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文本;文学;生活;社会
作者简介:鄂冠中,任教于江苏省华罗庚中学。
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三选用了杨绛先生1984年创作的纪实散文《老王》。这篇课文所在的专题名称是“号角,为你长鸣”,板块名称是“底层的光芒”。“号角,为你长鸣”这一专题设置意在引发学生“关注个人操守,了解伟大人物为信仰和理想无私奋斗的精神,了解底层社会人物的道德准则,维护社会公正的品格,从而认识人的尊严和崇高”(《语文教学参考书三》)。显然,编者是将《老王》用来诠释“底层的光芒”的。所以,很多教师在处理该文时将主要精力放在对老王性格特征(优秀品质)的挖掘上,以此来体现该专题的设置意图。
这种对《老王》主题的解读,只能说是从解读者自身的理解出发,是一种读者意义的解读,真正的文本解读更应是基于文本的作者意义的解读。
按照文艺批评的观点,本文的“意义”实际上包括了三个层面:一是作者意义,即作者欲在作品中表达的主观意图;而是文本意义,即作者在实际作品中通过语言词句呈现出的意义;三是读者意义,即读者通过阅读所领悟的意义。
由于语文教学中的文本解读不同于一般消遣型的文本阅读,具有教学的独特性,首先它要求教师通过文本细读,揣摩作品字里行间所呈现出来的意趣;然后探寻作者的表达欲望,并将其与文本加以印证。至此,我们可以获得“一种意义”,这是需要每个读者审视和面对的。在基础上,生发文本的作者意义,是每一个读者根据自己的认知结构和审美情趣,获得的属于自己的意义解读。那么,教师怎样才能准确地把握《老王》的作者意义呢?
审视文本,杨绛先生创作《老王》的意图仅仅是赞美这位底层不幸劳动者诚实、善良、不为世俗改变本性的优秀品质吗?
诚然,通过文本叙述的老王的几件事,我们的确可以看到老王身上所具有的底层劳动者的“光芒”,但作者给出了一个耐人寻味的结尾:不知为什么,每想起老王,总觉得心上不安。因为吃了他的香油和鸡蛋?因为他来表示感谢,我却拿钱去侮辱他?都不是。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作者想起老王为什么会心上不安?老王具有的优良品质肯定不是作者心上不安的原因。作者还特意提醒我们不是因为香油和鸡蛋,也不是因为不理解老王。个中原因,当时的作者自己怕也说不明白。“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告诉我们其中的原因是需要花费时间和经历去体验的。作者强调,“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何谓幸运,何谓不幸?杨绛夫妇在“文革”中饱受摧残和凌辱,充其量只是苟延残喘,保全了性命,够不幸的了。所谓的“幸运的人”之说是相对而言的,老王更是不幸,这在文中一目了然。是啊!与老王相比,杨绛的确应该要幸运多了。“我”落魄之至为何又说自己是“幸运者”?文本中的几处细节可以解开这个谜团。“那时候我们在干校,我女儿说他是夜盲症,给他吃了大瓶的鱼肝油,晚上就看得见了。老王给我们楼下人家送冰,老王抱着冰上三楼,代我们放入冰箱。默存不知怎地一条腿走不得路了,我代他请了假。”“大瓶的鱼肝油”在当时算得上是奢侈品了,而“我女儿”就有;“我们楼下”可见“我”住的是楼房;“代他请了假”说明“我”先生是有组织有单位的人。在看看老王,“单干户,靠着活命的只是一辆破旧的三轮车,此外就没有什么亲人,只有一只眼,另一只是瞎的,那只好眼也有病的,乘客不愿坐他的车,几间塌败得小屋”,似乎一一都与“我”形成鲜明的对照。
究竟是什么导致了老王的悲剧人生,是什么导致作者自己的不幸遭遇?自己究竟是如何对待弱势群体的?这恐怕才是让作者久久难以弄懂并心怀愧怍的原因。
老王生活在新社会,仅因为“脑袋慢、没绕过来、晚了一步”就“进不去(组织)了”,这样一个根正苗红的普通劳动者一生坎坷,老境颓唐,甚至病死前无钱治病。他给作者送香油和鸡蛋的真实意图究竟是什么?起初说不要钱,作者解释说免得托人捎了,“他也许觉得我的话有理,站着等我。”“也许”一词很讲究,与其说是推测,不如说是强调。“他一手拿着布,一手攥着钱,滞笨地转过身子。”“攥”字也有深意,这说明老王对这钱很在意,先前所说的“我不要钱”只是碍于情面罢了。显然,对于一个病入膏肓的人来说,香油和鸡蛋不能治病,不如换钱买药。此情此景深深地印在了作者的脑海中,作为一位有良知的知识分子,杨绛先生几年后仍深为自责,她在反思,甚至在拷问自己的灵魂,为自己未能更好地帮助老王渡过难关愧怍不已。作更深层次的思考,我们的社会、我们的组织、老王身边的其他人难道不该反思吗?
