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民间商业银行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农资赊购,商业信用,银行信用,民间信用
民间商业银行论文文献综述
彭澎[1](2019)在《市场不完全下商业信用对银行信用和民间信用的替代机制——来自农资赊购的经验证据》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市场不完全的情况下,内生于农村地区并且广泛存在的商业信用能否改善农户的融资难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为此,以农户的农资赊购行为为例,在考虑了人情成本不断上涨的现实情况后,实证研究商业信用对银行信用与民间信用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在中国的农资市场广泛存在买方市场的情况下,商业信用会在一定程度上替代银行信用和民间信用:一方面商业信用可以解决农户获取银行信用难的问题,另一方面商业信用不像民间信用那样要求农户承担高昂的人情成本。未来,政府应当着力发展农资赊购、贸易信贷等各类产业链金融,同时进一步完善银行信用、民间信用和商业信用共存的农村金融体系。(本文来源于《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6期)
刘华[2](2019)在《筑牢商业银行与民间借贷之间的风险防火墙》一文中研究指出当前,随着居民财富的不断积累,人们对资产保值、增值的需求也不断增强,而现有市场提供的投资工具比较有限。为寻求快速获利,一些人将目光投向了高收益的民间借贷。面对利益诱惑,一些银行员工铤而走险,直接或变相参与到民间借贷、民间融资、违规担保和非法集资等活动之中(本文来源于《中国县域经济报》期刊2019-11-14)
施烨[3](2019)在《探究民间投资运行特征与商业银行信贷投向》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经济转型背景下,还应加快商业银行信贷投向的调整,通过增加民间投资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效率。基于此,本文结合民间投资运行特征,对江苏省民间投资和商业银行信贷行业配置行为展开了分析,结合民间投资变动情况和信贷投向问题提出了投向调整策略,为关注这一话题的人们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大众投资指南》期刊2019年20期)
张淦,赵永清[4](2019)在《民间投资运行特征与商业银行信贷投向——基于江苏省数据的实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民营经济是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压舱石,大力支持民营经济的发展是应对复杂外部环境、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举措。由于民间投资自负盈亏、自主决策的市场化特征,其动向对判断经济发展走势和行业发展前景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对于商业银行而言,把握住民间投资的运行特征,有利于做出科学合理的信贷决策,从而更好地贯彻落实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理念,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更高质量、更有效率的金融服务。以江苏为例分析省内民间投资运行的总体特征,民间投资在各个行业的进入和退出,最后结合江苏信贷资源在行业间的配置结构和配置效率,提出信贷资源的配置方向。(本文来源于《金融理论与实践》期刊2019年10期)
