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超大跨径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拱桥,平南叁桥,线形,最大应力
超大跨径论文文献综述
杜海龙,秦大燕,罗小斌,郑健,隗磊军[1](2019)在《超大跨径拱桥施工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确保超大跨径拱桥的线形、扣索力及拱圈应力满足要求,以在建世界最大跨径拱桥——平南叁桥(跨径575mCFST拱桥)为工程背景,采用大型空间有限元软件MIDAS/CIVIL建立空间有限元模型,基于"过程最优,结果可控"一次张拉施工优化计算方法进行理论分析,从施工过程中的拱圈线形、最大应力和扣索力等多个方面分析了拱圈施工的安全性和合理性。计算结果显示:(1)整个吊装施工过程中,拱圈线形均匀,合龙线形偏差30mm,各吊装施工中最大线形偏差168.5mm,且通过白噪音试验表明吊装施工过程中线形偏差在合龙时不会被放大;(2)整个吊装过程中,各扣索索力比较均匀,同一荷载工况下,相邻两扣索力最大偏差255.8kN;(3)拱圈拼装施工过程中,最大压应力和最大拉应力分别为-156.7MPa和154.8MPa,具有较大的安全富余。此外,现行的拱桥规范仅对合龙线形提出限值要求,建议对施工过程中线形偏差及索均匀性也提出限值规定。(本文来源于《公路》期刊2019年06期)
陈榕峰[2](2019)在《超大跨径半漂浮体系双塔双索面混合梁斜拉桥抗风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超大跨径半漂浮体系双塔双索面混合梁斜拉桥常被用于航道等级高、水深条件复杂而无法设置大规模地锚的大江(河、海)中,该类桥梁结构刚度随跨度增大而降低,导致其在风力作用下的变形较大而容易产生震动,因此其抗风稳定问题显得尤为重要。为了研究此类斜拉桥的抗风稳定问题,以主跨1 200 m的超大跨度斜拉桥设计方案为例,采用MIDAS/Civil建立其空间有限元模型,从最大悬臂状态和成桥状态对结构的动力特性和抗风稳定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桥主梁颤振临界风速均超过其颤振检验风速,满足规范要求。(本文来源于《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魏鹏飞,吕志林,姜旭[3](2019)在《叁官堂超大跨径钢桁梁桥施工关键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新建的宁波叁官堂大桥主桥为(160+465+160) m 3跨连续钢桁梁桥,建成后将成为世界上跨径最大的连续钢桁梁桥。桥面系采用正交异性钢桥面板,板桁结合;主桁由2片钢桁架组成,采用变高度"N"形桁式。结合工程特点及现场情况,钢桁梁共划分为51个节段,采用分段吊装施工,同时由两端边跨向主跨拼装。钢梁安装采用"边跨支架拼装+中跨悬臂拼装"的总体方案。采用支架法架设边跨及叁角区钢桁梁时,首先利用浮吊起吊,然后利用滑移小车将钢梁节段运输至安装位置。而钢桁梁中跨节段采用运输船运送至桥位安装点正下方,利用1台2×325t桥面吊机逐段对称安装,最后采用2台2×325t桁上吊机提升中跨合龙段完成中跨合龙。(本文来源于《施工技术》期刊2019年11期)
孙陈锋[4](2019)在《深谷公路桥超大跨径连续钢构梁施工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我国云贵川地区,公路桥梁需要跨越众多深谷,为节约投资,降低施工风险,大跨径的连续刚构梁应运而生,不但解决了施工难题,还提高了我国的基建水准。本案为四川省雅砻江两河口水电站库区复建县道X037线普巴绒特大桥(100+180+100)m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施工,重点介绍了连续刚构的高墩顶0#块托梁设计、预压、施工,刚构浇筑;挂篮施工悬臂段;边跨直线段施工;边、中跨合拢段施工以及梁段体系转换。对各施工阶段的施工工艺流程和技术要求进行详细说明,还对连续刚构梁体的施工监测、施工误差分析及后续施工状态预测关键技术进行了阐述。(本文来源于《价值工程》期刊2019年13期)
