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杜臆》一书成于明室覆亡、清人入关之际,是作者王嗣爽晚年对其三十七年来研读杜诗的整理和总结,是集其毕生心血的一部力作,在杜诗学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作为明清之际杜诗研究的重要著作,《杜臆》为后来注杜学人提供了宝贵的资料以及可供借鉴之方法。它打破了此前明代杜诗学研究毫无进展的局面,批判了宋人在注杜方法上的问题,也批判了明人在注杜内容上的穿凿,努力探索和发掘杜诗中的“真性情”——忧国忧民的思想和“境到,情到,兴到,力到”的雄浑阔大的境界,因而取得了超越前人的成就。而在注杜的指导思想上,他主张通过对文本的解读、体认以恢复杜诗的本来面目。在注杜的具体方法上,王嗣奭采用了“以意逆志”、“诗史互证”和“以杜证杜”的方法。其中,对孟子所谓“以意逆志”的读诗方法的复归可谓意义重大。《杜臆》作为一部开一代风气之先的著作,它在杜诗学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因而,对《杜臆》的研究,无论是对杜诗学的发展,还是对明清之际的文学观念的变化进行探讨都有很大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本文对《杜臆》的探讨,主要从两方面入手:首先,通过对其作者王嗣爽的生平经历、美学观念以及文学主张等主观因素的分析和探讨,并结合王氏本人的诗歌创作,揭示《杜臆》中对杜诗之独特理解其思想根源所在。另一方面,从王氏在注杜过程中所采用的方法入手,通过对《杜臆》的体例与内容特色的分析,及形成这些特色的方法的讨论,从方法论角度对《杜臆》之艺术性和学术性进行探索。通过这两方面的研究,力图对《杜臆》以及王嗣爽的杜诗观念有一个较为全面的理解和把握。《杜臆》作为王嗣奭晚年所作,其中体现了鲜明的王氏个人特色。具体而言,在内容上表现为对杜诗主旨以及杜甫的思想情怀的追求,在体例上则表现出多指向、发散性的特征。这种特征的形成,一方面是由于王嗣奭对儒家传统美学观念与文学观念的继承,以及由此产生的对杜甫诗歌之中所体现出的“诗教”观念和“仁者”情怀的信仰与推崇。另一方面,则源于他对“以意逆志”、“诗史互证”、“以杜证杜”等方法的综合运用。此外,在当时特定的社会环境下,王嗣奭的注杜活动之中无疑也包含了他在理想幻灭时对内心苦闷的排遣。因此,具有鲜明的个人特色的解读方式和饱含强烈的情感共鸣的笔触,可以说是王嗣奭《杜臆》的最大特点。尽管这种稍显主观的解读方式给《杜臆》带来了一定问题,但它所取得的成绩也是不容忽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