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意”与“汉意” ——中日比较视野中的贺茂真渊及江户复古国学

“国意”与“汉意” ——中日比较视野中的贺茂真渊及江户复古国学

论文摘要

在江户复古国学史上,被奉为“国学四大人”之一的复古国学家贺茂真渊(1697-1769),其复古学说是日本历史上第一个具备高度理论意识而又自成系统的国学体系。本文拟围绕贺茂真渊的主要国学著述,回到复古国学的原点,将贺茂真渊置于中日比较的视野之中,从言语、考证、古道三个角度,运用比较文学的方法,在与我国“诗言志”、“四唐分期说”、先秦儒家、老庄之学及程朱理学进行细致地影响比较与平行阐发的基础上,考察其国学体系的机理,展示真渊在复古国学创立的过程中,如何既综合借鉴了中国汉学的知识,即“汉意”,又匠心独具地开发了日本本土文化的矿藏,即“国意”,从而让日本文化呈现出以和为本、和汉交辉的全新面貌。与此相应,本文将一边指证日本复古国学体内中国元素的大量存在,一边也并不否认复古国学对于本国文脉的继承和发扬,揭示内外文化压力之下贺茂真渊所作出的创新贡献。本文主要得出如下五条较富新意的结论:1、复古国学属于近世国学,与处于国家主义和战争状态下的近代国学有本质不同。近世国学前期有斋隐特性,不重政治行动,文学色彩较浓。2、贺茂真渊的“心言说”虽脱胎于《毛诗大序》的“诗言志”,但其对“心”的理解极富日本特色,呈现出去教化、非实体、外而内、近神灵的特点。3、复古国学的文献实证法有两面性。贺茂真渊“万叶歌风四迁论”疑受《唐诗品汇》“四唐分期说”影响。他从《万叶集》中提取了作为政治和文化统一体的“万叶空间Ⅱ”。4、真渊国学借自老庄的“道”在日本发生了变异,用以指古代臣民对天皇抱有亲近感的天皇制社会的伦理合法性。5、文学修养对于真渊是为了获得神学体验,这种神学体验与程朱理学有相近之处。讲习游宦促进了真渊复古国学的形成与传播,加深了他对古道的体悟。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 复古国学概念史:贺茂真渊的意义
  • 1.1 复古国学的定义与分类
  • 1.2 贺茂真渊生平与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研究方法与意义
  • 2 复古国学言语论:中日言语对抗中的突围
  • 2.1 心言说
  • 2.1.1 心言框架与"诗言志"
  • 2.1.2 "华语乱和"思想雏形
  • 2.2 语意考
  • 2.2.1 校诂和汉语义误训
  • 2.2.2 重构和汉语音对位
  • 3 复古国学考证学:中日语篇交叉中的翻新
  • 3.1 构成法
  • 3.1.1 和魂的汉学裂璺
  • 3.1.2 古今的一体交融
  • 3.2 阐释术
  • 3.2.1 万叶认知与《唐诗品汇》
  • Ⅱ"的诞生'>3.2.2 "万叶空间"的诞生
  • 4 复古国学古道观:中日义理比照中的取舍
  • 4.1 攻于外
  • 4.1.1 对儒学的批判与解构
  • 4.1.2 "道"在日本的变异
  • 4.2 修乎内
  • 4.2.1 文学消遣与神学体验
  • 4.2.2 讲习游宦与国学内化
  • 5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贺茂真渊年谱略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万叶集》与日本竹文化[J]. 世界竹藤通讯 2016(06)
    • [2].浅谈日本和歌中的“鹿”和“萩”[J]. 文化学刊 2016(11)
    • [3].浅析《万叶集》“咏露歌”与六朝文学的联系[J]. 语文建设 2017(26)
    • [4].《万叶集》和歌中的“云”意象探微[J].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7(10)
    • [5].《万叶集》恋歌的汉译[J].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12)
    • [6].日本文学《万叶集》语言评析[J]. 语文建设 2016(20)
    • [7].中国梅文化影响下的《万叶集》和歌——以“雪中梅花”和歌为例[J].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5(20)
    • [8].“白露”之趣——浅析《万叶集》中的白露和歌[J]. 语文学刊 2011(18)
    • [9].日本的“诗经”——《万叶集》[J]. 同学少年 2014(04)
    • [10].评《万叶集》的文学价值[J]. 长城 2014(06)
    • [11].《万叶集》中的季节感[J]. 时代教育 2013(11)
    • [12].钱稻孙《万叶集》汉译中的中庸思想[J].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5)
    • [13].《万叶集》中和歌所表现的农耕渔猎的生活文化[J]. 艺术品鉴 2019(08)
    • [14].论中国古典文学对《万叶集》和歌的影响——以咏“云”和歌为线索[J]. 日本问题研究 2012(03)
    • [15].《万叶集》中服饰吟咏的意义和作用[J].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 2012(10)
    • [16].浅析《万叶集》防人歌与边塞诗之相似点[J].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10)
    • [17].《万叶集》中的咏梅歌[J].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10(08)
    • [18].《万叶集》代表歌人的创作与中国文学[J]. 南昌教育学院学报 2010(06)
    • [19].论《万叶集》中的民谣[J]. 科技信息 2009(33)
    • [20].《万叶集》七夕和歌歌词探析——兼与中国七夕诗比较[J]. 贺州学院学报 2013(01)
    • [21].日本古代大陆移民的“文学性”政治斗争——基于《万叶集》的一考察[J]. 日语学习与研究 2013(02)
    • [22].《万叶集》中的梅柳歌考[J]. 外国问题研究 2013(02)
    • [23].日本新年号“令和”中的汉文化因素探究[J]. 品位经典 2020(06)
    • [24].对“熟田津之歌”中文学隐喻的探讨[J]. 文学教育(下) 2020(10)
    • [25].《万叶集》中“にほふ”的研究[J]. 语文学刊(外语教育教学) 2015(01)
    • [26].试析《万叶集》中的咏“霜”歌对中国文学的受容[J].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13(04)
    • [27].《万叶集》中的“からくに”与“からひと”[J].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8(03)
    • [28].令和夏初访日散记[J]. 大学生 2020(09)
    • [29].《万叶集》中“み薦刈る”枕词考[J].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1)
    • [30].从《万叶集》看日本古代母权对子女婚姻的干涉[J].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S1)

    标签:;  ;  ;  ;  

    “国意”与“汉意” ——中日比较视野中的贺茂真渊及江户复古国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