樊一凡,曹贵银,梁杨,刘宗韩,陈静松[5](2019)在《超大跨径隧道围岩侧压力系数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西南地区的大力开发,交通流量迅速增长,大跨度深埋隧道成为这些多山、构造复杂地区新的发展趋势,而施工设计中关于围岩压力的重要参数——侧压力系数在现有规范中并没有具体到不同的隧道跨径,可供参考的工程资料也寥寥无几,即使是原位测试也很难反应整个隧址区域的各阶段应力情况。针对这一问题,本文研究了超大跨径隧道在不同车道数与围岩级别下的侧压力系数分布,首先结合规范界定叁车道隧道为一般跨径隧道,四、五车道隧道为超大跨径;采用数值分析方法,分析了不同车道隧道分别为III——VI围岩条件下的水平压力和竖直压力大小,处理实验数据后求得侧压力系数分布,并且将数值模拟结果分别与规范值和实测值进行对比分析。当各隧道为深埋、双侧壁导坑法施工时,所得结论如下:(1)围岩等级相同,围岩侧压力系数随着车道数的增加而减小,尤其是四车道向五车道变化时的差值明显;车道数相同,围岩侧压力系数随着围岩等级增大,且相邻围岩等级间的增幅均匀,仅IV级至V级围岩的侧压力系数发生断崖式下跌。(2)在相同围岩条件下数值模拟所得各车道隧道侧压力系数明显大于规范值;不同跨度的隧道围岩等级越大,对于施工方法选择以及侧压力系数取值越相近。(3)由于衬砌与侧向围岩贴合不密实,造成测得的水平应力不均匀,发生应力损失现象从而使理论值上下限均高于实测值,但整体符合程度好。(本文来源于《山东工业技术》期刊2019年11期)
郝聂冰,顾安邦[6](2018)在《超大跨径钢管混凝土拱桥误差控制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钢管混凝土拱桥误差形成机理的研究,基于无应力状态法对拱肋施工过程的分析,提出了钢管混凝土拱桥施工误差控制的可调域法。这种控制方法将施工阶段划分为若干控制区间,严格控制拱肋的无应力长度和曲率,只在关键施工阶段对斜拉扣挂系统误差进行调整。研究了该方法控制区间划分原则和可调域的计算方法;同时基于可调域法的控制特点,分析了拱肋结构状态调整的计算方法。将可调域法应用于波司登大桥的误差控制中,实践表明这种控制方法可以有效提高施工精度,同时加快施工进度。(本文来源于《科学技术与工程》期刊2018年15期)
裴山[7](2018)在《考虑剪切变形影响超大跨径斜拉桥索塔施工控制与设计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斜拉桥是一种高次超静定体系结构,索塔是主要的承重构件,也是大跨度斜拉桥索塔是控制设计和施工的关键部位。斜拉桥跨径越来越大,对索塔控制精度和施工精度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对于剪切变形效应比较明显的下塔柱,如何相对精确地计算剪切效应成为关键问题。索塔在施工过程中受到各种外力作用,并且变形和应力分布具有明显的空间性,因此索塔结构的受力比较复杂。本文以嘉鱼长江公路大桥为工程背景,对索塔进行受力分析和施工控制研究。(1)介绍了斜拉桥计算中合理设计状态、几何非线性和混凝土收缩徐变叁大问题理论与方法,采用有限元软件BDCMS对嘉鱼桥进行全桥的受力分析,了解全桥的受力和位移状况。确定合理成桥状态下索力以及支座反力为二维平面程序索塔结构分析提供依据。(2)基于工字形模型计算剪切不均匀系数,将考虑剪切变形影响编入有限元计算程序BDCMS中。对这种方法计算剪切变形影响精确程度进行验证分析,并与其他计算程序midas/civil计算结果作对比。