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甲壳素/甲壳胺对废水的处理效果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刘莉[1](2013)在《天然生物活性化合物在甲壳胺纤维上的吸附性能及其功能性》文中研究说明甲壳胺纤维具有良好的吸湿保湿功能、生物相容性、抗菌、无毒、可降解,是一种新型的功能性纤维,被广泛用于医用敷料和功能性纺织品的开发研究,但其抗氧化性很低,所以改善甲壳胺纤维的抗氧化性和开发其它功能性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目前,提高甲壳胺纤维功能性的一个新方法是将天然提取物的活性成分转移到甲壳胺的多糖骨架上。选择一些具有活性的天然化合物对甲壳胺纤维进行处理,不仅具有环保、健康、无毒无害等特性,还可以赋予纤维更多的功能性。因此,本文详细研究了天然生物活性化合物在甲壳胺纤维上的应用。本文以纯甲壳胺纤维为研究对象,探讨甲壳胺纤维对金银花提取物、紫胶色素、小檗碱和栀子黄色素的吸附行为以及不同条件对其吸附性能的影响,了解其吸附规律和吸附机理。另外,对采用不同浓度的天然化合物整理后的甲壳胺纤维进行抗氧化性和消臭性能测试,比较各种因素变化对其功能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本实验选取的四种天然化合物在甲壳胺纤维上的吸附速率较快,并且随着处理温度的升高,天然化合物在纤维上的平衡吸附量降低,表明此吸附是一个放热过程。金银花提取物在甲壳胺纤维上的吸附符合假二次动力学模型。中性盐在吸附中所起的作用与化合物的结构有关,阴离子型化合物金银花提取物和紫胶色素在甲壳胺纤维上的吸尽率随中性盐浓度的增大而明显降低。(2)运用Langmuir、Nernst、Freundlich和Langmuir-Nernst四种吸附理论模型对不同温度下的吸附等温线进行拟合,其中,金银花提取物和紫胶色素在甲壳胺纤维上的吸附等温线更加符合Langmuir-Nernst模型,而栀子黄色素在甲壳胺纤维上的吸附最适合用Langmuir吸附模型描述。(3)经四种天然生物活性化合物处理后的甲壳胺纤维抗氧化性和除氨臭性能均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其中经金银花提取物、紫胶色素和栀子黄色素处理的甲壳胺纤维呈现出更好的抗氧化性和消臭性能,并且随着纤维上吸附化合物量的增加,抗氧化性和消臭率显着提高。
袁毅桦[2](2012)在《基于壳聚糖与海藻酸钠的改性聚合物的制备结构与性能研究》文中提出随着工业带来的环境污染的加剧,水污染已成为全球化问题,水处理成为世界各国环境保护工作的重点。壳聚糖具有环境相容性好、可再生、资源丰富以及高度可降解性等优点,在水处理领域已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海藻酸钠具有低毒性,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增稠性、成膜性、凝胶性能以及高度可降解性,并且价廉易得,这些独特性能使其在众多领域中获得了广泛应用,而其内部的多孔结构使其成为良好的吸附材料。壳聚糖分子链上含有大量的伯氨基,海藻酸钠分子链上含有大量的羧基,若将这两种天然高分子材料经过共混、交联等改性后制备出壳聚糖/海藻酸钠改性聚合物,作为高分子絮凝剂,有可能发挥二者各自的优点,产生性能上的协同作用,具有分子量分布广,活性基团点多,结构多样化、絮凝吸附性能好、安全无毒、可完全生物降解、原料来源丰富,价格低廉等特点,将是一种有发展前景的“绿色絮凝剂”。但迄今尚未见利用壳聚糖/海藻酸钠改性聚合物作絮凝剂的报道。本文首先以壳聚糖、海藻酸钠作为主要原料,利用壳聚糖和海藻酸钠分子间的静电作用,采用直接法制备了壳聚糖/海藻酸钠改性聚合物(M-CS/SA),用FTIR、SEM、X-RD及TGA等手段表征了其结构和性能。结果表明:SA的引入破坏了CS分子链间的有序排列,M-CS/SA表现为非晶态,具有多孔结构,其热稳定性比CS增加。对M-CS/SA用于印染废水处理及Cu2+和Cr)2O72-的吸附进行了研究。分别考察了M-CS/SA用量、吸附时间和pH值等因素对吸附Cu2+、Cr2O72-的影响。吸附动力学研究表明,M-CS/SA对Cu2+的吸附过程较为符合拟一级动力学方程,对Cr2O72--的吸附过程较为符合拟二级动力学方程。M-CS/SA对浊度去除率好,而对COD去除率不够理想,对Cu2+和Cr2O72-的吸附效果比壳聚糖好。为了优化壳聚糖/海藻酸钠聚合物的絮凝性能,采用醚化方法合成了壳聚糖/海藻酸钠交联聚合物(E-CS/SA)。FTIR、SEM、X-RD、TGA等分析测试结果表明:壳聚糖与海藻酸钠之间产生了明显的化学反应,M-CS/SA为非晶态物质,呈多孔结构,且比M-CS/SA更细密。以脱色率、COD去除率、除浊度等作为评价指标,确定了反应的最佳条件,同时也考察了各反应条件对产率的影响,以及脱乙酰度、溶液的pH值、聚合物的投加量、沉降时间、不同的水溶性染料等对E-CS/SA絮凝性能的影响。对E-CS/SA用于印染废水的处理进行了研究,发现其对印染废水有很好的吸附效果,在最佳反应条件下,E-CS/SA产率可达到80%以上,对实际染料废水的脱色率达到86%,COD去除率达92%,除浊率达97%。考察了E-CS/SA对重金属离子Cr2O72-、Pb2+、Cd2+、Cu2+、Zn2+的吸附率和吸附容量,并对其吸附动力学进行了探讨,发现E-CS/SA对重金属离子吸附具有较快的动力学速度,在最佳条件下,E-CS/SA对Cr2O72-、Pb2+、Cd2+、Cu2+、Zn2+的吸附率分别达到88%、94%、95%、80.43%和58.33%,对Pb2+、Cd2+吸附容量分别为56.6mg/g、47.0mg/g。动力学研究表明:E-CS/SA对Zn2+、Cu2+吸附机理为化学吸附为主的单分子层吸附机制,且吸附速度明显比CS更快,说明了E-CS/SA的活性基团增多,对金属离子的螯合能力增强。