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质谱-元素分析仪测定有机氧同位素组成(论文文献综述)
范美益[1](2021)在《典型城市二次无机气溶胶的多元稳定同位素示踪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大气污染是全球范围的环境问题,严重影响人类健康、气候变化和生态系统。近年来,二次无机气溶胶(NO3-、NH4+和SO42-)成为中国霾污染中关键的化学组分。过去对于二次无机气溶胶形成机制及来源的研究多使用大气化学模式和受体模型等,由于输入参数较多,使研究难度较大且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本研究利用稳定氮、氧和硫同位素技术对二次无机气溶胶进行来源和形成机制的示踪研究,提供了可靠的观测研究结果。分别选取典型重污染城市北京、固城、徐州和空气质量较好的广州作为研究对象,对大气氮硫气溶胶的污染特征、生成机制及来源进行了定量评估。利用氧同位素异常(Δ17O-NO3-)观测数据对北京不同边界层高度(8 m、120 m和260 m)大气硝酸盐形成机制的研究中,发现Δ17O-NO3-具有明显的季节差异(冬季:30.7±4.3‰、夏季:27.1±2.3‰)且冬季NO3-的氧化途径存在明显的垂直分布特征。NO2+OH·/H2O和(NO3·+HC/H2O、N2O5+Cl-)途径对NO3-生成的贡献在近地面处分别为41%和23%,在260 m处分别为20%和45%,而夏季没有发现这种垂直差异,结果说明NO3自由基相关的反应对冬季高空大气NO3-的生成影响更大,而夏季较高的边界层高度使垂直分布差异不明显。使用添加约束条件后的贝叶斯模型,利用总氮同位素(δ15N-TN)对徐州含氮气溶胶进行源解析,结果得出控制燃烧源相关的NOx和NH3排放是降低该地区PM2.5水平的重要途径。结合氮氧同位素值(δ15N-NO3-、δ18O-NO3-)与贝叶斯模型,发现北京冬季大气中气相(NO2+OH·)和非均相(N2O5+H2O)反应对NO3-生成的贡献相当,霾污染时期非均相反应对NO3-生成的贡献(64%)明显高于清洁大气时期(39%)。在考虑NO2反应生成NO3-过程中的分馏系数后,得出2018年北京冬季燃煤、生物质燃烧、机动车尾气和土壤源对NO3-浓度的贡献分别为50%、26%、20%和4%。霾污染时期机动车排放的贡献相较于清洁大气时期增加了12%,说明控制机动车排放是降低北京大气NO3-浓度的重要方式。在北京、固城及广州进行了大气硫酸盐中硫同位素(δ34S)的观测,δ34S值分别为4.4±1.4‰、4.5±1.2‰和2.3±0.6‰,并发现在短期采样期间内,δ34S与SO2转化率显着相关,表明δ34S的变化与SO2的氧化过程有关。利用δ34S和瑞利分馏定律对三个城市大气SO42-的形成机制进行了定量评估,发现广州SO2+O2(TMI催化下)途径对SO42-颗粒生成的贡献在488 m处高于地面,TMI途径和SO2+NO2途径是北京和固城冬季霾污染期间SO42-生成的主要途径。本文基于稳定同位素观测数据,对中国典型城市及不同边界层高度上大气硝酸盐和硫酸盐的形成机制及来源进行了定量评估。研究结果为验证空气质量模型和解决区域污染对霾形成的影响提供了宝贵的观测资料。
蔡路路[2](2021)在《喀斯特典型裂隙土壤水分运移与养分迁移研究》文中认为石漠化是中国南方喀斯特地区的生态难题,限制了区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发挥,威胁着农业、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由水文过程引起的土壤侵蚀是石漠化产生的重要原因,而水作为土壤侵蚀的动力和养分流失的载体,又是喀斯特生态恢复的限制因子。裂隙土壤为植物生长提供水分和养分以及空间,发挥着极其重要的生态功能。裂隙土壤的水分-养分流失/漏失是当前喀斯特地区的突出问题,威胁着生态系统安全,探究喀斯特典型裂隙的土壤水分运移和养分迁移机制对水土保持与石漠化防治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根据地理学、水文学和土壤学的水土漏失、同位素质量守恒以及养分流失等理论,针对裂隙土壤水分运移与养分迁移机制的科学问题,在代表南方喀斯特石漠化生态环境类型总体结构的贵州高原选择毕节撒拉溪高原山地、花江高原峡谷和施秉山地峡谷作为研究区,在2018~2020年开展裂隙发育特征调查和典型裂隙土壤采样,分析了土壤性质与养分特征,利用50个土壤水分传感器对每个研究区的3条典型裂隙土壤水分持续6~12个月监测,通过野外监测方法与氢氧稳定同位素示踪技术结合,阐明裂隙土壤水分运移与养分迁移动态及其影响因素。以期为喀斯特地区水土漏失阻控技术研发提供理论依据,为喀斯特石漠化综合治理和生态恢复提供科技支撑。(1)发现了不同地貌背景下的典型喀斯特裂隙结构特征参数具有明显差异,裂隙土壤理化性质也存在差异,探讨了喀斯特水文对裂隙结构参数的影响。毕节研究区裂隙深度浅、宽度较窄,花江裂隙垂直细长,施秉深度较深,宽度大;花江峡谷地区,不同海拔发育的裂隙结构参数也存在较大差异。在较高海拔,裂隙深度浅、数量少;中海拔裂隙深、宽度大;低海拔数量多、深度浅及宽度窄的裂隙。不同研究区、相同研究区不同海拔间的水文结构呈现不同特点,可能是裂隙发育结构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花江裂隙土壤容重显着低于毕节和施秉,土壤总孔隙度各研究区差异不大,土壤砂粒、粘粒含量在不同研究区间均没有显着差异,但花江粉粒含量显着高于毕节和施秉。土壤化学性质表现为浅层土壤养分明显高于深层,土壤全氮、有机碳含量表现为毕节>花江>施秉,但没有显着差异;但由于研究区植被状况差异性,有机碳同位素存在显着差异。(2)揭示了不同地貌背景的裂隙土壤水分动态具有相似规律,明确了典型裂隙土壤水分对不同降雨强度的响应程度。不同研究区的土壤水分的变异系数整体上均表现为由裂隙土壤顶部向底部逐渐降低。裂隙土壤水分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干湿交替特点,且对气温、降水响应敏感,在夏季主要受到降雨影响,而冬春则受到气温和降雨的双重影响。土壤水分对降雨响应速度表现暴雨>大雨>中雨>小雨,但小雨的影响几乎可以忽略。通过对典型降雨的响应分析,发现土壤水分对响应规律为累积降雨量越大、响应时间一般越短;峰值累积降雨量越大,到达峰值的时间也越短,所以浅层裂隙土壤对降雨响应比深层更敏感。(3)揭示了喀斯特典型裂隙土壤的水分运移过程,分析了其主要的影响因素。裂隙土壤水分对降雨响应敏感,降雨是裂隙土壤水分的主要补给来源,利用二元线性混合模型研究表明,降雨对裂隙浅层土壤水分的贡献高于深层。降雨后不同水分路径的不δD和δ18O富集程度均表现为土壤水>凋落物>岩壁流>穿透雨>降雨,由此说明降雨到土壤水经历了降雨→穿透雨→岩壁流→凋落物→土壤水的运移过程。裂隙土壤的水分运移过程具有复杂性,氢氧稳定同位素示踪技术结合土壤水分监测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水分运移过程。不同裂隙的土壤水分运移特点既有相同之处又有差异,岩石裸露对降雨再分配、优先流的存在以及其它水文路径的补给等综合因素决定导致了裂隙水分运移过程存在差异。(4)揭示了雨季前后可溶性碳氮的迁移量,探讨了土壤理化性质与可溶性碳氮的关系,阐明了水分运移和土壤性质对可溶性碳氮、溶质运移的影响机制。由降雨引起的土壤水分运动,会导致裂隙土壤可溶性养分发生迁移损失。经历雨季的土壤水分的运动,土壤可溶性养分由于淋溶而损失,且表现为浅层高于深层,其中DOC平均可减少15.17~28.70%,DON可减少14.42~29.03%。雨季前后的土壤可溶性碳氮均与土壤理化性质具有极显着的正相关关系,土壤的养分含量本底值从根本上决定了可溶性养分的迁移量,而裂隙土壤性质则通过影响水分运移进而对可溶性养分、溶质迁移产生影响。土壤水电导率的动态变化直观反映了土壤可溶性养分以及盐基离子的动态迁移过程,降雨引起的土壤水分运移是土壤溶质变化最直接的影响因素。
