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阳县千河谷地典型粘黄土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研究

千阳县千河谷地典型粘黄土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研究

论文摘要

近年来,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已经成为人们普遍关心的主要问题之一。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以地质灾害的防治为目的,在区域经济发展规划决策中具有特殊的重要性。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研究成果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开展定量化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研究是地质灾害研究今后发展的方向。目前地质灾害危险性分析理论还不完善,需进一步加强跨学科、跨领域的综合性研究,把地质灾害危险性分析与减灾规划、防治工程及社会经济紧密结合起来。伴随着人类不断的拓展生存空间的进程,今后更多的工程建设将会在各类斜坡体上进行,积极开展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理论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对于如何评价地质灾害危险性,目前还没有统一的理论方法。本文在全面分析宝鸡千阳典型粘黄土区地质灾害危险性主要影响因素的基础上,以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为核心,按易发性评价—危险性评价的层递性顺序,对千阳县展开千阳县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区域)和千河谷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重点地区)两个层次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并结合千阳县典型黄土滑坡(塌山滑坡)稳定性评价为例,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探索。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是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的基础和核心。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都着重于考虑地质灾害的自然属性,区别之处在于易发性评价是对地形地貌、气象水文、地质环境条件、覆被等基础孕灾条件的综合评估,着重于解决滑坡等地质灾害发生的空间概率问题。而危险性评价更侧重于滑坡等地质灾害发生时会产生何种类型的破坏(毁损、掩埋等),以及地质灾害的规模、影响范围等问题。显而易见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更注重于数学模型或专家经验的分析,因此在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时,宜采取从易发性评价—危险性评价的层递性顺序。2.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模型有各自的优点和局限性,在进行地质灾害评价时要综合运用各种方法进行整合分析,避免受到单个分析模型局限性的限制。层次分析法适用于对区域地质灾害有一定认识,但缺乏调查数据和定量分析,这时就可以用层次分析法得出仅是基于专家经验的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神经网络模型适用于对区域地质灾害缺乏调查资料,但有一定宏观认识和分析,这时就可以用神经网络法得出基于样本训练的有监督分类的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信息量法适用于对较大区域范围的地质灾害有大量调查数据,但缺乏定量分析,这时就可采用信息量法进行基于统计分析的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极限平衡条分法是较为严格的数学模型方法,对任何情况都适用。对比分析各数学计算模型的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结果,可以看出,不同数学模型的评价结果不尽一致,这与各评价模型的简化假设和算法有关。在进行地质灾害易发性整合分析时,要综合考虑各评价方法的优缺点,对其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结果进行合理性分析。不同的数学计算模型的评价结果在理论上都“包含”了“部分”的“真实解”。3.用于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的最小单元既要反应出地形、地貌的基本特征,又要能体现斜坡的自然地质工程环境,因此地质灾害评价单元宜采用自然斜坡边界、地层岩性和断层共同圈闭的面域。4.塌山黄土滑坡在天然状态下较为稳定,但在饱水状态下有失稳的可能,各分析方法的安全系数最小值为1.26,接近欠稳定斜坡的临界值,沿指定滑面发生滑动的失稳概率为0.281%。塌山黄土滑坡在天然状态和饱水状态下失稳时的破坏形式相同,局部发生剪切破坏,滑动面位于滑坡后缘,剪出口位于滑体中部的居民开阔地,并未切入前缘沟底。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依据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1.2.1 国外区域地质灾害危险性研究现状
  • 1.2.2 国内区域地质灾害危险性研究现状
  • 1.3 存在的主要问题
  • 1.4 技术路线与方法
  • 1.5 本文的主要创新
  • 1.6 研究意义
  • 2 区域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方法研究
  • 2.1 区域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的理论基础
  • 2.2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指标体系
  • 2.2.1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指标体系的确定原则
  • 2.2.2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指标体系
  • 2.3 区域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数学模型
  • 2.3.1 层次分析模型(Analytical Hierarchy Process)
  • 2.3.2 信息量模型(Information Value Method)
  • 2.3.3 BP人工神经网络模型(Error Back Propagation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 2.3.4 极限平衡条分法(Limited Equilibrium Slice Method)
  • 2.4 本章小结
  • 3 区域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的GIS基础
  • 3.1 地理信息系统简介
  • 3.1.1 地理信息系统构成
  • 3.1.2 地理信息系统功能
  • 3.2 ArcGIS空间分析功能
  • 3.2.1 ArcGIS简介
  • 3.2.2 ArcGIS空间分析模块介绍
  • 3.2.3 ArcGIS水文分析模块(Hydrology)
  • 3.3 地质灾害评价单元的划分
  • 3.3.1 自然斜坡单元划分
  • 3.3.2 斜坡单元地形因子的提取
  • 3.3.3 地质灾害评价单元划分
  • 3.4 本章小结
  • 4 千阳县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
  • 4.1 概述
  • 4.1.1 问题的提出
  • 4.1.2 项目背景
  • 4.2 自然环境背景
  • 4.2.1 地理位置与交通
  • 4.2.2 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 4.2.3 地形地貌
  • 4.2.4 植被类型及分布特征
  • 4.2.5 气象水文
  • 4.2.6 地质构造
  • 4.2.7 地层与工程地质岩组
  • 4.2.8 新构造运动与地震
  • 4.3 地质灾害分布发育特征
  • 4.3.1 地质灾害结构类型与发育机制
  • 4.3.2 地质灾害空间分布特征
  • 4.4 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
  • 4.4.1 千阳县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定性分析
  • 4.4.2 影响因素与评价因子
  • 4.4.3 评价因子的信息量计算
  • 4.4.4 信息量模型计算结果与分析
  • 4.5 千阳县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
  • 4.5.1 千阳县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原则
  • 4.5.2 千阳县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方法
  • 4.5.3 千阳县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结果
  • 4.6 本章小结
  • 5 千河谷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
  • 5.1 评价因子的选取
  • 5.2 千河谷地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
  • 5.2.1 层次分析法
  • 5.2.2 神经网络模型
  • 5.2.3 极限平衡条分法
  • 5.2.4 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整合分析
  • 5.3 千河谷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
  • 5.4 本章小结
  • 6 典型黄土滑坡稳定性评价
  • 6.1 塌山黄土滑坡概况
  • 6.2 基于不同软件平台的地质体快速建模技术
  • 6.2.1 Surfer标准格网文件
  • 6.2.2 塌山滑坡的二维建模
  • 6.2.3 塌山滑坡的三维快速建模技术
  • 6.3 塌山黄土滑坡稳定性分析
  • 6.3.1 斜坡体稳定性分析的理论和方法
  • 6.3.2 塌山黄土滑坡二维稳定性分析
  • 6.3.3 塌山黄土滑坡三维稳定性分析
  • 6.4 塌山黄土滑坡稳定性整合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  ;  ;  

    千阳县千河谷地典型粘黄土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