扫描电镜照片显示,E-CS/SA改性聚合物吸附Cu2+以后表面不再光滑。为了改善醚化法所得聚合物的稳定性及进一步提高絮凝性能,以环氧氯丙烷作交联剂,制备了环氧氯丙烷交联壳聚糖/海藻酸钠(C-CS/SA)。以交联度作为评价指标,利用正交试验设计对交联过程的各个影响因素(CS:SA质量比、环氧氯丙烷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进行了分析,得出了交联过程的最佳制备条件。通过FTIR、SEM、X-RD和TGA等手段对C-CS/SA的结构形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反应是按照设定的路径进行;SA的引入破坏了CS的晶体结构;C-CS/SA形成更好的空间结构,表面具有大量空穴结构,有利于吸附性能的提高。利用C-CS/SA对Cu2+的吸附,讨论了吸附时间、溶液pH值、絮凝剂投加量、交联度对吸附性能的影响,同时探讨了吸附动力学和吸附等温线,并将其应用于实际印染废水处理。结果表明:在实际印染废水处理中,C-CS/SA比M-CS/SA和E-CS/SA效果好。同时,探讨了C-CS/SA的溶胀度与溶胀时间、溶液pH、温度等条件的关系,得出了最佳的溶胀条件;探讨了C-CS/SA的吸附性能(脱色率、除浊率、COD去除率)与交联度的关系。在最佳条件下,C-CS/SA对印染废水的脱色率可达96.5%,COD去除率为95.2%,浊度去除率为99.5%。最后,对三种制备CS/SA改性聚合物的方法和所得产物的吸附性能进行了比较。三种制备方法各有优缺点,并且所得产物性能不尽相同,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在对印染废水处理的实际应用中,以C-CS/SA为优选。
董静,刘群[3](2011)在《甲壳素/壳聚糖及其衍生物的最新应用进展》文中研究指明甲壳素是存在于自然界中的唯一带阳离子的糖类聚合物,来源于节肢动物和低等植物的真菌和藻类。前者大量存在于海洋之中,以虾蟹为主,能够被生物降解,产量仅次于纤维素。甲壳素脱乙酰化的产物称为壳聚糖,壳聚糖经结构修饰后可得到一系列适合不同需要的性能优良的衍生物。甲壳素、壳聚糖及其衍生物特殊的结构特征不仅决定其具有良好的物理、化学、机械性能,还具有很好的生物相容性、降解性、免疫抗原性小、无毒性等特殊的生物医学特性。同时具有良好的生物安全性,使其在医药保健、农业、食品工业、水处理、纺织、化工、化妆品等领域均有广泛的应用。
陈洁,宋静,李翠翠,秦益民[4](2008)在《羧甲基甲壳胺纤维对铜离子的吸附性能》文中提出为了提高甲壳胺纤维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性能,用氯乙酸对纤维进行改性处理,在纤维的结构中引入羧甲基团后使纤维同时具有能结合重金属离子的胺基和羧酸基团。研究了改性后纤维在不同的改性程度、添加量、时间、温度、pH值等条件下对铜离子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羧甲基化改性后的甲壳胺纤维对铜离子有很好的吸附性能。在同样的条件下,未改性的纤维对铜离子的吸附值为41.3mg/g,而改性后的纤维为79.4mg/g。经过羧甲基化改性的甲壳胺纤维对铜离子的饱和吸附容量可以达到148.1mg/g。
胡晓莉[5](2008)在《甲壳胺纤维在印染加工中的失重和降解问题探讨》文中认为甲壳胺纤维是一种新型的功能性纺织新纤维,常与棉、粘胶、羊毛等纤维混纺制成各类日常用和医用纺织产品,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尽管甲壳胺纤维具有优良的功能性,但在印染加工中也存在吸色速度快、易染花、与其它纤维的同色性差、耐酸性差、易降解和失重等问题。本论文针对该纤维在印染加工中的失重和降解问题展开研究工作,主要讨论甲壳胺纤维在双氧水漂白时的失重和降解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尤其是金属离子的影响,并针对甲壳胺纤维耐酸性差、在酸性条件下加工时极易流失的问题,采用交联剂交联改性法提高甲壳胺纤维的耐酸性,降低酸溶失率。期望通过这些研究,为获得降低甲壳胺纤维在印染加工中的降解和失重的方法以及改善甲壳胺纤维纺丝后加工提供依据。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企业生产的甲壳胺纤维,可能因为纺丝技术及参数、甲壳素原料来源等的不同,在脱乙酰度、分子质量、结晶度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而这些差异对氧漂时的降解和失重会造成影响。(2)甲壳胺纤维在双氧水漂白时存在较严重的的失重和降解问题。部分降解产物分子质量低、易溶于水,导致了纤维的失重。分子质量高的甲壳胺纤维在氧漂时的失重率明显低于分子质量低的甲壳胺纤维。在高于70℃的温度下漂白,纤维失重程度很大。随着双氧水浓度的增加,纤维的失重率逐步增加,纤维分子质量在低浓度双氧水作用下即降低较大,但进一步增加双氧水浓度,分子质量的降低程度较小。氧漂后,甲壳胺纤维的基本化学结构未发生变化,结晶指数略有增加。(3)甲壳胺纤维螯合的不同金属离子对氧漂时的失重率影响存在较大的差异,螯合的Fe2+和Mn2+略为增加了失重率,而螯合的Cu2+显着增加了失重率,且失重率随着螯合Cu2+浓度的增加而增加。螯合Cu2+的甲壳胺纤维,经氧漂后,分子质量显着降低,TG曲线上的初始热失重温度明显降低,DSC曲线上的热降解峰峰温也发生了降低,这说明螯合Cu2+对甲壳胺纤维氧漂时的降解存在明显的催化作用。(4)选择合适的交联剂对甲壳胺纤维进行交联改性,可解决甲壳胺纤维在酸性印染加工中的酸溶解和失重问题。弱阳离子型的交联剂EH能显着提高甲壳胺纤维的耐酸性,降低其酸溶失率,其效果明显好于阳离子型的交联剂DE。改性处理时的交联剂EH和纯碱浓度对改性纤维的酸溶失率影响较大,而改性温度的影响很小。
