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化语境动态顺应论框架下《围城》隐喻的英译

论文化语境动态顺应论框架下《围城》隐喻的英译

论文摘要

本文着重以顺应论为理论基础,探讨《围城》英译本中隐喻的翻译。Verschueren语用学综观下的顺应理论为研究语境和语言使用的关系问题开拓了新境界。该理论对意义在不同语境中动态生成以及动态顺应的现象做了详细的分析。本文将动态语境顺应论用于翻译实践中,认为在顺应理论的框架内,翻译不是一种固定的、不变的东西,而是一种动态的活动。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应不断顺应目标语文本的文化语境,并选择适当的语言形式忠实的表达源语文本的交际意图。隐喻被认为是一种普遍存在的语言现象。它不仅是一种修辞手段,还是人类普遍的思维方式。钱钟书于1946年完成了对文学巨著《围城》的撰写,这部小说中充满了大量的隐喻,这些隐喻都和谐地统一在全书的艺术形象之中,十分贴切恰当,具有动人的艺术魅力和幽默效果。这部小说自面世以来,就广受赞誉,其英文版也于1979年由珍妮·凯莉和茅国权两位译者共同完成并出版,并取得巨大的成功。笔者采用小型数据库的定量分析方法,以《围城》2003年人民文学出版社中英对照本为蓝本,结合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围城》英文版(2003),用穷尽法将其隐喻的中文语料搜集、陈列、并对照其英译加以分析,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将视点聚焦到文化语境顺应论框架下《围城》英译本的隐喻翻译研究上。研究发现隐喻词条共108条,作者试图通过逐条对比分析《围城》英译本中隐喻,根据数据本身的特点,将其归纳为描述事物和塑造人物两大类,并重点探讨隐喻的翻译策略在《围城》中的应用。在研究隐喻的翻译过程中,笔者发现:1、文化语境顺应论对隐喻翻译具有一定的解释力。《围城》中隐喻的翻译方法有直译、意译、转化视角翻译和加注四种翻译方法,在《围城》中的大部分隐喻的英译是顺应文化语境顺应论的佳译。2、在文化语境顺应论的框架下,由于翻译是一种动态的跨文化交际活动,会出现个别的隐喻英译不能很好的顺应文化语境的情况,为此,笔者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 1.1 An outline of the previous research at home and abroad
  • 1.2 My research hypothesis
  • 1.3 Research theoretical framework
  • 1.4 Research purpose
  • 1.5 Research methodology
  • Chapter Two Theoretical Review
  • 2.1 The Adaptation Theory
  • 2.1.1 Three properties of language
  • 2.1.2 Dynamics
  • 2.2 The study of context
  • 2.2.1 Basic definitions of context
  • 2.2.2 Cultural context
  • 2.2.3 Dynamic adaptation of cultural context
  • Chapter Three The Study of Theories on Metaphor
  • 3.1 Definition of metaphors and metaphoric concept
  • 3.1.1 A review of metaphor study in western countries
  • 3.1.2 A review of metaphor study in China
  • 3.2 Metaphor and culture
  • 3.3 Translating metaphor
  • Chapter Four Data Collection
  • 4.1 Criteria for data collection
  • 4.1.1 About Fortress Besieged and its translated version
  • 4.1.2 Features of metaphors in Fortress Besieged
  • 4.1.3 Summary
  • 4.2 Compilation of the mini-database
  • Chapter Five Data Analysis
  • 5.1 Classifications of the metaphor in Fortress Besieged
  • 5.1.1 Metaphors in describing things
  • 5.1.2 Metaphors in caricaturing people
  • 5.2 Translation approaches in Fortress Besieged
  • 5.2.1 Literal translation
  • 5.2.2 Liberal translation
  • 5.2.3 Shift of perspective
  • 5.2.4 Annotation
  • 5.3 Suggested approaches of translating metaphor in Fortress Besieged
  • 5.3.1 About the name of the characters
  • 5.3.2 About the proverbs
  • Chapter Six Conclusion
  • 6.1 Summary of findings
  • 6.2 Limitations of this study
  • 6.3 Further thinking
  • Bibliography
  • Appendix—1
  • Appendix—2
  • Acknowledgements
  • 相关论文文献

    • [1].顺应论视角下儿童消费品英文商标汉译研究[J].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2017(12)
    • [2].顺应论视角下的大学校园语言景观研究[J]. 才智 2018(09)
    • [3].顺应论视角下世界名车广告中译本探析[J]. 文教资料 2017(07)
    • [4].顺应论视角解读Witter Bynner英译《道德经》——以"道可道非常道"篇为例[J]. 读书文摘 2016(22)
    • [5].顺应理论视角下的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探微[J]. 考试周刊 2016(A4)
    • [6].从顺应论视角浅析《了不起的盖茨比》中汤姆的言语交际[J]. 校园英语 2017(03)
    • [7].顺应论视角下高职英语课堂教学策略研究[J]. 知音励志 2017(03)
    • [8].从顺应论看化妆品说明书的翻译[J]. 北方文学 2017(08)
    • [9].顺应论模式角度下语码转换之探析[J]. 考试周刊 2012(12)
    • [10].《老子》悖论的顺应论解释[J]. 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0(04)
    • [11].顺应论与儿童文学翻译[J]. 四川省干部函授学院学报 2017(03)
    • [12].顺应论在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应用[J]. 山西青年 2018(16)
    • [13].非言语交际的顺应论视角研究[J].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3)
    • [14].顺应论视角下的归化与异化[J].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08(12)
    • [15].语用顺应论下译者主体性研究——以《风雨天一阁》为例[J]. 山西能源学院学报 2019(06)
    • [16].顺应论视角下翻译拓展课程学习策略研究[J]. 知识经济 2019(25)
    • [17].从语用顺应论的角度浅析《朝五晚九》中台词的翻译[J]. 长江丛刊 2020(21)
    • [18].顺应论视角下简析《灿烂千阳》中的对话[J]. 青年文学家 2018(12)
    • [19].顺应论对归化与异化的解释力——以鲁迅异化观为个案研究[J].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2(05)
    • [20].翻译中非语言语境的顺应论研究[J].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12)
    • [21].从动态顺应论看文化语境的翻译[J].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08(06)
    • [22].顺应论对中式菜名英译的启示[J]. 文学教育(下) 2018(05)
    • [23].从顺应论角度看委婉语跨文化交际的语用功能[J].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7(03)
    • [24].从顺应论看一首中国古诗中“情”的文化翻译[J].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04)
    • [25].顺应论与非真实性话语[J]. 鸭绿江(下半月版) 2014(08)
    • [26].顺应论视角下文学译本的意境再现研究[J].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 2019(17)
    • [27].顺应论指导下茶企官方网站的英译研究[J]. 福建茶叶 2018(09)
    • [28].顺应论视角下的中国特色文化新词的英译[J]. 文教资料 2016(03)
    • [29].顺应论在赛珍珠的《牡丹》中的体现[J]. 咸宁学院学报 2012(06)
    • [30].顺应论视角下的跨文化交际语用失误研究[J].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9(02)

    标签:;  ;  ;  ;  ;  

    论文化语境动态顺应论框架下《围城》隐喻的英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