刘忱[3](2021)在《密云水库氮素分布特征及污染源解析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密云水库是首都重要的集中饮用水源地,水质安全十分关键。近年来有关部门加强了对水库的环境管理措施,水库的水质有所改善,但是总氮的指标一直超过了Ⅱ类标准,现阶段水库属于中营养状态,有富营养化的风险。以密云水库及其入库河流为研究对象,采集水样及沉积物样品,测定水样的氮素、p H、水温、溶解氧等指标,分析研究区不同形态氮的污染状况和分布特征;测定密云水库沉积物的氮形态以及分布特征,估算沉积物-水界面上氨氮、硝氮的扩散通量;利用稳定同位素技术及同位素混合模型(Stable Isotope Analysis in R,SIAR)定性定量分析水体氮的污染源,同时研究沉积物有机质的来源,进一步了解水库内部氮的来源。得出主要结论如下:(1)硝氮是密云水库水体氮的主要存在形态。水库东部的氮营养盐浓度高于西部,河流入库口处浓度高于水库中部,时间上现为冬、春大于夏、秋的特征。研究时间内水库的主要入库河流白河输入总氮平均26.86吨/月,潮河输入总氮平均34.84吨/月,水库入库河流给水库造成较大的氮负荷。(2)水库表层沉积物中氮含量表现为表层富集现象。沉积物中全氮含量范围在804.89~3151.32mg/kg,有机氮是沉积物中全氮的主要存在形态,上层沉积物氮含量多高于下层沉积物。沉积物中有机氮与氨氮、硝氮存在显着相关性,说明沉积物中的有机氮、氨氮、硝氮可能会有相似的来源。(3)水库存在着潜在的内源氨氮释放风险。氨氮是沉积物间隙水中的主要存在形态,水库沉积物-水界面的氨氮表现为由沉积物向上覆水中释放,扩散通量范围为1.11~17.17mg/m2·d;硝氮主要由上覆水向间隙水中扩散,扩散通量分布范围在-2.67~0.71mg/m2·d之间。(4)利用稳定同位素及SIAR模型分析水体氮污染来源。结果表明水库库区的氮污染主要来源于生活污水和粪肥,贡献率范围为22.27%~39.95%,入库水体的污染源包括生活污水和粪肥以及农业化肥,生活污水和粪肥的贡献率范围为20.64%~29.38%,硝酸盐氮肥所占贡献率范围为18.29%~23.81%。(5)碳氮同位素法研究水库沉积物有机质的主要来源。由端元图发现沉积物有机质的主要来源由水生维管植物及土壤有机质组成,沉积物有机氮受内外源的共同影响。
邓倩[4](2021)在《震旦系-下寒武统沉积地球化学记录及有机质富集保存机制探讨 ——以华南和塔里木盆地研究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震旦纪–早寒武世是地质历史上生命演化的重要转折时期,古海洋中关键元素地球化学循环、沉积环境和生物发育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作用。研究该时期沉积地层中的微量元素和碳同位素分布特征对了解震旦–寒武纪界线附近的古海洋环境、生物演化和有机质富集保存的协同作用机制方面具有重要的指示意义。本论文工作以华南扬子板块和塔里木盆地为例,对震旦系–下寒武统典型地层剖面上岩石有机碳含量(TOC)、微量元素分布、碳酸盐碳/氧同位素(δ13Ccarb和δ18Ocarb)以及干酪根碳同位素(δ13Cker)等地球化学特征开展了系统的分析,主要讨论了:(1)华南扬子地区震旦纪–早寒武世海洋的微量元素分布特征及其与古海洋氧化还原环境、埃迪卡拉生物群发育的协同演化关系;(2)塔里木盆地柯坪地区和库鲁克塔格地区下寒武统富有机质地层的有机质富集保存机制;(3)塔里木盆地轮探1井下寒武统烃源岩发育条件及成藏特征;(4)塔里木盆地和华南扬子地区沉积地球化学特征的对比。从斜坡相的洞坎上剖面到盆地相的凤滩剖面,华南震旦系–下寒武统的干酪根和碳酸盐碳同位素均呈现降低的趋势,反映了不同水体深度和不同沉积环境中主导微生物类群的差异和海洋氧化还原分层的影响。氧化还原敏感的微量元素比值参数U/Th、V/(V+Ni)、V/Cr和Ni/Co指示了华南震旦纪-早寒武世海洋的深水以缺氧-硫化条件为主,并存在多幕式的短暂氧化事件。这种多幕式的短暂氧化事件促进了海洋生物的发育。另一方面,华南震旦系–下寒武统岩石干酪根普遍比全岩更加富集Co、Cu、Ni、Mo等微量元素,表明震旦纪–早寒武世海洋中的生物对这些微量元素可能存在选择性富集作用。震旦纪陡山沱中期埃迪卡拉生物群兴起时,干酪根中这些与生物发育相关的微量元素含量的增加,体现了古海洋中微量元素与生物发育存在协同演化关系。微量元素的地球化学分析表明,塔里木盆地柯坪地区什艾日克剖面的下寒武统玉尔吐斯组和库鲁克塔格地区雅尔当山剖面下寒武统西山布拉克组、西大山组都沉积于缺氧环境中。当时的古海洋已经具有较高的生产力水平,在上升洋流和热液的共同作用下沉积物中富集了Ba、Cu、Mo、Ni、V、Zn等营养微量元素,其浓度分别高达10000 ppm、130 ppm、79 ppm、66ppm、1935 ppm、244 ppm,远远高于上地壳中平均含量。玉尔吐斯组偏轻的干酪根碳同位素值(平均-34.89‰)指示了什艾日克剖面早寒武世早期以底栖藻类为主的生物类型,西山布拉克组和西大山组相对较高的干酪根碳同位素值(平均-32.65‰)指示了雅尔当山剖面早寒武世底栖藻类和浮游藻类混合的生物类型。西山布拉克组中大量浮游藻类、较高的碎屑输入和沉积速率,导致其有机碳含量比玉尔吐斯组低,但烃源岩发育层段厚度比玉尔吐斯组更大。塔里木盆地轮探1井玉尔吐斯组的发育模式与塔西北地区相似,古生产力的提高和缺氧的保存条件是控制轮探1井下寒武统有机质富集的主要因素。轮探1井寒武系轻质原油相对富集三环萜烷,可能与原油较高的演化程度、较远的运移距离和特殊的母质来源有关。根据地质背景、原油与潜在烃源岩的热成熟度、生物标志化合物以及稳定碳同位素等地球化学特征的对比研究,推测轮探1井的寒武系轻质油与下伏的玉尔吐斯组烃源岩具有亲缘关系。塔里木板块与华南扬子板块的下寒武统地层在沉积地球化学特征、烃源岩发育特征等方面具有相似性。两个板块下寒武统底部碳酸盐碳同位素均存在负异常,反映了早寒武世的海侵和缺氧沉积事件。受海平面上升和构造活动的影响,两个板块均发育了一套优质的下寒武统烃源岩,是深层油气资源的重要母质来源。两个板块下寒武统烃源岩富集了与生物发育密切相关的微量元素,反映了当时古海洋已经具有较高的生产力。其中的一些微量元素同时具有催化活性(如Ni、Fe、Mo、V等过渡金属元素),对烃源岩的生烃过程也存在催化作用。总体来看,扬子板块下寒武统牛蹄塘组中的过渡金属元素浓度比塔里木盆地玉尔吐斯组高,这可能也是造成两个板块下寒武统有机质演化程度差异的潜在因素之一。
王云[5](2021)在《滇东南地热流体地球化学特征研究》文中认为滇东南地区受多期岩浆活动和深大断裂的影响,地热活动强烈,温泉数量多,是观测深部流体活动的最佳“窗口”。地表观测的流体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可以揭示地壳深部岩浆流体活动,对了解岩石圈物质演化和开展地震观测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根据滇东南温泉地热流体(水和逸出气)地球化学特征,分析了地热流体中离子来源及成因、深部热储温度、气体成因、幔源流体释放强度及稳定碳同位素平衡分馏温度等,探讨地热异常与地震活动关系、屏边火山活动性、深源流体和地幔热流在地震孕育过程中的作用机制等,其结果对遴选一批具有深部动力学意义的观测对象和特征观测量具有重要的科学及实践意义。滇东南地热水化学特征显示,温泉水主要来自于大气降水的补给,水化学主、微量离子主要来自地表水循环过程对地层岩石的溶滤。地层岩性和断层构造特征对水化学特征有明显的控制作用,红河断裂带温泉中的SO42-、F-、Cl-等离子有深部来源特征。微量元素含量及分布特征与地层性质和沉积矿物有关。以地热储温度表示的浅层地热场分布特征显示,滇东南地热异常区地震活动强度弱、发震频度低,且地震往往发生在地热梯度带上。造成这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地热来源主要为壳内生热元素(238U、232Th和40K)衰变产生的热量,热源较为稳定,产生的热应变或热应力与区域应力场趋于均衡状态。而滇东南楔形构造区内地震活动强烈,推测是红河断裂带与小江断裂带交汇区深部有刚性岩体阻挡了川滇块体继续向南或南西向运动而造成。气体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表明,滇东南温泉逸出气体主要为地壳和大气来源,来自于红河断裂带南段上的幔源氦释放强度最高仅为5%左右,表明该断裂是连通壳幔的深大断裂。稳定碳同位素显示CO2和CH4也主要来自于地壳灰岩和热成因,幔源特征不明显。结合区域深部结构及构造活动背景,认为断裂活动性较弱和放射性成因He的稀释是导致幔源流体释放强度低的主要因素。CO2和CH4气体间同位素分馏温度(表观同位素温度)显示,屏边火山区的这些含碳气体源区温度低于壳内物质的最低熔融温度,表明现今壳内不存在玄武质岩浆活动。结合幔源流体的释放强度及含碳气体源区温度可推断屏边火山活动性较弱,但来自深部的流体仍值得长期关注。对比青藏高原东南缘主要构造边界及新生代火山区幔源流体释放,屏边火山区处于较低水平,大地热流结构主要以地壳热流为主。通过对青藏高原东南缘地震活动(M≥6.0)分布特征研究,发现地震活动频繁的地区往往伴随着较强地幔热流,表明地幔流体及其热对流活动在地震的孕育及发生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根据在滇东南地区四期的地热流体观测,发现位于红河断裂带上的泉点中具有幔源特征的物质及含碳气体源区温度对区内的地震活动(M≥4.0)有前兆响应。因此,具有幔源特征的泉点可作为地震监测预报的观测对象,而具有幔源特征的离子、气体和反映深部热状态的温度可作为特征观测组分或观测量。