郝树彬[6](2008)在《医用高分子材料甲壳胺的生物安全评价研究》文中指出目的:从热原、急性毒性、溶血、皮内刺激、体外细胞毒性、潜在皮肤致敏性、沙门氏菌回复突变、染色体畸变(体内哺乳动物骨髓细胞微核实验)、精子致畸和亚慢性毒性几个方面对甲壳胺的生物安全性进行较全面的评价。方法:在热原试验中,将一定剂量供试品静脉注入家兔,观察发现3只试验用兔的体温升高情况;在急性全身毒性试验中,将供试品分别通过静脉和腹腔给予昆明鼠,在注射后4、24、48、72h观察试验组和对照组昆明鼠的一般状态、毒性表现和死亡动物数,以及72h后的动物体重;在溶血试验中,将新鲜制备的抗凝兔血加入供试品中,观察各组是否出现溶血现象,并测其吸光度;在皮内刺激试验中,将供试品注射于家兔背部,观察接种点的红斑和水肿情况,并计算皮内刺激反应指数;在体外细胞毒性试验中,将供试品与特定细胞系接触,评价其对细胞的毒性作用和程度,并用MTT法测定细胞相对增殖率;在潜在皮肤致敏试验中,受试动物经供试品的两步诱导和激发后,观察激发部位皮肤情况;在AMES试验中,通过点滴板评价技术选择对测交品系无抑制作用的提取液,用标准平板掺入方法进行测试,观察各组的菌落生长情况,并计算被测样品菌落计数平均值与阴性对照菌落计数平均值的比值;在微核试验中,将受试品腹腔给予受试动物,取其双侧股骨内骨髓,制备涂片,油镜观察,计算各组PCEs占红细胞总数的比值,用作骨髓毒性的指示,并进行统计学比较;在精子畸形试验中,将受试物腹腔给予受试动物,分离附睾,制作涂片,观察结构完整的1000个精子,计数其中畸形的精子,计算畸形精子发生率,采用秩和检验分析试验组的精子畸变率与阴性对照组之间的差异;在亚慢性毒性试验中,将测试样品无菌植入受试动物腹股沟面的皮下囊袋中,在整个植入期内,每周称重一次,并逐个进行详细的临床检查。植入期结束后,进行实验室观察和病理解剖,并对观察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热原实验中,3只家兔的体温升高均低于0.6℃,且3只家兔的升温总和低于0.6℃,可以认为甲壳胺没有致热性。在急性毒性试验中,注射后立即观察昆明鼠,没有出现不良反应,在注射后4、24、48、72h继续观察试验组和对照组昆明鼠的一般状态、毒性表现和死亡动物数,以及72h后的动物体重,结果表明试验组动物症状和体重的变化都在可接受的范围之内,可以认为甲壳胺无急性全身毒性作用。溶血试验中阳性对照管中观察到溶血现象,试验品和阴性对照管中未见溶血现象。移入比色皿内测吸光度,得到试验组溶血率为0.7%,<5%,结果表明,甲壳胺-生物止血愈合海绵没有引起溶血反应。皮内刺激试验中,皮内刺激反应指数为0.89,表明该试验品有轻微刺激作用。体外细胞毒性试验中,显微镜下观察可见阳性对照呈现明显的细胞毒性,空白及阴性对照细胞形态正常,试验组观察到有极轻的毒性。定量测试结果表明,试验品毒性为1级,空白对照为0级,而阳性对照为4级。定量测试和定性测试的结果均表明,甲壳胺-生物止血愈合海绵具有极轻的细胞毒性。潜在皮肤致敏试验中,SC组和CSO组的致敏反应情况相同,二者的试验组和阴性对照组的红斑和水肿记分等级均为0,而阳性对照组的红斑和水肿记分等级均≥1。所以在本项试验条件下,甲壳胺-生物止血愈合海绵无潜在皮肤致敏性。AMES试验中,各个菌株的阴阳性的自发回变菌落数均按预期生长,阴性对照在各自的范围内,阳性对照回变菌落数均至少为阴性的2倍以上,试验样品回变菌落数与阴性对照基本无差异。计算被测样品菌落计数平均值与阴性对照菌落计数平均值的比值均介于0.5和2之间,表示菌株生长未受抑制,且受试品对各受试菌株无诱导作用。因此,本研究中试验品提取液对各试验菌株没有诱导性,不具有致突变作用。微核试验中,各组PCEs占红细胞总数的比值的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计算各组MPCEs在PCEs中所占的数量,阳性对照的雌雄两组与样品组(SC)的雌雄两组的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与样品组(CSO)的雌雄两组的差别也均有统计学意义,阴性对照(SC和CSO)与样品组(SC和CSO)的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本次试验结果表明,试验组没有出现细胞毒性的迹象,可以认为被测样品浸提液不会对小鼠产生遗传毒性。精子畸形试验中,试验组小鼠精子畸形发生率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着性(P>0.05),而CP阳性对照组与阴性对照组比较有显着差异(P<0.05)。结果表明在本次研究的条件下,被测样品浸提液并未表现出对小鼠产生遗传毒性的迹象。亚慢性毒性试验中,在整个试验期间,试验组和对照组对比,大鼠的一般行为、体重增长、进食、尿常规、血液学、血生化、脏器重量及病理检查均未见显着性差异(P>0.05)。在本次研究条件下,我们认为甲壳胺植入皮下组织92天后,没有导致毒性效应的特异性变化,不会引起亚慢性毒性。结论:甲壳胺作为生物止血愈合海绵在本研究的试验条件下,无致热性,不会引起急性全身毒性反应和溶血反应,对皮肤、粘膜有轻微刺激作用,但在可接受范围内,具有轻微的细胞毒性,对皮肤无潜在致敏性,无致突变作用,无遗传毒性,因此,可以认为甲壳胺作为生物止血愈合海绵具有较高的生物安全性。关于甲壳胺在医疗器械领域的开发应用尚在起步阶段,尚未见有类似的针对甲壳胺的生物安全性的全面评价的报道,因此本研究为甲壳胺的在医疗领域的开发应用提供了可靠的安全性数据。
