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众传媒中的石库门与上海人身份认同的历史变迁(论文文献综述)
李小东[1](2020)在《理论与实践的反思:为什么研究日常生活史》文中指出讨论"为什么研究日常生活史",有助于从研究动机层面梳理日常生活史研究范式的内在理路。在反思二战后西方社会所面临的现代性悖论的基础上,西方学界出现了以法国哲学、社会学界的"日常生活批判",以及德国史学界的"日常生活史"为代表的日常生活研究。由于理论关怀的不同,西方史学界新文化史与日常生活史研究范式有较大区别。21世纪初,日常生活史研究范式经译介进入中国大陆,其"以人为核心""总体史"的研究取向,因应了国内史学研究克服"泛文化""碎片化"倾向的需要。当下中国日常生活正经历深刻变革,大众有从历史层面思考日常生活意义的需求,同时中国史学研究范式也有更新的内在需要,故此有必要加强日常生活史研究。
许煜晨[2](2018)在《冲突与融合:当代电视剧中的城乡婚恋观研究》文中指出城市化,是伴随着工业革命一同出现的现象,是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它带来了人口向城市迁移、工业和服务业快速发展等一系列的变化。城市化使社会有了全新的面貌,但随之而来的还有城与乡的冲突,它在每个时间阶段都有不同的特点,对社会发展也产生着深远的影响。如今,城与乡的冲突不仅有了新的表现方式,城乡文化在碰撞之中也出现了城乡融合的趋势。作为能及时反应社会变革和时代进程的电视剧,其许多题材也围绕着城乡冲突与融合开展。而城乡婚恋观,作为城乡价值观冲突与交融的内容之一,不仅是电视剧中较有表现力与看点的话题,而且是目前人们非常关注的问题。思考不同时间段的电视剧对相应阶段城乡婚恋观的反映,对电视剧的社会功能以及电视剧对和谐城乡婚恋观的引领都会有全新的意义。因此,本文以城乡的阶段性冲突与融合为背景,选取相应时期涉及城乡婚恋观内容的电视剧进行研究,归纳出城市化发展各阶段中城乡婚恋观冲突和融合的主要表现形式,旨在从内容、视角、价值观三方面探索城乡婚恋观的冲突与融合在电视剧中存在的问题,并从主题思想、故事内容、审美观念上对相关题材电视剧的城乡婚恋观叙事提供有建设性的建议。
张春燕[3](2017)在《作为媒介的广场舞—舞者的互动与认同》文中指出当今中国城市化步伐加快,城市环境变迁,许多地方出现传统社区氛围日渐衰落,邻里之间变得陌生和防备,社区认同感和归属感下降。这时广场舞的出现,让很多社区变得“热闹”起来,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社区的面貌,成为一道跳动的城市景观,活跃在城市的各个角落。但与此同时,广场舞也引发了一些问题,媒体上常见由广场舞的噪声、抢占城市空间等引发矛盾冲突,一些地方,甚至出现用泼粪1、高音炮抵制2、拉铁丝网阻跳3、鸣枪等极端方式驱散广场舞4的事件,媒体对广场舞的报道也一度呈现负面的生态。广场舞媒介形象欠佳,社会认可度低,而这并没有影响到广场舞快速的发展,也没有影响广场舞参与者对自身舞者身份的认同,及参与者彼此之间的群体认同。广场舞不仅没有萎缩反而更加强大。一边是较低的社会认可度,一边是舞群的快速发展,广场舞发展中伴随出现的这一悖论现象,值得我们认真调研和理性思考。本文结合构成性社区传播理论,把广场舞作为媒介,采用参与式观察与深度访谈的方法,将西安市中三个典型的广场舞群作为研究对象,选择“长安之花”百人广场舞舞群、小雁塔“舞动雁塔”舞群、西外雁塔校区舞群为三个案例,探究广场舞本身作为媒介提供了怎样新的可能。广场舞作为媒介构建的社区网络中,探讨了舞者通过跳舞、联系、沟通、相处,在互动中产生了哪些新的交往规则和可能性。在互动促进认同的同时,广场舞有着怎样独特的自我认同机制,来对冲因负面报道引起的社会舆论压力,为促进广场舞的健康发展提供新的思考。
齐文[4](2017)在《空间,场所与认同 ——我国20世纪50、60年代的工人新村》文中认为伴随着城市化的迅猛发展,城市空间问题的研究逐渐成为跨越众多学科的新兴显学。在国家视角下展开对空间主体性建构过程的考察,弥补了当前城市问题研究中宏观理论与微观叙事的脱节,本文尝试通过场所认同这一概念建立国家、空间与个体三者的关系。场所是具有一定意义的空间,是空间中人的活动以及由此而产生的经验、情感和记忆等的集合,基于场所的身份认同是一种“客观物质化了的自我认同”1,人们在与场所的互动过程中发展出物质和情感的双重依附,从而建构和发展自身在空间社会交往中的位置和角色。认同过程理论认为,场所身份的形成是一个动态结构,它基于不断变化的场所意义对自我概念进行调节与同化2,除主体自身特性以外,对于场所的认知还受到外部社会文化的影响。在现代性的语境下,随着空间性质发生“社会转向”,场所的意义也在不断重构。空间超越了单纯的物质性,具有社会产品和社会再生产的工具的双重属性,并以其意识形态的特性成为国家最重要的政治工具3。国家借由对空间的形塑和符号表征系统的生产实现对个体的规训,从而达到其治理的目的。