母娅霆[6](2021)在《喀斯特生态恢复模式下坡地壤中流与碳氮迁移影响机制研究》文中指出喀斯特“地表-地下”二元水文结构使坡地水土-养分迁移研究成为当前喀斯特领域的难点和热点问题。壤中流是坡地径流的重要部分,对坡地养分流失有重大影响。喀斯特坡地壤中流及其养分迁移研究对于揭示喀斯特坡地水土-养分迁移机制、促进水土资源有效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地理学、生态学、喀斯特水文学有关的土壤侵蚀与水土流失、土壤水文过程与溶质迁移转化等理论,针对喀斯特坡地壤中流水文过程与养分迁移关系、壤中流及其养分迁移影响机制和石漠化水土资源保护等科学问题,在代表南方喀斯特环境类型总体结构的贵州高原山区选择施秉喀斯特、毕节撒拉溪、关岭-贞丰花江三个典型石漠化综合治理示范区为研究区,于2018~2021年设置11个监测样地,对各样地土壤理化性质、壤中流开展连续监测,通过野外实地观测结合氢氧同位素示踪技术,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Pearson相关分析等方法,研究了不同生态恢复模式下土壤理化性质特征及自然降雨条件下坡地壤中流水文特征与碳氮迁移特征,分析了壤中流水文特征与碳氮迁移的关系,重点阐明降雨、植被类型、土壤理化性质对壤中流及其碳氮迁移的影响,揭示喀斯特坡地壤中流及其碳氮迁移影响机制,促进喀斯特坡地水文学的发展和水土资源高效利用。(1)不同生态恢复模式下土壤理化性质差异显着,草本植被改善土壤物理性状的效果优于乔木、灌木,有利于土壤有机碳积累。土壤全氮、全磷含量与人类活动及植物根系分泌物及凋落物密切相关。总的来说,草本植被在喀斯特区有较好的土壤改良作用。施秉喀斯特研究区和毕节撒拉溪研究区均表现为草本植被改善土壤物理性状的效果优于乔木、灌木;关岭-贞丰花江研究区表现为草本与灌木均对土壤物理性状有较好的改善效果。对比不同生态恢复模式下土壤化学性质得出,施秉喀斯特、毕节撒拉溪和关岭-贞丰花江三个研究区均表现为草本植被土壤有机碳含量最高,乔木、灌木植被土壤有机碳含量较低,表明草本植被有利于土壤有机碳的积累;毕节撒拉溪研究区草本植被的土壤全氮、全磷含量高于乔木、灌木,施秉喀斯特研究区土壤全氮、全磷含量表现为灌木最高,草本次之,乔木最低,主要考虑人为活动的影响;关岭-贞丰花江研究区土壤全氮、全磷含量与植物根系分泌物及凋落物密切相关。(2)降雨-土壤水分运动过程与土壤前期含水量密切相关,壤中流δD值和δ18O值呈相似的变化特征,降雨初期壤中流中氢氧稳定同位素富集程度较大,随着降雨量增加,氢氧同位素富集路径发生变化,壤中流中氢氧稳定同位素出现贫化现象。土壤含水量变化与降雨较为一致。土壤降雨-水分运动过程与土壤前期含水量密切相关,在前期土壤含水量较高的降雨事件中,当降雨达到峰值时,各样地土壤体积含水量没有出现明显的峰值。在前期土壤含水量较低的降雨事件中,土壤含水量响应降雨变化出现明显峰值,较降雨峰值存在滞后现象。不同降雨事件下壤中流中δD值和δ18O值表现相似,随着降雨增加,壤中流δ18O值总体趋向贫化。在前期土壤含水量较低的降雨事件中,壤中流δD值和δ18O值与雨水较为接近,随着降雨增多,壤中流中氢氧稳定同位素出现贫化现象,壤中流δD值和δ18O值与雨水有明显差异,表明雨季前期壤中流主要来源是雨水,雨季后期壤中流补给来源还有地下水等其它来源。(3)不同生态恢复模式下壤中流中可溶性有机碳氮浓度有明显差异,运用δD和δ18O值划分壤中流“新旧水”比例具有很高的相似度,喀斯特坡地壤中流“旧水”中可溶性有机碳氮浓度大于“新水”。不同降雨事件中,毕节撒拉溪研究区各样地不同深度壤中流ρ(DOC)与ρ(DON)均表现为刺梨地>核桃地>草地>荒地;施秉喀斯特研究区表现为荒地>刺梨地>桃林,关岭-贞丰花江研究区表现为花椒地>山豆根地>金银花地>荒地;毕节撒拉溪研究区与施秉喀斯特研究区内各样地壤中流中ρ(DOC)与ρ(DON)在前两次降雨事件下均表现为0~20 cm土层大于20~40 cm,关岭-贞丰花江研究区内表现为0~10 cm土层大于10~20 cm,最后一次降雨事件均表现为浅层壤中流ρ(DOC)与ρ(DON)小于深层壤中流。结果表明,喀斯特坡地壤中流碳氮流失与植被类型密切相关,壤中流中可溶性有机碳氮浓度表现为“旧水”大于“新水”。(4)土壤前期含水量、降雨特征、土壤理化性质及植被通过影响坡地壤中流水文特征进而对壤中流中可溶性有机碳氮迁移产生直接影响,喀斯特坡地壤中流中可溶性有机碳氮浓度主要受植被类型和土壤碳氮含量的影响。土壤理化性质、降雨特征(降雨量、雨强、降雨时长)及植被类型均对喀斯特坡地壤中流产流有重要影响。相关分析表明,壤中流中可溶性有机碳氮浓度与土壤有机碳、全氮、可溶性有机碳氮呈显着正相关,与降雨特征(降雨量、雨强)相关性不显着,即喀斯特坡地壤中流碳氮流失浓度主要与植被类型和碳氮含量有关。因此,在喀斯特地区生态恢复过程中,应充分考虑植被覆盖对坡地水文过程和养分流失的影响,喀斯特地区的植被恢复应选择能够增加入渗深度、降低壤中流碳氮含量的植被类型作为该区主要的生态恢复模式。未来研究应加强喀斯特坡地壤中流及其养分迁移定量化研究,深入认识喀斯特坡地壤中流水文过程及其养分迁移影响机制,为喀斯特坡地水土-养分流失防治工作和坡面水土-养分流失预测提供理论依据。
韩琴[7](2021)在《内流河流域古湖泊无机碳来源与沉积过程研究 ——以河西走廊为例》文中研究表明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指出,以二氧化碳为主的人为温室气体排放极有可能是现代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为了达到本世纪末将全球升温控制在1.5°C以内从而保证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理解并查明全球碳循环过程与机制至关重要。内流河流域约占全球陆地面积的五分之一,绝大部分位于干旱半干旱区,是全球陆地碳循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在全球干旱区内流河流域相继发现二氧化碳负通量,且在内流区尾闾地区湖相沉积地层存在碳酸盐富集现象,二者之间是否存在联系尚不明确。本文以河西走廊内流河流域猪野泽、盐池、花海全新世古湖泊及其流域为研究对象,将传统古环境研究方法与无机碳汇研究相结合,采集流域表土、地下水和河湖水,结合此前研究组在终端湖的研究,进行无机碳相关指标分析,探讨区域古湖泊无机碳来源与沉积过程及其与环境变化的关系,以期拓展区域碳汇研究深度,为过去全球变化研究提供新的视角,为内流河流域碳汇和环境变化评估提供科学支撑。本文主要结果及结论如下:(1)河西走廊内流河流域0~20 cm表土平均无机碳含量为11.2 g·kg-1,受流域自然地理空间格局分异影响,表土无机碳含量随流域海拔降低而降低。河西走廊内流河流域水体可溶性无机碳(Dissolved Inorganic Carbon,DIC)含量范围为14.53-2463 mg/l,地表水和浅层地下水DIC含量上游至下游有所增加。猪野泽、盐池和花海全新世总无机碳含量分别为0.318 Pg、0.003 Pg和0.160 Pg,沉积速率分别为41.15 g C m-2 yr-1、2.40 g C m-2 yr-1和29.92 g C m-2 yr-1,远高于同期有机碳沉积速率。(2)河西走廊内流河流域地下水主要受祁连山区大气降水和冰雪融水的补给,中下游浅层地下水同时也受到河流渗漏补给和农业灌溉影响。河西走廊内流河流域地下水DIC的14C年龄总体上自上游到下游逐渐增大,其中大部分浅层地下水DIC年龄较轻,一般为千百年尺度。深层地下水和下游部分浅层地下水DIC年龄大部分接近末次冰盛期和中全新世,其补给来源和更新速度可能与古气候变化关系密切。土壤包气带CO2对研究区浅层地下水DIC的贡献率甚至达70%左右,浅层地下水输入碳源可能主要为土壤包气带CO2。结果进一步证实,研究区内盐碱土从大气中吸收CO2进入地下水,同时随着地下水水流方向,缓慢输送到下游,直至在流域终端区域沉积。(3)河西走廊内流河流域表土粒度在上游地区,主要受到河流水动力的影响,而在下游地区,主要表现为近源风成沉积。研究区河流和风共同影响流域内沉积物的搬运方式和沉积环境。河西走廊内流河流域气候较为干旱,碎屑类矿物含量远远高于其他类型矿物。受温度和降水影响,河西走廊内流河流域的风化强度自西向东增加,而流域内上下游化学风化风化强度差异较小。河西走廊古湖泊沉积物主要为风成沉积、浅湖相和湖相沉积。古湖泊无机碳主要在湖泊水位较高、水动力较弱的静水环境下沉积。(4)早中全新世,河西走廊内流河流域降水增加,导致湖泊水位上升,无机碳含量增加,表现为无机碳汇;晚全新世以来,气候干旱导致湖泊萎缩,剖面顶层无机碳含量减少。河西走廊古湖泊无机碳沉积主要与东亚夏季风和西风协同作用影响下的湖泊水位变化有关。
柏雪,雷国良,李苗发,王芳[8](2021)在《HT-IRMS测定有机物氧同位素过程的影响因素及方法改进》文中指出高温裂解元素分析仪与气体同位素质谱仪联用系统(HT-IRMS)是测定有机物氧同位素的重要方法,优化HT-IRMS的参数、提高其可靠性和稳定性一直是各实验室努力的方向。本研究基于国际标准物质IAEA-601和IAEA-C3的多次测量,对HT-IRMS测定结果的稳定性进行了检验。结果显示,手动进样模式下,测定值比较稳定(标准偏差分别为0.16‰和0.25‰),而自动进样模式的测定结果波动变化显着且呈现偏负漂移趋势,IAEA-601和IAEA-C3最大波动程度分别达到3.00‰和4.26‰。通过对比分析测定结果,本文推断自动进样模式下氧同位素的漂移可能源于空气中的水汽的污染。通过在自动进样盘位置加装隔离罩装置,将自动进样盘与实验室空气进行隔离之后,自动进样模式下再次重复测定结果较为稳定(标准偏差分别为0.35‰和0.25‰),有机物氧同位素负漂移趋势基本消除,表明使用隔离罩装置可以有效减少实验室空气中水汽对样品的干扰,降低实验室环境参数变化对同位素测定结果的影响,提高HT-IRMS系统测定有机物氧同位素的稳定性。
