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本论文的目的在于研发一种高效复合功能载药微球,并对其应用于脊髓损伤治疗进行初步研究。具体研究内容如下:双亲性壳聚糖衍生物的合成及表征:利用赖氨酸对壳聚糖进行改性,使其具备良好的水溶性,通过红外光谱分析目标产物的成功合成,并以其为原料,合成了双亲性的赖氨酸壳聚糖十八烷基季铵盐(OQLCS),结果表明:OQLCS可溶于水和有机溶剂,具有良好的表面活性,Zeta电位为正。超顺磁性纳米粒子的制备与表征:利用高温油相法制备了超顺磁性纳米粒子(MNPs),结果表明:与水相共沉淀法制备的磁纳米粒相比,其粒径均一(6~8nm之间)、分散性较好,且具有良好的超顺磁性(剩余磁化强度Br=0.0985emu/g,),磁响应性高(饱和磁化强度Bs=65.09emu/g)。PLGA/高分子脂质体载药微球的制备与表征:以OQLCS、MNPs、PLGA和BSA(模型药物)为原料,利用反相乳化法和薄膜分散法制备了PLGA/高分子脂质体核/壳结构载药微球,结果表明:磁性载药微球平均粒径为366nm,Zeta电位为5.85mV,磁纳米颗粒被包裹于载药微球中,微球在水中分散性很好,粒径均一,载药率为7.992%。激光粒度仪和透射电镜证实了PLGA/高分子脂质体核壳结构的形成。复合功能载药微球的组装与表征:以TAT、PEG和荧光素修饰PLGA/高分子脂质体磁性载药微球,制备了具有靶向、跨血脊髓屏障、长循环、荧光示踪功能的复合载药微球,结果表明:功能化高分子制备成功,且组装后的核/壳结构载药微球具有超顺磁性和磁响应性,其剩余磁化强度B_r=0.0006413emu/g,饱和磁化强度B_s=33.95emu/g。复合功能载药微球在脊髓损伤治疗中的应用初探:当载药微球浓度为7.8125μg/mL时,细胞存活率为91.6%,具有很好的细胞安全性,且微球能够成功进入细胞,且部分微球可以进入细胞核内。磁性纳米粒子和跨膜肽TAT对载药微球进入脊髓损伤处细胞并发挥功能起到了重要作用,且两者同时存在时,其靶向性和跨血脊髓屏障的效果最佳。磁靶向作用可以使载药微球较多的聚集在脊髓损伤处,而在肾脏、肝脏、脾脏中则无明显聚集。这可使载药微球有效的在靶部位集中,提高药物浓度和治疗效果,同时可减小对其他组织细胞的毒副作用。该研究为今后靶向治疗脊髓损伤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论文目录
摘要ABSTRACT第一章 绪论1.1 引言1.2 纳米技术与纳米材料1.2.1 纳米技术1.2.2 纳米材料1.3 纳米载药系统1.3.1 纳米载药系统概述1.3.2 纳米载药系统载体材料1.3.2.1 天然高分子材料1.3.2.2 合成高分子材料1.3.3 聚合物载药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1.3.3.1 乳化—溶剂挥发法1.3.3.2 自乳化/溶剂扩散技术1.3.3.3 盐析/乳化—溶剂扩散法1.3.3.4 喷雾干燥法1.3.3.5 超临界流体技术1.4 磁性纳米粒子1.4.1 磁性纳米粒子的特殊性质3O4磁性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1.4.2 Fe3O4磁性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1.4.3 磁性纳米粒子的应用1.5 脂质体(Liposome)1.5.1 脂质体的分类1.5.2 脂质体的组成与结构1.5.3 脂质体的制备方法1.5.3.1 被动载药法1.5.3.2 主动载药法1.6 脊髓损伤(SCI)及其治疗1.6.1 脊髓损伤(SCI)概述1.6.2 脊髓损伤(SCI)致病机理简介1.6.3 脊髓损伤(SCI)的治疗—C3 转移酶的应用1.7 本课题内容及其意义第二章 赖氨酸壳聚糖及超顺磁性纳米粒子的制备与表征2.1 引言2.1.1 赖氨酸改性壳聚糖2.1.2 超顺磁性纳米颗粒2.2 实验部分2.2.1 赖氨酸改性壳聚糖的制备2.2.1.1 仪器及原料2.2.1.1.1 实验仪器2.2.1.1.2 药品名称2.2.1.2 实验步骤(以壳聚糖/赖氨酸当量比1:1 为例)2.2.2 超顺磁性纳米颗粒的制备2.2.2.1 仪器及原料2.2.2.1.1 实验仪器2.2.2.1.2 药品名称2.2.2.2 实验步骤3O4 磁性纳米粒子'>2.2.2.2.1 水相共沉淀法制备Fe3O4磁性纳米粒子3O4磁性粒子'>2.2.2.2.2 高温油相法制备Fe3O4磁性粒子2.3 结果与讨论2.3.1 赖氨酸接枝壳聚糖的测试与表征3O4 粒子的测试与表征'>2.3.2 