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跨域映射下时间隐喻的认知分析

在跨域映射下时间隐喻的认知分析

论文题目: 在跨域映射下时间隐喻的认知分析

论文类型: 硕士论文

论文专业: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作者: 宋欢

导师: 张权

关键词: 认知语言学,时间隐喻,映射,概念化

文献来源: 东南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隐喻不只是一种语言修辞手段,更是一种思维方法,是我们对外界抽象范畴进行概念化的强大认知工具。现代隐喻学研究表明:人类语言整体上是一个隐喻性的符号系统;隐喻是“语言无处不在的原则”(Richards);隐喻是人们思维,行为和表达思想的一种系统方式,即隐喻概念(Lakoff)。本文同意以上对隐喻的观点并从认知语言学角度对时间隐喻进行了分析。将时间隐喻提升到认知的层面来分析,实际上深化了我们对时间概念的理解。本文中,作者首先回顾了历史上四种对隐喻的不同观点,即亚里士多德观点,传统语言学观点,Searle的语用学观点以及互相作用理论观点。因为这四种观点没有阐明隐喻在人类概念化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基础作用,作者从而引出了认知语言学观点,并在对该观点的阐述中得出结论—隐喻即是抽象的推理,是基于空间概念的意象图示的隐喻投射。本文接着从三个方面—词汇,语法和语料展开对时间隐喻的相对系统的认知分析(首先从词汇层面的分析分出两类时间隐喻—“本体时间隐喻”和“空间运动时间隐喻”,并提出了相应的认知模式;然后讨论了时间隐喻在语法层面的延伸,详细分析了不同时态间隐喻映射关系;最后从语料的定量分析角度讨论了各个认知模式的应用频率),从而为认知语言学的这一观点“人类的抽象推理总的来说是隐喻性的,并且普遍的认知推理是存在的”(Lan Chun),提供佐证,这也是本文的主要开篇目的。最后作者提出了本研究的不足之处,并为今后的研究提出了建议。本文所做的研究只是认知科学对人类概念化进行研究的长途中的一小步,希望能为今后隐喻的研究提供帮助。

论文目录:

摘要

Abstract

Acknowledgement

Chapter Ⅰ Introduction

Chapter Ⅱ The Background of Metaphor Studies

2.1 The Aristotelian Approach: Metaphor--Just a Rhetorical Means

2.2 The Traditional Linguistic Approach: Metaphor--a Deviant Phenomenon

2.3 The Pragmatic Approach of Searle to Metaphor

2.4 The Interactionist Theory

2.5 Metaphor Studies in China

Chapter Ⅲ Cognitive Approach to Metaphor

3.1 A Brief Review of Cognitive Linguistics

3.2 Cognitive Approach to Metaphor

3.3 Space, Time and Image Schema

Chapter Ⅳ. Temporal Metaphors

4.1 Temporal Metaphors in the Lexicon

4.1.1 Ontological Temporal Metaphors

4.1.2 Spatio-kinetic Temporal Metaphors

4.1.2.1 Cognitive Models for Time in Motion

4.1.2.2 Moving Time/Ego Model

4.1.2.3 Temporal Sequential Model

4.1.3 Summary

4.2 Temporal Metaphors in Grammar

4.2.1 Metaphors in the Past Tense

4.2.1.1 The Cognitive Explanation of Remoteness

4.2.1.2 The Subjunctive Remoteness

4.2.1.3 Why Remoteness?

4.2.1.4 Summary

4.2.2 Metaphors in the Present Tense

4.2.2.1 Present Referring to Future

4.2.2.2 Present Referring to Timeless

4.2.2.3 Summary

4.3 Temporal Metaphors in the Corpora

4.3.1 Metaphorical Extensions of Time--General Picture

4.3.2 Summary

Chapter Ⅴ Conclusion

References

发布时间: 2007-06-11

参考文献

  • [1].计算机隐喻的认知研究[D]. 孙瑶.中国海洋大学2007
  • [2].政治隐喻的认知分析[D]. 李菲菲.西华大学2018
  • [3].汉英“生气”成语概念化对比研究[D]. 刘康.湖南师范大学2018
  • [4].英汉基本温度形容词的认知对比研究[D]. 刘婷婷.湖南师范大学2018
  • [5].英汉“脸/面”的认知对比研究[D]. 张楠.西南大学2018
  • [6].英汉时间隐喻方向性的对比研究[D]. 曹宇.河南大学2018
  • [7].中美大学毕业典礼演讲语篇中概念隐喻对比研究[D]. 杨帅.华北电力大学2018
  • [8].苗语情绪隐喻研究[D]. 李田子琪.湖南大学2018
  • [9].中英演讲语篇中的概念隐喻对比研究[D]. 陈曼.安徽大学2018
  • [10].英汉经济话语中概念隐喻的跨文化变异性研究[D]. 胡钧涵.四川外国语大学2018

相关论文

  • [1].从认知角度看英汉时间隐喻[D]. 陆建茹.重庆大学2006
  • [2].语境效应对多义词隐喻用法习得的作用[D]. 韩巍峰.上海交通大学2007
  • [3].“时间就是空间”隐喻分析:来自英语和汉语的证据[D]. 郑家芳.福建师范大学2006
  • [4].英汉情感隐喻之对比研究[D]. 袁红梅.东南大学2005
  • [5].隐喻和转喻的微观对比研究[D]. 李晨.东南大学2005
  • [6].概念隐喻与词汇教学[D]. 戴理敏.山东大学2007
  • [7].时间隐喻的认知分析[D]. 徐娟.南京师范大学2007
  • [8].汉英空间—时间隐喻的深层对比研究[D]. 骆蓉.浙江大学2007
  • [9].英汉时间隐喻表征对比研究[D]. 冯丽萍.武汉理工大学2005
  • [10].时间隐喻的认知探索[D]. 张燕.中央民族大学2005

标签:;  ;  ;  ;  

在跨域映射下时间隐喻的认知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