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疲劳合剂治疗肝郁脾虚型亚健康疲劳状态的临床研究

抗疲劳合剂治疗肝郁脾虚型亚健康疲劳状态的临床研究

论文摘要

亚健康是指人体处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过渡状态,简称“第三状态”,它是指人体虽经各种医疗仪器检测、检验无病征(结果均为阴性),但自我感觉身体不舒服,有各种各样不适的感觉。疲劳是亚健康的第一因子,它是因过度劳动(脑力劳动或体力劳动)而引起的一种劳动能力的下降。有资料表明,普通人群中,有5%-20%的人有持续疲劳的现象;初级医疗中,疲劳是最普通的症状之一,有5%-20%的患者主诉为疲劳,另有5%-20%的患者将疲劳作为他们一个最主要的伴随症状。在美国有24%的成年人有过持续2周或更长时间的疲劳,其中59%-64%的人没有明显的原因。目前对亚健康疲劳状态及其病因、病机的探讨较少,尚未形成公认的诊断、治疗标准,因此对其进行研究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目的:探讨亚健康疲劳状态的病因病机,提高对亚健康疲劳状态患者的识别率,并观察中药抗疲劳合剂的临床疗效,为研制符合临床实际需要的具有较好疗效的治疗亚健康疲劳状态的中药复方奠定基础。方法:应用抗疲劳合剂加减治疗2007年3月至2007年12月的亚健康疲劳状态门诊患者60例,疗程1个月,均进行治疗前后的疲劳量表、抑郁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中医症候调查表的测定以及治疗前的TTM(热断层扫描)检查。结果:1.60例亚健康疲劳状态患者中,男性20例,女性40例,女性发病率明显高于男性。2.60例患者中,20~50岁的人群居多,共57例,占95%,年龄>50岁者仅有3例,占5%。3.亚健康疲劳状态组TTM扫描所见:1)主要脏器测值:心0.25℃,肝前区0.14℃C,肝后区-0.12℃,肺部0.86℃,肾区-0.55℃,与正常组相比P>0.05,无显著的统计学差异;中焦脾胃区-0.47℃,G/P(肝脾比值)0.05,与正常组相比P<0.05,有统计学差异。2)60例亚健康疲劳状态患者中有81.7%的患者有全身的局部郁点,68.3%的患者有胸胁部位的郁点,58.3%的患者有“白帽子”现象,提示压力大,91.6%的患者出现SM线(睡眠线),58.5%的患者三角区热提示易感冒,98.3%的患者有视力疲劳点,63.3%的患者有腰肌劳损,38.3%的患者有颈肩劳损点。3)40例女性患者中,有乳腺增生者占52.5%,有阴道炎者占52.5%,有附件炎者占45%,有宫颈炎者占17.5%。4.疲劳量表中,体力疲劳由治疗前的6.47±1.49分下降为4.02±2.05分,下降2.45分,治疗前后相比P<0.01,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脑力疲劳由治疗前的3.57±1.63分下降为2.13±1.43分,下降1.43分,治疗前后相比P<0.01,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5.抑郁自评量表由治疗前的44.82±7.35分下降为4.02±2.05分,下降8.65分,治疗前后相比P<0.01,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抑郁自评量表≥40分的例数也由治疗前的41例下降至18例。6.焦虑自评量表由治疗前的42.87±7.76分下降为35.93±6.73分,下降6.93分,治疗前后相比P<0.01,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焦虑自评量表≥40分的例数也由治疗前的35例下降至19例。7.经治疗,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治疗前后中医症候量表各症状改善P<0.01或0.05,有统计学差异。其中有效53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达88.3%。8.60例患者中47例进行治疗前胸透、血、尿、便常规、肝肾功、心电图检查,16例进行治疗后的血、尿、便常规、肝肾功、心电图检查均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1.亚健康疲劳状态发病人群以青壮年为主,20~50岁的患者占95%,年龄>50岁者仅占5%。女性发病率明显高于男性。2.亚健康疲劳状态是由于压力过大,情志不畅导致的临床综合征,涉及社会、心理等多个方面。其临床表现不一,变化多端,按出现频率排序依次是:神疲乏力、记忆力差、腰背酸痛、心烦易怒、头晕脑胀、多梦、心情抑郁、睡后易醒等。其主症疲劳的特点如下:1)神疲乏力,经休息不能缓解;2)疲劳反复发作;3)疲劳以躯体和脑力的混合性疲劳为主;4)疲劳程度以中、重度为主;5)疲劳伴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3.TTM技术可以有效、客观化地帮助我们实现肝郁脾虚型亚健康疲劳状态患者的可视化诊断。1)肝郁脾虚型亚健康疲劳状态患者在TTM图像上会在全身出现局部的郁点或胸胁部位的郁点、在中焦脾胃区会出现相对较低的代谢区,其主要脏器没有器质性的改变;2)肝郁脾虚型亚健康疲劳状态患者G/P比值下降,三角区热,提示易感冒;3)肝郁脾虚型亚健康疲劳状态患者心理压力大,并伴有睡眠方面的问题,出现SM线者高达91.6%;4)亚健康疲劳状态患者伴有视力疲劳、颈肩、腰肌的劳损性改变。5)亚健康疲劳状态的女性患者常见乳腺增生和生殖系统的感染.4.以疏肝健脾法为治则的抗疲劳合剂能安全、有效改善肝郁脾虚型亚健康疲劳状态患者的疲劳程度、心理状况和临床症状,治疗前后相比P<0.01,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总有效率达88.3%。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文献综述
  • 1 亚健康的研究进展
  • 1.1 现代医学研究进展
  • 1.2 中医研究进展
  • 2 疲劳的研究进展
  • 2.1 现代医学对疲劳的认识
  • 2.2 中医对疲劳的认识
  • 3.TTM(热断层扫描)技术与中医的关系
  • 3.1 TTM(热断层扫描)技术的原理
  • 3.2 TTM(热断层扫描)技术与中医的关系
  • 4 对肝郁脾虚型亚健康疲劳状态的认识
  • 临床资料
  • 1 一般资料
  • 2 诊断标准
  • 2.1 现代医学诊断标准:
  • 2.2 中医诊断标准:
  • 3 病例纳入标准
  • 4 病例排除标准
  • 5 临床资料
  • 5.1 研究方法
  • 5.2 药物干预
  • 6 疗效判定标准
  • 7 脱落病例标准
  • 8 安全性测定
  • 9 安全性评价标准
  • 10 统计学处理方法
  • 结果
  • 1 亚健康疲劳状态患者与性别的关系
  • 2 亚健康疲劳状态患者的年龄分布
  • 3 肝郁脾虚型亚健康疲劳状态患者在TTM上的表现
  • 3.1 肝郁脾虚型亚健康疲劳状态患者主要脏器的TTM表现
  • 3.2 肝郁脾虚型亚健康疲劳状态患者伴随症状的TTM表现
  • 4 抗疲劳合剂治疗前后的疗效分析
  • 4.1 治疗前后疲劳量表的变化
  • 4.2 治疗前后心理状况的测定的变化
  • 4.3 中医症候调查表
  • 5 安全性评价
  • 讨论
  • 1 亚健康疲劳状态患者的发病特点
  • 2 亚健康疲劳状态患者的临床表现
  • 3 肝郁脾虚型亚健康疲劳状态患者的心理状况
  • 4 亚健康疲劳状态的病因病机
  • 5 抗疲劳合剂的立方依据和方药分析
  • 6 抗疲劳合剂治疗前后的疗效分析
  • 6.1 抗疲劳合剂对肝郁脾虚型亚健康疲劳状态患者疲劳程度的影响
  • 6.2 抗疲劳合剂对肝郁脾虚型亚健康疲劳状态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
  • 6.3 抗疲劳合剂对肝郁脾虚型亚健康疲劳状态患者临床症状的影响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表
  • 致谢
  • 个人简历
  • 相关论文文献