我国50、60年代在全国范围内大量建设的工人新村就是这样一个国家主导之下的个体性空间建构的场所,这种由国家及国有企业、事业单位投资兴建,并免费或以极低的租金提供给工人居住的“公房”是我国在计划经济时代所特有的房屋分配形式和福利保障制度。之于社会化的个体而言,家、邻里和社区无疑是最具重要意义的场所,对家、邻里和社区的认同构成了主体对于“我在哪”、“我属于哪”的最基本认识。住宅是家、邻里和社区的物质载体,对城市住宅空间形态的研究是考察场所认同形成机制最重要的出发点。本研究选取了建国后第一个工人新村——上海曹杨新村作为案例,对其动员建设过程,空间规划布局,村民选择机制,社区日常生活等方面进行考察,揭示社会主义国家如何通过对城市日常生活空间的制度化改造,将其意识形态转化为空间的生产并制造出工人新村这一典型的具有社会主义乌托邦性质的场所。而另一方面,生活在工人新村中的居民主动或被动地接受这一制度化空间的规训,并对空间的象征性意义进行认知和内化,从而建构其符合社会主义国家意识形态的集体主义身份认同,形成具有特色的工人阶级文化性格,并以此为导向开展符合空间特质的行为实践。由于场所认同具有极为丰富的理论内涵,又能够对诸多社会问题进行解释,因此城市社会学、环境心理学、人文地理学、建筑现象学等人文社会学科都将这一概念作为本学科关注的对象,本研究吸收了以上诸相关学科的研究结果,做了一次跨学科研究的有益尝试。
李奕霏[5](2016)在《利基杂志封面设计研究 ——以个人创作《上海客》为例》文中认为本文中利基杂志的概念是由笔者进行尝试性界定的。众所周知,利基本身是一个商业术语,通常是指企业针对自己的优势细分市场,并通过专业化的经营来获取最大限度的收益,以此为手段在强大的市场夹缝中寻求出路。简而言之,就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寻求差异化生存。笔者正是在这种意义上借鉴利基的概念,将其用来指证以《纽约客》为代表的专注市场细分,定位精准,寻求差异化生存,反映目标读者群体价值观念并具有极强针对性和较强专业性的期刊杂志。纵观国内杂志市场,有志于做精英杂志的不在少数,但是真正能够做到有立场、有品位,在形式和内容方面风格显着的并不多见。反观美国,以《纽约客》为代表的精英杂志却能以高度风格化的艺术设计精准定位于其目标群体,这一点对国内杂志在设计上的借鉴意义是不言而喻的。因此,本文尝试以《纽约客》为个案进行研究,对其封面设计中一望而知的形式感和浓郁的美式精英文化逐层剖析,探索它是如何将自我嘲讽的反思精神和对符号创造性的运用融为一体,从而赋予《纽约客》一种既高冷理性又风趣幽默的“精英知识分子主义”的理想形象的一整套设计理念。基于这种研究结果,本文拟以上海这座国际化大都市及其所特有的文化符号为素材,将《纽约客》封面的设计理念与经验尝试性地运用到个人创作《上海客》中,试图打造一本立足上海、定位清晰,精准反映当下中国都市文化生态与心态的杂志,探索出一种能够将利基杂志所隐含的文化进行视觉化的解决之途。
朱全定[6](2015)在《中国侦探小说的叙事视角与媒介传播》文中研究说明侦探小说自爱伦·坡开创以来,已经成为通俗文学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是都市工业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是通过印刷媒介、影视媒介、互联网络等大众媒介所承载、传播的文化产品。在发展的过程中,侦探小说始终凸显着自身独有的美学特征向前发展,拥有着顽强的生命力。侦探小说具有满足大众读者消遣、娱乐、宣泄的功能,作品中扑朔迷离的情节、惊险刺激的场景、神秘莫测的悬念以及料事如神的侦探,构成了侦探小说的审美特性。神秘、惊恐、悬疑等审美元素为读者的“暴力”本能宣泄找到了一个出口,为读者平淡乏味的日常生活提供了新的体验。侦探小说就是作者和读者之间不断地围绕案件进行设谜、解谜的游戏。作者通过故事中的侦探,在未知的空间中,寻找破案线索,不断地为读者设置谜面,读者积极参与重构犯罪现场、去伪存真,在蛛丝马迹中判断真凶,从出人意料的结局里体验解谜的快乐。本论文主要以中国侦探小说为研究对象,以收集、整理的侦探小说文本及其文化衍生品为基础,将其置入世界侦探小说创作的大背景下,首次运用原型理论、叙事学理论、故事形态学理论以及大众文化相关理论,通过横向研究的方法,探究侦探小说的叙事艺术的独特性以及侦探小说向通俗文化转变的进程中对我国文化生产的启示,力图成为对中国侦探小说研究的有益补充。本论文由绪论及四章正文组成。绪论部分主要概述了研究现状、选题缘起、研究方法、创新意义、以及本论文中对侦探小说的界定。根据这一思路,撷取侦探小说中的几个关键元素,对中国侦探小说进行横向性研究,并且把中国侦探小说放进大众文化视野中,发掘其接受创作中的深层次原因,拓展国内对中国侦探小说文化研究层面。第一章以神话、宗教、传说为切入点,运用原型理论,探索侦探小说中的文学渊源。在古代神话和宗教传说中,谜、罪、惩恶扬善、法的观念、侦探等侦探小说中的核心元素,作为一种文化和心理的积淀,潜伏在原始初民的集体无意识中。