况且,对老王的死文中有这样一段记述:
过了十多天,我碰见老王同院的老李。我问:“老王怎么样了?好些没有?”
“早埋了。”
“呀,他什么时候……”
“什么时候死的?就是到您那儿的第二天。”
读完这段文字,我们自然会想起鲁迅在小说《祝福》对于祥林嫂死后“我”与短工的一段对话:
“祥林嫂?怎么了?”
“老了。”
“什么时候死的?”
“什么时候?——昨天夜里,或者就是今天罢——我说不清。”
两段文字在人物的叙述方式、口吻以及流露出的情感上有惊人的相似。鲁迅先生意在通过短工的漠然态度表现周围人对一个生命逝去的麻木,进而表现出祥林嫂生存的社会环境的恶劣。杨绛先生在新社会也遇到了这惊人的一幕,同是社会底层的老李对老王的死竟然如此冷淡,阶级友情甚至人与人之间最起码的关爱之情哪里去了,我们的社会怎么了,这些怎不令人深思?
“文革”结束,中国文坛出现了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人们已不再满足于文学只停留在对现实生活的客观反映上,作家们以更深刻的思想洞察力和更丰富的艺术表现力来反映生活,反思社会,从对历史尤其是刚刚结束的“文革”的再认识中总结经验教训。伤痕文学、反思文学便是在这一时期涌现出的文学浪潮。杨绛先生创作《老王》恰好也在这一时期,从中我们也可看出作者对人性、对逝去的这段历史的反思。
洪子诚先生对杨绛先生作品的一段评论,可启发我们扣紧该文本的主题:“她将笔触专注于大时代事件中的小插曲,书写个人的见闻和感受。《将饮茶》的最后一篇是《隐身衣(废话,代后记)》,她说到‘卑微'是人世间的‘隐身衣’,‘唯有身处卑微的人,最有机缘看到世态人情的真相,而不是面对观众的艺术表演’。这可以看作杨绛反顾历史时所采取的基点。不停留在一己悲欢的咀嚼上,也不以‘文化英雄’的姿态大声抨击,而能够冷静地展示个人和周围世界的形形色色的生态和灵魂,往往写了事件的荒谬性,透出心中深刻的隐痛。”
解读叙事类文本,不仅要从所述事件表象上去认识,更要抓住关键语句,从作者的创作意图上去审视。杨绛先生写《老王》不是仅仅要展示底层劳动者的“光辉”,而是通过对一些小事的平静似水的叙说,有意无意之间带出了一个时代的影子,让我们去反思社会、反思历史、反思自我,让我们关注人的物质生活的同时更关注精神生存的空间。假如我们将这篇立意深刻的文本简单地看成是写人叙事散文,岂不有违杨绛先生的创作本意?
参考文献:
[1]胡卓学.也谈对《老王》主旨的探索与思考——兼同怀宁先生商榷[J].语文建设,2007(1).
[2]王忠敏.从细微处感受“老王”的人性美[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9(5)
作者单位:江苏省华罗庚中学
邮编:213200
DepictingaReflectioninAParticularTime
——DiscussionontheThemeofLaoWanginSujiaoEdition
Abstract:WhatdoesYangJiangwanttotellusinLaoWang?WhatdothesentencesmeaninLaoWang?Theformerquestionisapreinstallbasedontheauthor’screation;thelatterisaresultoftheauthor’screation.IntermsofChineseteaching,itismorevaluabletoprobeintothelatterquestion.
Keywords:textbooks;literary;life;socie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