高晶波[9](2020)在《秦岭北麓土地利用方式变化对土壤氮素累积及损失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土地利用方式发生巨大变化,传统粮食作物种植面积不断降低,而以果树、蔬菜等为主的高投入,高产出的园艺作物种植面积不断扩大。陕西秦岭北麓的周至、眉县近30年来,大量农田转变为猕猴桃园,当前该区域已成为我国最大的猕猴桃种植基地,种植面积超过全国猕猴桃种植面积的60%,是我国土地利用方式变化进程中的一个典型缩影。然而,在该区猕猴桃生产中,管理粗放,盲目水肥投入等问题普遍突出,不仅造成养分及水分资源的浪费,也严重制约了该区域猕猴桃产业的持续发展,同时带来了巨大的环境污染风险。因此,本研究主要以秦岭北麓周至县俞家河小流域为研究对象,通过多年田间实地问卷调查法查明该区域猕猴桃氮素投入状况,并在田间和流域尺度上采集土壤剖面样品探究农田及猕猴桃园土壤硝态氮累积状况和差异以及在不同坡位及区域土壤硝态氮累积的空间变异性。同时,连续采集并测定该流域地下水及地表水,探究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地下水及地表水硝态氮含量的影响;进一步在秦岭北麓区域尺度上探究了猕猴桃集约化种植区深层土壤剖面硝态氮累积、变异及其对地下水硝酸盐含量的影响。同时开展了猕猴桃园氮肥减量施用长期定位试验,探究氮肥减量施用对猕猴桃产量、品质、养分含量及土壤硝态氮累积的影响。获得以下主要结论:(1)2013―2017年连续5年实地问卷调查及2016年田间土壤样品采集分析结果显示,俞家河小流域猕猴桃园过量施肥问题突出,猕猴桃园氮素年均盈余量高达1099kg/hm2,为农田土壤氮素盈余量的4倍。猕猴桃园0-400 cm土壤剖面硝态氮平均累积量高达3288 kg/hm2,为农田土壤硝态氮累积量的16倍,且超过77.5%的硝态氮累积于猕猴桃根区(0-100 cm)以下土层。土壤剖面硝态氮累积量存在明显的空间(田块及流域)变化,表现为同一猕猴桃园坡下部0-400 cm土壤剖面硝态氮累积量显着高于坡上部土壤累积量;小流域内低地势区域硝态氮累积量高于流域高地势区域硝态氮累积量。表明在田块及流域尺度土壤中大量累积的硝态氮不仅存在向土壤深层淋溶损失的现象,同时也发生由地势高向地势低的地方迁移。(2)坡地猕猴桃园不同坡位水分及养分测定分析表明,灌溉及降雨能够引起土壤水分含量发生显着变化,表层0-20 cm土壤水分含量变化最为明显,灌溉及强降雨后,水分湿润深度可达100 cm以下土层。同一果园灌溉后,不同坡位土壤水分含量变化存在差异性,坡下部水分含量增幅明显高于坡上部;雨季前,土壤0-100 cm和100-200 cm硝态氮累积量分别为1307和712 kg/hm2;雨季后,两个土层累积量分别为902和1358 kg/hm2,硝态氮发生了明显的向下层土壤淋溶损失。雨季前后,0-200cm土壤剖面硝态氮累积量均表现为坡下部显着高于坡上部,且雨季后坡下部与坡上部累积量差异明显增大,表明土壤硝态氮在土壤中的迁移主要受水分迁移驱动。(3)2015―2017年连续3年对俞家河小流域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地下水采集分析发现,浅层地下水EC及Ca2+、Mg2+、Na+、Cl-、HCO3-和NO3-含量分别表现为猕猴桃园区>农田区>自然林地。自然林地、农田及猕猴桃园三个区域浅层地下水及猕猴桃园区深层地下水硝酸盐平均含量分别为32.5、34.8、55.3和28.9 mg/L。猕猴桃园区浅层及深层地下水所采集样品中分别有56.3%和22.2%的样品硝酸盐含量超过WHO规定的饮用水标准。三个区域地下水硝酸盐的δ15N也表现为猕猴桃园区>农田区>自然林地。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猕猴桃园区污染地下水的硝酸盐主要来自于有机肥。说明土地利用方式对地下水硝酸盐含量有显着影响,猕猴桃集约化种植区由于过量氮肥的施用严重影响了地下水水质,造成了地下水硝酸盐污染。(4)对俞家河小流域地表水连续采样监测分析(2018年1月至10月)发现,自上游自然林地区至下游猕猴桃种植区地表水总氮平均含量在2.67―7.79 mg/L,其中旱季为4.48―6.92 mg/L,雨季为2.91―7.79 mg/L,均处于劣V类水质。硝态氮平均含量在2.15―7.11 mg/L,其中旱季为3.48―5.99 mg/L,雨季为2.23―7.10 mg/L。地表水硝态氮含量显着高于铵态氮含量,在总氮中的占比达71.5%―91.5%。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地表水总氮及硝酸盐含量存在差异,下游猕猴桃集约化种植区显着高于上游水体(p<0.05)。相比于旱季,雨季上游水体总氮及硝态氮含量显着降低,而下游水体显着增加。对水体硝酸盐氮、氧同位素组成分析发现,上游水体硝酸盐主要来源于大气沉降中的铵态氮,下游水体硝酸盐主要来源于降雨中的铵态氮及施用的铵态氮肥。(5)秦岭北麓猕猴桃主产区调查及土壤样品采集分析发现,猕猴桃园年均氮素投入量及盈余量分别高达1332 kg/hm2和1206 kg/hm2,显着高于农田(452 kg/hm2和252 kg/hm2)。猕猴桃园0-5 m土壤剖面硝态氮累积量平均高达3674 kg/hm2,且84%位于1 m以下土层;而农田0-2 m土壤剖面硝态氮累积量为158 kg/hm2,且主要分布于0-1 m土层。秦岭北麓猕猴桃种植区0-5 m及0-10 m土壤剖面硝态氮累积量分别为156.5和266.5 Gg N。监测的31个地下水样品中,97%的样品超过WHO规定的饮用水标准。因此,该区域由农田向猕猴桃园转变显着增加了土壤硝态氮累积及损失风险,且对地下水环境构成了严重威胁。(6)猕猴桃园减量施氮定位试验(2012―2019)结果表明,与农民常规施氮处理相比,减量施氮施25%(2012―2014)及45%(2014―2019)后,对猕猴桃产量、单果重、品质及枝条和果实养分含量均无显着影响(p>0.05),却显着降低了土壤0-200 cm剖面硝态氮累积量(p<0.05),增加了果农收益。与施用普通尿素相比,施用控释尿素能够明显降低土壤硝态氮向下层土壤的淋溶损失。因此,在该区域猕猴桃园具有较大的减肥潜力,通过降低氮肥投入量能够显着减少土壤硝态氮累积,同时缓控释肥料的使用值得推广。综上所述,秦岭北麓由农田转变为猕猴桃园显着增加了土壤氮素盈余及硝态氮累积量,灌溉和降雨加剧了土壤氮素损失,引起了明显的土壤硝态氮向下层土壤的淋溶损失,对当地地表及地下水水质产生了严重影响。因此,在该区域急需开展源头减量施氮及不同坡位变量施氮技术的推广,降低氮素投入量,同时结合相应的管理措施,如采用水肥一体化等减少灌溉水投入,对于减少土壤氮素累积及损失,保证猕猴桃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金祖雪[10](2020)在《滇池沉积物磷的生物可利用性 ——来自磷酸盐氧同位素及酶水解的证据》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富营养化是当今世界面临的最严峻水环境问题之一,磷(P)是水体富营养化的关键限制性因子。目前,关于P在水生生态系统中的来源、迁移转化机制和生物可利用性研究仍然十分匮乏。近年来,磷酸盐氧同位素(δ18Op)作为一个新的潜在工具,被应用于水体(海洋、河流、湖泊)、土壤和沉积物P的来源判别及迁移转化机制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本文选取中国富营养化湖泊的典型代表滇池作为研究对象,改进和完善了环境样品(土壤和沉积物)δ18Op分析前处理流程,在此基础上,研究了滇池沉积物及流域不同磷源样品的δ18Op组成;结合31P核磁共振波谱(31P-NMR)和酶水解技术,研究了滇池沉积物有机磷(Po)的化学组成及其生物可利用性。得出如下主要认识:改进和完善了沉积物/土壤样品不同形态磷的δ18Op分析前处理流程。改进后的前处理方法,流程更为简便,且显着提高了样品回收率和杂质去除效率。滇池沉积物生物可利用的无机P含量(H2O-P、Na HCO3-P和Na OH-P之和)范围从506.5 mg·kg-1到1549.6 mg·kg-1,占总磷的32.6%-58.8%(平均:41.7%),表明无机P有一个高的生物可利用性。滇池同一点位沉积物不同形态P的δ18Op组成大小依次为:δ18Op(Na HCO3)>δ18Op(Na OH)>δ18Op(HCl)。不同P源的δ18Op均与沉积物δ18Op存在显着差异,表明滇池沉积物磷在沉积过程中经历了强烈的生物改造,产生了显着的同位素分馏。在这种情形下,δ18Op并不适于滇池P污染的来源判别。藻类生物量更大的北湖湖区沉积物Na HCO3-P、Na OH-P的δ18Op值明显高于藻类生物量相对较小的南湖湖区沉积物。这一研究结果,为利用δ18Op技术研究滇池水体和沉积物P的生物利用途径和效率提供了一个潜在的新视角。滇池沉积物Po主要以磷酸单酯、磷酸二酯、膦酸盐、焦磷酸盐、多聚磷酸盐等形式存在。Na OH-Po在碱性磷酸酶条件下可水解Na OH-Po的30%,在碱性磷酸酶+磷酸二酯酶条件下可水解Na OH-Po的50%,这表明,滇池沉积物Po在酶作用条件下中具有很高的活性,可能成为诱发藻类水华爆发的重要磷源。δ18Op技术、酶水解技术与31P-NMR联合使用,有望成为定量研究富营养化湖泊P(特别是Po)迁移转化机制、生物利用效率与途径的重要工具。