孙兰萍[7](2006)在《壳聚糖配合物的合成及其性质研究》文中认为壳聚糖是从虾、蟹等甲壳纲动物甲壳中提取的一种天然碱性高分子多糖,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和医学性能,对过渡金属及稀土金属离子等具有良好的配位作用。以壳聚糖及羧甲基壳聚糖为基质,络合金属离子所得到的壳聚糖金属配合物材料具有许多优良的性能,在保健食品生产与开发、药物载体开发、酶固定化剂开发、金属分离及含量检测等领域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前景。 本文合成了壳聚糖及羧甲基壳聚糖的系列配合物—壳聚糖亚硒酸复合物、壳聚糖铁(Ⅲ)配合物、壳聚糖镍(Ⅱ)配合物、羧甲基壳聚糖铁(Ⅲ)配合物、羧甲基壳聚糖镍(Ⅱ)配合物等,并采用红外吸收光谱、紫外吸收光谱、元素分析等分析手段对配体及其配合物结构、组成及性质进行了表征,研究了壳聚糖对亚硒酸、Fe3+和Ni(2+)的静态吸附特性和吸附动力学特性,并导出了其各自的吸附等温方程。全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综述了壳聚糖及羧甲基壳聚糖的制备、结构、性质尤其是吸附性能的研究进展及其应用。 2、研究了壳聚糖对亚硒酸的静态吸附特性和吸附动力学特性,通过优化条件制备了较为理想的产物—壳聚糖亚硒酸复合物,研究了壳聚糖亚硒酸复合物的理化性质,并运用紫外光谱、红外光谱、元素分析等对产物进行了表征,初步确定了其组成。研究结果表明:壳聚糖对亚硒酸的吸附量受pH值、吸附时间、吸附温度、亚硒酸浓度和壳聚糖用量等因素的影响,壳聚糖与亚硒酸之间发生了配位吸附作用,其吸附等温式符合Langmuir提出的单分子层吸附等温式,壳聚糖对亚硒酸的吸附等温式也符合Freundlich等温吸附经验式。 3、研究了壳聚糖对Fe3+和Ni2+的吸附行为,并对其吸附动力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壳聚糖对Fe3+和Ni2+吸附量受pH值、吸附时间、吸附温度、金属离子浓度和壳聚糖用量等因素的影响,壳聚糖与Fe3+和Ni2+之间发生了配位作用,其吸附等温式符合Langmuir提出的单分子层吸附等温式,壳聚糖对Fe3+和Ni2+的吸附过程是吸热的。 4、在均相反应条件下,合成了壳聚糖铁(Ⅲ)和壳聚糖镍(Ⅱ)的配合物,研究了配合物的理化性质,并运用紫外光谱、红外光谱、元素分析等对配合物进行了
秦益民[8](2005)在《利用甲壳胺和海藻酸钠处理染整废水》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介绍了联合使用甲壳胺和海藻酸钠处理染整废水的处理方法。在含酸性铬蓝K染料的废水中分别加入甲壳胺和海藻酸钠的水溶液后,把二种溶液混合。由于带正电的甲壳胺和带负电的海藻酸钠相互沉淀而使染料与废水分离。实验结果表明,甲壳胺和海藻酸钠的添加量、添加比例、处理温度、pH值、处理时间等因素对废水脱色均有影响。
秦益民,刘静洁,施冰冰,章文涛,沈笠超[9](2005)在《海藻酸和甲壳胺共混材料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使用了海藻酸和甲壳胺对含重金属离子和染料的废水进行处理,研究了添加量、添加比例、温度、时间等因素对重金属离子和染料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混合使用海藻酸和甲壳胺可以有效地去除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和染料。
马世坤,周旋,路翰娜,曹海燕[10](2004)在《甲壳素、甲壳胺及其衍生物的研究进展与存在问题》文中指出
二、甲壳素/甲壳胺对废水的处理效果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甲壳素/甲壳胺对废水的处理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天然生物活性化合物在甲壳胺纤维上的吸附性能及其功能性(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甲壳胺纤维的概述 |
1.1.1 甲壳胺的结构组成 |
1.1.2 甲壳胺纤维的开发动向 |
1.1.3 甲壳胺纤维在染整加工上的应用 |
1.2 天然生物活性化合物简介 |
1.2.1 天然活性化合物的基本功效 |
1.2.2 天然活性化合物在纺织纤维上的应用 |
1.3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
1.4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和方法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金银花提取物在甲壳胺纤维上的吸附性能及其功能性 |
2.1 试验材料和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2 试验方法 |
2.1.3 测试方法 |
2.2 结果与讨论 |
2.2.1 金银花提取物溶液紫外可见光谱特性 |
2.2.2 金银花提取物的吸附动力学 |
2.2.3 金银花提取物的吸附等温线 |
2.2.4 盐对金银花提取物吸尽率的影响 |
2.2.5 盐对金银花提取物的吸附动力学的影响 |
2.2.6 盐对金银花提取物的吸附等温线的影响 |
2.2.7 金银花提取物的提升性 |
2.2.8 处理前后甲壳胺纤维的抗氧化性 |
2.2.9 处理前后甲壳胺纤维的消臭性能 |
2.3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紫胶色素在甲壳胺纤维上的吸附性能及其功能性 |
3.1 试验材料和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试验方法 |
3.1.3 测试方法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紫胶色素溶液紫外可见光谱特性 |