    • [1].人不同程度疲劳状态唾液蛋白标志物的肽谱研究[J]. 中国全科医学 2020(36)
    • [2].盛夏防疲劳 甜食应少吃[J]. 开卷有益-求医问药 2017(07)
    • [3].基于正则极限学习机的驾驶员疲劳状态分类方法[J]. 软件导刊 2020(10)
    • [4].疏调平衡针刺治疗失眠症疗效观察[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0(23)
    • [5].立足数学课堂 发展学生思维[J]. 小学科学(教师论坛) 2011(12)
    • [6].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后疲劳状态持续时间的调查研究[J]. 中外医学研究 2014(17)
    • [7].透析病人的疲劳状态测定和相关因素分析[J]. 护士进修杂志 2014(20)
    • [8].基于方向盘操作的驾驶人疲劳状态实时检测方法[J].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07)
    • [9].饮食作息习惯与疲劳状态相关性分析[J]. 新中医 2018(08)
    • [10].砭石疗法治疗亚健康疲劳状态临床研究[J].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5(03)
    • [11].好东西[J]. 今日辽宁 2019(05)
    • [12].疲劳状态下劳动者记忆广度的研究[J]. 东方企业文化 2012(17)
    • [13].抽筋原因多 缓解用巧劲[J]. 药物与人 2010(02)
    • [14].基于眼电与头部姿态信号的检测与疲劳状态分析[J].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01)
    • [15].基于可穿戴式脑电仪传感器的疲劳状态研究[J]. 计算机应用研究 2018(08)
    • [16].温补阳气调治亚健康疲劳状态的临床体会[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5(76)
    • [17].精神运动警觉性任务在不同知觉负荷下的疲劳状态监测[J]. 心理学探新 2018(04)
    • [18].驾驶员疲劳状态适应式复合预警方法的研究[J]. 汽车工程 2012(03)
    • [19].服役混凝土桥梁实时疲劳状态评估[J].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2014(01)
    • [20].针对驾驶员疲劳状态的防撞报警算法的研究[J]. 汽车工程 2013(06)
    • [21].背部走罐对亚健康疲劳状态患者60例疗效观察[J]. 内蒙古中医药 2012(06)
    • [22].驾驶员疲劳状态检测仿真研究[J]. 计算机仿真 2012(11)
    • [23].试论如何帮助高三生摆脱首轮复习后的疲劳状态[J]. 新课程(中学) 2018(04)
    • [24].亚健康疲劳状态血清对骨骼肌细胞蛋白质表达的影响[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2009(11)
    • [25].参芪益气膏调治亚健康疲劳状态的临床研究[J]. 新中医 2009(04)
    • [26].膏方干预亚健康阳虚质疲劳状态的临床应用研究[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5(74)
    • [27].基于FPGA的多特征融合司机疲劳状态检测系统设计[J]. 传感器与微系统 2013(05)
    • [28].绿色窗口 保护双眼[J]. 电脑爱好者(普及版) 2009(08)
    • [29].亚健康军人在疲劳状态下实施矿泉浴的效果分析[J]. 中国疗养医学 2020(06)
    • [30].基于人体疲劳状态的需求控制通风研究[J]. 暖通空调 2018(08)

    标签:;  ;  ;  ;  

    抗疲劳合剂治疗肝郁脾虚型亚健康疲劳状态的临床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