二、质谱-元素分析仪测定有机氧同位素组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质谱-元素分析仪测定有机氧同位素组成(论文提纲范文)
(1)典型城市二次无机气溶胶的多元稳定同位素示踪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大气细颗粒物污染现状 |
1.1.1 大气硝酸盐的来源及形成机制 |
1.1.2 大气硫酸盐的来源及形成机制 |
1.2 稳定同位素示踪研究现状 |
1.2.1 稳定同位素的基本概念 |
1.2.2 稳定氧同位素的示踪应用 |
1.2.3 稳定氮同位素的示踪应用 |
1.2.4 稳定硫同位素的示踪应用 |
1.3 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
1.4 研究目标和主要内容 |
第2章 实验材料及方法 |
2.1 大气PM_(2.5)样品采集 |
2.1.1 北京站点介绍 |
2.1.2 固城站点介绍 |
2.1.3 广州站点介绍 |
2.1.4 徐州站点介绍 |
2.2 化学分析 |
2.2.1 含碳组分分析 |
2.2.2 水溶性离子分析 |
2.2.3 重金属分析 |
2.3 稳定同位素分析 |
2.3.1 总氮同位素测定 |
2.3.2 稳定氮氧同位素测定 |
2.3.3 氧同位素异常测定 |
2.3.4 稳定硫同位素值测定 |
2.4 模型介绍 |
2.4.1 热力学平衡模型 |
2.4.2 贝叶斯同位素混合模型 |
2.4.3 后向轨迹模型 |
第3章 稳定氧同位素示踪北京大气硝酸盐气溶胶形成机制 |
3.0 全球大气中硝酸盐的氧同位素异常对比 |
3.1 北京大气硝酸盐浓度及氧同位素组成的季节及垂直变化特征 |
3.2 不同氧化途径?~(17)O端元值的计算 |
3.3 不同氧化途径对硝酸盐气溶胶生成的相对贡献 |
3.3.1 季节变化特征 |
3.3.2 垂直分布特征 |
3.3.3 不同污染水平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稳定氮同位素示踪重污染城市大气含氮气溶胶来源 |
4.1 徐州市大气总氮气溶胶来源研究 |
4.1.1 大气PM_(2.5)及其水溶性离子浓度特征 |
4.1.2 含氮组分的生成过程 |
4.1.3 总氮的氮同位素组成特征 |
4.1.4 氮的分馏系数计算 |
4.1.5 总氮气溶胶来源解析结果及不确定性分析 |
4.2 北京市重污染过程大气硝酸盐气溶胶来源研究 |
4.2.1 大气PM_(2.5)及其水溶性离子浓度特征 |
4.2.2 硝酸盐的氮氧同位素组成特征 |
4.2.3 气相和非均相反应对硝酸盐生成的相对贡献 |
4.2.4 NO_x-NO_3~-之间分馏系数的计算 |
4.2.5 硝酸盐气溶胶来源解析结果及不确定性分析 |
4.2.6 区域传输对北京大气硝酸盐气溶胶的影响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稳定硫同位素示踪典型城市大气硫酸盐气溶胶形成机制 |
5.1 北京污染大气硫酸盐气溶胶形成机制 |
5.1.1 大气硫酸盐浓度及硫同位素组成特征 |
5.1.2 使用δ~(34)S解析硫酸盐生成途径的适用条件 |
5.1.3 大气SO_2氧化为SO_4~(2-)过程分馏系数的计算 |
5.1.4 不同氧化途径生成SO_4~(2-)的分馏系数计算 |
5.1.5 不同氧化途径对北京硫酸盐气溶胶生成的相对贡献 |
5.2 固城污染大气硫酸盐气溶胶的形成机制 |
5.2.1 大气硫酸盐浓度及硫同位素组成特征 |
5.2.2 不同氧化途径对固城硫酸盐气溶胶生成的相对贡献 |
5.3 广州清洁大气中硫酸盐气溶胶的形成机制 |
5.3.1 不同高度处大气硫酸盐浓度及硫同位素组成特征 |
5.3.2 不同氧化途径对广州地面和高空大气硫酸盐气溶胶生成的相对贡献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2)喀斯特典型裂隙土壤水分运移与养分迁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 研究现状 |
(一)土壤水分运移与养分迁移 |
(二)喀斯特水分运移与养分迁移研究 |
(三)喀斯特裂隙土壤水分运移与养分迁移 |
(四)水分运移与养分迁移研究进展 |
1 文献的获取与论证 |
2 主要进展与标志性成果 |
3 国内外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
二 研究设计 |
(一)研究目标与内容 |
1 研究目标 |
2 研究内容 |
3 研究特点与科技难点及创新点 |
(二)技术路线与方法 |
1 技术路线 |
2 研究方法 |
(三)研究区选择与代表性 |
1 研究区选择的原则和依据 |
2 研究区基本特征与代表性论证 |
(四)资料数据获取与可信度分析 |
1 实验分析数据 |
2 野外调查数据 |
三 裂隙发育与裂隙土壤性质 |
(一)裂隙发育特征 |
1 裂隙结构特征参数统计 |
2 不同海拔裂隙结构特征 |
3 喀斯特水文对裂隙发育影响 |
(二)裂隙土壤理化性质 |
1 裂隙土壤物理性质 |
2 裂隙土壤化学性质 |
(三)不同研究区裂隙土壤性质差异 |
1 不同研究区土壤物理性质差异 |
2 不同研究区化学性质差异 |
四 裂隙土壤水分动态 |
(一)裂隙土壤水分动态 |
1 毕节研究区裂隙土壤含水量动态 |
2 花江研究区裂隙土壤含水量动态 |
3 施秉研究区裂隙土壤含水量动态 |
(二)土壤水分对降雨强度的响应 |
1 典型裂隙土壤水分对小雨的响应 |
2 典型裂隙土壤水分对中雨的响应 |
3 典型裂隙土壤水分对大雨的响应 |
4 典型裂隙土壤水分对暴雨的响应 |
五 裂隙土壤水分运移与养分迁移 |
(一)基于氢氧同位素的裂隙土壤水分运移 |
1 降水与土壤水稳定同位素特征 |
2 降雨对裂隙土壤水分贡献 |
3 裂隙土壤水分运移过程 |
(二)土壤养分与溶质迁移 |
1 裂隙土壤可溶性养分迁移特征 |
2 可溶性养分与理化性质相关分析 |
3 裂隙土壤溶质迁移过程 |
(三)土壤水分运移与养分迁移 |
1 土壤水分运移过程及其影响因素 |
2 土壤水分运移对养分和溶质迁移的影响 |
3 对水土漏失阻控与植被恢复的启示 |
六 结论与讨论 |
1 主要结论 |
2 主要创新点 |
3 讨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3)密云水库氮素分布特征及污染源解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水体氮时空动态研究 |
1.2.2 沉积物及其间隙水氮研究 |
1.2.3 氮污染来源研究 |
1.2.4 同位素模型研究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域概况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域概况 |
2.2 采样点布置和样品采集 |
2.3 实验仪器设备 |
2.4 研究方法 |
2.4.0 水质指标检测方法 |
2.4.1 水质评价方法 |
2.4.2 沉积物理化参数检测方法 |
2.4.3 沉积物-水界面氮扩散通量估算方法 |
2.4.4 水样氮氧稳定同位素分析方法 |
2.4.5 沉积物碳氮同位素分析方法 |
2.4.6 同位素源解析模型 |
3 水库及入库河流氮污染特征分析 |
3.1 水库水体理化指标 |
3.2 水体氮含量空间分布特征 |
3.3 水库水体氮含量时间变异分析 |
3.3.1 水库水体TN含量时间分布特征 |
3.3.2 水库水体NO_3~-含量时间分布特征 |
3.3.3 水库水体NH_4~+含量时间分布特征 |
3.3.4 NO_3~--N、NH_4~+-N占 TN组分的时间变化 |
3.4 水库水质评价 |
3.5 氮含量与水体理化指标相关性 |
3.6 入库河流氮污染负荷量估算 |
3.6.1 主要入库河流氮含量及流量 |
3.6.2 主要入库河流氮污染负荷估算 |
3.7 小结 |