3.2.2 盐对紫胶色素上染率的影响 |
3.2.3 紫胶色素的吸附速率曲线 |
3.2.4 紫胶色素的吸附等温线 |
3.2.5 紫胶色素的提升性 |
3.2.6 染色前后甲壳胺纤维的抗氧化性 |
3.2.7 染色前后甲壳胺纤维的消臭性能 |
3.3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小檗碱在甲壳胺纤维上的吸附性能及其功能性 |
4.1 试验材料和方法 |
4.1.1 试验材料 |
4.1.2 试验方法 |
4.1.3 测试方法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小檗碱溶液紫外可见光谱特性 |
4.2.2 紫外吸收剂预处理对小檗碱上染率的影响 |
4.2.3 小檗碱的吸附速率曲线 |
4.2.4 染色前后甲壳胺纤维的抗氧化性 |
4.2.5 染色前后甲壳胺纤维的消臭性能 |
4.3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栀子黄色素在甲壳胺纤维上的吸附性能及其功能性 |
5.1 试验材料和方法 |
5.1.1 试验材料 |
5.1.2 试验方法 |
5.1.3 测试方法 |
5.2 结果与讨论 |
5.2.1 栀子黄色素溶液紫外可见光谱特性 |
5.2.2 栀子黄色素的吸附速率曲线 |
5.2.3 栀子黄色素的吸附等温线 |
5.2.4 盐对栀子黄色素上染率的影响 |
5.2.5 栀子黄色素的提升性 |
5.2.6 染色前后甲壳胺纤维的抗氧化性 |
5.2.7 染色前后甲壳胺纤维的消臭性能 |
5.3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结论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2)基于壳聚糖与海藻酸钠的改性聚合物的制备结构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絮凝剂的概述 |
1.2.1 絮凝剂的研究现状 |
1.2.2 有机高分子絮凝作用机理 |
1.3 壳聚糖简述 |
1.3.1 甲壳素和壳聚糖化学结构 |
1.3.2 壳聚糖的物理化学性质 |
1.3.3 甲壳素和壳聚糖的化学改性及其应用 |
1.3.4 壳聚糖吸附机理研究进展 |
1.3.5 壳聚糖作絮凝剂研究进展 |
1.4 海藻酸盐简述 |
1.4.1 海藻酸盐的化学结构 |
1.4.2 海藻酸及其盐的物理化学性质 |
1.4.3 海藻酸及其盐在水处理上的运用 |
1.5 壳聚糖与海藻酸钠作絮凝剂的研究现状 |
1.6 壳聚糖与海藻酸钠作絮凝剂的发展趋势 |
1.7 论文研究的目的意义、主要内容及创新点 |
1.7.1 研究的目的意义 |
1.7.2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1.7.3 论文的创新点 |
第二章 直接法制备 M-CS/SA 聚合物及其吸附性能研究 |
2.1 前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试剂与仪器 |
2.2.2 壳聚糖/海藻酸钠聚合物(M-CS/SA)的制备 |
2.2.3 红外光谱 |
2.2.4 扫描电镜 |
2.2.5 X 射线衍射 |
2.2.6 热重分析 |
2.2.7 物理性能的测定[146] |
2.2.8 吸附性能测定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产物外观 |
2.3.2 红外光谱(FTIR)分析 |
2.3.3 扫描电镜(SEM)分析 |
2.3.4 X 射线衍射(X-RD)分析 |
2.3.5 热重分析(TGA) |
2.3.6 物理性能分析 |
2.3.7 吸附性能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醚化法制备 E-CS/SA 聚合物及制备条件优化的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主要材料与试剂 |
3.2.2 主要仪器 |
3.2.3 用醚化法制备壳聚糖/海藻酸钠交联聚合物(E-CS/SA)反应原理 |
3.2.4 用醚化法制备壳聚糖/海藻酸钠交联聚合物(E-CS/SA)反应步骤 |
3.2.5 产率计算 |
3.2.6 红外光谱 |
3.2.7 扫描电镜 |
3.2.8 X 射线衍射 |
3.2.9 热重分析 |
3.2.10 制备条件的优化 |
3.2.11 脱色率的测定 |
3.2.12 除浊率的测定 |
3.2.13 化学需氧量(COD)的测定 |
3.2.14 脱乙酰度的测定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产物外观 |
3.3.2 红外光谱(FTIR)分析 |
3.3.3 扫描电镜(SEM)分析 |
3.3.4 X 射线衍射(X-RD)分析 |
3.3.5 热重法分析(TGA) |
3.3.6 最佳反应条件 |
3.3.7 反应条件对产率的影响 |
3.3.8 E-CS/SA 交联聚合物脱乙酰度对水处理效果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醚化法制备 E-CS/SA 聚合物的吸附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主要材料与试剂 |
4.2.2 主要仪器 |
4.2.3 壳聚糖/海藻酸钠交联聚合物的制备 |
4.2.4 脱色率的测定 |
4.2.5 除浊率的测定 |
4.2.6 化学需氧量(COD)的测定 |
4.2.7 扫描电镜 |
4.2.8 E-CS/SA 交联聚合物对 Cr_2O_7~(2-)的吸附性能的测定 |
4.2.9 E-CS/SA 对 Pb~(2+)和 Cd~(2+)的吸附性能的测定 |