樊翔宇[5](2018)在《民间资本对城市商业银行风险作用机制的实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在政府的积极倡导下,对金融风险的防范和化解成为了一个引人关注的方面。而对于银行业来说,将日益壮大却未充分利用的民间资本引入其中一直是银行业改革的重要方面和积极措施。尤其是在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背景下,对于和地方政府联系紧密的城市商业银行,国家先后出台了多个文件鼓励民间资本进入,以优化股权结构,激发城商行的活力,降低城商行风险。而民间资本水平的提高是否能降低城商行风险,以及通过何种渠道影响城商行风险,这正是本文所要探讨的问题。本文搜集了 2007年以来的各城商行年报,通过对各个银行前十大股东持有股份占总股本的数据进行手工整理,得到了 2009—2016年103家城商行民间资本在总股本中占比的数据,并以Z值作为衡量银行风险的变量,考察二者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城市商业银行中的民间资本水平和Z值呈正相关,随着民间资本比例的提高,银行风险将会降低;通过民间资本对Z值各个组成部分的考察,发现民间资本水平与城商行业绩显着正相关,与业绩波动率显着负相关,即民间资本的引入对城商行风险的降低主要是通过城商行业绩的提升和波动率的降低来实现的。最后,本文还运用中介效应的检验方法,以贷款规模作为中介变量,发现在民间资本水平对银行风险的传导路径中,贷款规模发挥了显着的中介效应,即民间资本的引入减少了政府干预,从而减少了贷款规模,使银行风险得以降低。(本文来源于《厦门大学》期刊2018-04-01)
郭小叶,李富有,王博峰[6](2018)在《民间资本进入城市商业银行的“阈值效应”分析——基于中国25家城市商业银行的面板数据》一文中研究指出在运用随机前沿分析方法测度中国25家城市商业银行效率的基础上,对民间资本进入对城市商业银行效率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并进一步考察了民间资本进入水平的适度性问题。研究结果表明:民间资本进入水平对城市商业银行效率的影响存在"阈值效应",但该效应并未因城市商业银行所属区域不同而存在显着差异。近年来中国民间资本进入城市商业银行的程度总体上处于阈值区间之外,民间资本进入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和优化,以充分发挥对城市商业银行效率提升的积极作用。(本文来源于《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8年01期)
王伟,戴菊贵,胡俊霞[7](2017)在《民间借贷向商业银行的风险传导:途径分析与防范建议》一文中研究指出民间借贷和商业银行既相互补充又相互竞争,两者之间的资金流相互渗透,银行资金主要通过本行员工和授信客户两条途径流入民间借贷市场。由于部分银行员工私自揽储放贷、为储户和资金短缺者牵线搭桥、私自销售理财产品、非法兼职或参股影子银行,以及获得银行授信的客户超额贷款后进行转贷、与融资性担保公司合谋骗贷、为参与民间借贷的企业提供担保等,民间借贷的市场风险可能传导至商业银行,影响银行体系稳定。为此,要建立健全商业银行与民间借贷之间的"防火墙",加强对银行员工的业务监督和审计机制,强化对账管理和账户监控,严格代销业务管理和风险提示,完善营业场所管理,降低银行员工参与民间借贷的风险;核查授信客户贷款需求的真实性,确保还款来源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严格执行"实贷实付、受托支付"规则,降低银行信贷客户参与民间借贷的风险。(本文来源于《南方金融》期刊2017年07期)
肖晓华[8](2017)在《关于股份制商业银行促进民间投资增长的几点思考》一文中研究指出长期以来,民间资本作为非公有制经济的组成部分得到了快速发展,在稳增长、促创新、增就业、惠民生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自2015年以来,受多重因素的影响,民间投资增速有所放缓,占全部投资比重出现下降。银行业对于促进民间投资影响较大,尤其是股份制商业银行在促进民间投资方面有着特殊的地位和作用。本文主要研究了民间投资发展现状、民营企业融资难的困境、着重分析了华夏银行在民企融资方面的一些实践,并从股份制商业银行的角度给出了促进民间投资增长的建议。(本文来源于《武汉金融》期刊2017年01期)
孙斌斌[9](2016)在《民间资本进入商业银行的壁垒》一文中研究指出商业银行是我国金融市场的柱石,在维护国家金融稳定和推动国民经济平稳发展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我国真正意义上的商业银行产生于计划经济解体之后不久,市场经济制度建立之前。虽然经历过几次重大的银行改革但却依然存在着产权主体不清、政企难分、市场竞争不够、垄断势力过大和效率低下等等问题,所以继续推进我国银行业的改革是必须的。民间资本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伴随着我国30多年的改革开放进程,民间资本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由于我国金融市场发展不完善,投资渠道狭窄,民间资本为了追逐高利润,投机房市、民生物资等,不断炒作出泡沫而且大量涌入民间资本借贷市场,进行着一场“钱生钱”的豪赌。