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股东代表诉讼的当事人

论股东代表诉讼的当事人

论文摘要

股东代表诉讼是指当公司的利益受到侵害而应该代表公司行使诉权的公司机关拒绝或怠于行使诉讼权利时,由公司股东以自己的名义为公司的利益对侵害人提起诉讼,所得赔偿归于公司的一种诉讼形态。股东代表诉讼兼具“派生性”和“代表性”。一方面起诉股东是代位公司行使诉权,以避免因公司消极不行使诉权而遭受损失;另一方面起诉股东是代表全体股东行使诉权,以维护全体股东所应享有的“间接利益”。股东代表诉讼制度起源于英美,经长期的司法实践和深入的理论研讨,股东代表诉讼制度在实体规则和程序规则方面均得到发展和完善,并在鼓励诉讼和限制滥诉、保障股东权益和尊重公司人格之间取得较好的平衡。我国2005年修订的《公司法》引入了股东代表诉讼制度,这将对维护公司中小股东的权益、确保股东对公司经营的有效监督、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具有重要作用。但是,新《公司法》的有关规定过于原则,操作性不强,尤其表现在对股东代表诉讼的当事人方面的规定上。本文通过考察国外股东代表诉讼制度并结合我国的司法实践,对我国股东代表诉讼中的原告、被告、公司以及其他股东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若干建议。论文正文主要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是对股东代表诉讼当事人的概述,介绍了股东代表诉讼的概念、特征,分析了实体争议的利害关系人和股东代表诉讼当事人的关系。第二部分对股东代表诉讼的原告制度进行了探讨,首先从股东身份、持股期限、持股数量和股东主观方面等四个方面考察了各国立法对原告股东的要求,然后对我国的立法和实践进行了评析,并提出立法应当对原告股东的身份作进一步要求,同时应借鉴法国的做法修改对原告持股的数量要求,采用持股相对数量和绝对数量要求相结合的办法,以降低小股东提起代表诉讼的门槛。第三部分对股东代表诉讼的被告制度进行了探讨,主要分析被告的范围问题,首先介绍了分别以美国、日本为代表的立法例和国外多重股东代表诉讼的被告范围问题,然后分析了我国公司法的有关规定,提出了作为被告的“他人”范围应不受限制,并建议立法将被告的范围扩展至子公司的侵害人(限于子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第四部分对公司在股东代表诉讼中的地位进行了探讨。首先介绍了美国、英国和日本三个国家的做法,而后对我国学界中的原告说、被告说、第三人说、诉讼参加人说、非当事人说和非固定地位说等主要观点进行了评析,并介绍了我国司法实践中的做法;随后本文从公司应否参加代表诉讼、是否为当事人、以何身份参加诉讼三个方面进行了详细分析,认为公司应参加诉讼,但它不是完整意义上的诉讼当事人,因其地位特殊,可以被视为“准诉讼当事人”,在实践中它可以第三人身份参加诉讼。第五部分对其他股东的地位问题作了分析,主要介绍了美国和日本的立法例,认为可以借鉴其经验,在我国股东代表诉讼中鼓励其他股东参加诉讼,并提出要保障其他股东对诉讼的知情权,参加诉讼可以自愿参加但要法院准许,参加诉讼后可以适用代表人诉讼制度。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股东代表诉讼当事人概述
  • 一、股东代表诉讼的概念、产生与特点
  • 二、实体利害关系人与股东代表诉讼当事人的关系
  • 第二章 股东代表诉讼的原告
  • 一、 境外股东代表诉讼的原告制度
  • (一) 股东身份的要求
  • (二) 持股期限的要求
  • (三) 持股数量的要求
  • (四) 主观方面的要求
  • 二、我国股东代表诉讼的原告制度的现状与完善
  • 第三章 股东代表诉讼的被告
  • 一、 境外股东代表诉讼的被告制度
  • (一) 美国模式:被告范围无限制
  • (二) 日本模式:主要追究董事责任
  • (三) 特别情况:多重股东代表诉讼中被告的范围
  • 二、我国股东代表诉讼被告制度的现状与完善
  • (一) 现行立法的规定
  • (二) 关于“他人”的范围
  • (三) 关于多重股东代表诉讼的被告
  • 第四章 公司在股东代表诉讼中的地位
  • 一、其他国家的做法
  • (一) 美国
  • (二) 英国
  • (三) 日本
  • 二、我国学界观点与司法实践
  • (一) 我国学界的主要观点
  • (二) 我国司法实践中的做法
  • 三、公司地位的法理思考以及立法建议
  • (一) 公司应否参加代表诉讼
  • (二) 公司的准诉讼当事人地位
  • (三) 公司以第三人身份参加诉讼
  • 第五章 股东代表诉讼中的其他股东
  • 一、 国外相关立法例
  • 二、我国的司法实践与立法建议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相关论文文献