4.2.10 E-CS/SA 吸附前后的扫描电镜分析实验 |
4.2.11 CS、E-CS/SA 吸附 Cu~(2+)和 Zn~(2+)的动力学研究[160]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E-CS/SA 脱色率的分析 |
4.3.2 E-CS/SA 除浊率的分析 |
4.3.3 E-CS/SA 对 CODCr去除率的影响 |
4.3.4 E-CS/SA 对 Cr_2O_72-的吸附性能的分析 |
4.3.5 E-CS/SA 对 Pb~(2+)和 Cd~(2+)的吸附性能的分析 |
4.3.6 E-CS/SA 对 Cu~(2+)和 Zn~(2+)的吸附性能的分析 |
4.3.7 实际印染废水处理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交联剂法制备 C-CS/SA 聚合物及吸附性能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主要材料、试剂及仪器 |
5.2.2 交联壳聚糖/海藻酸钠(C-CS/SA)的制备 |
5.2.3 红外光谱 |
5.2.4 扫描电镜 |
5.2.5 X 射线衍射 |
5.2.6 热重分析 |
5.2.7 吸附性能测定 |
5.2.8 C-CS/SA 溶胀度的测定[178-181] |
5.2.9 C-CS/SA 交联度的测定[182-184] |
5.2.10 C-CS/SA 动力因素的测定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Shciff 碱壳聚糖合成条件的优化 |
5.3.2 交联 Shciff 碱壳聚糖/海藻酸钠合成条件的优化 |
5.3.3 产物外观 |
5.3.4 红外光谱(FTIR)分析 |
5.3.5 扫描电镜(SEM)分析 |
5.3.6 X 射线衍射(X-RD)分析 |
5.3.7 热重分析(TGA) |
5.3.8 吸附性能分析 |
5.3.9 反应条件对 CS/SA 交联度和溶胀度的影响 |
5.3.10 C-CS/SA 吸附性能与交联度的关系 |
5.3.11 影响溶胀度的条件因素分析 |
5.3.12 不同初始浊度和水力梯度对 CS 和 C-CS/SA 絮体的影响 |
5.3.13 实际印染废水处理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壳聚糖/海藻酸钠聚合物三种制备方法的比较 |
6.1 引言 |
6.2 制备 CS/SA 聚合物三种方法比较 |
6.2.1 直接混合反应原理 |
6.2.2 醚化反应原理 |
6.2.3 交联反应原理 |
6.2.4 三种方法比较 |
6.3 三种方法制得的 CS/SA 聚合物外观特征比较 |
6.4 红外光谱的比较 |
6.5 扫面电镜谱图的比较 |
6.6 X 射线衍射谱图的比较 |
6.7 热重法的比较 |
6.8 三种方法制得的 CS/SA 聚合物的吸附性能 |
6.8.1 直接法 |
6.8.2 醚化法 |
6.8.3 交联法 |
6.9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3)甲壳素/壳聚糖及其衍生物的最新应用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甲壳素的理化性质 |
2 甲壳素/壳聚糖及其衍生物的应用 |
2.1 在医疗领域的应用 |
2.2 在农业方面的应用 |
2.3 在食品工业方面的应用 |
2.4 在环境保护方面的应用 |
2.5 在纺织工业中的应用 |
2.6 在化学工业和化妆品中的应用 |
3 小结 |
(5)甲壳胺纤维在印染加工中的失重和降解问题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甲壳胺的性质 |
1.2 甲壳胺纤维发展状况 |
1.3 甲壳胺纤维的性能和应用 |
1.4 甲壳胺纤维及其混纺物的染整加工研究 |
1.5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内容和方法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甲壳胺纤维的结构表征 |
2.1 实验部分 |
2.1.1 实验材料 |
2.1.2 纤维前处理 |
2.1.3 测试方法 |
2.2 结果与讨论 |
2.2.1 分子质量和脱乙酞度 |
2.2.2 可染性 |
2.2.3 红外光谱 |
2.2.4 广角X-射线衍射 |
2.3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甲壳胺纤维在氧漂时的失重和降解 |
3.1 实验部分 |
3.1.1 实验材料 |
3.1.2 实验方法 |
3.1.3 测试方法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双氧水浓度对白度和失重率的影响 |
3.2.2 漂白温度对失重率的影响 |
3.2.3 氧漂后纤维的粘均分子质量 |
3.2.4 氧漂后纤维的红外光谱 |
3.2.5 氧漂后纤维的结晶结构 |
3.3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金属离子对甲壳胺纤维氧漂时失重和降解的影响 |
4.1 实验部分 |
4.1.1 实验材料 |
4.1.2 实验方法 |
4.1.3 测试方法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纤维螯合金属离子的实验现象 |
4.2.2 螯合不同金属离子的纤维在氧漂时的失重率 |
4.2.3 EDTA去除纤维上铜离子后纤维在氧漂时的失重率 |
4.2.4 螯合金属离子的纤维氧漂后的粘均分子质量 |
4.2.5 红外光谱分析 |