不仅承担着极高的风险,而且没有有效发挥其真正的作用。引进民间资本进入商业银行就是解决现在我国商业银行业和民间资本一系列问题的有效方法。利用民间资本产权主体明晰可以解决国有银行产权主体不到位的问题,可以制约国有商业银行的非市场性的政府性行为;而且民间资本的进入必将加剧整个银行业的竞争,打破原有的垄断势力,银行为提高收益必将不能只依靠息差收入,而会提升服务,差异化竞争,优化管理,增强自己的综合竞争力。国家已经在法律政策层面允许民间资本进入,但现实是民间资本对于进入国有商业银行却是“看得见,吃不着”。这其中存在诸多的原因:首先,民营资本自身相对于国有资本弱小,从各个方面的数据我们都可以看到我国中小微型企业面临艰难的融资问题,在政策扶持,信息获取,资源获得方面和国有企业相比都处于不公平境地。作为民间资本中占主要地位的民营企业自身没有做大做强,普遍存续时间短,市场成熟度有限何以有实力进入我国国家资本把控的商业银行业?另外是“两道门”的原因,民间资本是被允许放行进入,但繁冗的审批制度和附加条款、既得利益者的阻挠、改革措施不到位等等还是阻挡着民间资本的进入。还有,即使民间资本可以进入但是难以做到与国有资本实质上的平起平坐,决策经营权还是在国家手中,制衡国有商业银行非市场行为会变成一句空话,民资进入会变相成为国有银行高管非市场行为的“帮手”,自身利益得不到保障。另外,国有资本在我国国有银行中股权占比过高,挤占了民间资本进入的空间,而流转出这些国有资本是否会出现国有资产流失问题,也是全民关注的焦点。所以在国有资本流转机制没有完善之前,国有银行管理者不愿冒着“国有资产流失”的罪名降低国有股份。种种这些成为民间资本进入我国商业银行的道道壁垒。针对这些壁垒我们可以逐步破除:法律上完善民间资本进入的细则,保护民间资本的权利;大力支持和发展民营经济,做大做强民间资本并合理引导其进入我国商业银行业;健全和完善我国金融资本市场,为民间资本和国有资本流转创造有利平台;降低国有资本在四大行的占比,为民间资本进入腾出空间;完善和强化存款保险制度,增强国有资本减持银行股份后民众对于银行业的信心,为退出机制提供保障。(本文来源于《安徽大学》期刊2016-03-01)
孙晓杰[10](2016)在《观察民间资本入股商业银行新趋势》一文中研究指出从总体趋势看,近十年民间资本入股上市银行步伐加快,入股方式呈现多样化,包括发起设立、认购新股、并购重组等方式。民间资本入股银行的新特征和新趋势值得关注。伴随我国银行业体系的逐步完善,近年来民营资本入股银行业步伐加快,方式多样,呈现出一些新特点和新趋势。近十年民间资本入股银行业情况扫描国有控股银行民间资本占比较(本文来源于《中国银行业》期刊2016年02期)
民间商业银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当前,随着居民财富的不断积累,人们对资产保值、增值的需求也不断增强,而现有市场提供的投资工具比较有限。为寻求快速获利,一些人将目光投向了高收益的民间借贷。面对利益诱惑,一些银行员工铤而走险,直接或变相参与到民间借贷、民间融资、违规担保和非法集资等活动之中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民间商业银行论文参考文献
[1].彭澎.市场不完全下商业信用对银行信用和民间信用的替代机制——来自农资赊购的经验证据[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
[2].刘华.筑牢商业银行与民间借贷之间的风险防火墙[N].中国县域经济报.2019
[3].施烨.探究民间投资运行特征与商业银行信贷投向[J].大众投资指南.2019
[4].张淦,赵永清.民间投资运行特征与商业银行信贷投向——基于江苏省数据的实证分析[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9
[5].樊翔宇.民间资本对城市商业银行风险作用机制的实证研究[D].厦门大学.2018
[6].郭小叶,李富有,王博峰.民间资本进入城市商业银行的“阈值效应”分析——基于中国25家城市商业银行的面板数据[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
[7].王伟,戴菊贵,胡俊霞.民间借贷向商业银行的风险传导:途径分析与防范建议[J].南方金融.2017
[8].肖晓华.关于股份制商业银行促进民间投资增长的几点思考[J].武汉金融.2017
[9].孙斌斌.民间资本进入商业银行的壁垒[D].安徽大学.2016
[10].孙晓杰.观察民间资本入股商业银行新趋势[J].中国银行业.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