4 沉积物-水界面氮营养盐释放通量分析 |
4.1 沉积物理化参数 |
4.1.1 沉积物含水率 |
4.1.2 沉积物中值粒径 |
4.1.3 沉积物有机质含量 |
4.2 沉积物氮形态及其分布特征 |
4.3 上覆水与间隙水中氮浓度空间分布特征 |
4.4 上覆水与间隙水中氮浓度垂直分布特征 |
4.5 沉积物-水界面氮营养盐扩散通量估算 |
4.6 沉积物氮赋存形态、扩散通量与理化特征相关性分析 |
4.6.1 氮赋存形态与理化特征相关性分析 |
4.6.2 氮扩散通量与理化特征相关性分析 |
4.7 小结 |
5 水库氮污染来源分析 |
5.1 水体氮污染来源分析 |
5.1.1 NO3~-/Cl~-法指示氮源 |
5.1.2 水体NO_3~-的氮氧同位素分析 |
5.1.3 水体NO3~-的贡献率估算 |
5.2 沉积物有机质来源分析 |
5.2.1 C/N比值法辨别沉积物来源 |
5.2.2 有机质碳氮同位素特征及来源分析 |
5.2.3 有机质来源贡献率估算 |
5.3 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4)震旦系-下寒武统沉积地球化学记录及有机质富集保存机制探讨 ——以华南和塔里木盆地研究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 |
1.1.1 微量元素的古环境指示意义 |
1.1.2 古海洋中微量元素的生物地球化学意义 |
1.1.3 地质历史时期的全球碳循环与稳定碳同位素 |
1.1.4 关键地质时期微量元素/碳同位素与生物发育、有机质富集的协同演化 |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1.2.1 震旦–寒武纪过渡时期地球化学研究进展 |
1.2.2 存在的问题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 论文工作量 |
第2章 华南洞坎上和凤滩剖面震旦系–下寒武统全岩/干酪根中微量元素分布特征及其地球化学意义 |
2.1 引言 |
2.2 区域地质背景 |
2.2.1 基本地质概况 |
2.2.2 研究剖面与地层 |
2.3 样品与分析方法 |
2.3.1 矿物组成分析 |
2.3.2 总有机碳含量分析 |
2.3.3 碳酸盐碳、氧同位素组成分析 |
2.3.4 干酪根元素组成和碳同位素分析 |
2.3.5 全岩主微量元素分析 |
2.3.6 干酪根微量元素分析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矿物组成分布特征 |
2.4.2 有机/无机碳同位素的分布特征 |
2.4.3 不同沉积相的全岩微量元素分布特征 |
2.4.4 华南震旦纪–早寒武世海洋氧化还原环境的演化 |
2.4.5 干酪根和全岩中微量元素分布特征对比 |
2.4.6 华南震旦纪–早寒武世海洋中微量元素、氧化还原环境与生物发育的协同演化模式 |
2.5 小结 |
第3章 塔里木盆地柯坪和库鲁克塔格地区震旦系–下寒武统微量元素分布特征及其对有机质富集保存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区域地质背景 |
3.2.1 基本地质概况 |
3.2.2 研究剖面与地层 |
3.3 样品与分析方法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矿物组成分布特征 |
3.4.2 碳酸盐碳、氧同位素地层对比 |
3.4.3 有机碳含量与干酪根碳同位素的分布差异性 |
3.4.4 主、微量元素分布特征及其对热液活动和陆源碎屑输入的指示 |
3.4.5 塔里木盆地下寒武统烃源岩发育古环境和古生产力分析 |
3.4.6 塔里木盆地东、西地区下寒武统有机质富集机制和烃源岩发育模式 |
3.5 小结 |
第4章 塔里木盆地轮探1 井下寒武统优质烃源岩发育及其成藏特征 |
4.1 引言 |
4.2 区域地质背景 |
4.3 样品与分析方法 |
4.3.1 有机碳含量、干酪根碳同位素与主微量元素分析 |
4.3.2 核磁共振分析 |
4.3.3 岩石热解分析 |
4.3.4 干酪根催化加氢热解实验 |
4.3.5 原油地球化学特征分析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轮探1 井下寒武统玉尔吐斯组有机地球化学特征 |
4.4.2 轮探1 井震旦系–下寒武统微量元素的分布特征 |
4.4.3 轮探1 井下寒武统烃源岩发育条件与有机质富集机制 |
4.4.4 轮探1 井寒武系轻质油地球化学特征 |
4.4.5 轮探1 井寒武系轻质油的油源对比分析 |
4.4.6 轮探1 井寒武系轻质油藏勘探发现的地质意义 |
4.5 小结 |
第5章 华南扬子地区和塔里木盆地震旦系–下寒武统沉积地球化学特征对比研究 |
5.1 扬子古板块与塔里木古板块的可比性 |
5.2 华南扬子地区和塔里木盆地震旦系–下寒武统碳同位素地层对比 |
5.3 华南扬子地区和塔里木盆地震旦系–下寒武统烃源岩发育情况对比 |
5.4 华南扬子地区和塔里木盆地下寒武统微量元素浓度对比与有机质演化 |
5.5 小结 |
第6章 结语 |
6.1 主要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附录 |
(5)滇东南地热流体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选题目的与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地热水化学分析及应用 |
1.2.2 地热气体同位素示踪 |
1.2.3 地热气体CO_2-CH_4同位素地质温标 |
1.2.4 地热流体时空演化与地震活动 |
1.2.5 滇东南地热流体研究现状 |
1.3 关键科学问题、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1.3.1 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
1.3.2 主要研究内容 |
1.3.3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论文完成的工作量 |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区域地层 |
2.2 区域构造活动 |
2.2.1 小江断裂带南段 |
2.2.2 红河断裂带南段 |
2.2.3 曲江-建水断裂带 |
2.3 区域岩浆活动 |
2.3.1 燕山期侵入岩 |
2.3.2 第四纪火山岩 |
2.4 区域水热活动 |
第三章 滇东南温泉水化学特征 |
3.1 温泉水样品采集和分析 |
3.1.1 样品采集与收集 |
3.1.2 样品分析与测试 |
3.2 温泉水化学特征 |
3.2.1 地下水的理化特征 |
3.2.2 水化学类型 |
3.2.3 水热成因初判 |
3.2.4 氢氧同位素分析 |
3.3 温泉微量元素特征 |
3.3.1 微量元素含量特征 |
3.3.2 微量元素聚类分析 |
3.3.3 微量元素地理分布特征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滇东南地热异常与地震活动 |
4.1 资料选取与平衡判别 |
4.1.1 温泉资料选取 |
4.1.2 水岩平衡判断 |
4.2 热储温度 |
4.2.1 经典地热温标 |
4.2.2 热储温度计算与选取 |
4.2.3 硅焓模型图解 |
4.2.4 温泉循环深度 |
4.3 地热场特征 |
4.3.1 地热场分布 |
4.3.2 地热异常成因 |
4.4 地热异常与地震活动 |
4.4.1 地热与地震活动特征 |
4.4.2 地球动力学模式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滇东南温泉气体地球化学 |
5.1 气体样品的采集与分析 |
5.1.1 温泉逸出气收集 |
5.1.2 样品分析测试 |
5.2 气体样品的化学组成 |
5.2.1 气体化学组成 |
5.2.2 N_2-He-Ar组分的源区判别 |
5.3 气体样品的He、Ne同位素 |
5.3.1 He、Ne同位素组成 |
5.3.2 He、Ne气体源区判别 |
5.3.3 幔源氦的释放特征 |
5.4 气体样品稳定碳同位素组成 |
5.4.1 CO_2和CH_4的同位素组成 |
5.4.2 CO_2和CH_4的成因分析 |
5.5 气体源区温度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深源流体与地震活动 |
6.1 氦同位素组成与地热结构特征 |
6.1.1 青藏高原东南缘幔源氦地理分布 |
6.1.2 滇东南地区热流结构 |
6.1.3 热流结构对地震的影响 |
6.2 地热流体的时间演化 |
6.2.1 水化学特征随时间的演化 |
6.2.2 深源气体同位素随时间的演化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主要结果与结论 |