4.2.5.1 螯合不同金属离子的纤维的红外光谱 |
4.2.5.2 螯合不同浓度铜离子的纤维的红外光谱 |
4.2.5.3 螯合不同金属离子的纤维氧漂后的红外光谱 |
4.2.6 热性能分析 |
4.2.6.1 螯合铜离子纤维的TG和DSC曲线 |
4.2.6.2 螯合金属离子的纤维氧漂后的TG和DSC曲线 |
4.3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用交联改性法提高甲壳胺纤维的耐酸性 |
5.1 实验部分 |
5.1.1 实验材料 |
5.1.2 试验方法 |
5.1.3 测试方法 |
5.2 结果与讨论 |
5.2.1 交联改性条件对纤维酸溶失率的影响 |
5.2.1.1 交联剂浓度 |
5.2.1.2 纯碱浓度 |
5.2.1.3 改性温度 |
5.2.2 改性纤维的可染性 |
5.2.3 改性纤维的红外光谱 |
5.2.4 改性纤维的结晶结构 |
5.3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结论 |
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详细摘要 |
(6)医用高分子材料甲壳胺的生物安全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符号说明 |
前言 |
实验方法及结果 |
一、热原试验 |
二、急性全身毒性试验 |
三、溶血试验 |
四、皮内刺激试验 |
五、体外细胞毒性试验 |
六、潜在皮肤致敏性试验 |
七、鼠伤寒沙门氏菌/回复突变试验 |
八、体内哺乳动物骨髓细胞微核试验 |
九、精子畸形试验 |
十、亚慢性毒性试验 |
讨论 |
附图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7)壳聚糖配合物的合成及其性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甲壳素/壳聚糖的结构、制备和性质 |
1.2.1 甲壳素/壳聚糖的结构 |
1.2.2 甲壳素/壳聚糖的性质 |
1.2.3 壳聚糖的制备 |
1.3 羧甲基壳聚糖的结构、制备和性质 |
1.3.1 羧甲基壳聚糖的结构 |
1.3.2 羧甲基壳聚糖的制备 |
1.3.3 羧甲基壳聚糖的性质 |
1.4 壳聚糖/羧甲基壳聚糖吸附性能的研究进展 |
1.4.1 壳聚糖对金属离子的配位吸附研究 |
1.4.1.1 配位吸附机理的研究 |
1.4.1.2 配位吸附选择性的研究 |
1.4.1.3 配位吸附影响因素的研究 |
1.4.2 壳聚糖对酸的吸附研究 |
1.4.3 壳聚糖对染料的吸附研究 |
1.4.4 羧甲基壳聚糖对金属离子的配位吸附研究 |
1.5 壳聚糖/羧甲基壳聚糖及其配合物的应用研究 |
1.5.1 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
1.5.2 在医学研究领域的应用 |
1.5.3 在农业方面的应用 |
1.5.4 在化妆品工业中的应用 |
1.5.5 在环境保护领域中的应用 |
1.5.6 用作酶的固定化载体 |
1.6 选题意义与主要研究内容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壳聚糖亚硒酸复合物的合成及吸附动力学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2.2.1 实验试剂与规格 |
2.2.2 实验主要仪器 |
2.3 实验方法 |
2.3.1 壳聚糖亚硒酸复合物的制备 |
2.3.2 壳聚糖亚硒酸复合物结构性能测试与表征 |
2.3.2.1 壳聚糖亚硒酸复合物的溶解性能测定 |
2.3.2.2 壳聚糖亚硒酸复合物的粘度测定 |
2.3.2.3 壳聚糖亚硒酸复合物的旋光度测定 |
2.3.2.4 壳聚糖亚硒酸复合物的元素分析 |
2.3.2.5 亚硒酸含量测定 |
2.3.2.6 壳聚糖亚硒酸复合物的紫外光谱分析 |
2.3.2.7 壳聚糖亚硒酸复合物的红外光谱分析 |
2.3.3 壳聚糖亚硒酸复合物的稳定性测定 |
2.3.4 壳聚糖对亚硒酸的吸附动力学研究 |
2.3.5 壳聚糖对亚硒酸的吸附等温线绘制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壳聚糖亚硒酸复合物溶解性能的测定 |
2.4.2 壳聚糖亚硒酸复合物粘度的测定 |
2.4.3 壳聚糖亚硒酸复合物旋光度的测定 |
2.4.4 壳聚糖亚硒酸复合物的元素分析结果 |
2.4.5 壳聚糖亚硒酸复合物的紫外光谱分析 |
2.4.6 壳聚糖亚硒酸复合物的红外光谱分析 |
2.4.7 壳聚糖亚硒酸复合物稳定性的测定 |
2.4.8 壳聚糖对亚硒酸的静态吸附行为研究 |
2.4.8.1 pH值对壳聚糖吸附量的影响 |
2.4.8.2 吸附时间对壳聚糖吸附量的影响 |
2.4.8.3 亚硒酸浓度对壳聚糖吸附量的影响 |
2.4.8.4 壳聚糖用量对壳聚糖吸附量的影响 |
2.4.9 壳聚糖吸附亚硒酸的吸附动力学研究 |
2.4.10 壳聚糖对亚硒酸的吸附等温线 |
2.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壳聚糖与金属离子的吸附动力学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3.2.1 实验试剂与规格 |
3.2.2 实验主要仪器 |
3.3 实验方法 |
3.3.1 壳聚糖对金属离子的静态吸附实验 |
3.3.2 壳聚糖对金属离子的吸附动力学实验 |
3.3.3 壳聚糖对金属离子的吸附等温线绘制 |
3.3.4 金属离子含量的测定 |
3.3.4.1 Fe~(3+)的含量测定 |
3.3.4.2 Ni~(2+)的含量测定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壳聚糖对金属离子的静态吸附行为研究 |