超顺磁性纳米Fe3O4粒子的测试与表征2.3.2.1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2.3.2.1.1 高温油相法制备的磁性纳米粒子2.3.2.1.2 水相法制备的磁性纳米粒子2.3.2.2 磁性能分析(VSM)2.3.2.2.1 高温油相法制备的磁性纳米粒子2.3.2.2.2 水相法制备的磁性纳米粒子2.3.2.3 红外光谱分析2.3.2.4 X—射线衍射分析(XRD)2.3.2.4.1 高温油相法制备的磁性纳米粒子2.3.2.4.2 水相法制备的磁性纳米粒子2.4 本章结论第三章 PLGA/高分子脂质体载药微球的制备与表征3.1 引言3.2 实验部分3.2.1 赖氨酸壳聚糖十八烷基季铵盐(OQLCS)的制备3.2.1.1 仪器及原料3.2.1.1.1 实验仪器3.2.1.1.2 药品名称3.2.1.2 实验方法3.2.1.2.1 二甲基十八烷基环氧丙基氯化铵的制备3.2.1.2.2 赖氨酸壳聚糖十八烷基季铵盐(OQLCS)的制备3.2.2 PLGA/高分子脂质体核/壳结构载药微球的制备3.2.2.1 仪器与原料3.2.2.1.1 实验仪器3.2.2.1.2 药品名称3.2.2.2 实验方法3.2.2.2.1 PLGA(BSA)载药微球核结构的制备(反相乳化法)3.2.2.2.2 PLGA/高分子脂质体载药微球的制备(薄膜分散法)3.3 结果与讨论3.3.1 赖氨酸壳聚糖季铵盐衍生物(OQLCS)的测试与表征3.3.1.1 红外吸收光谱分析(FT-IR)3.3.1.2 核磁共振分析(1H-NMR)3.3.1.3 溶解性能分析及Zeta 电位分析3.3.2 PLGA/高分子脂质体核/壳结构载药微球的测试与表征3.3.2.1 载药微球粒径的测试与表征3.3.2.1.1 非磁性载药微球【PLGA(BSA)】粒径的测试3.3.2.1.2 PLGA/高分子脂质体非磁性载药微球粒径的测试3O4)】粒径的测试'>3.3.2.1.3 磁性载药微球【PLGA(BSA+ Fe3O4)】粒径的测试3.3.2.1.4 PLGA/高分子脂质体磁性载药微球粒径的测试3.3.2.2 载药微球Zeta 电位的测试与表征3.3.2.2.1 非磁性载药微球【PLGA(BSA)】表面电位的测试3.3.2.2.2 PLGA/高分子脂质体非磁性载药微球表面电位的测试3O4)】表面电位的测试'>3.3.2.2.3 磁性载药微球【PLGA(BSA+ Fe3O4)】表面电位的测试3.3.2.2.4 PLGA/高分子脂质体磁性载药微球表面电位的测试3.3.2.3 PLGA/高分子脂质体载药微球的微观形貌观察(HRTEM)3.3.2.3.1 PLGA/高分子脂质体非磁性载药微球的HRTEM 分析3.3.2.3.2 PLGA/高分子脂质体磁性载药微球的HRTEM 分析3.3.2.4 载药微球的载药率测定3.3.2.4.1 BSA 标准曲线的测定3.3.2.4.2 载药微球的载药率测定3.4 本章结论第四章 复合功能载药微球的制备与表征4.1 引言4.2 实验部分4.2.1 仪器及原料4.2.1.1 实验仪器4.2.1.2 药品名称4.2.2 实验方法4.2.2.1 功能化高分子的制备4.2.2.1.1 PEG-OQLCS 的制备4.2.2.1.2 TAT-OQLCS(FITC-OQLCS)的制备4.2.2.2 多功能磁性/非磁性复合载药微球的制备4.3 结果与讨论4.3.1 PEG-OQLCS 的表征4.3.1.1 PEG-OQLCS 的FT/IR 分析4.3.1.2 PEG-OQLCS 的1H-NMR 分析4.3.2 多功能磁性复合载药微球的VSM 测试4.4 本章结论第五章 复合功能载药微球在脊髓损伤治疗的应用初探5.1 引言5.2 实验部分5.2.1 载药微球细胞毒性及其进胞实验5.2.1.1 仪器与原料5.2.1.1.1 实验仪器5.2.1.1.2 药品名称5.2.1.2 实验方法5.2.1.2.1 载药微球细胞毒性实验(MTT 实验)5.2.1.2.2 载药微球的细胞摄取实验(进胞实验)5.2.2 载药微球动物体内分布实验5.2.2.1 实验仪器与药品名称5.2.2.1.1 实验仪器5.2.2.1.2 原料及药品名称5.2.2.2 实验方法5.3 结果与讨论5.3.1 功能化载药微球的MTT 细胞毒性实验5.3.2 功能化载药微球的进胞实验5.3.3 功能化载药微球的体内分布实验5.3.3.1 脊髓损伤处组织冰冻切片荧光照片5.3.3.2 其他组织冰冻切片荧光照片5.4 本章结论全文结论参考文献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致谢
相关论文文献
- [1].食用醛应用于壳聚糖载药微球的研制[J].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3(33)