7.2 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与研究成果 |
致谢 |
(6)喀斯特生态恢复模式下坡地壤中流与碳氮迁移影响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 研究现状 |
(一)坡地壤中流与养分迁移 |
(二)喀斯特坡地壤中流与养分迁移 |
(三)坡地壤中流与养分迁移研究进展与展望 |
1 文献获取与论证 |
2 研究阶段划分 |
3 主要进展与标志性研究成果 |
4 国内外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与展望 |
二 研究设计 |
(一)研究目标与内容 |
1 研究目标 |
2 研究内容 |
3 研究特色与创新之处 |
(二)技术路线与方法 |
1 技术路线 |
2 研究方法 |
(三)研究区选择与代表性 |
1 研究区选择的依据和原则 |
2 研究区基本特征与代表性论证 |
(四)资料数据获取与可信度分析 |
1 实验分析数据 |
2 野外调查数据 |
3 收集资料数据 |
三 喀斯特生态恢复模式下土壤理化性质特征 |
(一)土壤物理性质特征 |
1 土壤物理性质的水平变化 |
2 土壤物理性质的垂直剖面变化 |
(二)土壤化学性质特征 |
1 土壤化学性质的水平变化 |
2 土壤化学性质的垂直剖面变化 |
(三)不同生态恢复模式土壤理化性质对比分析 |
1 不同生态恢复模式土壤物理性质对比 |
2 不同生态恢复模式土壤化学性质对比 |
四 喀斯特生态恢复模式下壤中流水文特征 |
(一)土壤含水量变化特征 |
1 山地峡谷无-潜在石漠化区土壤含水量变化特征 |
2 高原山地潜在-轻度石漠化区土壤含水量变化特征 |
3 高原峡谷中-强度石漠化区土壤含水量变化特征 |
(二)降雨-土壤水分运动过程 |
1 山地峡谷无-潜在石漠化区降雨-土壤水分运动过程 |
2 高原峡谷中-强度石漠化区降雨-土壤水分运动过程 |
(三)壤中流氢氧同位素值对降雨的响应 |
1 壤中流与雨水氢氧同位素统计特征 |
2 壤中流中δD值和δ18O值变化特征 |
3 壤中流氢氧稳定同位素组成特征 |
五 喀斯特生态恢复模式下壤中流碳氮迁移特征 |
(一)土壤可溶性有机碳氮分布特征 |
1 土壤可溶性有机碳分布特征 |
2 土壤可溶性有机氮分布特征 |
(二)壤中流可溶性有机碳氮时空变化特征 |
1 壤中流中可溶性有机碳氮浓度空间差异变化 |
2 壤中流中可溶性有机碳氮浓度时间动态变化 |
(三)壤中流可溶性碳氮迁移与“新旧水”比例的关系 |
1 应用δD值和δ18O值划分壤中流“新旧水”比例 |
2 壤中流中可溶性有机碳氮浓度与“新旧水”比例的关系 |
(四)喀斯特坡地壤中流与碳氮迁移影响因素分析 |
1 降雨特征分析 |
2 降雨对坡地壤中流及其碳氮迁移的影响 |
3 植被类型对坡地壤中流及其碳氮迁移的影响 |
4 壤中流可溶性碳氮浓度与土壤理化性质及降雨的相关性分析 |
六 结论与讨论 |
1 主要结论 |
2 主要创新点 |
3 讨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7)内流河流域古湖泊无机碳来源与沉积过程研究 ——以河西走廊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干旱区无机碳研究进展 |
1.2.2 河西走廊全新世古湖泊及无机碳研究现状 |
1.2.3 河西走廊全新世古湖泊及无机碳研究存在的问题 |
1.3 研究内容与目标 |
1.3.1 研究内容与目标 |
1.3.2 技术路线图 |
1.4 论文可能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
2.1 内流河流域 |
2.2 河西走廊 |
2.2.1 地质地貌 |
2.2.2 现代气候特征 |
2.2.3 水文与水资源 |
2.2.4 土壤与植被 |
2.3 猪野泽、盐池和花海自然地理概况 |
第三章 实验方法与数据 |
3.1 样品采集与数据收集 |
3.2 实验方法 |
3.2.1 粒度 |
3.2.2 矿物 |
3.2.3 有机地化指标 |
3.2.4 碳酸盐中δ~(13)C同位素 |
3.2.5 水样氢氧同位素 |
3.2.6 地下水溶解性无机碳AMS~(14)C测年和同位素 |
3.3 数据分析方法 |
3.3.1 粒度参数分析方法 |
3.3.2 地下水年代校正 |
第四章 河西走廊内流河流域无机碳分布 |
4.1 河西走廊内流河流域表土和不同水体无机碳分布 |
4.1.1 河西走廊内流河流域表土无机碳分布 |
4.1.2 河西走廊内流河流域不同水体无机碳分布 |
4.2 河西走廊内流河流域古湖泊无机碳含量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河西走廊内流河流域古湖泊无机碳来源 |
5.1 河西走廊内流河流域地表水与地下水演化补给特征 |
5.1.1 降水水化学特征与同位素组成 |
5.1.2 地表水与地下水水化学特征与同位素组成 |
5.1.3 河西走廊地下水与地表水相互转化 |
5.2 河西走廊内流河流域地下水可溶性无机碳年龄 |
5.3 河西走廊内流河流域地下水可溶解性无机碳同位素分析 |
5.4 河西走廊内流河流域古湖泊无机碳来源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河西走廊内流河流域古湖泊无机碳沉积过程与沉积环境 |
6.1 河西走廊内流河流域表土粒度分布特征 |
6.1.1 河西走廊内流河流域表土粒度分析结果 |
6.1.2 河西走廊内流河流域表土粒度指示意义 |
6.2 河西走廊内流河流域表土矿物分布特征 |
6.3 河西走廊古湖泊无机碳沉积过程 |
6.3.1 猪野泽无机碳沉积过程 |
6.3.2 盐池无机碳沉积过程 |
6.3.3 花海无机碳沉积过程 |
6.4 河西走廊内流河流域古湖泊无机碳沉积过程与环境演变 |
6.4.1 古湖泊无机碳含量与湖泊其他代用指标对比 |
6.4.2 古湖泊无机碳沉积与大气环流变化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8)HT-IRMS测定有机物氧同位素过程的影响因素及方法改进(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实验条件 |
1.1 主要仪器 |
1.2 实验条件 |
2 结果 |
2.1 手动进样模式下标准物质的测定结果 |
2.2 自动进样模式下标准物质的测定结果 |
3 分析与讨论 |
3.1 标准物质测量结果的对比 |
3.2 污染的来源分析 |
3.3 检验与改进 |
4 结论 |
(9)秦岭北麓土地利用方式变化对土壤氮素累积及损失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土地利用方式转变对土壤氮素累积和损失的影响 |
1.2.2 果树、蔬菜等园艺作物氮素投入及盈余状况 |
1.2.3 园艺作物系统土壤氮素累积 |
1.2.4 园艺作物系统土壤硝态氮淋溶损失 |
1.2.5 土壤硝态氮累积对地表及地下水硝酸盐含量的影响 |
1.2.6 水体中硝酸盐来源与识别 |
1.2.7 减少硝态氮累积及淋溶损失的对应措施 |
1.3 本研究的科学问题 |
第二章 选题依据和研究思路 |
2.1 选题依据 |
2.2 研究区概况 |
2.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三章 农田转变为猕猴桃园对土壤氮素盈余及硝态氮累积的影响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研究区概况 |
3.2.2 研究方法 |
3.2.3 样品测定与分析 |
3.2.4 计算方法 |
3.2.5 数据分析 |
3.3 结果分析 |
3.3.1 猕猴桃园及农田氮素表观平衡及土壤氮素累积 |
3.3.2 坡地猕猴桃园硝态氮累积及其分布 |
3.3.3 流域尺度土壤剖面硝态氮含量及累积 |
3.3.4 流域内农田及猕猴桃园硝态氮总累积量 |
3.4 讨论 |
3.4.1 猕猴桃园及农田两种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硝态氮累积量差异 |
3.4.2 流域土壤硝态氮累积及其空间变异性 |
3.4.3 土壤大量硝态氮累积对环境质量的潜在影响 |
3.4.4 降低猕猴桃园氮肥施用及硝态氮累积量的相应措施 |
3.5 结论 |
第四章 坡地猕猴桃园土壤水分动态变化及硝态氮淋溶损失 |
4.1 前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研究区概况 |
4.2.2 试验设计 |
4.2.3 样品采集与分析 |
4.2.4 参数选择及计算方法 |
4.2.5 数据处理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雨季猕猴桃园土面水分平衡 |