    • [1].探讨公司法实施中的双重代表诉讼制度确立与构建[J]. 法制博览 2020(07)
    • [2].论股东双重代表诉讼[J]. 市场周刊 2019(01)
    • [3].公司法实施中的双重代表诉讼制度确立与构建[J]. 天津法学 2019(02)
    • [4].多重代表诉讼制度的价值及导入路径[J]. 法治社会 2017(06)
    • [5].浅论股东二重代表诉讼[J]. 西部法学评论 2018(02)
    • [6].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社员权的诉权保护——以社员代表诉讼的制度构建为中心[J]. 农业经济问题 2016(12)
    • [7].关联公司视角下股东双重代表诉讼规则完善刍议[J]. 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7(02)
    • [8].日本多重代表诉讼制度及其启示[J]. 法学杂志 2016(07)
    • [9].我国双重代表诉讼制度架构研究[J].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2016(04)
    • [10].亚洲地区的股东代表诉讼:一个复杂的现实[J]. 商事法论集 2012(02)
    • [11].实务与理论张力关系下的美国多重代表诉讼制度[J]. 中国政法大学学报 2019(06)
    • [12].母公司股东权益保护视角下我国多重代表诉讼制度构建[J]. 东南学术 2019(06)
    • [13].论我国股东双重代表诉讼制度——兼评《公司法》司法解释四第三十一条[J]. 湘江青年法学 2016(02)
    • [14].工会代表诉讼权研究[J].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02)
    • [15].美国特拉华州二重代表诉讼的实践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 法学评论 2014(01)
    • [16].股东双重代表诉讼的适用范围[J]. 法制博览 2019(10)
    • [17].完善监事代表诉讼制度的理论探究[J]. 商 2016(11)
    • [18].关于我国监事(会)代表诉讼制度的理论与实务研究[J]. 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1(06)
    • [19].我国股东代表诉讼制度存在的缺陷及其完善[J]. 法制博览 2017(18)
    • [20].股东代表诉讼的规则架构[J]. 南京大学法律评论 2010(02)
    • [21].争吵的规矩:前置程序在股东间代表诉讼的适用[J]. 上海经济 2012(05)
    • [22].股东代表诉讼制度研究[J]. 金融经济 2008(24)
    • [23].双重代表诉讼理论之重塑及对我国立法的检讨[J]. 法治研究 2009(06)
    • [24].监事会如何以诉讼方式履行监督职能[J]. 中国审判 2011(08)
    • [25].劳动争议处理法核心问题研究[J]. 甘肃政法学院学报 2008(05)
    • [26].我国股东代表诉讼制度的完善路径——基于333个案例样本的分析[J].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6)
    • [27].日本股东代表诉讼制度的缺漏及其修改动向[J]. 日本问题研究 2014(03)
    • [28].农村集体成员代表诉讼的法理逻辑与制度构造[J].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6)
    • [29].浅析股东代表诉讼中公司的法律地位[J].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S1)
    • [30].论我国股东代表诉讼制度的构建[J]. 四川经济管理学院学报 2009(02)

    标签:;  ;  

    论股东代表诉讼的当事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