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EGF、Ki-67、D2-40及P53在卵巢肿瘤中的表达差异及其诊断价值

VEGF、Ki-67、D2-40及P53在卵巢肿瘤中的表达差异及其诊断价值

论文摘要

目的:通过分析卵巢良恶性肿瘤之间VEGF、P53、Ki-67、D2-40表达的差异,以进一步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自2008年1月-2010年12月本院收治的40例正常卵巢组织(正常组)、43例良性卵巢上皮性肿瘤组织(良性组)和68例恶性卵巢上皮性肿瘤组织(恶性组)。通过免疫组化法分析所有病例VEGF、P53、Ki-67、D2-40表达的不同情况。结果:恶性组VEGF表达水平显著高于良性及正常组(p<0.01)。良性VEGF表达水平高于正常组(p<0.01)。恶性组中Ⅲ-Ⅳ期VEGF表达水平高于Ⅰ-Ⅱ期(p<0.05)。Ⅲ与Ⅳ组别之间VEGF表达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Ⅰ与Ⅱ组别之间VEGF表达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恶性组各种病理类型组别之间VEGF表达水平没有明显差异。恶性组P53表达水平显著高于良性及正常组(p<0.01)。良性组P53表达水平与正常组无显著差异(p>0.05)。恶性组中Ⅲ、Ⅳ期P53表达水平高于Ⅰ-Ⅱ期(p<0.05)。Ⅲ与Ⅳ组别之间P53表达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Ⅰ与Ⅱ组别之间P53表达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恶性组各种病理类型组别之间P53表达水平没有明显差异。恶性组Ki-67表达水平显著高于良性及正常组(p<0.01)。良性组Ki-67表达水平高于正常组(p<0.05)。恶性组各种病理分期组别之间Ki-67表达水平没有明显差异。恶性组各种病理类型组别之间Ki-67表达水平没有明显差异。恶性组D2-40表达水平显著高于良性及正常组(p<0.05)。良性组D2-40表达水平与正常组无显著差异(p>0.05)。恶性组中Ⅲ、Ⅳ期D2-40表达水平高于Ⅰ-Ⅱ期(p<0.05)。Ⅲ与Ⅳ组别之间D2-40表达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Ⅰ与Ⅱ组别之间D2-40表达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恶性组各种病理类型组别之间VEGF表达水平没有明显差异。结论:恶性卵巢上皮性肿瘤组织与良性卵巢上皮性肿瘤组织相比,VEGF、P53、 Ki-67、D2-40均具有更高的表达率。同时,随着分级的增高,VEGF、P53、 Ki-67、D2-40的表达率也随之增高。恶性组中各病理类型之间VEGF、P53、 Ki-67、D2-40表达没有差异。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s
  • 第一章 前言
  • 第二章 资料与方法
  • 2.1 一般资料
  • 2.2 仪器
  • 2.3 试剂
  • 2.4 实验方法
  • 2.5 统计学处理
  • 第三章 结果
  • 3.1 各组中VEGF含量比较
  • 3.2 各组中P53含量比较
  • 3.3 各组中Ki-67含量比较
  • 3.4 各组中D2-40含量比较
  • 第四章 讨论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综述
  • 1 VEGF在卵巢良恶性肿瘤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 1.1 VEGF的结构特征
  • 1.2 VEGF在肿瘤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 1.3 VEGF在卵巢良恶性肿瘤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 2 Ki-67在卵巢良恶性肿瘤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 2.1 Ki-67的结构特征
  • 2.2 Ki-67在肿瘤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 2.3 Ki-67在卵巢良恶性肿瘤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 3 P53 在卵巢良恶性肿瘤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 3.1 P53的结构特征
  • 3.2 P53在肿瘤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 3.3 P53在卵巢良恶性肿瘤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 4 D2-4 0在卵巢良恶性肿瘤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 4.1 D2-40的结构特征
  • 4.2 D2-40在肿瘤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 4.3 D2-40在卵巢良恶性肿瘤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附录B (研究生简历)
  • 相关论文文献