3.4.1.1 pH值对壳聚糖吸附量的影响 |
3.4.1.2 吸附时间对壳聚糖吸附量的影响 |
3.4.1.3 金属离子浓度对壳聚糖吸附量的影响 |
3.4.1.4 壳聚糖用量对壳聚糖吸附量的影响 |
3.4.2 壳聚糖对金属离子的吸附动力学研究 |
3.4.3 壳聚糖对金属离子的吸附等温线 |
3.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壳聚糖金属配合物的合成及表征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4.2.1 实验试剂与规格 |
4.2.2 实验主要仪器 |
4.3 实验方法 |
4.3.1 壳聚糖铁(Ⅲ)配合物的制备 |
4.3.2 壳聚糖镍(Ⅱ)配合物的制备 |
4.3.3 配合物结构性能测试与表征 |
4.3.3.1 配合物的溶解性能测定 |
4.3.3.2 配合物的粘度测定 |
4.3.3.3 配合物的元素分析 |
4.3.3.4 配合物中金属含量的测定 |
4.3.3.5 配合物的紫外光谱分析 |
4.3.3.6 配合物的红外光谱分析 |
4.3.3.7 配合物的稳定性分析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壳聚糖及其金属配合物溶解性能的测定 |
4.4.2 壳聚糖及其金属配合物粘度的测定 |
4.4.3 壳聚糖及其金属配合物的元素分析 |
4.4.4 壳聚糖及其金属配合物的紫外光谱分析 |
4.4.5 壳聚糖及其金属配合物的红外光谱分析 |
4.4.6 壳聚糖金属配合物的稳定性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羧甲基壳聚糖金属配合物的合成及表征 |
5.1 引言 |
5.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5.2.1 实验试剂与规格 |
5.2.2 实验主要仪器 |
5.3 实验方法 |
5.3.1 羧甲基壳聚糖的制备 |
5.3.2 羧甲基壳聚糖铁(Ⅲ)配合物的制备 |
5.3.3 羧甲基壳聚糖镍(Ⅱ)配合物的制备 |
5.3.4 配合物结构性能测试与表征 |
5.3.4.1 羧甲基取代度(D.C)的测定 |
5.3.4.2 羧甲基壳聚糖金属配合物溶解性能测定 |
5.3.4.3 羧甲基壳聚糖金属配合物中金属含量的测定 |
5.3.4.4 配合物的紫外光谱分析 |
5.3.4.5 配合物的红外光谱分析 |
5.4 结果与讨论 |
5.4.1 羧甲基壳聚糖羧甲基取代度的测定 |
5.4.2 羧甲基壳聚糖金属配合物溶解性能的测定 |
5.4.3 羧甲基壳聚糖金属配合物中金属含量的测定 |
5.4.4 羧甲基壳聚糖及其金属配合物的紫外光谱分析 |
5.4.5 羧甲基壳聚糖及其金属配合物的红外光谱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结论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8)利用甲壳胺和海藻酸钠处理染整废水(论文提纲范文)
1 处理染整废水的基本原理 |
2 实验部分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添加量对废水脱色效果的影响 |
3.2 添加比例对废水脱色效果的影响 |
3.3 温度和时间对废水脱色效果的影响 |
3.4 pH值对絮凝能力的影响 |
4 结 论 |
(10)甲壳素、甲壳胺及其衍生物的研究进展与存在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 结构与性质 |
2 研究进展与应用 |
2.1 医药保健方面 |
2.1.1 医药制剂 |
2.1.2 外科用品 |
2.2 农业方面 |
2.2.1 种子包衣剂 |
2.2.2 除虫剂 |
2.2.3 液体土壤改良剂 |
2.2.4 稀土及微量元素螯合剂: |
2.3 食品工业方面 |
2.4 废水处理方面 |
2.5 其它方面甲壳素/ |
3 开发前景与存在问题 |
四、甲壳素/甲壳胺对废水的处理效果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天然生物活性化合物在甲壳胺纤维上的吸附性能及其功能性[D]. 刘莉. 苏州大学, 2013(S2)
- [2]基于壳聚糖与海藻酸钠的改性聚合物的制备结构与性能研究[D]. 袁毅桦. 华南理工大学, 2012(05)
- [3]甲壳素/壳聚糖及其衍生物的最新应用进展[J]. 董静,刘群. 医学综述, 2011(06)
- [4]羧甲基甲壳胺纤维对铜离子的吸附性能[J]. 陈洁,宋静,李翠翠,秦益民. 合成纤维, 2008(05)
- [5]甲壳胺纤维在印染加工中的失重和降解问题探讨[D]. 胡晓莉. 苏州大学, 2008(11)
- [6]医用高分子材料甲壳胺的生物安全评价研究[D]. 郝树彬. 山东大学, 2008(01)
- [7]壳聚糖配合物的合成及其性质研究[D]. 孙兰萍. 安徽大学, 2006(12)
- [8]利用甲壳胺和海藻酸钠处理染整废水[J]. 秦益民. 纺织学报, 2005(05)
- [9]海藻酸和甲壳胺共混材料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A]. 秦益民,刘静洁,施冰冰,章文涛,沈笠超. 中国环境保护优秀论文集(2005)(下册), 2005
- [10]甲壳素、甲壳胺及其衍生物的研究进展与存在问题[J]. 马世坤,周旋,路翰娜,曹海燕.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 2004(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