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政府起源的相关问题是政治哲学与法律哲学中的重要问题,泰西思想史上的许多思想家和理论流派都曾针对此问题做出过许多经典论述。格劳秀斯、霍布斯、普芬道夫、洛克等思想家在自己的理论体系中对于政府起源问题做出的社会契约论解释就是其中非常具有影响的代表性理论。亚当.斯密对于政府起源及相关问题也曾经进行过深入且精辟的分析。亚当.斯密对政府起源相关问题的论述主要体现在他1751-1764年在格拉斯哥大学担任道德哲学教授时涉及政治、法律内容的授课中,其中的思想理论虽然未能在亚当.斯密生前和死后公开出版成书,但是通过两个学生记录的两份笔记得以保存并流传。通过对承载亚当.斯密政治、法律思想的相关问题的梳理分析可以发现,针对政府起源这一政治哲学和法律哲学的重要问题,亚当.斯密对洛克等人的社会契约论进行了批判,并对政府起源问题给出了自己的论证。亚当.斯密对洛克等人理论中对政府起源相关问题的社会契约论解释进行了批判,认为这种理论无论从逻辑上看还是从历史上看都具有很大的缺陷。通过分析可以发现,格劳秀斯、霍布斯、普芬道夫、洛克理论中对政府起源相关问题的社会契约论解释具有先验性、抽象性、唯理性的特质,而且均以唯理论的自然法为基础。亚当.斯密认为政府建立的第一个原始原则是权威原则,即政府的起源与建立不是先验建构性的,而是具备权威性的人或组织自然演进的必然逻辑结果,权威原则背后的心理基础是每个人都具有的以“同情同感”为特征的感情接受机制和能力。政府建立的第二个原始原则是实利原则,即政府之所以会产生并得到人民的服从是因为其具备一种现实的必要性,给为人们带来各种实际的利益,亚当.斯密对实利原则证成的逻辑基础是人性以利己为基本行为动机的理论假设。亚当.斯密认为这两个原则在现实中不是割裂性的,在现实境况中共同发生作用,这种论证逻辑也意蕴了亚当.斯密思想体系的自洽性和完整性。亚当.斯密对洛克等人社会契约理论批判及对政府起源问题论证的思想大背景是启蒙运动,本身作为苏格兰启蒙学派之思想健将的亚当.斯密亚当.斯密对洛克等人社会契约理论的批判及对政府起源问题的论证主要受到了同样作为苏格兰启蒙学派中健将的弗兰西斯.哈奇森和大卫.休谟相关思想理论的影响。特别是休谟政治法律思想中有关政府起源的相关理论,对亚当.斯密对洛克等人社会契约理论批判及对政府起源问题论证影响巨大。亚当.斯密对洛克等人社会契约理论的批判及对政府起源问题的论证的理论价值与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具有时代上的政治先进性;其次,集中体现了英国哲学传统中经验主义的精髓,将经验主义在理论与逻辑上的优势发挥的淋漓尽致;最后,这种理论中流露的注重历史维度的进化论政治观和社会观在现实的政治实践中更加具有妥当性。亚当.斯密对洛克等人社会契约理论的批判及对政府起源问题的论证的缺陷与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原创性有所不足,在论证的具体方法和进路上使人产生亚当.斯密关于这一问题的逻辑和证成主要因袭于休谟相关理论的印象;其次,亚当.斯密对洛克等人社会契约理论的批判从逻辑上来看并非完全自洽,证成过程的说服力也略显不足。最后,在具体证成过程中,作为亚当.斯密论证之基础的人类情感接受感知能力的心理机制理论也并非是在逻辑上毫无问题的。综合起来分析,亚当.斯密对洛克等人社会契约理论批判及对政府起源问题论证虽然从形式上看具有因袭休谟相关理论的痕迹,但其表面之下蕴涵的强调政府最大程度上支配、动员、组织、运用各种资源的能力和政府为人们谋取实际福利两者之间和谐互动的深刻与精妙却是休谟等人相关政治、法律理论中缺乏和不及的。亚当.斯密对洛克等人社会契约理论的批判并非是全然否定了契约论在政治哲学与法律哲学中的积极价值与意义,而是对契约论思想的一种扬弃,即保留了契约论政治哲学与法律哲学思潮中认为政府要保证人民的自由、幸福、权利的合理内核,有否定了其对于政府建立过程描述的空洞与玄虚,代之以历史维度之下具体而客观的实际性考量,因而在逻辑和证成上具有了更先进的特质和更强大的解释性力量。因此可以认定,亚当.斯密对洛克等人社会契约理论批判及对政府起源问题论证是泰西思想史上对政府起源相关理论这一重要问题的经典性论证之一,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价值和意义。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从伊甸来,往世间去——西方美术作品中亚当-夏娃主题画[J]. 世界文化 2019(03)
- [2].论《边境三部曲》中的美国亚当意识形态[J].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6)
- [3].卖纯净水的咖啡馆[J]. 财会月刊 2014(27)
- [4].痴心老公[J]. 喜剧世界(上半月) 2017(11)
- [5].读《云图·亚当·尤因的太平洋日记》[J]. 青年文学家 2018(27)
- [6].第三种饥饿[J]. 青年作家 2010(04)
- [7].归亚当入瓮[J]. 今古传奇(故事版下半月版) 2010(05)
- [8].实时引擎中的《亚当》[J]. 艺术教育 2018(14)
- [9].机器人科学家“亚当”助解基因难题[J]. 英语文摘 2009(06)
- [10].从《亚当剧》看中世纪宗教剧[J]. 欧美文学论丛 2010(00)
- [11].相看两生厌[J]. 书城 2020(07)
- [12].20世纪中后期美国文学中新亚当形象的零散化——以《麦田里的守望者》为例[J].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8(02)
- [13].英译汉的语序转换分析——以译作《在亚当之前》为例[J]. 江西科技学院学报 2014(04)
- [14].亚当峰上的巨人之足[J]. 科学之友(上旬) 2010(08)
- [15].人类始祖 亚当、夏娃[J]. 天风 2008(02)
- [16].触碰/触动[J]. 世界建筑 2019(S1)
- [17].论《失乐园》中亚当的正当理性与选择[J].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1)
- [18].亚当·扎加耶夫斯基诗选[J]. 中国诗歌 2012(08)
- [19].亚当麦茨:用雕塑“针灸”地球[J]. 环境与生活 2013(08)
- [20].十九世纪美国文学中的“新亚当”形象解析[J].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12(10)
- [21].民主转型与经济发展——亚当·普沃斯基民主理论研究[J]. 社会科学战线 2010(04)
- [22].走下神坛的美国亚当——论《边境三部曲》对西部牛仔形象的重构[J].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02)
- [23].亚当和夏娃的故事新编[J]. 喜剧世界(上半月) 2015(01)
- [24].库柏的《间谍》与美国亚当神话的建构[J].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3(06)
- [25].中国的骨头[J]. 新民周刊 2013(24)
- [26].略论严歌苓《也是亚当,也是夏娃》的现代性[J]. 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02)
- [27].19世纪美国文学中“新亚当”形象之新探[J].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11)
- [28].从译作《在亚当之前》看语境效应[J]. 海外英语 2011(07)
- [29].分析译作《在亚当之前》中对重复这一修辞格的灵活运用[J]. 海外英语 2011(15)
- [30].读画辑(组诗)[J]. 北方文学 201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