爱伦·坡的人生经历、欧洲传统文学以及他的创作理念为他开创侦探小说提供了契机,本节着重分析了他的五篇侦探小说确定的侦探小说模式类型。柯南·道尔把侦探小说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他所确立的“福尔摩斯——华生”模式对中国作家的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中国公案小说以破案故事为主要内容,其中蕴含的我国传统文化、传统法律观念、传统思维方式,是我国侦探小说创作的重要源泉,对中国侦探小说创作者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第二章探讨了中国侦探小说的创作模式类型,将普罗普的故事形态分析模式运用到侦探小说上,尝试归纳其创作的具体规律,概括出七种中国侦探小说创作的基本模式,从而为当代侦探小说的创作避免雷同,另辟蹊径提供有益的借鉴。第三章从叙事学角度,选取中外案例,分析了中国侦探小说的叙事角度,探究了侦探小说中的罪犯、侦探类型以及他们之间的互动关系。通过对侦探小说的叙事视角、叙事空间、叙事语言的研究,分析了侦探小说的叙事艺术及其显着特点。第四章论述了大众传播媒介对中国侦探小说的发生、发展、传播的影响。揭示了两者之间存在有密切的关系,大众传媒为侦探小说提供了存在的物质基础。译者在译介过程中,报纸期刊等纸质媒介发挥了重要作用,这直接促成了我国现代侦探小说的发生;并且探讨了在互联网背景下,我国悬疑小说的现状及其经典化问题。最后,运用约翰·菲斯克的大众文化理论探讨了西方侦探小说文化产业对我国文化生产的启示以及对我国侦探迷现状进行了分析。
刘衍瑞[7](2015)在《记忆与欲望的耦合—新时期上海叙事中的民国想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民国想象是当下社会兴起的一波新的文化现象,其在文学领域,尤其是在较为独特的上海叙事中,这样的文化现象出现得比社会其他领域更早。伴随着八九十年代的社会转型,一些上海本土作家就开始着力在文学中发掘所谓的“上海特性”,而这些创作所对应的历史语境主体正是解放前的民国时期,它依靠寻找与自己个体经验和记忆有关的“老上海”印记,试图在新时期的历史文化语境中,重建“上海”这座城市的文化身份认同。但是,文学所反映的并不是历史的真正镜像,而是一种具有叙事性质的历史虚构,所以上海叙事中的民国想象显然并不是一种简单的史实反映,而更应该被视为一种叙事建构,它与历史相联系的是它的叙事策略。在面对这种带着现实参与意图的文学叙事的时候,考察它所建构的叙事伦理及其建构动机也就是研究的意义所在。同时,新时期的民国想象作为百年上海叙事最后的群落现象,也是极具文学史意义的。新时期上海叙事中不同的“上海想象”,即对民国时期“老上海”的怀旧想象与对八九十年代之后当下的“上海想象”,在记忆与欲望的不同层面,实际上构成了上海文化身份认同寻求的一体两面,有着内在的逻辑关联;作为历史叙事和文化地理景观,正是凭借“想象”的意识形态功能,使得民国想象具备了一种文化诗学性质,在更高层次上参与了上海的文化身份建构;新时期上海叙事以都市现代性为体认,使得都市文学在八九十年代重新崛起,构成了历史同期寻根文学的另一重面向,它以重走上世纪海派都市发现之路的方式,完成了对“上海”的文化身份建构,成为百年上海叙事最后的群落现象。
汤菁[8](2013)在《“换城”故事 ——情境、传媒与交往中的“巢湖撤市”》文中研究指明2011年8月22日,安徽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安徽省将进行一次大范围的行政区划调整。撤销原地级巢湖市居巢区,设立县级巢湖市划归合肥市管辖,剩余原巢湖市辖区一分为三,分别划归合肥、芜湖、马鞍山三市。本文采用田野调查的方法,以拓展城市传播的视角,关注行政区划调整这一热点问题,透过“巢湖撤市”事件,看“城事”应当在政府、民众之间如何沟通,并进一步立足空间变迁和人们的交往认同,探讨如何建构“新城市共同体”。本文将从三个维度情境、传媒和交往阐释这一“换城”故事。在情境维度中,笔者首先对事件的背景进行概述,并进一步通过探讨近年来城市化的发展情况和由此所引起的地域身份认同的改变,结合城市建设、城市规划等角度来诠释这一事件的发生发展。此后,本文将该事件与同个时空下的相似行政区划调整事件进行类比和分析,针对该历史事件所发生的背景、过程、原因等,进行多角度诠释,最终旨在搭建一个时间和空间的坐标,勾勒出整个事件的来龙去脉,框架结构。传媒维度是指在大众传媒空间中对该事件的呈现和相关观点的表达,以及自媒体上民众舆论的呈现。流动带来互动和沟通,文本描绘了在不同的虚拟空间中对“巢湖撤市”的不同态度观点,探讨了在“巢湖撤市”中,媒体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虚拟空间的流动对实体空间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在样本的选择上,省内媒体选择《新安晚报》《合肥晚报》《江淮晨报》,省外媒体则选择《人民日报》《新京报》《南方周末》,自媒体则选择本地的论坛、新浪微博。