4.3.2 猕猴桃园土壤水分含量变化 |
4.3.3 雨季前后猕猴桃园土壤养分含量变化 |
4.4 讨论 |
4.4.1 坡地果园土壤水分含量变化 |
4.4.2 坡地猕猴桃园土壤硝态氮淋溶损失 |
4.5 结论 |
第五章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地下水硝酸盐含量的影响 |
5.1 前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研究区概况 |
5.2.2 研究方法 |
5.2.3 数据分析 |
5.3 结果分析 |
5.3.1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地下水水化学变化 |
5.3.2 不同区域地下水硝酸盐含量差异 |
5.3.3 地下水硝酸盐δ~(15)N和δ~(18)O差异 |
5.4 讨论 |
5.4.1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地下水离子组成差异 |
5.4.2 地下水硝酸盐溯源分析 |
5.5 结论 |
第六章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地表水氮含量的影响 |
6.1 前言 |
6.2 材料与方法 |
6.2.1 研究区域概况 |
6.2.2 样品采集与测定 |
6.2.3 数据处理及分析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俞家河水化学特征 |
6.3.2 俞家河不同断面干湿季节河流流量、水体总氮及无机态氮含量变化 |
6.3.3 俞家河不同断面干湿季节水体Cl~-浓度与NO_3~--N浓度的关系 |
6.3.4 水体硝态氮潜在来源的同位素组成及河流水体来源分析 |
6.3.5 河水硝酸盐来源分析 |
6.4 结论 |
第七章 秦岭北麓猕猴桃主产区土壤硝态氮累积及分布 |
7.1 前言 |
7.2 材料与方法 |
7.2.1 研究区概况 |
7.2.2 研究方法 |
7.2.3 样品测定与分析 |
7.2.4 计算方法 |
7.2.5 数据处理 |
7.3 结果分析 |
7.3.1 秦岭北麓猕猴桃园及农田氮素投入状况 |
7.3.2 秦岭北麓猕猴桃园及农田氮素利用效率 |
7.3.3 农田及猕猴桃园土壤硝态氮累积量 |
7.3.4 秦岭北麓猕猴桃种植区土壤硝态氮累积和分布及氮素总投入 |
7.3.5 秦岭北麓猕猴桃种植区地下水硝酸盐含量 |
7.4 讨论 |
7.4.1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氮素盈余、累积及分布 |
7.4.2 猕猴桃主产区土壤硝态氮累积的空间变异性 |
7.4.3 猕猴桃种植区土壤硝态氮累积量及淋溶损失风险 |
7.4.4 减少土壤硝态氮累积及淋溶损失的措施 |
7.5 结论 |
第八章 氮肥减量施用对猕猴桃产量、品质及土壤氮素累积的影响 |
8.1 前言 |
8.2 材料方法 |
8.2.1 研究区概况 |
8.2.2 试验设计 |
8.2.3 样品采集 |
8.2.4 计算方法 |
8.2.5 数据处理及分析 |
8.3 结果分析 |
8.3.1 猕猴桃园不同施氮处理对果实及枝条氮含量的影响 |
8.3.2 不同施氮处理下猕猴桃单果重、产量及品质 |
8.3.3 不同施氮处理下氮肥偏生产力及果农经济效益 |
8.3.4 不同施氮处理下土壤硝态氮含量及累积量 |
8.4 讨论 |
8.4.1 猕猴桃园减量施氮对氮素投入及盈余的影响 |
8.4.2 减量施氮对硝态氮累积及环境效应的影响 |
8.5 结论 |
第九章 主要结论、创新点及需要进一步研究的主要问题 |
9.1 主要结论 |
9.2 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
9.3 建议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0)滇池沉积物磷的生物可利用性 ——来自磷酸盐氧同位素及酶水解的证据(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环境样品磷酸盐氧同位素前处理方法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
1.2.1 环境样品磷酸盐氧同位素前处理方法研究进展 |
1.2.2 磷酸盐氧同位素技术的应用研究进展 |
1.3 湖泊沉积物P_o研究进展 |
1.4 ~(31)P-NMR分析沉积物P_o提取剂的比选 |
1.5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内容 |
1.5.2 技术路线 |
第2章 环境样品磷酸盐氧同位素前处理方法改进 |
2.1 环境样品磷酸盐氧同位素前处理存在的问题 |
2.1.1 磷酸银沉淀生成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2.1.2 磷酸银沉淀中残余有机质去除过程存在的问题 |
2.2 环境样品磷酸盐氧同位素前处理方法改进 |
2.2.1 磷酸银沉淀生成过程—方法改进 |
2.2.2 磷酸银沉淀中残余有机质去除过程—方法改进 |
2.3 改进后Ag_3PO_4样品XRD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滇池沉积物不同P形态的磷酸盐氧同位素特征及其迁移信息 |
3.1 研究区概况 |
3.2 样品点的设置 |
3.3 实验材料与方法及数据处理 |
3.3.1 主要实验试剂及材料 |
3.3.2 分析方法 |
3.3.3 数据处理 |
3.4 滇池磷酸盐氧同位素的组成平衡 |
3.5 结果 |
3.5.1 滇池上覆水体理化特征 |
3.5.2 滇池沉积物TOC、TN及其与P_o的关系 |
3.5.3 滇池沉积物及滇池周边土壤不同磷形态含量及所占比例 |
3.5.4 磷酸盐氧同位素分析 |
3.6 讨论 |
3.6.1 滇池沉积物无机P的形态、空间分布与生物可利用性 |
3.6.2 滇池沉积物不同磷形态与周边P源的磷酸盐氧同位素组成对比 |
3.6.3 滇池沉积物不同形态磷氧同位素测试值与平衡值之间的差异 |
3.6.4 磷酸盐氧同位素追踪下P的生物迁移转化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滇池沉积物P_o矿化特征 |
4.1 采样点设置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主要材料及试剂 |
4.2.2 样品的采集及前处理过程 |
4.2.3 样品分析方法及流程 |
4.3 ~(31)P-NMR测试 |
4.4 实验结果 |
4.4.1 沉积物P_o酶水解(矿化)前后P_o、无机P含量特征 |
4.4.2 沉积物P_o的组成及酶水解前后组成成分的差异 |
4.5 两种方法分别测试酶水解前后P_o的对比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Reference |
附录 |
致谢 |
四、质谱-元素分析仪测定有机氧同位素组成(论文参考文献)
- [1]典型城市二次无机气溶胶的多元稳定同位素示踪研究[D]. 范美益.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21(01)
- [2]喀斯特典型裂隙土壤水分运移与养分迁移研究[D]. 蔡路路. 贵州师范大学, 2021
- [3]密云水库氮素分布特征及污染源解析研究[D]. 刘忱. 北京交通大学, 2021(02)
- [4]震旦系-下寒武统沉积地球化学记录及有机质富集保存机制探讨 ——以华南和塔里木盆地研究为例[D]. 邓倩.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2021(01)
- [5]滇东南地热流体地球化学特征研究[D]. 王云.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2021(02)
- [6]喀斯特生态恢复模式下坡地壤中流与碳氮迁移影响机制研究[D]. 母娅霆. 贵州师范大学, 2021
- [7]内流河流域古湖泊无机碳来源与沉积过程研究 ——以河西走廊为例[D]. 韩琴. 兰州大学, 2021(09)
- [8]HT-IRMS测定有机物氧同位素过程的影响因素及方法改进[J]. 柏雪,雷国良,李苗发,王芳. 第四纪研究, 2021(01)
- [9]秦岭北麓土地利用方式变化对土壤氮素累积及损失的影响[D]. 高晶波.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
- [10]滇池沉积物磷的生物可利用性 ——来自磷酸盐氧同位素及酶水解的证据[D]. 金祖雪. 贵州大学, 20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