针对下塔柱在张拉第一批预应力后外侧拉应力过大,采取减少第一批预应力张拉束并采用低温下合龙下横梁的技术,对采用低温合龙工艺下塔柱受力状态,特别是下塔柱根部应力进行研究。(3)考虑剪切变形的影响对嘉鱼长江公路大桥北塔进行受力分析并对其进行施工控制研究。首先根据施工方案确定主动横撑最优顶撑力,对温度及焊缝收缩对顶撑力进行研究,对主动横撑安装进行工程控制;然后根据确定的顶撑力对索塔施工全过程进行受力分析,依据计算结果确定索塔在施工控制过程中所需的关键指令参数;最后对原设计方案横撑设置数量和安装位置进行适当地优化;为了保证索塔在夏季施工的线形,嘉鱼桥索塔施工采用了追踪棱镜法,并对这种方法的效果进行验证。(4)针对短粗的下塔柱在预应力张拉过程中应力过大,从设计的角度提出叁种方案进行优化改进,对这叁种方案的可行性进行验证,为以后类似的索塔设计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本文来源于《长沙理工大学》期刊2018-04-01)
肖根旺,朱顺生,王翔[8](2018)在《千米超大跨径斜拉桥施工测量关键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千米超大跨径斜拉桥结构复杂且施工允许偏差小、塔柱离岸远但施工测量精度高,为提高其施工测量的精度,以在建的沪通公铁两用长江大桥为例,对其首级施工控制网布设、大型沉井控制测量、超高塔柱施工测量及变形测量等关键技术进行研究。根据该类结构的特点和环境条件进行首级平面施工控制网设计,以满足后续施工精度要求。设计同轴觇标灯优化跨河叁角高程程序,以提高跨河叁角高程的测量精度。采用新型高精度竖向位移测试系统测量沉井垂直度,智能化测控沉井姿态。提出采用基准投点法控制塔柱垂直度并估算测量精度,解决超高塔垂直度测控的难题。合理选择观测方法进行塔柱变形观测,以满足实际施工需要。(本文来源于《桥梁建设》期刊2018年01期)
樊一凡[9](2018)在《超大跨径隧道水平围岩压力分布研究计划》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交通、城市建设的发展,地下空间发展迅速,隧道是常见的地下空间利用。因而隧道的跨度出现越来越大的趋势,现有围岩压力计算理论不能满足隧道工程的发展。基于此本项目主要采用数值分析方法,通过地层——结构法获得侧压力系数随跨度变化规律,得到侧压力系数随跨度和矢跨比的变化趋势,得到超大跨径和大跨径隧道的临界值,进而通过荷载——结构法研究隧道结构的力学状态,对比分析两种计算方法所得的隧道结构力学状态,获得超大跨径的侧压力系数分布,完善超大跨径的围岩压力计算理论。(本文来源于《居舍》期刊2018年04期)
邓欣[10](2017)在《超大跨径碳纤维空间缆索悬索桥力学特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悬索桥的跨径极限不断被刷新,朝着更大更长的方向推进成为现代悬索桥的发展趋势。悬索桥跨径超过2000米后,传统的钢主缆平行缆索悬索桥的主缆材料利用率和抗风稳定性问题十分突出。利用碳纤维材料特性和空间缆索整体性的优势,本文提出一种新型的碳纤维单叶双曲面空间缆索体系悬索桥,在发挥碳纤维材料轻质高强高弹模的同时,采用空间缆索体系提高悬索桥的扭弯频率比,解决抗风稳定性问题。采用试验分析和有限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碳纤维空间缆索悬索桥的力学性能研究分析。本文主要工作和研究成果如下:制作了主跨15m的高强纤维单叶双曲面空间缆索悬索桥试验模型,进行了竖向堆载试验、水平荷载试验和模型自振特性测试等试验研究。通过竖向堆载试验发现,空间缆索悬索桥索力分配基本均匀,具有良好的协同工作能力,且随着荷载的增大,每级加载下的竖向位移逐渐减小,存在重力刚度现象。在竖向偏载试验中,空间缆索具有较好的空间整体性,施加偏心荷载后加劲梁的扭转角不大,表明上部空间索网能有效地限制加劲梁的扭转变形,单叶双曲面空间缆索体系悬索桥的抗扭性能较好。