在交往维度中,本文通过田野调查、深度访谈的方式,记述了民众在经历“巢湖撤市”时的变化,描摹了民众对于政策、国家力量渗透的回应,呈现了民众在经历城市变迁过程中所发生的交往、认同等方面的变化。传播是现代城市的基础。本文纵观上述三个维度,通过城市这个文化的共同体去反思中国行政区划调整和市民身份认同之间的关系,并统合情境、传媒与交往,赋予城市以新的意义。本文还暗藏一条线,即探讨行政力量、传媒和社会交往三者之间的关系,在互动过程中看传媒角色的嬗变,通过该事件看三者博弈而形成的张力。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巢湖撤市”是研究当今中国城市化转型不可多得的一个样本;从空间的角度来看,“巢湖撤市”是研究城市空间变化如何影响社会生活重新建构的典型案例;从个体的角度来看,“巢湖撤市”背景下,市民日常生活中人际关系、家庭关系的变化是人际传播的重要问题。从社会的角度来看,“巢湖撤市”又是研究城市市民认同的绝佳范例。
沈唯[9](2013)在《社会变迁中的上海设计研究 ——以淮海路的设计文化为核心》文中提出本论文旨在系统深入探讨上海设计的历史成就及其文化意蕴。上海文化及其设计成就,无疑是中国设计文化走出古典,走向现代,走向未来的重大标志性的事件,如何合理完整地把握其生理机质和文化底蕴是当代中国设计理论研究的重大课题。本文属于个案性研究——即以淮海路设计文化为核心探讨上海设计文化问题。上海设计根植于上海大地,在历史长河的源远流长中,在历史发展的辩证性张力中,铸造着经典与辉煌;上海设计根植于上海城市,在城市功能的几度重大变化中,在城市形态层层叠叠的构筑中,充满着蓬勃的朝气与旺盛的艺术生命力;上海设计根植于上海人们的生活需求,在“海派”文化的交织互动中,在设计传播的来来往往中,彰显着包容与创新的气魄与精神,闪耀着追求时尚与摩登的精雅光芒。本研究主要从两方面展开:一方面,是在梳理上海传统设计的过程中对上海设计艺术的优秀传统作一些基础性理论研究,进一步发掘上海传统设计艺术的优秀成果,扬弃不符合时代发展的部分。另一方面,是寻求对上海的城市文化、城市发展注入创新的设计活力,使上海的设计艺术既具有丰厚的历史文脉,又具有鲜明的时代发展特征。本研究除绪论和结论外,主要由七个部分组成:第一、“社会变迁中的上海设计”简要归纳了上海设计的主要特征,即现代性、物质化、海派设计文化表现等。第二、“城市形态:淮海路的成长”主要探讨上海城市形态发展过程中淮海路的形态设计史及其构成要素分析。第三、“街道美学:淮海路景观设计变迁与考察”主要探讨了淮海路景观设计的历史文脉、欧陆风情以及襄阳公园、国泰电影院等景观设计艺术的表现手段。第四、“视觉权力:淮海路广告设计变迁与考察”主要探讨了淮海路广告设计中的身体美学表现、视觉构成法则应用以及霓虹灯广告设计的艺术表现手段。第五、“民生器用:淮海路器物设计变迁与考察”主要探讨了淮海路器物设计中的国内外器物设计传播特点、交通工具设计发展特征以及照明设计的艺术表现。第六、“城市意象:淮海路设计的变迁”主要探讨了城市意象中淮海路设计以上海工商业发展作为基础的特点、视觉与文化交融的特点以及时尚与高雅交融的特点。第七、“设计之都:上海设计面向未来发展的要素与可能性探索”主要探讨了上海设计面向未来的“生态”、“传统”、“智慧”、“视觉”、“美育”等要素的和谐发展等。论文的创新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第一、梳理与勾勒社会变迁中的上海设计的发展轮廓,并研究其主要特征。第二、重点研究上海淮海路设计文化的发展脉络与淮海路上部分重要设计实例的艺术特色。第三、从对上海淮海路设计文化的研究引申出对上海“设计之都”建设的思考以及对上海设计创新精神传承与发展的思考。
江凌[10](2012)在《区域新闻史:一种社会史研究范式》文中指出作为研究范式的社会史具有三个显着特征:一是注重整体性研究,强调社会史是整个社会的历史;二是观照"底层社会的历史",即把目光下移,关注普通群体、普通人的社会生活;三是跨学科对话。一个区域报刊业的兴盛必有其区位优势、社会文化环境和内外动力机制,区域报刊业的消长与区域社会发展关系密切。晚清、民初时期,报刊传媒在区域社会早期现代化、现代化进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以社会史研究范式来进行区域新闻史、报刊史的整体性研究对于促进新闻史研究将会大有裨益。
二、大众传媒中的石库门与上海人身份认同的历史变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大众传媒中的石库门与上海人身份认同的历史变迁(论文提纲范文)
(1)理论与实践的反思:为什么研究日常生活史(论文提纲范文)
一、理论缘起:日常生活、日常生活史与法德的战后反思 |
(一)英法德语中“日常生活”一词的文化内涵 |
(二)日常生活研究与法国的战后反思 |
