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时代的网络群体事件研究

技术时代的网络群体事件研究

论文摘要

网络群体事件是虚拟技术与政治结合的产物,是现代社会政府面临的一个新挑战。网络群体事件是指网民群体借助于互联网虚拟技术就某个社会现象在网络公共领域发布或传播信息以引起社会关注的集体行为或事件。它具有独特的发生场域、事件主体与事件客体,而且具有瞬间爆发性、虚实交互性、范围广域性和难以控制性的特征。它与现实群体事件具有某些共同特征,也具有较大的不同。网络群体事件既是一个现实问题,也是一个虚拟问题,可以从众多的理论中寻求解释,虚拟现实理论、群体压力理论、精神压抑理论、群体感染理论都能够对其作出合理的解释。而虚拟技术所具有的高度交互性、隐蔽性和离散性、平等性和非中介性、信息的多元性等特征则为它提供了重要的条件,搭建了良好的平台。与其它任何现象一样,网络群体事件也具有深刻的根源,主要涉及人性根源、政治根源和认同根源三个方面。因为,作为虚拟社会的网民,在现实中他却是具体的个人,它所具有的人性特征、政治需求、价值认同等都会折射在网络虚拟世界中,从而引发网络群体事件的发生。作为技术产物的互联网一旦与政治结合,就使得它成为了一柄双刃剑,它在促进社会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引发了社会控制的困境。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网络消弭了时间和空间的隔阂,重新建构了我们的生活,给政府和社会带来了新的挑战。因此,从技术与哲学的视角,我们该如何看待与对待网络群体事件,是必须面对的客观事实。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的原因与意义
  • 二、研究现状及述评
  •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一部分 网络群体事件的一般理论
  • 一、网络群体事件的概念界定
  • (一) 何谓"群体"
  • (二) 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内涵
  • 二、网络群体事件的特征与类型
  • (一) 网络群体事件的特征
  • (二) 网络群体事件的类型
  • 三、网络群体事件与现实群体性事件比较
  • 第二部分 理论与技术:网络群体行动的逻辑考察
  • 一、理论考察:网络群体行动的解释路径
  • (一) 虚拟现实理论
  • (二) 群体极化理论
  • (三) 精神压抑理论
  • (四) 群体感染理论
  • 二、现实考察:网络群体行动的可能性分析
  • (一) 互动结构的改变——高度交互性
  • (二) 控制结构的改变——隐蔽性和离散性
  • (三) 信息格局的改变——"自媒体"时代的来临
  • (四) 参与结构的改变——平等性和非中介性
  • 第三部分 人性与社会:网络群体事件的根源分析
  • 一、诱发机制:个人的选择与群氓的逻辑
  • (一) 情绪的释放
  • (二) 群氓的行动逻辑
  • (三) 参与意识的觉醒
  • 二、政治根源:现实利益表达渠道的缺失与堵塞
  • (一) 社会转型的阵痛
  • (二) 政治系统的运行障碍
  • 三、认同基础:群体行为的价值基础
  • (一) 心理情感认同
  • (二) 个体角色认同
  • (三) 社会群体认同
  • 第四部分 困境与出路:网络时代的社会秩序建构
  • 一、网络群体事件的功能考察
  • (一) 拓宽公共空间
  • (二) 增加参与渠道
  • (三) 开辟宣泄新通道
  • (四) 增强政治透明度
  • (五) 创新沟通的方式
  • 二、网络群体事件控制的困境
  • (一) 信息垄断局面打破
  • (二) 谣言传播速度加快
  • (三) 集体行动产生平台
  • (四) 社会冲突扩散加速
  • 三、互联网时代网络群体事件的应对
  • (一) 畅通公共参与渠道
  • (二) 实施政府信息公开
  • (三) 引导公共空间舆论
  • (四) 健全网络管理制度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相关论文文献

    • [1].泉州中心城区2014—2018年突发群体事件院前流行病学特征分析[J]. 创伤与急诊电子杂志 2019(04)
    • [2].邻避型环境群体事件法律对策研究——以江苏启东事件为例[J]. 经济研究导刊 2020(06)
    • [3].群体事件中用户传播重要性的评价模型[J]. 系统管理学报 2020(02)
    • [4].群体事件中用户传播重要性的评价模型[J]. 系统管理学报 2020(03)
    • [5].场域视角下的网络群体事件——多案例的比较分析[J]. 传播力研究 2019(07)
    • [6].大数据时代群体事件的精准治理[J]. 江西社会科学 2018(02)
    • [7].突发性群体事件公共危机管理的理论综述[J].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7(02)
    • [8].群体事件后地方政府受损形象的修复要点[J]. 领导科学 2017(04)
    • [9].突发性群体事件围观者参与现象的执政伦理思考[J]. 行政论坛 2016(06)
    • [10].论网络话语权失衡与突发性群体事件的生成逻辑[J]. 学习论坛 2017(03)
    • [11].国外地方政府应对突发性群体事件的危机管理策略[J]. 教育教学论坛 2017(20)
    • [12].浅析网络群体事件下新闻对社会的影响[J]. 新闻研究导刊 2017(17)
    • [13].网络群体事件及其对青少年影响的研究[J]. 北京青年研究 2016(01)
    • [14].网络群体事件规律特征及应对策略的研究评述[J].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5)
    • [15].网络群体事件政治价值分析[J].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6(04)
    • [16].浅析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突发性群体事件发生过程中的化解作用[J].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6(03)
    • [17].“四个全面”:有效化解重大群体事件的四个维度[J]. 岭南学刊 2016(02)
    • [18].探究思想政治教育介入高校突发性群体事件的可行性[J].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6(09)
    • [19].社会群体事件的微博传播和复合生长曲线研究[J]. 情报杂志 2016(05)
    • [20].重大群体事件旁观者参与冲突的身份结构与行动原因[J].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 2016(03)
    • [21].海南高校近年来网络群体事件及其分类特征[J]. 科技经济导刊 2016(21)
    • [22].围观者参与突发性群体事件的伦理反思[J]. 理论探索 2016(05)
    • [23].网络群体事件的类型区分与分类治理[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6(05)
    • [24].网络群体事件的成因和对策研究[J]. 现代视听 2014(11)
    • [25].高校突发性群体事件的成因与安全保卫对策[J]. 才智 2015(03)
    • [26].学生党员在预防大学生群体事件中的作用[J]. 教育教学论坛 2015(13)
    • [27].网络群体事件的政治社会学思考——以乌坎村事件为例[J].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2)
    • [28].新媒体语境下突发性群体事件的叙事主体分析[J].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03)
    • [29].多元社会信任危机下的网络群体事件[J].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3)
    • [30].欧美警方处置大规模群体事件的特点及启示[J]. 内蒙古教育(职教版) 2015(08)

    标签:;  ;  ;  ;  

    技术时代的网络群体事件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