    • [1].卵巢上皮性肿瘤常见病理诊断问题及临床意义[J]. 实用妇产科杂志 2015(11)
    • [2].哥本哈根指数在卵巢上皮性肿瘤鉴别诊断的应用价值[J]. 肿瘤基础与临床 2018(02)
    • [3].恶性卵巢上皮性肿瘤与血小板计数的研究[J].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13(05)
    • [4].维医药治疗良性卵巢上皮性肿瘤[J].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 2013(06)
    • [5].卵巢上皮性肿瘤经阴道多普勒超声肿瘤血流测定与病理微血管密度的相关性[J]. 疑难病杂志 2012(05)
    • [6].经阴道多普勒超声与病理微血管密度对卵巢上皮性肿瘤良恶性的鉴别诊断[J]. 中国全科医学 2012(03)
    • [7].血清缺氧诱导因子-1α及促红细胞生成素在卵巢上皮性肿瘤中的表达情况及其相关性分析[J]. 中国妇幼保健 2019(03)
    • [8].观察维医药治疗良性卵巢上皮性肿瘤的临床效果[J]. 人人健康 2017(20)
    • [9].维吾尔医治疗良性卵巢上皮性肿瘤对月经周期改变的观察[J].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 2014(07)
    • [10].卵巢上皮性肿瘤黏蛋白抗原4、5AC的表达相关性研究[J]. 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科 2014(04)
    • [11].紧密连接蛋白-4和基质金属蛋白酶-2在卵巢上皮性肿瘤中的表达及其意义[J]. 实用医学杂志 2009(19)
    • [12].卵巢上皮性肿瘤中半乳糖凝集素-3的表达研究[J]. 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 2018(02)
    • [13].青少年女性卵巢上皮性肿瘤50例临床分析[J]. 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 2016(04)
    • [14].卵巢上皮性肿瘤的声像图特点与其肿瘤标志物定量的相关性研究[J].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2009(01)
    • [15].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卵巢上皮性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 中国医学创新 2019(15)
    • [16].金属硫蛋白与肿瘤增殖抗原在卵巢上皮性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J]. 中国妇幼保健 2011(06)
    • [17].基质金属蛋白酶-9在卵巢上皮性肿瘤中的表达及意义[J]. 黑龙江医学 2009(02)
    • [18].卵巢上皮性肿瘤性质的判断[J]. 黑龙江医学 2010(06)
    • [19].卵巢癌基因1和癌超甲基化基因1蛋白在人卵巢上皮性肿瘤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J]. 中国药物与临床 2011(03)
    • [20].血清中人附睾上皮分泌蛋白4的测定与卵巢上皮性肿瘤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J].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2010(06)
    • [21].交界性卵巢上皮性肿瘤保守性手术的预后与生育状况[J].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10(05)
    • [22].卵巢上皮性肿瘤患者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及核转录因子表达与临床相关性研究[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5(01)
    • [23].卵巢交界性肿瘤40例临床分析[J].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2(04)
    • [24].卵巢上皮性肿瘤MCP-1基因表达的研究[J].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0(01)
    • [25].卵巢上皮性肿瘤起源的卵黄囊瘤诊治[J].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2018(05)
    • [26].Cx43、PTEN在卵巢上皮性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J].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5(08)
    • [27].腹腔热灌注化疗治疗晚期卵巢上皮性肿瘤的疗效和预后分析[J]. 癌症进展 2019(07)
    • [28].巨大卵巢粘液性囊腺瘤一例[J]. 中外医疗 2011(04)
    • [29].卵巢黏液性囊腺瘤术中糖水冲洗腹腔致高血糖1例临床护理[J]. 齐鲁护理杂志 2017(16)
    • [30].E-cadherin在卵巢上皮性肿瘤中的表达[J]. 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 2009(04)

    标签:;  ;  

    VEGF、Ki-67、D2-40及P53在卵巢肿瘤中的表达差异及其诊断价值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