(三)日常生活史研究与德国的战后反思 |
二、实践反思:中国日常生活史研究的问题脉络 |
(一)日常生活史的中国史学史背景 |
(二)基于中国日常生活史研究综述的分析 |
(三)几部中国日常生活史着作的动机分析 |
三、现实对话:21世纪以来的日常生活与中国日常生活史研究的动机 |
(一)21世纪以来的日常生活变革与中国日常生活史研究的现实关怀 |
(二)当代中国日常生活史研究的史学史动机 |
(2)冲突与融合:当代电视剧中的城乡婚恋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和目的 |
1.3 研究现状 |
1.4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1.5 创新之处 |
2.城乡婚恋观冲突主题的嬗变 |
2.1 城乡婚恋自主权和两性地位的差异(1978年—20世纪90年代) |
2.2 贫富差距下的城乡婚恋观碰撞(20世纪90年代初—21世纪初) |
2.3 身份困惑下的城乡婚恋观冲突(21世纪初至今) |
3.电视剧中城乡婚恋观的融合 |
3.1 政策推动下的城乡融合背景 |
3.2 观念变革下的城乡融合趋势 |
3.3 电视剧中城乡婚恋观融合的呈现 |
4.城乡婚恋观的表达存在的问题 |
4.1 故事缺乏创新与合理性 |
4.2 刻板印象深刻 |
4.3 价值观导向偏离主流 |
5.电视剧引领和谐城乡婚恋观的具体策略 |
5.1 主题思想上引领城乡融合大趋势 |
5.2 故事内容上重视戏剧冲突的合情和人物形象的合理 |
5.3 审美观念上与时俱进地看待现实冲突的根源 |
6.结论 |
注释 |
参考文献 |
附录:当代电视剧研究样本 |
致谢 |
(3)作为媒介的广场舞—舞者的互动与认同(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2 研究价值 |
1.3 文献综述 |
1.3.1 传播与媒介 |
1.3.2 认同与媒体报道 |
1.3.3 广场舞的研究 |
1.4 研究问题与方法 |
1.5 案例选择的依据 |
第二章 西安广场舞群个案概述 |
2.1 “长安之花”百人广场舞 |
2.2 小雁塔“舞动雁塔”广场舞 |
2.3 西外雁塔校区广场舞 |
第三章 广场舞中的互动 |
3.1 广场舞促进了社区关系的重构 |
3.1.1 从关系视角来理解社区 |
3.1.2 基于传统地缘的新社交 |
3.2 线下:回归纯粹的日常交往 |
3.2.1 广场舞情景化的交往 |
3.2.2 额外社会资本的获得 |
3.3 线上:互动中的两极分化 |
3.3.1 互动方式:微信与大喇叭的联手 |
3.3.2 线上微信群的互动日常 |
第四章 广场舞中的认同 |
4.1 自我认同:不甘平庸 |
4.1.1 意义之网的编织 |
4.1.2 重新参与公共生活 |
4.1.3 投身社区建设,活跃社区文化 |
4.2 群体认同:共同体的建构 |
4.2.1 “有组织无纪律”的有效联结 |
4.2.2 新的交往规则:“前面的、后面的” |
4.2.3 强认同下对媒体报道的选择性接触 |
4.3 广场舞形成的对冲力量 |
4.3.1 广场舞独特的组织架构 |
4.3.2 深度参与的有益健身体验 |
4.3.3 无利益冲突的纯粹关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深度访谈大纲的拟问题初步设置 |
附录二: 调研舞群的相关照片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4)空间,场所与认同 ——我国20世纪50、60年代的工人新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和研究的意义 |
1.1.1 问题的提出 |
1.1.1.1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空间转向” |
1.1.1.2 我国城市化过程中的“空间危机” |
1.1.2 研究的意义 |
1.1.2.1 理论意义 |
1.1.2.2 现实意义 |
1.2 研究的方法和论文的框架 |
1.2.1 研究方法 |
1.2.1.1 交叉研究法 |
1.2.1.2 文献研究法 |
1.2.1.3 个案研究法 |
1.2.1.4 访谈法 |
1.2.2 论文框架 |
1.3 研究的创新点 |
1.3.1 跨学科的尝试 |
1.3.2 综合的理论视角 |
1.3.3 认同过程的解读 |
1.4 相关概念界定 |
1.4.1 城市空间 |
1.4.2 场所 |
1.4.3 工人新村 |
第二章 人文主义视角下的城市空间与场所认同研究 |
2.1 城市空间 |
2.1.1 作为纯粹物理意义的空间 |
2.1.2 空间的经济社会转向 |
2.1.2.1 列斐伏尔的“空间生产”理论 |
2.1.2.2 福柯的“空间权力”理论 |
2.1.2.3 卡斯特尔的“城市空间”理论 |
