的生态空间 |
(一)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
(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
(三)以系统工程思路抓生态文明建设 |
(四)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 |
七、筑牢人民幸福的根本保障 |
(一)党坚强有力是人民幸福安康的保证 |
(二)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 |
(三)坚持把为民服务作为好干部标准 |
(四)把抓基层打基础作为长远之计和固本之策 |
(五)坚持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 |
第五章 习近平人民幸福思想的特色和时代价值 |
一、习近平人民幸福思想的特色 |
(一)坚持问题导向 |
(二)植根人民群众 |
(三)立足中国文化 |
(四)着眼世界大势 |
二、习近平人民幸福思想的理论价值 |
(一)发展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人民幸福理论 |
(二)丰富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
(三)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 |
三、习近平人民幸福思想的实践价值 |
(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行动指南 |
(二)为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指明前进方向 |
(三)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方案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0)思想政治教育议题设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创新点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思想政治教育议题设置研究导论 |
第一节 思想政治教育议题设置研究的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第二节 思想政治教育议题设置研究现状的述评 |
一、思想政治教育议题设置研究的缘起 |
二、思想政治教育议题设置研究的现状 |
第三节 思想政治教育议题设置研究的思路及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思想政治教育议题设置的价值 |
第一节 掌握思想政治教育主动权 |
一、突出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热点 |
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转换 |
三、彰显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力 |
第二节 增强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 |
一、主导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发展 |
二、主导意识形态领域价值交锋 |
三、主导社会多元文化有机融合 |
第三节 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力 |
一、引导社会思潮 |
二、批驳错误议题 |
三、凝聚社会共识 |
第三章 思想政治教育议题设置的依据 |
第一节 理论依据 |
一、大众传播理论 |
二、政治动员理论 |
三、思想掌握群众理论 |
第二节 实践依据 |
一、中国古代议题设置实践 |
二、西方社会议题设置实践 |
三、中国共产党议题设置实践 |
第四章 思想政治教育议题设置的本质意蕴 |
第一节 思想政治教育议题设置的内涵 |
一、议题与思想政治教育议题 |
二、思想政治教育议题设置 |
第二节 思想政治教育议题设置的本质 |
一、思想表达权 |
二、利益诉求权 |
三、价值引领权 |
第三节 思想政治教育议题设置的特征 |
一、阶级性 |
二、能动性 |
三、动态性 |
四、创新性 |
五、时代性 |
第五章 思想政治教育议题设置的过程规律 |
第一节 思想政治教育议题设置的过程 |
一、开展调查研究 |
二、科学凝练议题 |
三、主动设置议题 |
四、引领主导议题 |
五、落实解决议题 |
六、评估反馈议题 |
第二节 思想政治教育议题设置的规律 |
一、需求导向规律 |
二、主体互动规律 |
三、知行统一规律 |
第六章 思想政治教育议题设置的有效推进 |
第一节 加强调查研究 |
一、聚焦重大问题 |
二、关注热点问题 |
三、紧扣利益问题 |
第二节 定期进行研判 |
一、加强信息收集 |
二、完善研判机制 |
三、着重科学分析 |
第三节 凝练重大主题 |
一、分析社会需求 |
二、把握重大交锋 |
三、善于积极谋划 |
第四节 有效设置议题 |
一、议题设置恰当 |
二、议题话语生动 |
三、议题时机合适 |
第五节 引导实践方向 |
一、引导交往实践 |
二、引导改革实践 |
三、引导发展实践 |
参考文献 |
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在人民日报社调研时的讲话(论文参考文献)
- [1]人民网新闻汉英翻译实践报告[D]. 杜晓帆. 河北大学, 2021
- [2]中国共产党百年受众观的理论溯源、历史嬗变与发展创新[J]. 沈正赋. 学术界, 2021(08)
- [3]以青春之我致敬百年风华——人民日报社新媒体中心建党百年报道评析[J]. 余荣华,朱利. 新闻战线, 2021(13)
- [4]新中国成立以来主流媒体廉政宣传的历程研究 ——基于《人民日报》头版廉政报道的分析[D]. 郭虎. 成都理工大学, 2020(05)
- [5]习近平全面从严治党重要思想研究[D]. 徐广田. 大连理工大学, 2019(08)
- [6]习近平关于党的建设重要论述研究[D]. 高晶华. 西安科技大学, 2019(01)
- [7]中共十八大以来《人民日报》反腐报道研究(2013-2017)[D]. 陈海兰. 暨南大学, 2019(02)
- [8]人民网地方频道发展战略研究[D]. 赵苑竹. 辽宁大学, 2019(01)
- [9]习近平人民幸福思想研究[D]. 郭曰铎.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8(07)
- [10]思想政治教育议题设置研究[D]. 高飞. 武汉大学, 201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