- [2].载药微球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治疗肝癌研究进展[J]. 介入放射学杂志 2017(11)
- [3].壳聚糖-固态分散体载药微球的制备及性能研究[J]. 功能材料 2012(13)
- [4].壳聚糖聚乙烯醇复合载药微球的制备[J]. 广州化工 2010(02)
- [5].壳聚糖载药微球的制备和体外释放研究[J]. 河南科学 2011(01)
- [6].利福平丝素蛋白载药微球的制备及性能研究[J]. 西北药学杂志 2020(01)
- [7].原位纳米羟基磷灰石/壳聚糖复合载药微球的制备及释放性能研究[J]. 化工新型材料 2016(08)
- [8].纳米羟基磷灰石/聚氨酯载药微球的制备及性能[J].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2017(08)
- [9].海藻酸钙/壳聚糖载药微球的温度响应释药行为研究[J]. 化学工程 2016(08)
- [10].透明质酸基普鲁兰糖载药微球制备与体内外评价[J].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01)
- [11].多柔比星载药微球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治疗肝癌临床疗效观察[J]. 中国药师 2018(04)
- [12].乳化交联法在载药微球制备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J]. 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 2009(01)
- [13].2017年载药微球化疗栓塞治疗肝癌临床研究进展[J]. 循证医学 2018(01)
- [14].壳聚糖-明胶载药微球的制备及释放性能[J]. 化学工业与工程 2008(03)
- [15].香草醛交联壳聚糖载药微球的性能及其成球机理分析[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08(09)
- [16].载药微球治疗恶性肝脏肿瘤的全程管理[J]. 中华介入放射学电子杂志 2019(01)
- [17].壳聚糖载布洛芬载药微球制备工艺条件的研究[J]. 化工管理 2017(35)
- [18].载药微球与空白微球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的对比分析研究[J]. 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 2017(06)
- [19].聚丙烯酸酯负载毒死蜱载药微球及其缓释性能[J]. 广东农业科学 2014(23)
- [20].头孢替唑钠壳聚糖载药微球制备的研究[J]. 佳木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03)
- [21].载药微球-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的应用[J]. 肝癌电子杂志 2018(01)
- [22].磁性靶向载药微球的制备[J]. 化工管理 2014(11)
- [23].替米考星β-CDP载药微球的制备及释药性能研究[J]. 化学与生物工程 2013(01)
- [24].SiO_2载药微球的研究及应用[J]. 材料导报 2012(S1)
- [25].磁性靶向载药微球研究进展[J]. 医药导报 2008(08)
- [26].载药微球与空白微球联合表阿霉素治疗肝细胞癌的临床对比研究[J].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9(04)
- [27].介孔SBA-16负载毒死蜱载药微球的制备及其表征[J]. 化工新型材料 2016(12)
- [28].载药微球加载贝伐珠单抗治疗难治性实体瘤4例[J]. 介入放射学杂志 2019(01)
- [29].CalliSpheres载药微球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中晚期肝癌的效果观察[J]. 河南医学研究 2018(12)
- [30].PVC梳状接枝共聚物载药微球的制备与表征[J]. 聚氯乙烯 2017(09)
标签:高分子脂质体论文; 磁性纳米颗粒论文; 靶向论文; 血脊髓屏障论文; 脊髓损伤论文;
复合功能载药微球的制备及在脊髓损伤治疗中的应用初探
下载Doc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