2.1.2.4 哈维的“时空压缩”理论 |
2.2 场所认同 |
2.2.1 场所 |
2.2.2 认同 |
2.2.3 场所认同 |
2.2.4“认同过程”理论 |
2.3 中国的研究 |
2.3.1 城市空间变迁与认同 |
2.3.2 单位制与城市空间形态 |
2.3.3 工人新村的研究 |
第三章 国家治理与场所身份:主体性的空间建构 |
3.1 空间环境的知觉与认知 |
3.1.1 人对空间环境的认知能力和认知需求 |
3.1.2 人依照认知的环境来决策行为 |
3.2 场所认同的建立过程 |
3.2.1 场所感的形成 |
3.2.2 场所认同的结构 |
3.2.3 场所认同的需求 |
3.2.3.1 独特性的需求 |
3.2.3.2 连续性的需求 |
3.2.3.3 自尊的需求 |
3.2.3.4 自我效能的需求 |
3.2.4 场所认同建立的过程 |
3.2.4.1 适应 |
3.2.4.2 同化 |
3.2.4.3 评价 |
3.3 国家合法性的建立与空间认同 |
3.3.1 城市规划的策略 |
3.3.2 空间实践的工具形态塑造 |
3.3.3 空间符号的表征体系 |
3.4 国家干预下场所身份的建构 |
第四章 社会主义中国城市空间再生产的知识谱系与整体呈现 |
4.1 革命性空间实践的社会思潮 |
4.1.1 工业化与工人住房问题 |
4.1.2 国家干预主义与城市规划 |
4.1.3 极端现代主义与革命性空间 |
4.1.4 乌托邦思想与新村主义 |
4.1.5 理性功能主义与形式理性主义 |
4.1.6“邻里单位”与“大街坊” |
4.2 中国城市空间治理的制度化过程 |
4.2.1 城市土地国有制度和住房分配制度 |
4.2.2 户籍制度 |
4.2.3 单位制度 |
4.2.4 街居制度 |
4.3 国家治理空间化的实践与整体呈现 |
4.3.1 新中国成立初期工人阶级的居住状况 |
4.3.2 50、60 年代工人住房建设的总体情况 |
4.3.2.1 华东 |
4.3.2.2 东北 |
4.3.2.3 华北 |
4.3.2.4 西南 |
4.3.3 工人居住区建设的主要特点 |
4.3.3.1 均质化 |
4.3.3.2“中央-周边” |
4.3.3.3 封闭围合 |
4.3.3.4 轴线对称 |
4.3.3.5 突出街景 |
4.3.3.6 低私密性 |
第五章 国家治理空间化的实践:上海曹杨工人新村 |
5.1“为工人阶级盖房子” |
5.1.1 解放前上海的工人住宅情况 |
5.1.2 50 年代初期上海的“房荒” |
5.1.3 曹杨新村的规划理念 |
5.2 曹杨新村的整体建设过程 |
5.2.1 曹杨一村“1002 户”住宅工程 |
5.2.2“二万户”时期的扩建情况 |
5.3 曹杨新村的空间规划设计 |
5.3.1 社区选址 |
5.3.2 规划布局 |
5.3.3 户型结构 |
5.3.3.1 房间设计 |
5.3.3.2 厨卫设备 |
5.3.3.3 阳台庭院 |
5.3.4 装饰设计 |
5.3.5 生活配套 |
5.4 总结 |
第六章 空间符号的隐喻:意识形态的注入 |
6.1 空间符号系统的建立 |
6.1.1 形态的象征性 |
6.1.2 名称的暗示性 |
6.2 空间分配的仪式化呈现 |
6.2.1 程序化的评选过程 |
6.2.1.1 突出国家重点工业路线 |
6.2.1.2 进行最广泛的组织动员 |
6.2.1.3 工厂内部分配的原则 |
6.2.2 搬迁庆典和“在场感”的生产 |
6.3 大众传媒中想象的共同体 |
6.4 总结 |
第七章 日常生活中集体主义场所认同的建立 |
7.1“劳模村”村民的新身份与自尊 |
7.2 从棚户到新村的场所身份转换 |
7.3 小尺度空间内的人际交流 |
7.4 划界:私人空间与公共空间的博弈 |
7.5“咱们工人有力量” |
7.6 集体交往中的情感和记忆 |
7.7 总结 |
第八章 结论 |
8.1 集体主义场所认同的特点 |
8.1.1 高度的依赖性 |
8.1.2 认同的单一性 |
8.1.3 身份的同质性 |
8.2 消费语境下的空间失序 |
8.2.1 空间的商品化 |
8.2.2 空间的资本化 |
8.2.3 空间形态的碎片化 |
8.3 场所认同危机 |
8.4 总结 |
参考文献 |
(5)利基杂志封面设计研究 ——以个人创作《上海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对象及范围 |
三、课题研究现状 |
第一部分:创作作品图片 |
1.《上海客》封面设计作品图片 |
2.《上海客》封面设计过程图片 |
2.1 素材图片 |
2.1.1《纽约客》杂志封面 |
2.1.2 上海城市建筑 |
2.2《上海客》创作构思及草图 |
2.2.1 上海文化符号构思 |
2.2.2《上海客》封面设计草图 |
第二部分:创作报告 |
3.市场调研报告 |
3.1 调研目的和意义 |
3.2 目标市场调查 |
3.2.1 调查方法和途径 |
3.2.2 目标市场和受众 |
3.3 调查情况分析和研究 |
