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建安贡茶研究

北宋建安贡茶研究

论文摘要

茶叶的发展起源于远古传说,继于唐而兴于宋,而后在北宋得到了充分的发展,由于北宋结束了唐末五代的纷争和军阀割据,使社会生活、生产秩序重新回到了封建正统范围,政治趋于稳定,经济渐趋活跃,文化得到发展。在北宋繁荣的社会大背景下,茶的地位日益凸显,北宋是中国茶文化史的重要阶段,尤其是贡茶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而建安贡茶无论在数量、品质上还是规模、影响上都达到了顶峰,极具典型性和代表性。建安贡茶产地及渊源。建茶产于福建建溪两岸的凤凰山和龙山,以及连属的壑源、沙溪、武夷山等地,故又称建溪芽、建溪春。建安贡茶由于其地理位置优越,气候适宜,因此,早在唐代陆羽就曾给予了很高评价“其味极佳”,只是由于当时封闭的客观环境,世人才对其知之甚少。建安贡茶之焙及品赏。在焙制方面,形成了官焙和私焙并存的局面,“建安贡茶”在政府的支持下,其规模、数量、品质等方面形成了北宋贡茶一家独大的局面,最终奠定了建安贡茶在中国贡茶史上的顶峰地位。另外,由于宋代是品茶、鉴茶的高峰时期,对贡茶的品种开发和创新也较多。建安贡茶的演变。建安贡茶的数量与北宋朝廷的命运息息相关,从建国初期,宋太宗始造龙凤贡茶,其后产量剧增,品种日新月异,到宋徽宗时达到高峰,其后规模渐趋减少,靖康之变后,南宋偏安一隅、不思进取,其制茶规模和数量大大减少,再加叶农之乱后,建安贡茶的体制和上贡形式等摇摇欲坠,到明朝朱元璋时彻底被废除。建安贡茶是北宋贡茶中诸多贡茶系列中的佼佼者,但北苑与其他官焙一样最终逃脱不了历史的命运。在品质和特点方面,建安贡茶从建国初期的小龙团到后来的银线水芽等,制茶工艺越来越精细化,贡茶从一开始的实物上贡慢慢倾向于货币上贡的形式,在南宋尤为明显,渐渐转为赋税的一种。建安贡茶所反映的政治与文化。贡茶作为独特的贡品在封建社会制度下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承载着各种各样的关系,事实上,“贡”本身就是一种强制性的赤裸裸的掠夺,是皇权在生活领域的外化,建安贡茶,一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满足了统治阶级的需要,推动了制茶业的发展,另一方面,为了迎合少数统治阶级的需要,地方官员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等,加重了人民的负担,而很多官员却因此而升迁,直接导致了吏治的腐败。在文化方面,众多的文人墨客对建安贡茶都有着深厚的感情,如蔡襄、苏轼、欧阳修,甚至宋徽宗专门为其写了一本茶书《大观茶论》,有关建安贡茶的诗歌、茶词等文化表现形式颇多,形成了独特的地域性贡茶文化。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 "建安贡茶"的界定
  • (二) 研究综述
  • 第一时期、古代研究成果
  • 第二时期、现当代研究成果
  • 一、北宋建安贡茶产地及兴盛之因
  • (一) 产地
  • (二) 建安贡茶兴盛的原因及渊源
  • 二、北宋建安贡茶焙制及品赏
  • (一) 焙制
  • (二) 建安贡茶的鉴赏及历史地位
  • 三、北宋建安贡茶的演变
  • (一) 数量的增减
  • (二) 向赋税的转变
  • (三) 官焙北苑的兴衰
  • (四) 品种的演变及特点
  • 四、建安贡茶所反映的政治与文化
  • (一) 君主集权制的强化
  • (二) 对地方官流动的影响
  • (三) 建安贡茶对北宋文化的影响
  • (四) 茶诗、词、歌、谜、画
  • 结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相关论文文献

    • [1].北宋时期的皇家园林——以金明池为例[J]. 现代园艺 2015(16)
    • [2].论宋代文赋的特征[J]. 青年文学家 2012(01)
    • [3].浅析北宋时期西北边区的民族法律适用[J]. 兰台世界 2014(24)
    • [4].北宋时期饮食文化的民族传承[J]. 兰台世界 2013(24)
    • [5].北宋新旧党争背景下诗风的流变[J]. 职业时空 2011(11)
    • [6].北宋与高丽官方书画交流述论[J]. 南昌航空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03)
    • [7].北宋水碾硙业中的官私博弈[J]. 安徽农业科学 2012(02)
    • [8].浅析北宋的禁榷制度——以榷茶制度的演变为例[J].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2)
    • [9].北宋书画“尚意”探究[J].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2(05)
    • [10].消费视角下的北宋东京节日生活[J]. 民俗研究 2018(05)
    • [11].北宋初期的科举制改革及其影响[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 2019(09)
    • [12].北宋家庙、祠堂与谱牒之考论[J]. 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2)
    • [13].北宋书画形式的融合及“以书入画”的影响[J]. 重庆社会科学 2009(08)
    • [14].北宋士大夫参与斋醮活动述评[J]. 船山学刊 2008(04)
    • [15].论北宋时代中国画美学思想特征[J]. 科技信息(学术研究) 2008(02)
    • [16].北宋开封气象灾害的政府应对[J]. 兰州学刊 2015(03)
    • [17].苏轼教育思想探析[J]. 衡水学院学报 2014(03)
    • [18].浅析北宋自耕农土地的产权问题[J]. 科教导刊(中旬刊) 2010(09)
    • [19].张载“取洮西之地”辨析[J]. 宁夏社会科学 2009(01)
    • [20].略论北宋汴河漕运的维护与管理[J]. 沧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4(02)
    • [21].两部《范祖禹年谱简编》中的纪元问题[J].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5)
    • [22].北宋密州地区人才崛起探因[J]. 潍坊教育学院学报 2011(06)
    • [23].范仲淹反腐思想浅析[J]. 黄河科技大学学报 2010(01)
    • [24].澶渊之盟研究述论[J]. 衡水学院学报 2010(03)
    • [25].北宋黄河的漕粮运营[J]. 保定学院学报 2009(01)
    • [26].论张耒的辞赋创作[J].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05)
    • [27].北宋滁州守臣小传(下)[J]. 滁州学院学报 2008(04)
    • [28].北宋中后期江西籍作家集句诗创作略论[J]. 新余学院学报 2015(06)
    • [29].北宋广州“蕃学”考[J]. 兰台世界 2012(21)
    • [30].北宋滁州守臣小传(上)[J]. 滁州学院学报 2008(02)

    标签:;  ;  ;  

    北宋建安贡茶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