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无聊的感觉几乎成为现代人的生存境况的言语标志之一。其所标识的正是个体生存的精神现象的直接表达,如何看待这一精神境况并分析其原因成为对现代文化的理解和反省的关键点,更为应-对现代性所引发的种种精神现象建立了可应对的标尺,也成为直窥现代性境遇中的生存感觉状态尤其是理解现代化进程的关纽所在,其言语语词的表达也突出了现代精神现象的结构。论文第一章通过对于“无聊”概念的疏理,意图说明无聊有其自身的内在规定性,从质的契机的规定性和量的契机的规定性分别对无聊进行“批判”(康德意义上的“Kritik”划界),从质的规定性上的结论是无聊区别于作为生理差异和个人偏好的“无趣”,也区别于和意识形态相联系的“有利害”相联系的“无为”,从而区分“无聊(物)”和“无聊(感)”;从量的规定性上的结论是无聊有一个程度的划分,这里的标尺就是现代化(性)的推进在个体和群体心理感觉上的“现代性”之反应。因而,无聊就其作为现代社会的一个普及程度而言是有一个程度区分的,而非作为一个先验的概念而获得独断的指称的。论文的第二章紧接着推进现代性的“无聊”的精神体验,以无聊的精神现象和话语阉割,意识形态紧密相连,“现代”作为社会组织形式的基本理念使得其存在迥异于古代的一整套制度的建制,进入意识形态的统一性结构中才使得“现代”这一意识形态得到无限的“复制”和“生产”,在个体(主动或被动)参与这一生产关系的再生产过程中,自然生理时间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之间的沟壑才真正彰显的是无聊的现代性精神现象的原因:时间。时间作为现代的标志,从而时间隐隐作为价值的取向而预先存在于现代意识形态之中了。论文的第三章阐释的是无聊的四种形态:无话可说,无所事事,碌碌无为,无家可归四种作为现代性精神现象的感觉。论文第四章指出,无聊是作为自然权利的现代启蒙观念的一个必然的结果,并对自然权利的历史做出的简明的理析,作为“现代”的建基的价值基础的自然权利自始至终都作为关乎己身的话题,从而彰显出无聊有其作为人类思想史意义的高贵血统。结语讨论“无聊何以聊”这一作为思想史话题,结合第四章兼论无聊的问题史。论文的总的依据和结论是:1.无聊(感)作为主体的精神现象区别于自然生理差异的“无趣”和与功利目的相连的“无为”。2.无聊作为人的精神想象从来就是个体面对意识形态共同体的一种不可避免的精神性感受。无聊的感觉古已有之,只有到了“现代”的历史进程中才彰显出来其作为生存性的意义。3.无聊的感觉只是在现代社会中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和个体的自然生理时间之间的鸿沟才作为了最终的现代独有的精神性感受。现代意识的建构功能在现代化工程中使得个体的精神现象的强大的整合作用的空隙。4.无聊的感觉突出生发于作为现代生活方式的断裂之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为代表的现代意识形态和作为个体自然生命时间为代表的“闲暇”之中。正是在这种“闲暇”时间的夹缝中,才彰显了无聊的精神现象的深度。5.无聊的感觉作为现代意识形态存在其作为社会思想的精神的高贵的血统,因为其生发于现代社会的结构性因素当中。就是作为现代精神的核心要素之一的自然权利的价值源泉,甚至就是作为现代社会意识自身。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心物二象性”与精神现象的早期演化[J]. 江海学刊 2017(03)
- [2].作家寄语[J]. 文苑(经典美文) 2011(05)
- [3].贵州不良精神现象批判[J]. 当代贵州 2008(01)
- [4].意识观反思:人类对精神现象的探索[J].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03)
- [5].论精神文明与其表现形式[J]. 青春岁月 2011(12)
- [6].马克思恩格斯精神哲学研究的两大视角[J]. 马克思主义哲学论丛 2019(04)
- [7].浅论《内经》五脏精神现象的物质基础[J]. 江西中医学院学报 2011(02)
- [8].试用佛洛依德《梦的解析》分析《妞妞》一书中的梦境[J].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1)
- [9].品味咖啡馆文化[J]. 连锁与特许 2008(01)
- [10].给文化一个定义[J]. 学习月刊 2014(19)
- [11].文化的特性是创新[J]. 晚霞 2012(02)
- [12].论《灵枢·本神》之藏象精神现象的物质基础[J]. 江西中医学院学报 2009(04)
- [13].理想主义与力量的文学[J]. 黄河文学 2011(01)
- [14].文化视野下的艺术学新论[J]. 长城 2011(12)
- [15].我看文学奖[J]. 文学教育(下) 2009(03)
- [16].谁与我厮守[J]. 心理与健康 2011(03)
- [17].中国古代士大夫淑世意识的产生根源及其影响[J]. 南都学坛 2012(06)
- [18].贵州精神的历史轨迹[J]. 当代贵州 2008(01)
- [19].先进群体 智慧人生——新乡先进群体精神产生的原因(上)[J]. 智慧中国 2015(01)
- [20].和谐西藏与宗教[J]. 中国民族 2011(04)
- [21].新课程背景下生态习作教与学的策略研究[J]. 辅导员 2010(15)
- [22].把痛苦变成精神财富[J]. 初中生优秀作文 2010(01)
- [23].宗教与道德的意义[J]. 中国宗教 2014(05)
- [24].信仰的内涵及相关概念辨析[J]. 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03)
- [25].感言[J]. 时代青年(视点) 2014(06)
- [26].用爱为后进生插上一双翅膀[J]. 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 2013(09)
- [27].论信仰与幸福的关系[J].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0(10)
- [28].“倦怠”来袭[J]. 决策 2009(04)
- [29].一个人的诗学笔记(五则)[J]. 文学界(原创版) 2013(11)
- [30].浅析信仰的理性和非理性[J].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