3.3.1 美国杂志市场现状 |
3.3.2 国内杂志市场现状 |
3.4 调查结论对选题的意义 |
4.文献研究报告——以《纽约客》为例 |
4.1 研究概述 |
4.1.1 利基杂志的社会文化传统 |
4.1.2 潜在受众的文化消费习惯 |
4.1.3 视觉先行的设计理念 |
4.2 多元共通的文化理念 |
4.2.1“英式遗风”的变通与改造 |
4.2.2“精英主义”的幽默与讽刺 |
4.3 风格各异的形式语言 |
4.3.1 丰富与极致的刻画 |
4.3.2 象征与隐喻的告白 |
4.3.3 幽默与夸张的叙述 |
4.4 本章小结 |
5.《上海客》封面设计实践报告 |
5.1 创作概述 |
5.1.1 当下文化风尚 |
5.1.2 亚文化群体调研 |
5.2 作品设计阐述 |
5.2.1 设计理念 |
5.2.2 上海都市文化符号 |
5.2.3《上海客》封面形式元素探究 |
5.3 创作小结 |
6.创作研究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中国侦探小说的叙事视角与媒介传播(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现状及选题缘起 |
二、研究方法 |
三、创新意义 |
四、侦探小说的界定 |
第一章 原型与发轫 ——中国侦探小说的文学渊源 |
第一节 神话、宗教、传说与侦探小说 |
第二节 西方侦探小说 |
一、爱伦·坡与侦探小说 |
二、柯南·道尔与侦探小说 |
第三节 中国公案小说 |
一、传说起源期 |
二、萌芽生长期 |
三、形成发展期 |
四、鼎盛转型期 |
五、中国公案小说与中国传统文化、传统法律观念、传统思维方式 |
第二章 模式与创新 ——中国侦探小说创作模式解析 |
第一节 程小青的“道德模式”侦探小说 |
第二节 孙了红的“文化心理模式”侦探小说 |
第三节 建国五十年代“肃反反特小说”模式 |
第四节 文革时期手抄本模式 |
第五节 海岩的“案情+爱情”模式 |
第六节 蔡骏的“知识悬疑”模式 |
第七节 那多的“灵异悬疑”模式 |
第三章 人物与叙事——中国侦探小说四个维度 |
第一节 罪犯 |
一、物欲型罪犯 |
二、情欲型罪犯 |
三、权欲型罪犯 |
第二节 私人侦探 |
一、推理型侦探 |
二、侠盗型侦探 |
第三节 官方警探 |
一、官府侦探 |
二、公安干警 |
第四节 叙事视角与侦探小说 |
第五节 叙事空间与侦探小说 |
第六节 叙事语言与侦探小说 |
第四章 媒介与产业——侦探小说的传播与接受 |
第一节 大众传播媒介与侦探小说 |
一、印刷媒介与侦探小说的传播 |
二、影视媒介与侦探小说的传播 |
三、互联网络与侦探小说的传播 |
第二节“爱伦·坡、福尔摩斯”文化产业对中国文化生产的启示 |
第三节 中国侦探迷现状分析 |
主要参考资料 |
附录 一 |
附录 二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后记 |
(7)记忆与欲望的耦合—新时期上海叙事中的民国想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民国想象背后骚动的社会欲望 |
第一节 后革命时代归来的张爱玲 |
第二节 作为怀旧表征的颓废与情色 |
第三节 王家花园里的世界主义 |
第二章 民国想象与嬗变的城市记忆 |
第一节 众声喧哗中的城市记忆 |
第二节 中产阶级的黄金时代 |
第三节 重走海派的都市发现之路 |
第三章 民国想象的历史叙事诗学 |
第一节 历史叙事的双重诗学性质 |
第二节 作为想象的文化地理景观 |
第四章 民国想象的文学史意义 |
第一节 都市文学的再度崛起 |
第二节 寻根文学的另一重面向 |
第三节 上海叙事最后的群落现象 |
结语 |
作品影像期刊年表 |
参考文献 |
一 论着类 |
二 论文期刊类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
致谢 |
附件 |
(8)“换城”故事 ——情境、传媒与交往中的“巢湖撤市”(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来源及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现状综述 |
第三节 研究目的与研究方法 |
第四节 田野调查 |
第五节 相关概念辨析 |
第一章 情境中的“巢湖撤市” |
第一节 中国的城市化变迁与地域认同背景概述 |
第二节 同个时空下的“撤并市事件” |
第三节 “巢湖撤市”的事件过程分析 |
小结 |
第二章 传媒中“巢湖撤市” |
第一节 “小道消息”:自媒体的波涛暗涌(2011.5—2011.8) |
第二节 “官方证实”:来自外界的声音(2011.8—2011.12) |
第三节 “融城引导”:本地媒体的文本操作(2012.8) |
小结 |
第三章 交往中的“巢湖撤市” |
第一节 “巢湖”也是一座城市 |
