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刺激率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对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诊断的研究

高刺激率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对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诊断的研究

论文摘要

[目的] 椎基底动脉短暂性缺血发作(VBTIA)是一种常见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椎基底动脉短暂性缺血发作出现眩晕者称为椎基底动脉短暂缺血性眩晕(VBTIV)。当眩晕症状单独出现时,该病诊断较为困难,采用低刺激率的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或听觉脑干反应(ABR),诊断该病的阳性率低。为了提高诊断的阳性率,对疾病的发展进行动态监测,本实验采用高刺激率51次/s ABR测试,研究其对VBTIV患者进行诊断的临床意义。 [方法] 正常成年人组50例,年龄20~55岁;VBTIV组50例,年龄36~69岁。选用丹麦Madsen公司2260型脑干诱发电位系统ABR测试。ABR测试系统的记录电极置于刺激耳的乳突部,参考电极置于前额部,地极置于对侧乳突部。以短声刺激,刺激声为交替极性,刺激率为21次/s,分别记录双耳短声听阈。然后以同样短声刺激,扫描时间10 ms,方波脉冲0.1 ms交替短声刺激,感觉级75 dBSL,最大输出为130 dBpeSPL。叠加1000次,增益至3000次。滤波带通为100~2500 Hz,分别给予11次/s、21次/s的常规ABR测试和51次/s、71次/s的高刺激率ABR测试。左右耳分别检测。VBTIV组患者在应用血管扩张剂和神经营养剂两周后,症状缓解,再用同样方法复查ABR。统计方法应用SPSS11.0统计软件,选用t检验、直线回归、直线相关分析以及x2检验。 [结果] (1)正常人波V的潜伏期与刺激率呈线性变化,随刺激率的增加而延长,回归方程为(?)=5.50+0.00589X。(2)确定了本实验室的正常值范围。以95%正常人的指标值的(?)+1.96s作为上限值,(?)—1.96s作为下限值。(3)高刺激率51次/s ABR与11次/s相比,明显提高了VBTIV诊断的阳性率。其中,波Ⅰ、Ⅲ、Ⅴ潜伏期的异常率分别由7%、8%、6%提高到19%、40%、51%

论文目录

  • 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综述参考文献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的诊断价值分析[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9(A5)
    • [2].磁共振对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的诊断价值分析[J].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0(01)
    • [3].椎-基底动脉扩张延长症患者发生后循环梗死的相关因素分析[J].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2020(03)
    • [4].椎-基底动脉扩张延长症的诊疗进展[J]. 海南医学 2020(13)
    • [5].弥漫性颅内动脉延长扩张症与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比较分析[J]. 浙江医学 2020(15)
    • [6].椎基底动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治疗及近期随访研究[J].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0(17)
    • [7].基底平行解剖扫描磁共振成像在颅内椎-基底动脉病变中的应用价值[J].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2020(09)
    • [8].弹簧圈栓塞治疗基底动脉夹层动脉瘤的临床疗效观察[J]. 包头医学 2019(04)
    • [9].卒中茶后——谁最先发现基底动脉环(下)[J]. 中国卒中杂志 2018(02)
    • [10].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并脑干梗死3例的临床特点[J]. 卒中与神经疾病 2016(06)
    • [11].探讨脑干梗死与椎-基底动脉形态的关系[J].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16(06)
    • [12].后循环脑梗死与基底动脉弯曲的相关性分析[J]. 临床医学 2016(12)
    • [13].椎基底动脉扩张延长症15例临床分析[J]. 实用老年医学 2017(01)
    • [14].1例椎基底动脉扩张延长症并文献复习[J]. 卒中与神经疾病 2017(01)
    • [15].急性基底动脉闭塞所致脑梗死的起病特征与病变部位的相关性[J]. 医学研究生学报 2017(05)
    • [16].后循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椎基底动脉影像学分析[J]. 海南医学 2017(09)
    • [17].关于椎基底动脉走行变异或者发育异常的临床研究[J].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7(06)
    • [18].多模影像条件下诊断基底动脉闭塞1例报告[J]. 北京医学 2017(05)
    • [19].中西医结合治疗椎基底动脉硬化致脑供血不足临床观察[J]. 山西中医 2017(06)
    • [20].经颅多普勒对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患者椎-基底动脉血流动力学的分型分析[J]. 微循环学杂志 2017(03)
    • [21].椎动脉优势及基底动脉弯曲与后循环脑梗死的关系[J]. 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 2017(03)
    • [22].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临床表现及研究进展[J].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7(09)
    • [23].有呃逆表现的椎基底动脉扩张延长征1例[J].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7(20)
    • [24].基底动脉弯曲与后循环缺血的相关性研究[J].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6(08)
    • [25].磁共振对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的诊断价值分析[J].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6(17)
    • [26].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椎-基底动脉压迫型面肌痉挛的效果分析[J]. 天津医药 2016(09)
    • [27].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1例报道并文献复习[J].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4(23)
    • [28].椎-基底动脉压迫导致面肌痉挛的手术治疗[J]. 广东医学 2014(21)
    • [29].横长比在评估椎基底动脉梭形动脉瘤破裂风险中作用[J].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 2015(01)
    • [30].椎基底动脉夹层动脉瘤诊断与治疗研究进展[J].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15(05)

    标签:;  ;  ;  ;  

    高刺激率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对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诊断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