水平荷载静力试验表明,空间缆索内力的的水平向分力参与工作,提高了悬索桥的抗侧刚度。对碳纤维空间缆索悬索桥试验模型进行ANSYS建模,开展试验仿真分析研究,有限元结果和试验实测两者吻合较好。在此基础上,开展空间悬索桥影响因素分析研究,讨论了主缆弹性模量、主缆材料、加劲梁弹性模量等因素对空间缆索悬索桥力学性能的影响。进行碳纤维空间缆索桥和平行缆索桥的有限元对比分析研究,研究表明:在相同的荷载等级下,单叶双曲面空间缆索悬索桥竖向刚度略有提高,竖向位移减少了 8.5%;偏载下扭转角度较平行悬索桥降低了 64%,抗扭性能有很大程度的提高;横向刚度有较大程度的提高,水平位移减小了 36.6%,验证了空间悬索桥力学性能上的优势。以琼州海峡大桥为背景,选择合理的参数,设计了以碳纤维为主缆材料的跨度4000m空间缆索悬索桥和平行缆索悬索桥的两种方案,进行了成桥状态下的静力性能、动力模态特性及抗风稳定性等方面的力学性能对比研究。分析表明:空间缆索体系悬索桥的扭转频率和扭弯频率比大幅度提高,悬索桥的静风和颤振稳定性都有很大程度的提高,空间缆索体系悬索桥的静风扭转发散临界风速位109.29m/s,平行缆索体系悬索桥的静风扭转发散临界风速为36.14m/s,空间缆索体系悬索桥的颤振临界风速为172.16m/s,平行缆索体系悬索桥的颤振临界风速为38.95m/s,空间悬索桥具有良好的抗风稳定性。本文对超大跨径碳纤维空间缆索悬索桥的优化措施进行了初步研究,分析了中央连接扣、钢丝和碳纤维混合主缆、抗风缆索等对4000m跨度碳纤维空间缆索悬索桥的静动力特性及抗风性能的影响,得到了具有一定参考价值的结论。(本文来源于《东南大学》期刊2017-06-03)
超大跨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超大跨径半漂浮体系双塔双索面混合梁斜拉桥常被用于航道等级高、水深条件复杂而无法设置大规模地锚的大江(河、海)中,该类桥梁结构刚度随跨度增大而降低,导致其在风力作用下的变形较大而容易产生震动,因此其抗风稳定问题显得尤为重要。为了研究此类斜拉桥的抗风稳定问题,以主跨1 200 m的超大跨度斜拉桥设计方案为例,采用MIDAS/Civil建立其空间有限元模型,从最大悬臂状态和成桥状态对结构的动力特性和抗风稳定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桥主梁颤振临界风速均超过其颤振检验风速,满足规范要求。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超大跨径论文参考文献
[1].杜海龙,秦大燕,罗小斌,郑健,隗磊军.超大跨径拱桥施工控制[J].公路.2019
[2].陈榕峰.超大跨径半漂浮体系双塔双索面混合梁斜拉桥抗风分析[J].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
[3].魏鹏飞,吕志林,姜旭.叁官堂超大跨径钢桁梁桥施工关键技术[J].施工技术.2019
[4].孙陈锋.深谷公路桥超大跨径连续钢构梁施工技术[J].价值工程.2019
[5].樊一凡,曹贵银,梁杨,刘宗韩,陈静松.超大跨径隧道围岩侧压力系数研究[J].山东工业技术.2019
[6].郝聂冰,顾安邦.超大跨径钢管混凝土拱桥误差控制方法[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8
[7].裴山.考虑剪切变形影响超大跨径斜拉桥索塔施工控制与设计优化[D].长沙理工大学.2018
[8].肖根旺,朱顺生,王翔.千米超大跨径斜拉桥施工测量关键技术研究[J].桥梁建设.2018
[9].樊一凡.超大跨径隧道水平围岩压力分布研究计划[J].居舍.2018
[10].邓欣.超大跨径碳纤维空间缆索悬索桥力学特性分析[D].东南大学.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