第二节 仪式般的“那一天”:日常生活里的现象变化 |
第三节 “利”字双刃的公与私 |
第四节 双城生活:公务人员的尴尬与交往 |
第五节 认同的两极:关于“巢湖撤市”后社会变迁的问卷调研 |
第六节 理想“巢湖”:尊重、沟通、融入 |
小结 |
第四章 城市——作为文化的共同体 |
第一节 虚实之城——互动中的传媒与城市 |
第二节 对接——交心:沟通城市何以可能 |
结语:从乡土中国到城市中国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巢湖新旧变迁意见态度调查问卷 |
附录二 作为经历的“巢湖撤市”访谈提纲 |
附录三 调研相关图片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9)社会变迁中的上海设计研究 ——以淮海路的设计文化为核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
1.3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社会变迁中的上海设计 |
2.1 上海设计现代性的诞生 |
2.2 上海设计物质化的滥觞 |
2.3 上海海派设计文化的表现 |
2.4 上海设计与城市功能的变化 |
2.5 上海设计:在技术、审美与社会变迁中的发展 |
第三章 城市形态:淮海路的成长 |
3.1 城市形态变迁中的上海道路 |
3.2 淮海路形态与功能融合的整体设计分析 |
3.3 淮海路形态构成的设计要素分析 |
3.4 淮海中路行号录变迁与形态设计 |
第四章 街道美学:淮海路景观设计变迁与考察 |
4.1 霞飞路到淮海路的变迁——老上海记忆的设计文脉 |
4.2 淮海路设计:彰显吃、穿、住的欧陆风情 |
4.3 襄阳公园与复兴公园设计的法式风格 |
4.4 重要街景节点:国泰电影院的装饰设计艺术 |
第五章 视觉权力:淮海路广告设计变迁与考察 |
5.1 视觉中的身体美学:杭稚英的月份牌广告设计 |
5.2 视觉构成法则的应用:淮海路的画报广告设计 |
5.3 视觉的秩序与璀璨:淮海路的霓虹灯广告设计 |
第六章 民生器用:淮海路器物设计变迁与考察 |
6.1 国内外器物设计传播中的淮海路 |
6.2 上海器物设计传播中的淮海路 |
6.3 交通工具设计的功能美学 |
6.4 温暖与精雅:透射照明设计的欧陆气息 |
第七章 城市意象:淮海路设计的变迁 |
7.1 工商业的崛起:城市意象中的上海设计变迁 |
7.2 视觉与文化交融:城市意象中的淮海路设计变迁 |
7.3 时尚与高雅交融:城市意象中的淮海路设计特征 |
第八章 设计之都:上海设计面向未来发展的要素与可能性探索 |
8.1 上海设计创新的“生态”要素 |
8.2 上海设计创新的“传统”要素 |
8.3 上海设计创新的“智慧”要素 |
8.4 上海设计创新的“视觉”要素 |
8.5 上海设计创新的“美育”要素 |
8.6 上海“设计之都”建设与上海设计发展的可能性探索 |
小结 |
图片来源 |
参考文献 |
附1:上海近现代设计主要设计师、设计作品、设计理念等 |
附2:上海设计文化大事记 |
附1、附2的参考文献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作的项目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其它科研成果 |
致谢 |
(10)区域新闻史:一种社会史研究范式(论文提纲范文)
一、社会史-区域社会史的研究范式 |
二、近代报刊业的兴盛与区域社会发展 |
三、区域新闻史的社会史研究范式有待加强 |
四、大众传媒中的石库门与上海人身份认同的历史变迁(论文参考文献)
- [1]理论与实践的反思:为什么研究日常生活史[J]. 李小东. 史学理论研究, 2020(06)
- [2]冲突与融合:当代电视剧中的城乡婚恋观研究[D]. 许煜晨. 暨南大学, 2018(01)
- [3]作为媒介的广场舞—舞者的互动与认同[D]. 张春燕. 西北大学, 2017(02)
- [4]空间,场所与认同 ——我国20世纪50、60年代的工人新村[D]. 齐文. 中国美术学院, 2017(04)
- [5]利基杂志封面设计研究 ——以个人创作《上海客》为例[D]. 李奕霏. 浙江理工大学, 2016(07)
- [6]中国侦探小说的叙事视角与媒介传播[D]. 朱全定. 苏州大学, 2015(12)
- [7]记忆与欲望的耦合—新时期上海叙事中的民国想象[D]. 刘衍瑞. 海南师范大学, 2015(07)
- [8]“换城”故事 ——情境、传媒与交往中的“巢湖撤市”[D]. 汤菁. 安徽大学, 2013(11)
- [9]社会变迁中的上海设计研究 ——以淮海路的设计文化为核心[D]. 沈唯. 上海大学, 2013(04)
- [10]区域新闻史:一种社会史研究范式[J]. 江凌.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